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想保地球,唯有吃素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第4個最熱的一年,全年排放到地球大氣層內的溫室氣體數量創紀錄。導致全球氣候暖化的溫室氣體威力,現時比1990年增強了43%。

人們越來越關注全球暖化,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14%以上,比汽車、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氣體排放的總和加在一起還要多。

而其中,65%來自養牛業,生產1kg牛肉就要排放56.6kg的二氧化碳。與養豬業、養雞業相比,生產牛飼料的過程要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牛吃飼料後的消化過程中,打嗝也會排出甲烷這樣的溫室氣體。

瞄準牛肉這一對環境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新興食品公司,Beyond Meat(BYND.US)以及其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這一年來橫掃各大新聞頭條賺足眼球,於5月份上市的Beyond Meat(BYND.US),不到半年股價已翻約4倍。

千禧一代正在遠離肉類食品

環境保護主義者讚揚人造肉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革新、動物保護主義者歡呼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素食主義者慶幸有了更多的選擇,就是普通消費者也願意嘗試這一人類自己合成的肉食品。

智通財經APP獲悉,數據顯示,有16%的美國消費者出於環境原因而避免使用動物產品,這些消費者的年齡大多處於18至34歲。研究消費者心理學的金門大學教授Kit Yarrow表示:「許多千禧一代,認為為食物支付更多金錢是值得的。在消費時,他們會考慮到生產者的理念,是否對環境最有利。」

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美國,如果每個人都減少四分之一的肉類消耗量,改吃植物蛋白等替代品,每年則可以減少820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如果每個人都吃素,則可減少3.3億公噸(約佔總排放量的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另外,在一些國家,大約80%的醫學上重要抗生素被用於畜牧業,主要用於促進健康動物的生長。但同時,對動物和人類濫用和誤用抗生素加劇了對抗生素的耐藥性。Impossible Foods的高層Rachel Konrad表示:「人造肉不會加劇這一風險,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是當今全球糧食安全和發展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Impossible Foods表示,相比起傳統牛肉類產品,該公司所生產的人造肉產品使用的土地減少了96%,水減少了87%,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89%。

而在2018年底,Beyond Meat自己發布的報告顯示,Beyond Burger減少了9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每生產四分之一磅的牛肉相比,需要的能源減少了46%,水減少了99%,使用土地減少了93%。

人造肉並不是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

人們認為,選擇以植物為原料製造的人造肉代替牛肉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更環保、更健康的選擇。智通財經APP獲悉,牛津大學高級環境研究員Marco Springmann表示,Beyond Meat以及Impossible Foods宣稱消費他們的產品是最環保的行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承諾。

另外,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研究肥胖問題的專家Yoni Freedhoff表示,如果消費者以為人造肉脂肪含量低、卡路裡低就大快朵頤,這實在是在自己欺騙自己。實際上,人造肉肉餅中飽和脂肪的含量差不多與傳統牛肉餅中的飽和脂肪含量相等。

Springmann指出,開發牛肉替代品是有道理的,如果想要控制全球暖化,人類必須開始改變飲食習慣。雖然製造人造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是養殖雞的一半,但也比培育豆類的排放量大5倍。

Springmann認為,如果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產品能夠幫助人們從普通牛肉轉換為替代品,這是一件好事,但不應該是最終目標。

事實上,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聯合國的環境科學小組(IPCC)最近提出的一份重要的報告稱,吃素,將是阻止全球暖化的重要方式,因為簡單地減少汽車和工廠數量不足以避免即將到來的環境危機。

IPCC的聯合主席候學家Hans-Otto Portner表示:"在消費方面,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想要便宜的肉類,發達國家的人們也想要便宜的肉類,這些需求正在推助全球暖化,這不可持續,而且是一個警告信號。"

氣候研究人員呼籲企業製造這些肉類替代品,於此同時,將需要繼續評估檢測生產人造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Springmann表示:「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支持這兩間公司所做出的結論,公司需要第三方機構來檢測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相關焦點

  • 吃素、環保、救地球!
    化學實驗證明,黑色素形成的一系列反應多為氧化反應,但當加入維生素C時,則可阻斷黑色素的形成。醫學家推薦的增白食物如蕃茄、新鮮綠葉蔬菜等,沒有一種是肉魚類。他呼籲:「我們還沒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還能及時回頭,但是需要迅速的大轉彎。」全球變暖將會引發暴雨、暴雪、洪水、颶風、乾旱、酷熱、酷寒等等氣候災難,這些災難已經發生!  中國氣象專家解讀2008年春節南方冰雪凍災時說,這是全球變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造成緬甸十萬人死亡的風暴潮「納爾吉斯」,其形成原因之一也是全球變暖!
  • 科學家呼籲製造人造雲 抑制全球變暖(圖)
    雲和天空:華盛頓大學的大氣物理學家羅布·伍德認為科學家應該探索這個人造雲的想法通過船隻將鹽水發射到海洋上方的高空,產生人造雲反射太陽光,從而阻止全球變暖。華盛頓大學的大氣物理學家羅布·伍德正在呼籲科學界探索這種發射人造雲從而反射更多太陽光的可能性,並聲稱道德約束,諸如倘若政府將這種天氣變化技術用於政治原因所可能造成的後果,不應該成為科研的絆腳石。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據 2020年11月12日發表在《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認為,即使在2020年所有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歸零,那麼全球變暖也無法避免!全球變暖真的和人類活動無關嗎?地球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有兩個關鍵,一個是太陽的因素,另一個是地球的因素!太陽從誕生到死亡儘管會有大變,但它並不會在短短幾百年內產生變化,所以地球上的氣候都是大都是地球本身導致的!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人造肉科學拯救地球:實驗室培育肉類你敢吃嗎?
    譯者註:對於許多人來說無肉不歡這個詞是根深蒂固的,一頓不吃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痛徹心扉的折磨。但吃肉除了對健康產生影響之外,讓我們的地球也很受傷。森林砍伐、溫室氣體排放、汙染等等,畜牧業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正日益顯現。當肉食品需求的增長與破壞地球環境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時,我們該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家園?
  • 科學家竟想用這種辦法阻止全球變暖
    正因為如此,一些科學家們日前提出了一種更加激進的手段來改變全球變暖的趨勢——可以通過「平流層氣溶膠注入」的方式對抗全球變暖。什麼是「平流層氣溶膠注入」?據外媒報導,近日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探討了使用所謂的平流層氣溶膠注入(簡稱SAI),來幫助長時間「冷卻地球」。
  • 把陽光反射回太空,能阻止全球變暖?科學家:反而會加劇氣候混亂
    當一座活火山爆發時,它將細小的火山灰噴射到大氣中,在那裡粒子可以作為一種雲層逗留,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並暫時冷卻地球。最近,一些科學家正在探討類似效果的計劃,例如通過飛機、氣球甚至飛艇向平流層發射反射性氣溶膠,以阻擋太陽的熱量以抵消全球變暖。但難以避免的是,這種規模巨大的地球工程計劃,可能對氣候產生其他長期影響。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研究:吃素或不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宜居未來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適當吃肉對氣候變暖產生的影響並不大,吃素不一定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據報導,科學家們調查了140個國家,並估算了9種不同飲食習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淡水消耗量。他們發現,在他們調查絕大部分國家中,人們每天只吃一次肉、魚或乳製品,這對氣候變暖和水資源造成的影響,甚至比某些素食還小。研究員表示,包括攝取昆蟲、小魚和軟體動物等在內的飲食對環境的影響,跟吃素差不多,但相對而言營養價值卻更高。
  • 科學家發現即便沒有人類,也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這些年氣候變暖是一個很平常的話題,確實這些年也很少看到之前的那種大雪了,而且連續多年的冬天都比較暖和,也很少出現像2008年的那種冰凍災害。這仿佛是好事,但是在自然界中,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因為全球變暖會有一些災難性的後果!
  • 全球變暖可能是個偽命題……
    而地球上80%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離海岸線100公裡之內,因此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毀滅性的後果,這基本已為地球人所公認。人類阻止全球變暖的熱情已上升到宗教高度,各國政府也團結起來,共同阻止該可怕結果的發生,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就是一個重大舉措。
  • 病毒能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
    病毒可以阻止全球變暖?超過25億人「禁足」後,地球開始自我拯救!現在的全球變暖已經不再是存在於我們腦海當中的一個名詞,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全球變暖是指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地球的大氣和海洋因為溫室效應而導致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的結果,現在由於全球變暖的到來,大多數的山脈冰川出現了退卻的現象,在未來或許我們將會迎來高山無雪或者是無冬之年。
  • 用人造肉拯救全球暖化?結論是:救完地球,人類就病死了
    為了響應環保,人類發明出了「人造肉」,希望通過「替代性蛋白質」來降低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但是,人造肉為高度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與防腐劑,對人體健康來說其實更是一大問題。在你大啖牛排、狂嗑漢堡、品嘗各種肉類美食的時候,也許你從未想過,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其實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石化產業。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報告,畜牧業生產1磅(0.45公斤)的肉,要消耗超過1800加侖(6813公升)的水,整體產業所需要用水,更是超越全體人類用水的8%。
  • 南極出現一種神秘物質,可以阻止全球變暖,那地球豈不是有救了?
    文/瑤堇雲詩南極出現一種神秘物質,可以阻止全球變暖,那地球豈不是有救了?對於地球的環境問題,那是幾乎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的,這體現在很多方面,人類的居住環境,海洋的汙染環境,不過這些並不是最關鍵的,這些都是可以進行改善的,而且並不需要耗費太多,但是全球性的變暖,那可就太過嚴重了,已經是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後果,可能有所了解的人會知道,南北極的冰川正在逐漸的融化,這是引起了世界所有國家的重視的。
  • 就算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也會發生?科學家:地球曾經多次變暖
    全球變暖的話題,相信已經深入人心,許多人也開始注意節能減排,為控制全球變暖盡一份力。但是有部分科學家提出,就算沒有人類活動,全球變暖還是會發生。這是怎麼回事呢?追溯地球的歷史,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曾經有多次變暖歷程,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到侏羅紀的恐龍時代,就是全球變暖讓恐龍統治了地球上億年。決定地球溫度的,首先是太陽活動,其次是地球自己的原因。現在,我們提到溫室效應就會感到不安,但實際上沒有溫室效應,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存在!地球厚重的大氣層,可以阻隔致命的宇宙射線,同時保存太陽輻射,讓地球溫度適宜生命生存。
  • 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有辦法阻止嗎?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平均氣溫波動上升的一個過程,要研究人類有什麼辦法來阻止全球變暖,我們需要先來弄清楚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目前,我們主要認為全球變暖的發生,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也就是人類一方面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從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另一方面人類對於地球表面的綠色植被進行破壞,從而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從而增強大氣保溫作用,使得全球變暖。
  • 全球變暖:人類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後果,問題是我們阻止不了
    文/漂流的亞特蘭蒂斯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全球變暖。這個關注度一直在上升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大家都能明顯感覺到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這都是氣候變暖導致的。什麼是氣候變暖我們所指的全球變暖是指地表、海洋和空氣溫度的異常升高。
  • 全球首款人造肉粽子,國民人造肉時代來了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表示,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將穩步增長,將從2018年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64億美元,這片藍海市場吸引了眾多品牌加入。以2019年5月,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Beyond Meat成功上市作為開端,麥當勞、賽百味等品牌紛紛推出屬於自己的人造肉食品。
  • 哈佛教授:用減排遏制全球變暖太費勁,不如人造火山以毒攻毒
    哈佛教授:用減排遏制全球變暖太費勁,不如人造火山以毒攻毒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5-12-05 09:17 來源:
  • 人造肉,我們不是造假
    美國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將要進入中國市場,而且中國的人造肉公司也在躍躍欲試,在豬肉吃不起的時候,人造肉市場即將開啟。布朗教授不僅僅堅持吃素,而且把吃素當作一項創業項目。在創立Impossible foods之前,他還創立了Lyrical Foods公司,專門用於生產純素的奶酪。這種奶酪是用杏仁和夏威夷果榨汁製作的,這種奶酪不僅環保,而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