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小貓、漂亮的蝴蝶,這樣可愛的小生命怎能讓人不想親近?如今,以小貓為招牌的咖啡館、西餐館備受歡迎,能近距離接觸像蝴蝶這樣的小精靈也讓小朋友們感到分外欣喜。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儘管店家打著「親近動物」的招牌,但小動物們的生活環境、生存狀況卻不盡如人意。業內人士認為,咖啡館、蝴蝶體驗園可以通過完善管理制度確保動物福利。
場景一
咖啡館養肥小貓
小貓避熱鬧蜷縮沙發下
東城區北鑼鼓巷附近,記者找到了一家被各種胡同遊攻略濃墨重彩渲染的小貓咖啡館,正值周末下午時分,咖啡館內十分熱鬧。大門外,店方在大大的牌子上寫著所有小貓已經打過預防針,店內定期消毒。記者從一層逛到二層,總共看到約10隻小貓,有的被顧客抱在懷中揉摸,有的在懶洋洋地睡覺,有的則在吃東西。咖啡館裡著實熱鬧,音樂聲不斷,人聲嘈雜,再加上店內溫度略微偏高,別說是小貓,就是記者都感到有些憋悶。記者無意之間往一張沙發下方一瞥,居然看見3隻小貓一動不動地蜷縮在那裡。
熱心顧客追著小貓餵食
餵小貓進食是貓咖啡館的一項主要內容,店方特別提醒消費者不能給小貓餵外帶食物、巧克力等,貓食需要在前臺購買。給小貓餵食深得小朋友和年輕女士的喜愛,記者看到一隻胖胖的小貓來來回回被至少3個人餵食。剛開始這隻小胖貓可能真有些餓了,魚罐頭吃得十分開心,一罐下肚後,小貓對再次伸到嘴邊的魚罐頭顯然不太感興趣了,有了要離開的意思。正在這時,一位小朋友衝過來,用小勺子把魚罐頭使勁往小貓嘴前湊,幾次下來,小貓無奈地舔了一口,小朋友這才心滿意足地走開。大約10分鐘後,一位漂亮姑娘在咖啡廳的角落裡發現了這隻早已吃飽肚子的小胖貓,十分欣喜地跑過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小貓就走,剛落座,一勺魚罐頭又塞向小貓。這次小貓顯得有些不耐煩,使勁從姑娘懷裡躥了出去,姑娘勺子裡的貓食灑落一地。
記者發現,咖啡館裡的小貓有些比較胖,它們對魚罐頭大多沒有抵抗力,基本上都會對餵到嘴邊的美食舔一口或者完全吃下去。
對於小貓咖啡館裡顧客熱衷餵食的情況,市民劉小姐表示不太贊同。她告訴記者,貓的食物分為主食罐頭和零食罐頭,「如果店裡提供的是零食罐頭,那麼小貓吃多了零食,肯定就不再有胃口吃主食,我覺得會對它的健康不利,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均衡。我一般不會給自己的小貓吃太多零食,主食放在固定的區域,小貓可以自己去吃。」
店方回應
愛貓顧客不會強行餵食
貓咖啡館的老闆席女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咖啡館裡的小貓大部分是她自己購買的,還有一些是收養的流浪貓。對於過度餵食的問題,席女士有些不以為然,她表示小貓吃飽後就不會再吃東西,「有時會遇到比較熱情的顧客,一直餵小貓。我們感覺小貓可能就給你個面子,舔一口就跑了。」席女士認為,來店裡的顧客都是愛貓的,不會出現強行餵食的情況。
專家建議
應對餵食和身體進行監控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小海認為,貓咖啡館的出現並非壞事,「貓本身是很親人的動物,不過陌生人對一些貓來說會造成壓力。同時,餵食不當或者過量餵食都有可能導致貓肥胖或者其他健康問題。」萌抓醫生CEO房昕也表示:「貓咖啡館在國外也有,但如果從動物福利角度來看,國內某些方面可能無法滿足動物福利的要求。目前,國人對動物福利的了解並不是很深刻,有人認為動物有吃的總比在外流浪好,但實際上,過度關注對動物也不是真正的好,這和我們說寵得太過對孩子也不利是一個道理。尤其是處於比較嘈雜或者比較應激的環境下,或者長期肥胖的情況,對動物健康都不是好事。」房昕提醒說,貓咖啡館應該選擇比較親人的品種,這樣人或者聲音才不會對它們造成壓力。此外,應該對小貓餵食和身體條件指數進行實時監測,如果偏胖的話應該控制餵食。
場景二
折翅蝴蝶被把玩
讓翻飛的蝴蝶環繞身邊是多麼令人憧憬的事情,如今,不少公園都開闢了讓遊客與蝴蝶親密接觸的區域,但因為部分遊客的不文明遊覽行為,不少蝴蝶慘遭毒手。
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訪了位於順義的七彩蝶園,放眼看去,園區彩蝶翻飛。但是仔細一看,許多美麗的蝴蝶都斷了翅膀,既飛不高,更飛不遠。儘管園區在醒目的位置做了很多標註,提醒遊人不要用手捏蝴蝶翅膀,也不要在蝴蝶進食時打擾。但遊客們卻置之不理,斷了翅膀的蝴蝶一次次被遊客拿在手中把玩。記者在蝴蝶體驗區的角落裡發現,這裡躺著不少無法飛行的蝴蝶,正徒勞地在地上掙扎。
在蝴蝶體驗區,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匆匆走了一圈就離開了,因為見不了這些受傷的蝴蝶依然被當作「玩具」供遊客玩耍。她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再小的生命也是生命,不論這些蝴蝶是否珍貴,都應該受到愛護,我不忍心看到這些受傷的小生命被人這樣對待。我更願意讓孩子去大自然中找蝴蝶,哪怕是最普通的白蝴蝶。」
園方回應
將改善蝴蝶生活環境
七彩蝶園副總經理殷建軍表示,園區內的蝴蝶均為養殖的,並非野生蝴蝶。針對園區管理的問題,殷建軍說:「園區有工作人員巡邏,周末會增加人員提醒遊客不要拿捏蝴蝶,園區在醒目位置也放置了提示牌,不過遊客用手拿蝴蝶的情況確實不少。」
除了人為的傷害導致蝴蝶翅膀斷裂,分布於園區四周和上方的大網子也容易掛住蝴蝶翅膀。對此,殷建軍坦言:「我們正在考慮改進園區的透光度,光線充足就可以避免蝴蝶撲向網子,另外也準備提高園區的溫度,溫度高更適宜蝴蝶生存。」
專家提醒
杜絕捕獲野生蝴蝶幼蟲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用於觀賞和與遊客互動的蝴蝶與野外蝴蝶一樣,可以欣賞,但絕對不能用手拿捏,「如果遊客拿捏了蝴蝶翅膀會導致翅膀上的鱗片脫落,會讓其他遊客也無法再欣賞美麗的蝴蝶花紋,更是對蝴蝶的傷害。」蝴蝶成蟲後可供欣賞的天數本來就不多,一旦蝴蝶翅膀斷裂,將嚴重影響蝴蝶的生存時間。
記者注意到,現在有不少放飛蝴蝶、與蝴蝶親密接觸的活動,但一些動物專家並不支持這些做法。對此,專家認為,如果園區能夠大批量通過人工繁殖蝴蝶,那麼放飛蝴蝶或者讓蝴蝶與遊客互動也未嘗不可,「但問題是有些地方從野外收集大量的幼蟲、蛹從事這樣的活動,必然會對野外自然種群帶來嚴重影響,這與人工繁殖蝴蝶性質完全不一樣,因此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