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有機物之蛋白質的鹽析與透析

2021-01-21 時間煮雨雨不晴

一、實驗目的

(1)掌握蛋白質鹽析沉澱的基本原理與操作。

(2)掌握蛋白質透析分離的基本操作。

二、實驗原理

蛋白質是親水膠體,藉助水化膜和同性電荷(在pH7.0的溶液中一般蛋白質帶負電荷)相互排斥作用維持蛋白質膠體的穩定,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中性鹽可破壞這些穩定因素,使蛋白質沉澱析出,稱為鹽析。鹽析所得到的蛋白質沉澱經透析或用水稀釋以減低或除去鹽後,蛋白質能再次溶解並恢復其天然結構和生物活性,稱為透析。由於蛋白質分子量很大,其顆粒直徑範圍在1~100nm內,不能透過半透膜。選用合適孔徑的半透膜可使小分子物質透過,而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從而可以除去與蛋白質混合的中性鹽及其他小分子物質。蛋白質鹽析常用中性鹽,如硫酸銨、硫酸鈉、NaCl等。蛋白質經鹽析沉澱後,需脫鹽才能獲得純品。脫鹽最常用的方法為透析法。由於蛋白質分子量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而無機鹽及其他低分子物質可以透過,故利用透析法可將鹽析得到的蛋白質進行純化。將蛋白質溶液裝入透析袋內,袋口用線紮緊,然後將其放進蒸餾水中,蛋白質分子量大,不能透過透析袋而被截留在袋內,而小分子鹽由於透析袋內外濃度差,可透過透析袋,通過不斷更換袋外蒸餾水,直至袋內鹽分透析完為止。透析常需較長時間,為保證蛋白質不變性,透析宜在低溫下進行。

三、實驗材料與試劑

1.實驗材料

10%雞蛋清溶液,含雞蛋清的氯化鈉蛋白質溶液。

2.主要實驗試劑

飽和硫酸銨溶液:稱取固體硫酸銨850g加入1000mL蒸餾水中,在70~80℃下攪拌溶解,室溫放置過夜,杯底析出白色晶體,上清液即為飽和硫酸銨溶液。

硫酸銨晶體、1%硝酸銀溶液等。

四、實驗步驟

1.透析袋的預處理

為防乾裂,新透析袋出廠時常用10%甘油進行處理,並含少量的硫化物、重金屬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雜質,需除去。將透析袋剪成100~120mm的小段,用50%乙醇煮沸1h,再依次用50%乙醇、0.01mol/L碳酸氫鈉和0.001mol/LEDTA溶液洗滌,最後用蒸餾水衝洗3~5次(新透析袋如不作上述特殊處理,也可用沸水煮5~10min,再用蒸餾水洗淨即可使用)。透析袋一端用橡皮筋或線繩紮緊,也可用特殊的透析袋夾夾緊,從另一端灌滿水,用手指稍加壓,檢查是否有滲漏,沒有滲漏後方可使用。處理好的透析袋保存於蒸餾水中待用。

2.蛋白質鹽析

取10%雞蛋清溶液5mL於試管中,加入等量飽和硫酸銨溶液,微微搖動試管,使溶液混合後靜置數分鐘,蛋清蛋白質即可析出。如無沉澱可再加少許飽和硫酸銨溶液,觀察蛋白質的析出。取少量沉澱的蛋白質,加水稀釋,觀察沉澱是否會再次溶解。

3.蛋白質的透析

注入含雞蛋清的氯化鈉蛋白質溶液5mL於透析袋中,將袋的開口端用線紮緊,並懸掛在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開口端位於液面之上。10min後,自燒杯中取出1mL溶液於試管中,加1%硝酸銀溶液一滴,如有白色氯化銀沉澱生成,則證明蒸餾水中有Cl-存在。再自燒杯中取出1mL溶液置於另一試管中,加入1mL10%氫氧化鈉溶液,然後滴加1~2滴1%硫酸銅溶液,觀察有無藍紫色出現。每隔20min更換蒸餾水一次,數小時後可觀察到透析袋內出現輕微混濁,此為蛋白質沉澱。繼續透析至蒸餾水中不再生成氯化銀沉澱為止。實驗記錄透析完成所需的時間。

五、注意事項

蛋白質溶液用透析除鹽時,正負離子透過半透膜的速度不相同,如(NH4)2SO4中的透析速度快,而透析過程中膜內的會生成H2SO4,使膜內蛋白質溶液呈酸性。因此,為避免蛋白質變性,用鹽析法純化蛋白質時,開始時應用0.1mol/L的NH4OH透析。此外,為了保證蛋白質在透析過程中不發生變性,可以將透析過程置於低溫下進行。

相關焦點

  • 蛋白質鹽析與透析
    蛋白質鹽析與透析一、       目的
  • 蛋白質的鹽溶、鹽析和變性
    在蛋白質溶液中為何加少量的硫酸銨能促進蛋白質的溶解,而加高濃度的硫酸銨卻會使蛋白質析出呢?而硫酸銅溶液同樣是鹽溶液卻使析出的蛋白質不像前者那樣可溶於水呢?為此我們必須明確鹽溶、鹽析和變性的概念.二、鹽析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高濃度的中性鹽,如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其中以硫酸銨最為常用,以破壞蛋白質的膠體性質,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而從溶液中析出的現象稱為鹽析.
  • 化學有機物之蛋白質的分類與結構
    纖維狀蛋白質,類似於細棒狀或纖維狀,溶解性質各不相同,大多數不溶於水,如膠原蛋白、角蛋白等,也有些溶於水,如骨骼肌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及血纖維蛋白原等。2.簡單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根據化學組成,將蛋白質分為簡單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兩類。
  • 細胞膜蛋白質提取方法 蛋白質沉澱法
    一般認為2.5%-3.0%的蛋白質濃度比較適中。   2.離子強度和類型   一般說來,離子強度越大,蛋白質的溶解度越低。在進行分離的時候,一般從低離子強度到高離子強度順次進行。每一組分被鹽析出來後,經過過濾或冷凍離心收集,再在溶液中逐漸提高中性鹽的飽和度,使另一種蛋白質組分鹽析出來。
  • 鹽析萃取技術及應用系列(二):蛋白質的鹽析萃取
    鹽析萃取技術及應用系列(二)蛋白質的鹽析萃取原創:修志龍、董悅生、王旭東、孫亞琴
  • 第四節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與低分子物質比較,蛋白質分子擴散速度慢,不易透過半透膜,粘度大,在分離提純蛋白質過程中,我們可利用蛋白質的這一性質,將混有小分子雜質的蛋白質溶液放於半透膜製成的囊內,置於流動水或適宜的緩衝液中,小分子雜質皆易從囊中透出,保留了比較純化的囊內蛋白質,這種方法稱為透析(dialysis)。   蛋白質大分子溶液在一定溶劑中超速離心時可發生沉降。
  •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二)
    從原料中抽提得到的蛋白質溶液一般蛋白質含量較低,並含有多種雜質。對抽提液進行初步提取,也稱粗提或粗分級,主要目的是除去糖、脂類、核酸及大部分雜蛋白,並將蛋白濃縮。這一步的操作一般應該儘量簡單快速,並且適於處理大量樣品,所以以沉澱法為主,包括簡單沉澱、分級沉澱等。
  • 汙水處理-蛋白質分離純化工藝
    親和色譜法(親和色譜法)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只需要一個步驟就可以從高純度的複雜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某些要純化的蛋白質。此方法基於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的分子特異性結合但不能共價結合的能力。
  • 蛋白質是不是有機物 蛋白質是有機物還是無機物
    蛋白質是有機物。有機物至少含有一個碳原子,且不包含任何來自1-12族的元素,氫除外。根據有機物的定義,蛋白質含有碳、氫、氧、氮元素,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 高一上學期生物蛋白質和核酸知識點
    6、α-胺基酸的製取:蛋白質水解可得到多肽,多肽水解可得到α-胺基酸。各種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α-胺基酸。  (二)蛋白質的結構與性質:  蛋白質的組成中含有C、H、O、N、S等元素,是由不同的胺基酸經脫水反應縮合而成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未被縮合的羧基(-COOH)和氨基(-NH2),同樣具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的性質;蛋白質溶液顆粒直徑的大小達到膠體直徑的大小,其溶液屬於膠體;酶是一種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
  • 【生物課】蛋白質
    蛋白質基本含義蛋白質是由胺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摺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蛋白質中一定含有碳、氫、氧、氮元素。蛋白質是由α—胺基酸按一定順序結合形成一條多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多肽鏈按照其特定方式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活動的存在。
  • 【知識點】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總結,收藏!
    今天給同學們準備了高中化學有機部分的知識點歸納,學習這部分的同學們可以收藏以後仔細看一下哦~ 有機化學知識點歸納(一) 一、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 C) 化學性質: ①澱粉遇碘變藍。 ②水解反應(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 (4)蛋白質 A) 結構特點:由多種不同的胺基酸縮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結構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 高考化學有機物脫水反應歸納總結!
    2021-01-11 07:00:02 來源: 百之靈 舉報
  • 高中化學實驗——34、笨蛋、白痴、神經質
    本節實驗主要研究蛋白質的三種性質:鹽析、變性、顏色反應(認真觀看):01 蛋白質的鹽析鹽析,從字面的意思上看:就是鹽多了,蛋白質待不住了,析出來了。解釋的複雜一些:蛋白質溶液裡,鹽加入了,把蛋白質的地方給佔了,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自然就析出來了。因此哪,鹽析後再加入水,蛋白質又重新溶解了,因為溶劑增加了嘛。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1)鹽析沉澱法這是根據不同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不同,而達到彼此分離的方法,是蛋白質和酶提純工藝中最早採用,且至今仍廣泛應用的方法。當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 SO42- 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於是蛋白質膠粒凝結並沉澱析出。
  • 【臨床執業】考點解讀:蛋白質的等電點、沉澱和變性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質解離成陽離子;在鹼性溶液中,蛋白質解離成陰離子。當蛋白質溶液處於某一pH時,蛋白質解離成正、負離子的趨勢相等,
  • 蛋白質的變性與沉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變性的蛋白質並不一定發生沉澱,發生了沉澱的蛋白也未必一定是變性蛋白。從生化的概念上來說,天然蛋白因受物理或化學因素影響,高級結構遭到破壞,致使其理化性質和生物功能發生改變,但並不導致一級結構的改變,這種現象稱為變性。也就是說,變性是以蛋白質的構象來定義的。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組成、分類及理化性質
    三、理化性質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理化性質一部分與胺基酸相似,如兩性電離、等電點、呈色反應、成鹽反應等,也有一部分又不同於胺基酸,如高分子量、膠體性等等。(一)物理性質 1.水解性:蛋白質經水解後為胺基酸。有的蛋白質能溶於水,如雞蛋白,有的難溶於水,如絲、毛等。
  • 高考化學與生活知識點匯總!
    ,生活中也可以學到化學知識。關於高考化學與生活知識點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化學與生活知識點,希望對大家在高考複習中有所幫助。  1  高考化學與生活知識點  1、天然藥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是適合任何人群服用。  2、食品中加入調味劑的量是有嚴格規定的,攝入過多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