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物,一種味道,一種記憶,有些味道永遠無法從腦中抹去

2020-12-04 讀書文史

說到食物,我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許多美好的畫面。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有一碗食物,總能溫暖人心。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從古到今,食物在人類的生活中就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遠古時代,在尚未出現火種之前,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直至火種的的出現,人類開始進入熟食時代。

歷史傳說中,黃帝製造了釜甑(fǔ zèng,古炊煮器名),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他們在烹飪歷史上都曾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古代熟食烹飪的出現,大大改善了人們的飲食生活,而時代發展到今天,食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味道,一種記憶。

「味道」指什麼?當前,我們認為的味道包括「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些特有的味道主要是通過口腔刺激味覺器官來獲得的。此外,「五味」還泛指人生百味。在漢字詞典裡,帶有「味道」的成語數不勝數,比如艱辛萬苦、苦盡甘來,這都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經歷的形象表達。

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味道,不管是食物天生帶有的酸、甜、苦、辣、鹹,還是後天人為加工而成的味道,都源於自然本身。味道是食物歷經自然洗禮後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性質狀態,也是人類祖祖輩輩在歷經滄海桑田後,對食物的一種改造和加工。

在一代思想家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有過不少關於食物的描寫,比如在《孔乙已》中這樣寫道:「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這裡所出現的茴香豆、黃酒、鹽煮筍等食物,都是經過人們加工後的帶有特色「味道」的食物。

食物和生活、人生有關,食物能填飽肚子,能補充能量,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能給人記憶,讓人流連忘返。

陸遊曾在《遊山西村》寫道: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整首詩表達了當時農民豐收時的喜悅,以及熱情留客時的真誠。詩人有幸被邀,在田園農家小院裡,小酌幾杯農家人自釀的酒,品嘗了桌上豐盛的菜餚,最後不禁發出感慨:「假若日後我能在如此美好的夜色出來玩,我一定拄著拐杖到你家來串門。」吃過了還想吃,因為食物的味道太美好,更因為淳樸、善良的農民太熱情,所以才如此讓人流連忘返。

一座城,一條小巷,一個餐館,一個人,一段文字,都有「味道」的故事,「味道」無處不在。

魯迅小說作品《風波》裡,曾描寫了一段關於人們吃飯的場景:

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地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面河的農家的煙突裡,逐漸減少了炊煙,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潑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這已經是晚飯時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著大芭蕉扇閒談,孩子飛也似的跑,或者蹲在鳥桕樹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裡駛過文人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思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忙碌了一天,又是該吃晚飯的時候,乘著天色漸暗,一家老少擺上了桌椅準備吃飯,大人們搖著大芭蕉扇邊聊邊扇,小孩們在旁邊追逐玩耍,女人端上了熱騰騰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畫面!連從河邊經過的文人看見了,都忍不住感嘆。

魯迅筆下寫的是當時普通農戶家庭的吃飯場景,而這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平凡而普通家庭人吃飯時縮影寫照。魯迅敘述的是一代人的記憶,關於家、食物和味道的美好記憶。

每每讀到魯迅的作品,讀到關於食物描寫的片段,心中總是不禁地想到自己的小時候。我不是一個吃貨,但卻對食物有著特殊的熱衷情感。小時候,放學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飛奔回家,回家吃上一碗母親剛做好的,熱騰騰的豬油拌飯,偶爾,還能拌著米飯吃上幾片家裡自己醃製的鹹臘肉片兒。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吃不上肉,偶爾逢年過節才能飽餐一頓,那個時候,幾片薄薄的鹹臘肉片兒,已經算是山珍海味。

那時候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冬天到了,家裡的糧食都收回屯了起來,忙活了一年,母親也終於捨得拿出一些「珍藏」的食材,讓我們「貼膘進補」。

寒冬臘月,每當夜色漸漸暗下來,家家戶戶的煙囪就會升起一縷縷炊煙,一到這個時候,在村子裡玩耍的我,總是時不時看著家的方向。家裡廚房上角炊煙升起,我知道母親在燒飯做菜了,那就像個號角,催促著我趕緊回家吃飯。

母親喜歡吃辣,經常自己自製辣椒醬,所以從小到大,我幾乎是在辣椒的包圍下長大的。冬天的時候,辣最能激發人的味蕾,母親燉上一鍋肉,然後再從菜地裡摘下一盤生菜葉,辣椒拌著肉,拌著新鮮的蔬菜葉吃,每吃一口,都是無盡的回味。

後來,長大了,在外工作了,吃飯變成了一種機械性地進食。每到飯點,除了點餐叫外賣,也偶爾一個人做飯吃。每天下班打開冰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就能夠到各類所需的食材。從冰冷的柜子裡取出食材,再放到容器、器皿上烹飪,吃著再昂貴的食物,伴著高級的調理,卻總感覺缺點味道。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裡琳琅滿目,新鮮的瓜果蔬菜,為我們提供了多種的選擇性,也為我們的冰箱提供了更多的食材。然而,冰箱是冰冷的,食物也是冰冷的,即便烹飪加熱了,也已經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了。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電影《小森林》中的場景畫面,市子一個人在鄉村獨自居住,每次她一個人孤獨地做飯的時候,總會想起媽媽,想起媽媽做飯的樣子,想著媽媽忙碌幹活的樣子。

我想,那是一種特殊的味道記憶。

歲月在悄悄地流逝,我們也在悄悄地長大、變老,而時光會讓我們忘記很多東西,但是,那些藏在食物裡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改變、忘記。

本文由一木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 | 網絡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每周一本好書、一位人物、一個好故事分享,專注文字,品讀人生……

相關焦點

  • 有時候聞到一種味道,就會突然想起來往事,難道嗅覺也有記憶?
    人類的記憶非常神奇,正是人類的記憶力,讓我們的文明得以延續至今。對於個人來說,記憶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有的時候,我們偶爾聞到一種味道,就像是打開了記憶的大門,會回想起許多年前的事情,比如小學時光,童年趣事和家裡的事情,仿佛打開了記憶的大門。
  • 李澤言的布丁能打開記憶之門?聞到有些味道會讓你想起小時候?
    「味道」和事物之間建立起的第一聯繫,要比任何後續聯繫更為有力、也更為持久。所以女主吃到李澤言做的布丁,會覺得「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什麼」。 氣味和味道能喚醒記憶,正因為它們難以重現 大部分人無法像復現視覺或者聽覺記憶一樣,在腦海中勾勒味覺/嗅覺的體驗。腦海中關於「味」的記憶,本身就是非常模糊的。
  • 32個關於「味道」的短句:你記憶中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
    1、一種燈光因門的缺口而傾瀉出來,一隻甲殼蟲在夜間漫遊在書頁之上,它觸到了時光的漆黑的折褶。我聽見來自遠古的言辭。玫瑰倒在句子上呈現出白色。一種姿勢,一種味道就如同輕輕哼出一個名字。2、分開太久特別想你,想看看你最近的樣子,想聞聞你身上的味道,想擁抱你哪怕一秒鐘也好。3、我喜歡他身上清苦的香味,像姜花的味道,涼涼的,理智又克制。
  • 辣"竟然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這時告訴你,「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恐怕你並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現在科學的普遍看法。解釋這句看似「不可思議」的說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味覺。味從哪裡來?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味覺的適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質。
  • 三種貓咪討厭的味道,最後一種反應誇張甚至想吐
    貓的嗅覺很強,它們會利用味道來分辨同類,也能夠利用味道來分辨是不是好吃的,還能夠利用味道來記住一個人,甚至是主人。貓咪記住一個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味道,我們想要貓咪熟悉我們,就應該先讓貓咪熟悉我們的味道,等貓咪記住了味道之後,下一次靠近貓咪就不會認為你是陌生人。
  • 食物界裡「有爭議」的4大美食,尤其最後一種,像「屎」的味道!
    不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漸漸地對吃不像以前那樣講究了,不得不說實在是一種遺憾啊。另外,中國的酒桌文化,將對美食的咀嚼和享受,硬生生變成了應酬,真是煞風景啊。這五個字浸潤著長期以來的飢餓記憶上蒼造就了不一樣的人,也造就了不一樣的味蕾。
  • 為什麼老年人身上總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味道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尚在哺乳期的小寶寶身上總會有一種獨特的奶香味,讓很多媽媽們欲罷不能,但是與之相對的,則是人上了一定年紀之後,很多人身上都會出現一種難聞的老人味,讓不少年輕人敬而遠之!曾聽過身邊不少年輕人抱怨:「我公公這人,身上那種味道特別重,在一起吃個飯,我幾乎快被燻死了!」「每次一進我奶奶的屋子,就能聞到一種很重的味道,我一刻都不想多呆。」那麼老人身上的這種味道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香草:不只是一種珍貴的野草,更是刻骨銘心的鄉愁和最美家鄉味道
    我的家在湖南湘中,翻過一座又一座小山包,藏在最深處的山谷,蒼翠青山掩映下的紅磚舊房子就是我的家。對家鄉的情懷,味道應該是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門前的果樹長葉、開花、結果,景色的變化也待來更多感官的記憶。家鄉一年四季的物產,組成了家鄉的獨有的味道。
  • 辣不是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你知道嗎
    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人最基本的味覺只有四個,那就是酸甜苦鹹,我們平時嘗到的各種味道,都是這四種味道混合的結果。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有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而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所以,辣不屬於味覺。但為什麼吃辣椒會讓人感覺很爽呢?
  • 科普丨原來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愛吃辣的人其實是痛並...
    談到味道,人們就會想到「酸甜苦辣麻」,其實這是人間的五味,那麼,我們的舌頭能夠感受到什麼味道呢?01味從哪裡來?我們吃東西可以感受到味道,可以分辨出食物的好壞,這是為什麼?當我們吃到辣的食物時,味蕾被激活了,但我們感知到的辣味並不是味蕾感受到的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了三叉神經,三叉神經將信號傳到大腦後,經過分析後得出的熱覺與痛覺的混合物。
  • 「辣」是一種味道嗎?其實它是一種神經痛覺!死神辣椒有多辣?
    「無辣不歡」、「無辣不香」,愛吃辣的人們都離不開辣味,辣的味道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飲食文化的絕大部分了。各種美味食物都添加辣椒或者是加上辣的調味料才好吃,例如人們喜歡吃的麻辣火鍋、各種品牌的麻辣湯等等。吃起辣來,真的是胃口大增,有種盪氣迴腸的感覺!人們常說的辣味,其實它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神經痛覺!
  • 【家家幸福安康】記憶中的「媽媽味道」,哪一道最能打動你?
    03.肉圓章凱琴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就是肉圓的味道。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肉圓,肉乎乎,圓糯糯的肉圓,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澱粉,蘿蔔,豬肉的組合,油而不膩,糯而不粘,是媽媽的寵愛沒錯了。每晚下晚自習後回到家,媽媽就會端出剛剛煮好的雜魚湯,奶白色的魚湯味道清甜鮮美,魚肉嫩滑,一天的學習壓力緩解了不少。材料做法雖很平凡日常,但是一碗碗的魚湯都是媽媽的愛。09.公館大小炒徐梓恆客家美食,是祖先留下的味道。而作為傳承的客家人,從小就有這種美食的記憶味蕾特別是媽媽做的味道,更是在記憶中的烙下深深印記。
  • 食在老家 那些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每天的快餐,一樣的口味,繁忙的間隙,不免想起那記憶中的味道。 外婆菜,每每空閒的時候總要到小館子裡去吃上一回,那爽辣的滋味,即便心情再不好,也要吃上好幾碗米飯。只不過味道總不如外婆自己做的,可惜再也吃不到外婆親手做的外婆菜了。
  • 戀愛腦是一種病嗎?
    獻給迷失在激情與欲望中的愛情鳥的電影——《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曾經因為這段「警世名言」而被無數人在社交網站上一次次地轉發分享,這顯而易見的道理卻能讓人感到醍醐灌頂,可見人一旦身陷愛情泥沼無法自拔確實會被限制思考能力。如果說短暫地因愛失智還是人之常情,那麼持續為愛痴狂就很容易被叫做戀愛腦。
  • "媽媽的味道"真的存在!神秘氣味能夠觸發特定記憶
    而這家麵包店的味道聞起來很像奶奶做的餅乾。為什麼氣味會觸發人們的記憶?有些氣味,即使是很普通的氣味,也能觸發人們的特定記憶,這難道不奇怪嗎?每個人都有「記憶氣味」,當他們聞到時會回憶著曾經的經歷。事實證明,氣味對我們記憶事物的方式很重要,麵包店裡的餅乾味道和奶奶的廚房味道太相似了,我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聯繫起來。
  • 為什麼老人身上,總有一種難聞的味道?如何清除老人味?
    不同年齡段的人身上,其實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比如嬰兒身上會有一種奶香味,年齡稍微大一點,這種味道就消失了。青春期時,身上也會有一種荷爾蒙的味道,說不清,道不明。年齡再大一點,身上的味道就不再是香味,也不再是迷人的味道,而是一種逐漸出現的令人窒息的臭味。人們習慣性把這種臭味稱之為「老人味」。老人味,雖為老人身上的味道,卻不是老年人的特權。人到中年以後,身上就會分泌出一種被稱為「2-壬烯醛」的物質。在汗液不斷被細菌分解時,味道就開始散發出來。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但回頭想,這些年去了這麼多美食館子,描述美味的華麗詞彙也越來越多,但這樣質樸的一句評價不正是:對食物最本質的解釋和熱愛!可惜這個味道在後來慢慢淡出視野。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在街頭看到這個招牌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啊,還有什麼比這一口老味道「重出江湖」更「治癒」這個寒冷冬天的呢?慶豐街五裡宜居小區東門——新廣州黎師傅雞煲五裡宜居店!
  • 這6種海鮮長得實在醜,最後一種最可怕,味道卻極鮮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食」不可貌相,有些食物雖然外表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吃起來卻鮮美無比。6種長相醜陋卻鮮美無比的小海鮮, 吃過4種就算你贏!來看看你是不是都吃過吧!第一種,琵琶蝦。它也叫拖鞋龍蝦,專業一點的學名叫做九齒扇蝦。這種蝦長得很寬大,蝦殼本身就是橙紅色的,在日本的海域比較常見,國內的海邊城市也能看到這種海鮮。蝦肉還是蠻多的,口感和龍蝦肉相似,烹飪方法也很多種多樣。
  • 湖北襄陽有一種味道叫做大頭菜,你吃過嗎?
    遠離故鄉尋夢北上廣,時刻在城市的燈火霓嵐中尋覓故鄉的氣息。大城市的繁華,生活的壓力,總是令人時刻保持前進的步伐。偶爾空閒下來思鄉的情緒便開始蔓延滋長,尤其想念小時候媽媽做的大頭菜的味道,傳統的老味道,總能令人回想起幸福的時光。說起襄陽大頭菜,襄陽人一定不陌生。
  • 有一種麵食被稱為「面蟒」,味道很美味,你知道怎麼做嗎?
    文/玉濁清有一種麵食被稱為「面蟒」,味道很美味,你知道怎麼做嗎?而要說到麵食,很多人都會想到饅頭麵條,但是在眾多麵食當中,卻有一種麵食名字聽起來有點唬人,更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但是味道卻極其的美味而這種麵食就叫菜蟒。不過這種麵食的技術似乎快要失傳了,很多人都沒有吃過,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聽過,不過這種飲食大多在河南,西北華北等地帶流行,只不過他的名聲似乎沒有其他美食的響亮,因此有些不熟悉也屬於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