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食物,我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許多美好的畫面。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有一碗食物,總能溫暖人心。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從古到今,食物在人類的生活中就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遠古時代,在尚未出現火種之前,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直至火種的的出現,人類開始進入熟食時代。
歷史傳說中,黃帝製造了釜甑(fǔ zèng,古炊煮器名),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他們在烹飪歷史上都曾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古代熟食烹飪的出現,大大改善了人們的飲食生活,而時代發展到今天,食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味道,一種記憶。
「味道」指什麼?當前,我們認為的味道包括「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些特有的味道主要是通過口腔刺激味覺器官來獲得的。此外,「五味」還泛指人生百味。在漢字詞典裡,帶有「味道」的成語數不勝數,比如艱辛萬苦、苦盡甘來,這都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經歷的形象表達。
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味道,不管是食物天生帶有的酸、甜、苦、辣、鹹,還是後天人為加工而成的味道,都源於自然本身。味道是食物歷經自然洗禮後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性質狀態,也是人類祖祖輩輩在歷經滄海桑田後,對食物的一種改造和加工。
在一代思想家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有過不少關於食物的描寫,比如在《孔乙已》中這樣寫道:「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這裡所出現的茴香豆、黃酒、鹽煮筍等食物,都是經過人們加工後的帶有特色「味道」的食物。
食物和生活、人生有關,食物能填飽肚子,能補充能量,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給人記憶,讓人流連忘返。
陸遊曾在《遊山西村》寫道: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整首詩表達了當時農民豐收時的喜悅,以及熱情留客時的真誠。詩人有幸被邀,在田園農家小院裡,小酌幾杯農家人自釀的酒,品嘗了桌上豐盛的菜餚,最後不禁發出感慨:「假若日後我能在如此美好的夜色出來玩,我一定拄著拐杖到你家來串門。」吃過了還想吃,因為食物的味道太美好,更因為淳樸、善良的農民太熱情,所以才如此讓人流連忘返。
一座城,一條小巷,一個餐館,一個人,一段文字,都有「味道」的故事,「味道」無處不在。
魯迅小說作品《風波》裡,曾描寫了一段關於人們吃飯的場景:
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地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面河的農家的煙突裡,逐漸減少了炊煙,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潑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這已經是晚飯時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著大芭蕉扇閒談,孩子飛也似的跑,或者蹲在鳥桕樹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裡駛過文人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忙碌了一天,又是該吃晚飯的時候,乘著天色漸暗,一家老少擺上了桌椅準備吃飯,大人們搖著大芭蕉扇邊聊邊扇,小孩們在旁邊追逐玩耍,女人端上了熱騰騰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畫面!連從河邊經過的文人看見了,都忍不住感嘆。
魯迅筆下寫的是當時普通農戶家庭的吃飯場景,而這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平凡而普通家庭人吃飯時縮影寫照。魯迅敘述的是一代人的記憶,關於家、食物和味道的美好記憶。
每每讀到魯迅的作品,讀到關於食物描寫的片段,心中總是不禁地想到自己的小時候。我不是一個吃貨,但卻對食物有著特殊的熱衷情感。小時候,放學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飛奔回家,回家吃上一碗母親剛做好的,熱騰騰的豬油拌飯,偶爾,還能拌著米飯吃上幾片家裡自己醃製的鹹臘肉片兒。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吃不上肉,偶爾逢年過節才能飽餐一頓,那個時候,幾片薄薄的鹹臘肉片兒,已經算是山珍海味。
那時候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冬天到了,家裡的糧食都收回屯了起來,忙活了一年,母親也終於捨得拿出一些「珍藏」的食材,讓我們「貼膘進補」。
寒冬臘月,每當夜色漸漸暗下來,家家戶戶的煙囪就會升起一縷縷炊煙,一到這個時候,在村子裡玩耍的我,總是時不時看著家的方向。家裡廚房上角炊煙升起,我知道母親在燒飯做菜了,那就像個號角,催促著我趕緊回家吃飯。
母親喜歡吃辣,經常自己自製辣椒醬,所以從小到大,我幾乎是在辣椒的包圍下長大的。冬天的時候,辣最能激發人的味蕾,母親燉上一鍋肉,然後再從菜地裡摘下一盤生菜葉,辣椒拌著肉,拌著新鮮的蔬菜葉吃,每吃一口,都是無盡的回味。
後來,長大了,在外工作了,吃飯變成了一種機械性地進食。每到飯點,除了點餐叫外賣,也偶爾一個人做飯吃。每天下班打開冰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就能夠到各類所需的食材。從冰冷的柜子裡取出食材,再放到容器、器皿上烹飪,吃著再昂貴的食物,伴著高級的調理,卻總感覺缺點味道。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裡琳琅滿目,新鮮的瓜果蔬菜,為我們提供了多種的選擇性,也為我們的冰箱提供了更多的食材。然而,冰箱是冰冷的,食物也是冰冷的,即便烹飪加熱了,也已經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了。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電影《小森林》中的場景畫面,市子一個人在鄉村獨自居住,每次她一個人孤獨地做飯的時候,總會想起媽媽,想起媽媽做飯的樣子,想著媽媽忙碌幹活的樣子。
我想,那是一種特殊的味道記憶。
歲月在悄悄地流逝,我們也在悄悄地長大、變老,而時光會讓我們忘記很多東西,但是,那些藏在食物裡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改變、忘記。
本文由一木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 | 網絡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周一本好書、一位人物、一個好故事分享,專注文字,品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