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老家 那些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2021-01-07 騰訊網

每天的快餐,一樣的口味,繁忙的間隙,不免想起那記憶中的味道。

外婆菜,每每空閒的時候總要到小館子裡去吃上一回,那爽辣的滋味,即便心情再不好,也要吃上好幾碗米飯。只不過味道總不如外婆自己做的,可惜再也吃不到外婆親手做的外婆菜了。

作為湖北人,對於豆絲還是非常懷念的。記得小時候,每到3,4月份的時候,媽媽就會架起鍋灶,跟著大嬸大姨們學燙豆皮。新鮮出爐的豆皮拌點糖,真得很好吃呢,曬乾後,切成絲,煮起來,也是難得的美味。

肉糕,記得小時候聽村裡老人說過是古代皇宮的 「皇菜」,屬於明朝宮廷御膳佳餚。 外形有點像火腿,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肉糕,肥而不膩,柔滑油潤, 最喜歡吃了。

一直不喝白酒,但卻對小時候的米酒有些痴念。現在的米酒雖然很實惠,但80年代米酒是一種奢侈品,我也是過年去別人家拜年才偶爾喝上一回。酒精度不高,燒開的米酒,香甜可口,真得很難忘。

皮蛋的味道已經存在於記憶中太久了。記得小時候,老爸喜歡用石灰來醃製皮蛋,洗淨的鴨蛋,直接放到草木灰裡,過一些時日就可以拿出來吃了,放點食醋,很難得的享受。

小時候要打牙祭的時候,最愛吃的就是媽媽做的粉蒸肉啦,蒸熟後的粉蒸肉, 酥而爽口,有肥有瘦, 即便是肥肉也不會覺得膩口,能吃好幾大碗飯呢。

現在要過年了,回到家去,是要好好懷念一番了。

相關焦點

  • 【家家幸福安康】記憶中的「媽媽味道」,哪一道最能打動你?
    03.肉圓章凱琴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就是肉圓的味道。很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肉圓,肉乎乎,圓糯糯的肉圓,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澱粉,蘿蔔,豬肉的組合,油而不膩,糯而不粘,是媽媽的寵愛沒錯了。09.公館大小炒徐梓恆客家美食,是祖先留下的味道。而作為傳承的客家人,從小就有這種美食的記憶味蕾特別是媽媽做的味道,更是在記憶中的烙下深深印記。於是,這道《公館大小炒》,成了客家媽媽最棒的菜,成了每一位客家人的味道延續。
  • 一種食物,一種味道,一種記憶,有些味道永遠無法從腦中抹去
    歷史傳說中,黃帝製造了釜甑(fǔ zèng,古炊煮器名),伏羲氏「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他們在烹飪歷史上都曾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古代熟食烹飪的出現,大大改善了人們的飲食生活,而時代發展到今天,食物已經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味道,一種記憶。「味道」指什麼?
  • 古城老家 媽媽曬菊花_政協之窗_雲南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古城老家 媽媽曬菊花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農曆九月又叫菊月,是菊花怒放的時節,菊花在蕭瑟的秋天傲霜開放,其風骨令人敬佩。菊花自古都是文人墨客特別喜愛的筆下之花,有人說它是古代文藝青年心中的白月光,難怪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至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色彩鮮豔,味道清新淡雅,總是給人一種賞心悅目、心情舒暢之感。菊花除了是一種觀賞植物以外,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在我國《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過菊花可以清火去熱明目的藥用。有的地方每年的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據說可以使人長壽。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可惜這個味道在後來慢慢淡出視野。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再一次在街頭看到這個招牌的時候,除了欣喜,更多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啊,還有什麼比這一口老味道「重出江湖」更「治癒」這個寒冷冬天的呢?慶豐街五裡宜居小區東門——新廣州黎師傅雞煲五裡宜居店!這是我們今次探店的主角,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或者說銀川人想起雞煲能有回憶共鳴的一家店了吧。
  • "媽媽的味道"真的存在!神秘氣味能夠觸發特定記憶
    而這家麵包店的味道聞起來很像奶奶做的餅乾。為什麼氣味會觸發人們的記憶?有些氣味,即使是很普通的氣味,也能觸發人們的特定記憶,這難道不奇怪嗎?每個人都有「記憶氣味」,當他們聞到時會回憶著曾經的經歷。事實證明,氣味對我們記憶事物的方式很重要,麵包店裡的餅乾味道和奶奶的廚房味道太相似了,我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聯繫起來。
  • 福建福州,記憶中屬於故鄉的那些味道
    最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是閩清三寶,是閩清人思念的家鄉味道,閩清三寶,具體是哪三寶呢,其中之一就是茶口粉條,據傳說,粉條幹的製作始於南宋,製作工藝複雜,粉條幹呈半透明狀,有粗有細,閩清人廣為流傳的粉條做法是泥鰍粉條幹,吃起來口感很有彈性。
  • 年味是什麼:回趟老家,吃媽媽做的菜,放放煙花
    一年一度的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很多人都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春節是春劫,都在歡呼總算又回歸到日常生活,但年味到底是什麼,其實可能就是在擁擠的車廂裡回趟老家,吃媽媽做的菜,放放城裡早已禁止燃放的煙花。媽媽做的菜也許還沒你做的好,但家的味道,卻是自己怎麼也做不出來的。
  • 32個關於「味道」的短句:你記憶中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
    一位網友關於家的味道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老砂鍋煨了三個小時的醬燒獅子頭,裡面的青菜入味地下飯,紅燒黃魚也是一整條的下肚,蘿蔔筒骨湯一如既往地暖身,陽春魚肚白細膩爽口,老醋花生脆香酸爽,家的味道在心中升騰起來。深夜,你記起了哪種味道呢?關於「味道」這個詞,以下美句送給你!
  •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
    在家自製甘蔗紅糖,乾淨衛生,想念過年時媽媽做的紅糖湯圓味道!紅糖具有補血養顏,溫胃驅寒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熬點薑汁紅糖水,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對身體大有好處。以前在家裡,媽媽最喜歡做紅糖雞蛋,放點醪糟,說是月經來了吃,對身體好。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沉浸在春晚的熱鬧氣氛中,媽媽總會不聲不響地在跨年時端來一盆熱氣騰騰的薑汁紅糖醪糟小湯圓,讓我們暖暖身。還有大年初一,媽媽很早就起床,做好一大鍋紅糖大湯圓等著我們吃。
  • 李澤言的布丁能打開記憶之門?聞到有些味道會讓你想起小時候?
    他親手做的布丁,讓女主嘗到了追尋多年的味道。追尋多年,就一定追尋的是味道嗎?為什麼味道能夠蘊含這麼豐富的東西? 味道建立起的第一聯繫更有力,更持久 科學實驗證實,嗅覺/味覺記憶能把我們帶回更小的時候。通過語言提示而喚起的記憶,大多是在11-25歲期間所形成,而嗅覺/味覺,則能將人們帶回到6-10歲的童年時光。
  • 記憶中大雨的味道
    雨如萬條銀絲從天下飄下來,我聽見雨滴淅淅瀝瀝落在陽臺,坐在旁邊的我感受雨水帶來的一絲涼意,恍惚中我回到了那些年的雨季。那些兒時的大雨總伴隨著柿子花的香味,淡淡甜甜的味道,我和堂姐坐在廳大門口聽著雨滴落在院子的滴答滴答聲,不時有幾隻斷翅的飛蟻落在我們腳龐,院子裡總能聽到我們說話聲:「呀,三姐你看這個沒有斷翅膀」,「妹這裡好多隻」,「雨停我們去撿柿子花吧」。雨止便歡快換上雨鞋跑去果園撿白色的柿子花,一小朵一小朵,遍地都是,香味濃鬱,撿上品相最好的串成項鍊,手鍊,可以玩上半天。
  • 「味到老家」過嘴不忘,一嘗便是終生了……
    土豬肉放在吊鍋裡燉那才是最純樸、最有家的味道,更是兒時的記憶。先別動筷,讓我拍個照!二師兄的吊鍋總以簡單純真的香氣誘惑著我們,風味獨特、好吃不膩,讓人難以忘卻。來至湖南的鱖魚仔,肉質清甜,如蒜瓣的肉質,主刺明顯,湯汁都忍不住用來拌飯,吃了就是深刻記憶。No.4農家小炒肉湘味農家小炒肉,湘菜的靈魂,常常想念的味道。
  • 老酒的故事,是我記憶裡爺爺身上的味道,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
    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伴隨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源遠流長,愈發的芳香醉人。一壇陳年的老酒就像一段塵封的記憶,稍一打開,便酒香味濃,醇芳撲鼻,沁人心脾。一陣風拂過帶著醇香的記憶,思緒似乎讓人回到了過去。在我兒時的記憶裡,爺爺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每次爺爺還沒走近我的身旁,老遠就能聞到一股特有的酒香。
  • 回秀山老家打柿子切!
    或長在村寨的山林裡 或長在難行的山坡間 或長在老家的院子中 …… 說到柿子,秀山人最深的印象應該是小時候打柿子的記憶了吧。
  • 油麵筋塞肉、蔥燒海參……「隱形大廚」教你燒出記憶中的老味道!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我們的家人中,有許多「隱形的大廚」,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廚房裡忙碌,為家人用心烹飪著珍饈美味,漸漸地這種味道也成為了我們記憶中最美的味道!今天《回家吃飯》就將這種記憶中的老味道復刻還原,是對味道的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老家鄉村裡,那些曾經的怪鳥都去了哪兒?
    在我的記憶裡,這片偏僻的鄉野過去也是鳥的故鄉,那時鳥可是真多!夏季的清晨和傍晚,鳥群在天幕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留下一串串悅耳的鳥鳴,鳥類繁多,形體各異,鳥影綽綽,鳥語陣陣。鋪天蓋地的是黑壓壓的鳥群,天地間成了鳥的世界。
  • 高校邀請媽媽到食堂做飯,網友稱為「媽媽的味道」
    近些日子以來,江西一高校邀請五位學生家長到校的食堂中做飯,原材料全部由食堂提供,媽媽們則親自負責做飯就可以了,這件事情一報導出來,立馬就引發了熱議。在準備晚飯的時候,江西高校食堂設媽媽的味道專窗,讓在校學生品嘗到家鄉的味道。
  • 長沙人骨子裡的那些記憶,都在這些「小」菜裡!
    有一種胃,叫有記憶的胃!在外讀書、工作的遊子,無論時間長短,總是對家鄉的美食難以忘卻,歷久彌新!尤其是從小吃到大的媽媽做的那些「小」菜!這些長沙人從小就愛吃的「小」菜,你還記得多少呢?1、酸豆角酸酸豆角應該算得上長沙的早餐米粉店的標配了!
  • 見證荒蕪沙漠中美食情緣《大地私宴》為食客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由浦發銀行信用卡特約播出、飛豬旅行行業贊助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大地私宴》,將攜手「上海最強私宴廚娘」汪姐一起走進陝北榆林的黃土高原,找尋食客記憶中的味道。《大地私宴》開啟美食尋味之旅無盡美味等你來嘗《大地私宴》節目組邀請國際上數位頂級名廚,踏上各自的尋覓自然食材之旅。他們深入冰川、竹林、沙漠、海洋、丘陵等極限環境,從當地獨有的飲食文化和食材中獲取靈感,並開發全新菜品。
  • 影視劇中的「國民媽媽」,哪位身上有記憶中母親的影子?
    那些同媽媽一起看的影視劇中的演員你還記得幾個?薩日娜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你一定看到過她的臉。《春草》裡陶虹的媽媽,《王貴與安娜》中海清的媽媽,《山楂樹之戀》中周冬雨的媽媽,每個母親角色她都飾演的非常到位,深入人心。她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國民母親」,同時她也很享受觀眾對她的這一讚譽。現實生活中的奚美娟為人低調,性格清淡如菊、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