總是淪落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其實你缺少點法律思維

2020-11-23 騰訊網

你以為你知道的是真相嗎?2020堪稱魔幻的一年,上半年幾乎全民宅家,一件件新聞衝擊著大家的眼球,然而多個重大輿情事件發生反轉,讓不少網友直呼現在太多反轉的案例已經讓人沒法相信什麼。

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是真相,你看到的新聞發生的事情是真相嗎?或者你看到某個新聞報導之後,剛剛還在義憤填膺,結果看到一些專家開始對事件做的解讀,你會說:「咦,原來是這樣呀!」那這個「原來是這樣」,它就是真相嗎?然後你有個朋友,他有一些內部的消息告訴你說,「其實是這樣」,「哦,原來其實是這樣,」它就是真相嗎?或者過了段時間這個劇情大逆轉,「發現居然是那樣」,那這個「居然是那樣」就真的是真相嗎?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相,這個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

你知道的真相,很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而那些被遮蔽的被忽略的細節,也許恰恰決定案件應該有什麼樣的結果。在此,小編整理出北京大學出版社10本暢銷的法律書,助你敏銳感知世界,理性對待生活,深刻洞察社會。

01

《要命的選擇》

〔美〕雨果•亞當•貝多 ,常云云 譯

本書源自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雨果•亞當•貝多教授1995年春在塔夫茨大學開設的一系列講座。貝多教授在講座中選取了三個著名的案例——既有真實發生的「美國訴霍爾姆斯案」,也有經典的虛構案例「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試圖讓聽眾(以及讀者)共同思考:當遭遇特殊情形,無論怎樣選擇都會導致有人喪生,這個時候,我們該如何做出「要命的選擇」?通過這樣的「頭腦風暴」和「良心煎熬」,貝多教授展示了「道德決疑法」這種已有千年歷史的倫理分析方法在當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02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王澤鑑 著

兼容英美法系判例研究與大陸法系學理探討,構建全新法學思維模式。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是王澤鑑先生「民法研究系列」之一,本書意在構建請求權基礎體系,作為學習和研究民法,處理案例的思考和論證方法。同時秉持作者以案說理的寫作風格,通過列舉中外案例及審理過程,來介紹法律思維的運用和培養,同時向我們介紹了現行法律的運行情況,以供研究,極具實用價值。

03

《是非與曲直:個案中的法理

蘇力 著

《是非與曲直:個案中的法理》以「藥家鑫案」「許霆案」「黃碟案」等曾引發社會廣泛爭議的案例為研究「標本」,以法學家的理性、敏銳和洞察力,從那些被人們、甚至法律人有意遺忘、主動省略或懶得驗證的但卻至關重要的情節和事實入手,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思考和結論,具有啟發意義。

作者認為,中國法理研究應當堅持的進路是:擺事實、講道理(法理)、斷是非。三者的順序也不能亂。只有針對普通人確實能經驗感知的事實,才能展開可分享的說理,雖然由於對相關因素的評價不同,甚至因為自我利益的驅動,各自得出的判斷並不一致。這正是本書的追求。 這是一種更生動也更開放的案例分析。雖然這些案件都已塵埃落定,但它們留給人們的思考空間仍然很大,作者提出的問題以及有關的討論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們深思。

04

《刑法的私塾(之二)(上、下)》

張明楷 編著

張明楷老師在指導學生時,每個周末都會精選刑法當中的疑難案例與學生討論,通過對案例的討論,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即為近幾年張明楷老師與學生「周末刑法討論會」的內容實錄合集。本書採用對話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實回放刑法討論會的現場,閱讀本書如同親臨張明楷老師與學生的討論會,跟著張明楷老師一起學刑法,學習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處理疑難案例。

本書所選案例,多數是經常困擾刑事司法領域人士的疑難案例,對於司法實踐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第一部《刑法的私塾》收錄的是2010年-2013年的案例,《刑法的私塾》(之二)收錄的是2013年下半年-2016年底的最新案例,包括刑法修正案九之後出現的最新案例。

05

《大國憲制》

蘇力 著

中國古代憲製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持久存在的制度經驗,有其自己的邏輯和合理之處。但近年來社科領域特別是法學領域,對於中國自己的制度研究較少。作者從法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的宏觀視角出發,對歷史中國的憲制經驗進行了總體把握和深度總結,揭示了歷史中國千年傳承、具有強大活力的原因,並力圖闡釋中國在制度文明上獨有的貢獻。

本研究從歷史中國所面臨的至關重要的核心政治問題出發,逐一闡釋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構成制度,以及軍事制度、官僚體系、經濟制度等,從而重構了歷史中國的制度圖景。

06

《異鄉人》

[法] 加繆 著,張一喬 譯

《異鄉人》不以文學名著為賣點,而以迎合現代人在物質世界當中的精神孤獨感為本書的全新定位。封面和文案出眾,並相互呼應:封面是攝影大師布列松拍攝,照片加繆的眼神與神態,配合文案,與本書《異鄉人》的書名搭配,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法律文學必讀經典,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小說,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經典!清華大學趙曉力老師導讀推薦!

07

《完美的合同》

吳江水 著

交易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合同是達成交易的橋梁。在現代社會,合同早已不僅是交易內容的記錄,還是綜合性的商務及法律上的解決方案。合同在促進交易目的順利實現的同時,以最為便捷有效的方式優化了社會資源的配置。

處理合同事務在法律工作中所佔的比重最大,迫切需要透徹理解合同原理、熟練掌握工作技能。本書以五章、四十二節,共一百七十五個主題的篇幅,循序漸進地解析了合同工作基礎必讀、合同的理解與審查、合同的修改與調整、合同的設計與起草及技能的提高與拓展運用,恰能滿足上述需求。

08

《法律稻草人》

馬克·布拉齊爾 著,朱磊 等譯

《法律稻草人》是張建偉教授近年來關於法律學術、法學教育以及司法實踐的一系列短文精品,文章或借題闡發或針砭時弊,但都格守學術界限,闡釋法律精神,言短意長,點到為止,雋永中飽含深趣,是比較難得的法律人文讀物,尤其適合關注法律的人文閱讀愛好者。

09

《一辯到底》

〔美〕艾倫•德肖維茨 著,朱元慶 譯

本書是德肖維茨這位當代美國法律界教父在步入古稀之年後給世人交出的一份職業生涯「總結陳詞」。這部個人回憶錄詳盡記敘了他投身法律逾半個世紀的精彩故事。讀者隨著他的文字,輾轉於哈佛法學院講臺、國會聽證席與聯邦最高法院審判庭,遭遇拳王阿里、麥可•傑克遜、涉嫌殺妻的辛普森甚至窮途末路的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德肖維茨以充沛的情感回顧了自己人生長路上看到的風景,也讓讀者感慨萬分。

10

電車難題

〔美〕弗朗西絲·默納·卡姆 著,常云云 譯

每年在英美九所大學舉辦的「坦納人類價值講座」(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是英美人文思想界聲譽至高的學術盛事。2013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辦的坦納講座,探討的主題是久負盛名的「電車難題」。

本書即是根據此次講座的內容整理而成。 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哈佛大學教授弗朗西絲·默納·卡姆,擔任評議或者說與之論戰的學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朱迪思·賈維斯·湯姆森、多倫多大學哲學教授託馬斯·胡爾卡、耶魯大學哲學教授謝利·卡根。發言陣容可謂星光熠熠。諸位發言人圍繞「電車難題」這一極具爭議性的倫理假設,各抒己見,激烈交鋒,共同奉獻了一場思維盛宴。

大師身邊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讀書

在閱讀中體會思辨的樂趣

相關焦點

  • 「吃瓜群眾」英文準確說法,沒有「瓜」也沒有「群眾」?
    不明真相の吃瓜群眾 回想2018年,我們吃了時政圈,金融圈,娛樂圈...多少瓜,還能數的過來麼 吃瓜群眾用英語該怎麼說呢?
  • 「吃瓜群眾」的英語怎麼說?
    不知從何時起,「吃瓜群眾」這個在字典裡找不到的詞彙火了,甚至成了「霸屏」的常客。但「吃瓜群眾」到底所指何為,英文世界的歪果仁們又是怎麼翻譯的呢?咱們一起聊聊「吃瓜群眾」。【「吃瓜群眾」吃的是什麼瓜?】「吃瓜群眾」中的「瓜」,最初實際上是「瓜子」的意思。
  • 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吃瓜」「吃瓜群眾」用英語該怎麼說
    這幾天網上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形容的是上一個瓜還沒有吃乾淨弄明白,結果馬上又來了一個瓜讓你應接不暇。集美們這幾天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在不停吃瓜呢?那我們平時所說的「吃瓜」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呢?一起來看看吧。1、spill the tea 吃瓜一起吃瓜就是一起分享八卦的意思,與英語流行語spill the tea意思相近。
  • 每日一詞 | 別光顧著吃瓜,「吃瓜群眾」英語怎麼說
    對吃瓜群眾而言,這兩天就像是在過年蔣勁夫被抓,陳羽凡吸毒李雨桐深夜爆料薛之謙……連老胡都發文上了熱搜嚇得渣浪程序猿都不敢下班了>「吃瓜群眾」最初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是網絡上網友們回帖、聊天常用語,表示對事情不了解,對討論、發言以及各種聲音持「圍觀」態度的人。
  • 新東方:「吃瓜群眾」幾種英文說法
    何謂「吃瓜群眾」   「吃瓜群眾」最初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是網絡上網友們回帖、聊天常用語,表示對事情不了解,對討論、發言以及各種聲音持「圍觀」態度的人。這裡的「瓜」,實際上是指「瓜子」,源於在論壇中經常有人發言討論一些問題,後面就有一堆人圍觀跟帖,此時就會形成如下面的蓋樓、刷屏:   「前排出售瓜子」   「前排吃瓜子」   「前排吃瓜」   「吃瓜群眾」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於是有人就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或「吃瓜群眾」來形容各種圍觀者,有的純屬看熱鬧
  • 從羅志祥到李國慶,瓜一個接一個,吃瓜群眾用英語怎麼說?
    世界讀書日,本來想著好好聊聊閱讀,誰知道,娛樂圈一個大瓜砸了下來:周楊青發文;羅志祥回應、道歉等登上了熱搜,搶佔了讀書日話題榜第一的位置。吃瓜群眾表示,這一天的瓜太多,吃的有點撐。那麼,吃瓜群眾的英文表達是什麼呢?
  • 每天上網衝浪的你,知道「吃瓜群眾」用英語怎麼說嗎?
    受疫情影響,各大公共娛樂場所一直處於停擺狀態,大家的線下娛樂活動也減少了很多,但相信U粉兒們在線吃瓜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特別是近期娛樂圈的瓜簡直層出不窮,廣大吃瓜群眾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吃瓜群眾們一般對事實真相保持圍觀的態度,對網絡八卦極其敏感,積極參與熱點新聞的傳播和評論過程。
  • 誰來讓「不明真相的群眾」明真相?
    作者:劉輝   3月23日晚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發生不法分子利用一起學生糾紛,蓄意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圍堵、衝擊鎮政府和邊防派出所的「3-23」突發性群體事件,25日再度延續。25日中午13時30分,感城村數百村民衝入寶上村地界與寶上村數百村民發生械鬥。
  • 巴西吃瓜群眾將嫦娥當UFO,不明真相的美國人也曾將長七當流星
    我們是24號4點多發射的,巴西和中國時差約10個小時,也就是23號晚上6點,再加上太空飛行器繞地球半圈的時間,到達巴西上空估計也就是23號的7點前後,正是夜生活活躍的時間,相信目睹這一奇觀的人不在少數。不明真相的美國吃瓜群眾,曾一度懷疑這些火球是飛機解體,還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場流星雨。相關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後,部分美國人還異常興奮,認為「這肯定是UFO」。
  • 夏天是屬於吃瓜群眾的
    一切八卦軼聞,凡有談資者,吃瓜群眾永不會遲到,更不會缺席全民吃瓜的時代,「吃瓜群眾」一詞的起源卻模糊不清。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在一則電視新聞中,一位接受採訪的老伯說「我什麼也不知道,我當時在吃西瓜」。遂演化為「吃瓜群眾」。但認真考證的話,這個說法破綻甚多。
  • 是誰令群眾「不明真相」的
    過去十數年來,「不明真相」之於民眾而言,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它經常出現在群體性事件過後的官方解釋或見諸媒體的新聞通稿中,通常的表述是「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一般在發生群眾大規模聚集的事件後,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會不假思索地祭出這一說法,且使用一分為二劃分陣營的方法,指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受「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蠱惑與挑唆。  真相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不易接近的東西。
  • 吃瓜群眾請看門徒會的「果子」
    吃瓜群眾請看門徒會的「果子」時間:2016-12-08 14:54:35來源:新陝網作者:華陽礁編輯:實質上,在門徒會內部傳教時沒有人承認是門徒會,都打著基督教的名義來蠱惑那些吃瓜群眾(不明真相的群眾)。讓我們來看看打著基督教名義的門徒會這顆「壞樹」結的「果子」,就知道「三贖基督」的真面目。   偷梁換柱的「果子」。
  • 錢江晚報:汕頭群眾不明的是什麼真相
    原標題:汕頭群眾不明的是什麼真相   網絡傳得沸沸揚揚的9月26日汕頭民眾衝擊市委機關大院事件,昨天終於有了官方的權威信息。汕頭市公安局向媒體通報,此次事件,系少數因賭博案件被查而對政府不滿的不法分子,因為「害怕法律制裁」不斷製造謠言,藉口反對垃圾填埋場擴建,綁架民意,裹脅不明真相群眾到市委鬧事所引發。
  • 2021第一個「瓜」|黃曉明:baby不是小三!
    怎麼說,自從有了網際網路,熱點事件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網友們也都很活躍的參與其中,發表觀點,或者是站在一定的點來指責某些人,儼然自己很厲害的樣子,對於這樣子的人,都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吃瓜群眾」。身為吃瓜群眾的一員,你們知道這個詞最初來源於哪裡嗎?吃瓜群眾用英語又該怎麼 說呢?今天就和小天一起來看看吧!
  • 「吃瓜群眾」不妨等等真相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老人全程用英語開罵,並且要求對罵的另一方也使用英語,這讓圍觀群眾一臉懵圈,也讓視頻具有了「病毒式傳播」的潛質。但是,就在網友紛紛指責老人的時候,「劇情」反轉了。一位自稱懷孕9個月的孕婦在微博發聲,為老人辯護,聲稱視頻中「發飆」的老人是因為看到她挺著大肚子,所以主動站起來給她讓座。
  • 新倚天導演回應質疑 不明真相的群眾以為是bug
    他表示劇中的打戲運用了更先進的升格拍攝技術,這個技術可以讓觀眾們更清晰的看到動作的過程,他還表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以為這是個bug,吐槽能使顯得自己更專業。
  • 吃瓜群眾最愛的 「瓜」
    吃瓜群眾最愛的 「瓜」 2020-12-01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瓜群眾」用英語怎麼說?
    不知道何時起,「吃瓜群眾」這個在字典裡面找不到的詞火了,甚至成了霸屏的常客。但是,「吃慣群眾」用英語怎麼說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Netizens=Internet citizens網絡公民我們談論的「吃瓜群眾」多是活躍的網民,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翻譯成「netizens」或是「internet users」。
  • 摩根英語趣壇:「吃瓜」英語怎麼說?「吃瓜群眾」如何表述?
    一 「吃瓜」英語怎麼說? 1、吃瓜群眾 n.旁觀者、看客。茶、(非正式)八卦 其實,這裡的 tea 就跟我們所說的 "瓜料" 一樣,表示娛樂八卦。 例如:Did you hear the tea about Jack? 你有聽說有關傑克的八卦嗎?
  • 驚掉吃瓜群眾下巴的原來不止李小璐事件?
    而廣大的吃瓜群眾總是應接不暇,消息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幾日各大新聞平臺忽然流出三段李小璐和PGone的同框視頻,看起來應該是在拍抖音。在視頻中二人舉止親暱、尺度較大,明顯已經越過了傳說中姐弟情的底線。這一視頻的流出,相當於將兩人之間的關係實錘化,令網友驚訝的同時有些憤怒,這讓賈乃亮和甜馨以後怎麼面對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