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鹽析與透析

2021-02-19 生化之窗

蛋白質鹽析與透析

一、       目的

學習鹽析與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二、       原理

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鹽可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從溶液中析出,這種現象稱為鹽析。

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透析膜而小分子物質可以自由透過。在分離提純蛋白質的過程中,常利用透析的方法使蛋白質與小分子物質分開。

三、       實驗步驟

1.     透析袋(前)處理:先將一適當大小和長度的透析管放在1mol/L EDTA溶液中,煮沸10分鐘,再在2% NaHCO3溶液中煮沸10分鐘,然後再在蒸餾水中煮沸10分鐘即可(已做)。

2.     取5ml蛋白質溶液於離心管中,加4g硫酸銨粉末,攪拌使之溶解。然後在4℃下靜置20分鐘,出現絮狀沉澱。

3.     離心:將離心管在4000轉/分的速度下離心20分鐘。

4.     裝透析袋:離心後倒掉上清液,加5ml蒸餾水溶解沉澱物,然後小心倒入透析袋中,紮緊上口。

5.     將紮好的透析袋放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進行透析,並不斷攪拌。

6.     每隔適當時間(5分鐘),將氯化鋇滴入燒杯的蒸餾水中,觀察是否有沉澱現象。

7.解釋實驗現象。

  四、注意事項

     1. 離心機配平。

     2. 透析袋口要紮緊。

 

相關焦點

  • 化學有機物之蛋白質的鹽析與透析
    一、實驗目的(1)掌握蛋白質鹽析沉澱的基本原理與操作。(2)掌握蛋白質透析分離的基本操作。二、實驗原理蛋白質是親水膠體,藉助水化膜和同性電荷(在pH7.0的溶液中一般蛋白質帶負電荷)相互排斥作用維持蛋白質膠體的穩定,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中性鹽可破壞這些穩定因素,使蛋白質沉澱析出,稱為鹽析。鹽析所得到的蛋白質沉澱經透析或用水稀釋以減低或除去鹽後,蛋白質能再次溶解並恢復其天然結構和生物活性,稱為透析。
  • 蛋白質的鹽溶、鹽析和變性
    在蛋白質溶液中為何加少量的硫酸銨能促進蛋白質的溶解,而加高濃度的硫酸銨卻會使蛋白質析出呢?而硫酸銅溶液同樣是鹽溶液卻使析出的蛋白質不像前者那樣可溶於水呢?為此我們必須明確鹽溶、鹽析和變性的概念.一、鹽溶在蛋白質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鹽,如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鈉等,會增加蛋白質分子表面的電荷,增強蛋白質分子與水分子的作用,從而使蛋白質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這種現象稱為鹽溶.
  • 鹽析萃取技術及應用系列(二):蛋白質的鹽析萃取
    鹽析萃取技術及應用系列(二)蛋白質的鹽析萃取原創:修志龍、董悅生、王旭東、孫亞琴
  • 細胞膜蛋白質提取方法 蛋白質沉澱法
    一.影響鹽析的若干因素   1.蛋白質濃度   高濃度蛋白溶液可以節約鹽的用量,但許多蛋白質的b 和Ks常數十分接近,若蛋白濃度過高,會發生嚴重的共沉澱作用;在低濃度蛋白質溶液中鹽析,所用的鹽量較多,而共沉澱作用比較少,因此需要在兩者之間進行適當選擇。用於分步分離提純時,寧可選擇稀一些的蛋白質溶液,多加一點中性鹽,使共沉澱作用減至最低限度。
  •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二)
    從原料中抽提得到的蛋白質溶液一般蛋白質含量較低,並含有多種雜質。對抽提液進行初步提取,也稱粗提或粗分級,主要目的是除去糖、脂類、核酸及大部分雜蛋白,並將蛋白濃縮。這一步的操作一般應該儘量簡單快速,並且適於處理大量樣品,所以以沉澱法為主,包括簡單沉澱、分級沉澱等。
  • 汙水處理-蛋白質分離純化工藝
    親和色譜法(親和色譜法)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只需要一個步驟就可以從高純度的複雜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某些要純化的蛋白質。此方法基於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的分子特異性結合但不能共價結合的能力。
  • 第四節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一、蛋白質的膠體性質   蛋白質分子量頗大,介於一萬到百萬之間,故其分子的大小已達到膠粒1~100nm範圍之內。球狀蛋白質的表面多親水基團,具有強烈地吸引水分子作用,使蛋白質分子表面常為多層水分子所包圍,稱水化膜,從而阻止蛋白質顆粒的相互聚集。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1)鹽析沉澱法這是根據不同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不同,而達到彼此分離的方法,是蛋白質和酶提純工藝中最早採用,且至今仍廣泛應用的方法。當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 SO42- 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於是蛋白質膠粒凝結並沉澱析出。
  • 【生物課】蛋白質
    蛋白質基本含義蛋白質是由胺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摺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蛋白質中一定含有碳、氫、氧、氮元素。蛋白質是由α—胺基酸按一定順序結合形成一條多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多肽鏈按照其特定方式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活動的存在。
  • 鹽析萃取技術及應用系列(六):天然產物的鹽析萃取
    5)        修志龍,魏奪,董悅生,韓松,孫亞琴:一種糖苷酶催化與鹽析萃取偶聯製備天然藥物的方法(ZL 201010584745.9),2013年4月17日授權。6)        董悅生 劉樂平 修志龍 秦瑩 溫祖佳:一種具有生物轉化特性的哈茨木黴及其應用 (ZL 201210142559.9), 2014年2月05授權。
  • 蛋白質的變性與沉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變性的蛋白質並不一定發生沉澱,發生了沉澱的蛋白也未必一定是變性蛋白。從生化的概念上來說,天然蛋白因受物理或化學因素影響,高級結構遭到破壞,致使其理化性質和生物功能發生改變,但並不導致一級結構的改變,這種現象稱為變性。也就是說,變性是以蛋白質的構象來定義的。
  • 蛋白質純化的一般原則及方法選擇
    本文綜述了蛋白質純化的基本原則和各種蛋白純化技術的原理、優點及局限性,以期對蛋白純化的方法選擇及整體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導。1 蛋白純化的一般原則蛋白純化要利用不同蛋白間內在的相似性與差異,利用各種蛋白間的相似性來除去非蛋白物質的汙染,而利用各蛋白質的差異將目的蛋白從其他蛋白中純化出來。
  • 如何使用透析袋
    通常是將半透膜製成袋狀,將生物大分子樣品溶液置入袋內,將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緩衝液中,樣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內,而鹽和小分子物質不斷擴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內外兩邊的濃度達到平衡為止。保留在透析袋內未透析出的樣品溶液稱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稱為「滲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的動力是擴散壓,擴散壓是由橫跨膜兩邊的濃度梯度形成的。
  • 【高中生物】「百變蛋白質」 必修一基礎考點(實驗現象+習題)
    蛋白質的各種形式變化鹽析    剛才在小實驗中我們加入了食鹽也就是氯化鈉,它是一種強電解質,溶解度要比蛋白質大,所以在蛋白質溶液中就會爭奪蛋白質膠體表面的水分子,那這樣,本來溶解好的蛋白質就會沉澱析出。
  • 【臨床執業】考點解讀:蛋白質的等電點、沉澱和變性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質解離成陽離子;在鹼性溶液中,蛋白質解離成陰離子。當蛋白質溶液處於某一pH時,蛋白質解離成正、負離子的趨勢相等,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組成、分類及理化性質
    三、理化性質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理化性質一部分與胺基酸相似,如兩性電離、等電點、呈色反應、成鹽反應等,也有一部分又不同於胺基酸,如高分子量、膠體性等等。(一)物理性質 1.水解性:蛋白質經水解後為胺基酸。有的蛋白質能溶於水,如雞蛋白,有的難溶於水,如絲、毛等。
  • 蛋白質的化學反應及與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1 蛋白質與水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水溶性蛋白質與水之間的作用力主要是蛋白質中的肽鍵(偶極-偶極相互作用或氫鍵),或胺基酸的側鏈(解離的、極性甚至非極性基團)同水分子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影響蛋白質水溶性的應素很多:(1)pH>pI 時,蛋白質帶負電荷,pH=pI 時,蛋白質不帶電荷,pH 時,蛋白質帶正電荷。溶液的pH 低於或高於蛋白質的pI 都有利於蛋白質水溶性的增加,一方面是加強了蛋白質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質鏈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等電沉澱。
  • 使用前透析袋的如何預處理
    防止破裂,透析袋通常在出廠前用10%甘油處理。透析袋含有微量硫化物、重金屬和一些吸收紫外線的雜質,對蛋白質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有害,必須在使用前去除。新購買的普通透析袋在使用前必須經過處理。處理方法如下:方法1: 將透析袋切成適當長度(10-20釐米)的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