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吃素或不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宜居未來中心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適當吃肉對氣候變暖產生的影響並不大,吃素不一定是遏制氣候變暖的有效方法。

據報導,科學家們調查了140個國家,並估算了9種不同飲食習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淡水消耗量。他們發現,在他們調查絕大部分國家中,人們每天只吃一次肉、魚或乳製品,這對氣候變暖和水資源造成的影響,甚至比某些素食還小。

研究員表示,包括攝取昆蟲、小魚和軟體動物等在內的飲食對環境的影響,跟吃素差不多,但相對而言營養價值卻更高。

報導稱,當今世界,許多氣候運動人士和科學家都呼籲改吃素食,以遏止氣候變暖、減少森林砍伐。但該研究的領導者納赫曼(Keeve Nachman)卻表示,目前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法。

他表示,在印度尼西亞等中低收入國家的人民,要取得充足的營養,一般而言需要攝取更多的動物性蛋白質。

研究指出,這意味,如果較貧困的國家要減少飢餓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他們必須提高與飲食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用水量,但高收入國家則可以相對減少食用肉類、乳製品和雞蛋的頻率。

相關焦點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首先想要遏制全球變暖,我們就要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在大多數人眼裡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大氣中的成分,而且也沒有毒。並且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歷史上的含量一直都是時高時低,有的時候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要高許多。
  • 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方法可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嗎
    首先想要遏制全球變暖,我們就要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全球變暖。在大多數人眼裡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二氧化碳本來就是大氣中的成分,而且也沒有毒。並且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歷史上的含量一直都是時高時低,有的時候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要高許多。
  • 哈佛教授:用減排遏制全球變暖太費勁,不如人造火山以毒攻毒
    澎湃新聞 你知道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並不是最有效的辦法。
  • 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京都議定書》今日生效
    南方網訊 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於16日正式生效。議定書要求全球工業化國家到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1990年排放總量的基礎上削減5. 2%,每個國家的具體目標由各國根據現狀決定。目前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籤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  然而,作為發起國之一的美國後來宣布退出,澳大利亞沒有籤署。
  • 遏制全球變暖:為時未晚
    巴黎時間2月2日,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出爐。報告預計,到2100年,海平面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在18釐米到59釐米之間,溫度也將上升3攝氏度。中國、澳大利亞、美洲等地區將面臨乾旱威脅。    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關於氣候的壞消息了。可是,此次來自權威機構的警示,不得不讓我們繃緊那根弦:我們身處的世界開始了一個氣候變化的極端時期。
  • 迄今最廉價有效的解決方案——種上萬億棵樹或能緩解全球變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周刊上撰文指出,對抗全球變暖最有效的方法是:種植大量樹木——1萬億棵甚至更多。當然,與此同時,世界仍需擺脫對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  研究人員使用「谷歌地球」來查看哪些區域可以種植更多樹木,並同時為人類和農作物留出空間。
  • 美媒:植樹是對抗全球變暖最好方法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美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抗全球變暖的最有效方法是大量植樹。種1萬億棵,或許更多。據美聯社7月4日報導,瑞士科學家說,世上也有足夠的植樹空間。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氣候變化生態學家託馬斯·克勞瑟說,「這是迄今最廉價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也是最有效的方案。報導稱,具有最大的新樹種植空間的六個國家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中國。
  • 一萬億棵樹助人類擺脫氣候變暖?
    那麼就剛好與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吻合了——2018年,全球氣溫上升了1.16℃,這一年是有記錄以來的第四熱年份。氣候變暖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了,如果不加以遏制,那麼變暖的趨勢不會自動停止,預計到203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1.5℃,屆時,地球上的冰川和冰山大面積消融,海平面將大幅升高。
  • 柳葉刀:少吃牛肉可降低心臟病風險 遏制全球變暖
    來源:金融界網站醫學雜誌《柳葉刀》周三發布的2020年《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報告》稱,鼓勵人們少吃牛肉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從而挽救生命,並幫助遏制全球氣候變暖。該報告總結稱,就在人們被新冠大流行病打得措手不及的時候,全球各地的醫療系統還沒有做好應對氣候變化最嚴重影響的準備,包括與炎熱天氣有關的疾病。報告稱,減少紅肉消費是解決排放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食品生產佔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來自肉類和乳製品生產。
  • 有效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7個簡單應對方法
    比如我們知道的由於氣候變暖的影響,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下降了1.3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暴風雨頻率增加;威脅農業生長和人類健康等等,因此各國政府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們參照美國媒體發布的緩解全球氣候變暖行為手冊,看看從現在開始,可以做些什麼。
  • 頂級期刊《科學》報導,全球變暖沒有得到遏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ICCES)2019年發表在《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15年人類的努力並沒有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並且,即使將來達到了《巴黎協定》的預期目標,海洋仍將繼續變暖,海平面將繼續上升,2050-2100年期間的風暴預計將比1950-2000年期間的風暴更加強烈
  • 氣候變暖或致帝企鵝本世紀末滅絕
    x-oss-process=style/w10一隻成年的帝企鵝在為幼企鵝餵食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現存企鵝家族中體形最大的成員——帝企鵝將在本世紀末滅絕。預計到2100年,南極洲的帝企鵝數量將減少86%,屆時帝企鵝的數量將不太可能回升,該物種將走向滅絕。
  • 氣候變化系列科普訪談之三:氣候變暖與農業病蟲害
    這類方法的優點是直觀簡單,但這種方法只能粗略揭示氣候變暖對昆蟲有無影響,有怎樣的影響,不能定量說明影響的程度,而且只在少量地點針對少數幾種昆蟲有這類蟲情歷史數據,不能延展到其他地區。因此,科學家開發了預測模型、生態風險評估軟體、生物化石比較技術、人工氣候下昆蟲生命活動觀察、檢測標記基因頻率變化等五種方法來研究氣候變暖對昆蟲的影響。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美國航天局戈達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發表的研究報告說,2008年是自185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九個最熱的年份,估計下一個厄爾尼諾現象今年或明年開始形成,全球地表氣溫可能將在今後一兩年內創下新紀錄。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副司長巢清塵認為,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已對氣候變化產生重要影響。在變化速率方面呈現出的特徵是:北半球快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區快於低緯度地區,冬季比夏季變化大。
  • 西班牙受氣候變暖影響大 被指未採取有效措施應對
    中國網9月30日訊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28日報導,西班牙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在最近的三十年中,西班牙全國的平均氣溫上升約1.5度,遠高於歐洲平均值0.9度和世界平均值0.8度。 27日,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發布的報告中,並沒有給出各個地區的詳細數據。
  • 治理全球變暖!專家另闢蹊徑想出了新辦法!
    氣候變化就是其中之一。全球變暖、極端氣候頻發,在近些年頻頻進入人類視野,人類活動釋放了過多的碳元素進入了大氣,使得溫室效應日漸顯著,帶來的變化非常劇烈,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就指出,2016年成為繼2015年以來最為溫暖的一年。全球偏暖的狀況已經大幅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而且全球變暖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對於低海拔和沿海地區的人們是實打實的威脅。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就是海平面上升的犧牲品。
  •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事實,萬年遠古病毒或將洩漏
    氣候變暖由美國「氣候之父」布羅克在1975年提出來,距今已經過了45年,在布羅克剛剛提出氣候變暖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都不以為然,認為布羅克是「喝多了」,隨便就亂說地球在變暖,如今40多年過去了,地球的巨大變化已經印證了布羅克氣候變暖的正確性。
  • 中國對全球變暖影響到底有多大?
    原標題:中國對全球變暖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新發現與創新   近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李本綱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依據觀測數據和模型研究結果,估算出我國從前工業時代至今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大約佔到10%,遠低於中國排放的全球佔比。
  • 聯合國呼籲改變管理土地和生產的方式 遏制全球變暖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聯合國警告,世界必須改變管理土地、生產和食用食物的方式,以遏制全球變暖;若不採取行動加以應對,糧食安全、健康和生物多樣性都將面臨風險。據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8月8日發布的特別報告中說:「拖延行動……可能給一些生態系統帶來不可逆轉的衝擊。從長遠來看,這可能導致這些生態系統排放量顯著增加,從而加速全球暖化。」
  • 聯合國擔憂:全球變暖走向無可挽救地步,氣候不可逆轉已威脅人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如今,世界各地都已經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包括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這對人類和其他物種造成了巨大威脅2019年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再次強調並警告稱:世界為遏制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全球變暖可能陷入「無可挽回的地步」!很多人可能會問,如今的科技發展如此之快,難道就連一個氣候變暖的問題都得不到改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