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得「血液都凝固」了?這事,沒準真有可能

2021-02-23 果殼

在諸多的電影分類中,我很少碰恐怖片那一塊。原因很簡單,我膽小,為此我也沒少受朋友們的嘲笑。然而這實在是個人體質使然。在僅有的幾次觀影經驗裡,我總是跟隨著精心設計的劇本和音樂一步一步走入彀中而不自覺,並在揭曉懸疑的那一刻感到心跳加快,全身發冷。

你是恐怖片愛好者還是恐怖片排斥者?圖片來源:電影《潛伏》(Insidious)

有趣的是,包括漢語在內的諸多語言(英語,法語,德語,荷蘭語)中都有一種說法,描述人類在受到巨大驚嚇時「連血液都凝固了」。在牛津詞典裡,「Blood-curdling」這個單詞被直接賦予了「使人害怕和恐懼」的含義,詞源更是能追溯到中世紀。有時我在想,這種恐懼感也許有著放之四海皆準的生理基礎,不然我無法解釋為什麼它成為了人類跨越時間和空間共同擁有的感覺

有這種想法的可不只我一個。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弗利茲•羅森達爾(Frits R. Rosendaal)也注意到了這個有趣的文化現象。人類在遭受強烈驚嚇時,血液會不會真的發生瞬時的凝固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羅森達爾教授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發表於2015年《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聖誕特刊。

在實驗的起始,羅森達爾教授在萊頓大學的醫學中心找來24名志願者。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志願者先被安排看一部恐怖電影,一周後再看一部普通的紀錄片;另一組志願者所看的電影順序相反。每部電影觀看時間約90分鐘。為了避免一些迷信思想讓情緒產生潛在波動,研究者特地排除了滿月之夜、黑色星期五等觀影日期,可謂用心良苦。觀影過後,志願者們需要填寫一份調查表,對影片的恐怖程度打分。

志願者對兩部電影恐怖指數的打分。可見研究人員挑選的電影在志願者看來確實一部恐怖,一部不恐怖。

同時,研究人員在觀影前後抽取志願者外周血樣,分析裡面的凝血成分是否會由於觀影而有所變化。在諸多凝血成分中,研究人員發現凝血因子VIII與是否觀看了恐怖電影顯著關聯。觀看完恐怖電影後,57%的志願者體內的凝血因子VIII濃度升高;而看完紀錄片後,86%的志願者體內的凝血因子VIII濃度下降。然而,這樣的增/減對比並沒有表現在其他凝血和纖溶因子上。VIII因子是一種參與人類血液凝固過程的必需蛋白質,VIII因子缺乏會導致人類罹患血友病A。

人體內的凝血因子VIII含量在觀看不同電影後會出現不同的變化。

羅森達爾教授認為,他的研究結果也許暗示了恐懼情緒與凝血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可能的聯繫。已知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受到強烈驚嚇時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等分泌明顯增多,而這些激素會不會進一步促使凝血因子VIII濃度增加呢?當然,這個假說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實。將來,增加樣本量,提高影片的恐怖程度(目前的評價恐怖指數為5,最高為10),或許能獲得更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數據。

對於像我這樣膽小的人,我更關心凝血因子VIII濃度的升高是否會影響到我的健康。

按照論文中的觀點,由於諸多與凝血有關的因素中只有一種與受驚嚇有關聯,單純的凝血因子VIII的濃度升高並不會引發嚴重的凝血反應,健康的年輕人也沒有擔心的必要。

話雖如此,如果有人請我去看恐怖電影,我還是會拒絕的。

(編輯:ttyeflora、odette)

「救命啊!我受傷了!!血流不止!!」「別慌,救護車在路上了。不過在醫生趕到前,我這剛好有一部《午夜兇鈴》……」

註:

研究中所觀看的恐怖電影是《潛伏》(Insidious),普通的紀錄片是《香檳一年》(A Year in Champagne),IMDB分數都不是很高……

有一位志願者暈血,在看完關於香檳的紀錄片後進行的例行抽血中直接暈了過去……TA的數據沒有被採用。


相關焦點

  • 【實測】蛇毒真的能讓血液凝固起來麼?
    5分鐘後滴入蛇毒的兩份雞血都沒有出現凝固現象1小時之後滴入蛇毒的兩份雞血仍然沒有凝固起來,但顏色越來越深。無論是加入蝮蛇毒液還是眼鏡蛇毒液的雞血,此時都已經變成黑紫色,而不含毒液的雞血卻還是鮮紅色。我們挑選的眼鏡蛇和蝮蛇,它們的蛇毒都不能像那段網絡視頻中那樣,讓血液在短時間內凝固成果凍狀,更讓人意外的是,蛇毒反而阻礙了血液的正常凝固。
  • 2020年8月自考真題:何謂血液凝固?簡述血液凝固的三個基本過程。
    掃碼入群>>獲取自考公共課全套真題及答案解析何謂血液凝固簡述血液凝固的三個基本過程。查看答案解析【正確答案】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動的溶膠狀態變為不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2分)。凝血過程:1)第一階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1分);2)第二階段: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1分);3)第三階段:纖維蛋白原分解形成纖維蛋白。
  • 被毒蛇咬了後血液會瞬間凝固?
    5分鐘後,雞血(左)、混入眼鏡蛇毒液的血液(中)、混入蝮蛇毒液的血液(右)顏色對比。  1小時後,混入毒蛇毒液的雞血顏色都變成了黑紫色,但並沒有凝固,而純雞血在第15分鐘時就已經凝固了。最近,網絡上風傳著一段視頻:將幾滴未經稀釋的毒蛇毒液滴到鮮血中,僅僅過了幾秒鐘,血液就黏稠起來,變成了果凍狀,讓人不寒而慄。  蛇毒有多毒?萬一被咬,我們身體裡的血液真的會瞬間凝固嗎?口說無憑,實驗為證!《好奇實驗室》實測蛇毒進入血液後究竟會發生什麼?
  • Sci Signal:關鍵分子或能將血液凝固同機體先天性免疫防禦機制聯繫...
    2017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阻斷傷口流血對於機體健康非常有益,血液凝固過程,即血液從液體變成凝膠狀再形成凝塊的過程,其能夠有效抑制機體過量出血和感染發生,但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當血液凝固時機體中所發生的具體分子事件,近日,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型的分析方法闡明了血液凝固過程中immunoresolvents分子的關鍵角色,immunoresolvents
  • J Am Chem Soc:血液凝固的神秘面紗被揭開
    血液凝塊的是我們身體中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和重要過程之一,我們很少去思考血液凝塊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在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你的血液不凝固,你砍傷自己的話你可能會流血過多死亡,如果你的血液凝塊的太多,你可能會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因此,1693年5月的《文雅信使》報導了這樣一樁事,「波蘭,準確說應該是在俄國,出現了一種極其特別的生物。其實是一些屍體,拉丁語稱之為striges,當地人稱之為upierz」。在不同的故事中,所謂的upierz有不同的稱呼,如oupires、wapierz或者vampires。莫雷裡編寫的《歷史大辭典》(1759年)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VAMPYR。
  • 「活了4億年」比恐龍還早的生物,血液都是藍色,血液極其珍貴
    「活了4億年」比恐龍還早的生物,血液都是藍色,血液極其珍貴大家都知道,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跟所有的生物共處的,在一個生態系統內,所有的生物之間的關係都彼此影響,保持著平衡,共同維持著這個生物圈,如果哪一種生物消失,都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紊亂、失調。
  • 凝固汽油彈,地獄使者,爆炸後整個大地都在燃燒即使不被炸死也難逃...
    凝固汽油彈(napalm)是幾種戰爭用可燃液體的總稱,大多以膠狀汽油為主成份,製造成炸彈彈體。準確地說,「napalm」一詞字面上指的是凝固汽油彈中用來與汽油混合以產生膠質燃劑的黏稠劑成份。此詞是由它的研發團隊──路易·菲塞領導,哈佛大學的一群化學家──所命名,是naphthene(環烷烴)的鋁鹽與palmitic acid(棕櫚酸)的混成詞,製造凝固汽油彈時會將這兩種成份加入可燃物質使其膠質化。裝有凝固汽油的炸彈叫凝固汽油彈,這種炸彈爆炸時能產生高溫火焰,內裝用汽油和其他化學品製成的膠狀物,爆炸時向四周濺射,發出一千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並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燃燒。
  • 當人血碰到蛇毒:瞬間凝固
    有外國網友試驗了當人的血液遇到蛇的毒液,結果發現只需要一滴蛇毒,就能把杯子裡的人類血液都凝固成塊。可以想像,如果人類被毒蛇咬到,血液凝固不動,就只能等待死亡了。某個飼養蛇的網友想要讓大家見識一下當人的血液遇到蛇的毒液會發生什麼可怕情況時,他提取一條蛇咬一口的蛇毒,非常小量,然後注入人盛有血的杯子裡,輕輕一搖晃,倒出來的是一個血塊。蛇毒雖然分有不同的致死原理,但多數都很可怕,凝血類型的蛇毒也是最危險的。
  • 作為地球上唯一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鱟的血液為何會如此特別?
    為什麼鱟的血液是藍色的?在大自然的進化中,動物的血液大部分都是紅色的,但是鱟的顏色卻與眾不同。原因是哺乳動物呼吸時,常常把氧氣吸入肺部,在肺部中的肺泡與血液進行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交換,然後氧氣通過血液的運輸從而進入心房,在經過動物的動脈遍布全身,提供身體營養運輸和新陳代謝。
  • 紹興現國內最毒蛇 被咬可致血液凝固且無藥可治
    長詔水庫夜間拍到的蛇白頭蝰的資料圖轉眼又到了春夏之交,這也是蛇蟲活動旺盛的季節可這條蛇看上去有點奇怪。只見這條蛇大概50釐米長,手指般粗,全身黑色,夾有橘紅色的條紋,且條紋間錯開,最奇怪的是它三角形的頭居然是白色的。夜色漆黑裡燈光一照顯得特別顯眼。王先生平時對新昌的毒蛇也算見多識廣,可偏偏這條蛇他從未見過。他把照片傳上網,不久就有了回音——這是一條白頭蝰。白頭蝰屬於白頭蝰亞科,是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只有單屬獨種,世界罕見。最早發現於緬甸克欽山。
  • 血濃度高易形成血栓,「7方」稀釋血液,降血濃,血流通暢
    這主要是過量攝取動物性脂肪、運動不足、過度疲勞緊張等原因造成的,為了防止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就應掌握減少血濃度高的一些方法。血濃度高易形成血栓,「7方」稀釋血液,降血濃,血流通暢1.食用納豆納豆激酶能使血液變薄。
  • 十萬個為什麼|鱟的血液為什麼是藍色的
    我們見到的動物,血液大都是紅色的,而鱟的血液卻是藍色的。這是為什麼呢?哺乳動物呼吸時,把氧氣吸入肺裡,在肺泡內和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然後,氧氣由血液攜帶進入心臟,經過動脈流向全身,供新陳代謝使用。哺乳動物的血液攜帶氧,是由血液中的鐵作為「運載工具」的。鐵和氧結合後呈紅色,所以血液就呈紅色了。
  • 日本科學家發現蛇毒阻礙血液凝結的機制
    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這是因為蛇毒中的蛋白質阻礙了血液凝結。據稱,這一科研成果可以幫助人們開發出防治血栓等病症的藥物。  該所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說,人體組織在因外傷遭到破壞出血時,會發生血液凝結反應。在這個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凝固X因子結合蛋白質(X-bp,X為羅馬數字10)和IX因子(抗血友病因子,IX為羅馬數字9)。
  • 醫生:這5件事真的不建議在經期做
    很多女性來 「大姨媽」就像一場噩夢一樣,身體各機能都處於敏感的時期,圍繞它的說法也有很多,老一輩一直流傳著 &34;等說法, 這是真的嗎?月經期間,女性應該少做這5件事情,尤其第5件,絕對禁忌。1、經期不建議貪食寒涼,辛辣之物寒涼之物可以使血液凝固,經血減少,形成瘀滯,痛經,宮寒。辛辣之物可以是血液流動加速,月經增多,多數出血也會形成瘀血,也可能形成痛經的。因此, 建議經期女性多吃溫熱食物,注意營養均衡。
  • 坐領導的車去聚餐,他手機開免提,獵頭打進電話,空氣3秒鐘凝固
    他現在有可能不方便和你說你工作的話。在某職場論壇有位朋友發了這樣一篇帖子:「坐領導的車去聚餐,他手機開免提,獵頭打進電話,空氣3秒鐘凝固」。是什麼事呢?原來這位朋友晚上坐領導的車去參加聚餐,路上突然有人打電話過來。
  • 號稱磁王的「釹磁鐵」,能否吸走血液中的鐵?看著就過癮!
    號稱磁王的「釹磁鐵」,能否吸走血液中的鐵?看著就過癮!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號稱磁王的「釹磁鐵」,能否吸走血液中的鐵呢?看著就過癮!老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異於常人的挑戰,這一次一名老外就對磁鐵下手了。
  • 「人造血液」可以取代血液嗎?
    那麼:什麼是人造血液,未來會取代血液嗎?下面就一探究竟吧!人造血液(Artificial blood),又稱氟化碳乳劑人工血液,是一類具有載氧能力,可暫時替代血液部分功能的液體製劑。人造血液主要有三種:(1)人工合成的血紅蛋白;(2)用天然血紅蛋白製成的人工紅血球;(3)人工合成具有攜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 鱟的血液呈藍色,科學家在「鱟」的身上發現免疫價值而採血
    ,我們常見血液大都是紅色,這是因為我們的血液攜帶氧,是由血液中的鐵基血紅蛋白將氧運輸至全身,鐵和氧結合後呈紅色,所以血液就呈紅色了。而在鱟的身上,鐵換成了銅,在鱟的血液裡運輸氧氣的是血藍蛋白,血藍蛋白的主要形成化學元素是銅離子,在遇到氧氣時即變藍,所以鱟的血液呈現出藍色!
  • 一般壽命長的男性,晚上都常做這些事?提醒:還真有可能
    由於當今社會男性壓力重大,人們對長壽欲望較強,所以很多男性都在究竟是什麼產生了年齡的差距。可以肯定的說,簡單吃某一食物,或吃長壽保健品,喝長壽水並不能延年益壽。其實,說到底,長壽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排除某些交通、工作意外因素後,壽命長短,大部分都和男性飲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