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星球,上面只存在一種物質

2020-08-28 農家小7

生活多姿多彩,知識無處不在。大家好!我是海憶,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比較有意思了,最近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星球上面全是鈣。那你知道這些鈣是如何形成的嗎?並且為什麼會形成鈣呢,而不是其他物質呢?你可能聽過卡爾·薩根的名言:「我們是由恆星組成的」,這是真的,除了大爆炸後產生的氫,其他物質都是由恆星組成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全是鈣的星球——「鈣」星球!

爆炸產生新元素

基本上我們身體裡的所有東西都曾經是恆星的一部分,在超新星爆炸中爆發,爆炸的物質穿越宇宙,但是超新星不只是恆星內部已經形成的元素。在爆炸過程中,爆炸中的極端力量可以在瞬間形成新的元素。因此,科學家對這一過程如何創造巨額元素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鈣」星球被誰發現的

首先說一說鈣,它存在我們的骨頭和牙齒中,並且鈣對人體成長有很重要的影響。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了一顆星球,結果發現這是一顆罕見的富含鈣的超新星。這些超新星很迷人,是因為它們還很不尋常。天文學家估計,它們是宇宙中大約一半的鈣的來源。問題是,沒有人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如此大量鈣的。但是在2019年4月,西雅圖的一名業餘天文愛好者通過他的新望遠鏡首次發現了這次爆炸。他當時注意到有一個明亮的點,由一個美麗的螺旋星系組成。


「鈣」星球是什麼產生的

之後由天文學專業人士,在世界各地太空中的望遠鏡幫助下,只花了幾個小時就聚焦到了這個地方,並開始進行觀測。那是一顆超新星,由於它們運動得如此迅速,天文學家們能夠在10小時後就開始觀測它。在最初幾天,NASA的Swift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明亮的X射線輻射,這些輻射在爆炸後五天就消失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存在如此明亮的X射線輻射,使研究小組懷疑這顆特殊恆星的死亡分為兩個階段。起初,恆星的外層可能只是飄向太空,這有時會發生在大質量恆星變得不穩定的時候。然後,當核心爆炸時,能量爆炸使鬆散的物質過熱,沿路發射X射線,形成了成噸的鈣。


「鈣」星球的作用

而這種形式以驚人的速度出現。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推動了化學反應,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這些化學反應產生的鈣和X射線一樣多。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爆炸了,那仍然是個謎。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舊圖像進行研究,哈勃望遠鏡在過去的25年裡頻繁地研究這個星系,希望能找出爆炸的恆星,但他們沒有找到它。這意味著這顆恆星一定非常小而且潮溼,可能是一顆白矮星,這是一顆不再燃燒燃料的恆星的殘餘。但不管它是什麼,最終的結果是為宇宙提供了大量全新的鈣。


「鈣」星球的發現史

這並不是我們最近得到的唯一的超新星新聞,在2020年8月初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另兩篇論文中,天文學家描述了最終可能指向恆星殘骸的觀測結果,這顆恆星在1987年創造了著名的超新星&34;。敘述了這顆超新星對天文學的重要性。它在168000光年外的大麥哲倫雲中爆炸過一次。當它在1987年被發現時,它不僅是數百年來最亮的超新星,也是現代天文學發展以來的第一顆近地超新星。這意味著這次爆炸從那天起就被研究得非常詳細。


「鈣」星球會消失嗎

近三十年來,僅用哈勃望遠鏡就對它進行了數百次觀測。然而,在這段時間裡,沒有人能夠發現死亡恆星的核心發生了什麼,這很奇怪。它在1987年的時候是超級大的,圖像顯示了一個核心坍塌的超新星的清晰標誌,在這個超新星中恆星的核心要麼是一個中子星,要麼是一個超新星。黑洞天文學家們懷疑它已經形成了一顆中子星,因為他們探測到了大量與恆星有關的中微子。但他們無法透過爆炸周圍的碎片,他們甚至認為,也許最終它會坍塌成了一個黑洞。


「鈣」星球的未來

但最近多虧了位於阿塔卡馬沙漠智利的巨型ALMA射電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在2015年首次發現了它存在的明顯證據,ALMA探測到了一個超級熱物質的團塊,它的位置應該是北冰洋中子星。這個團狀物非常明亮,研究小組首先認為它不可能被中子星加熱,但第二篇論文中的理論詳細表明,這是不正確的。天文學家之前仔細研究過它,它比第二年輕的太陽還要年輕10倍,這使得它比我們以前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更熱更亮,這就是為什麼它能夠加熱周圍的碎片。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可能要等待超新星的死亡,以解決更多問題。


這是一個長期的謎團,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與此同時,天文學家還將繼續關注超新星的生命故事,以一次一次的詳細觀察,來揭開這個謎團。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是海憶,關注我,每天分享小知識!


本文為海憶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巨型星系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UGC 2885星系是一個「溫和的巨人」,因為它看上去沒有與其他大型星系碰撞而過著相對靜態的生活。在過去數十億年間,它逐漸從星系間的絲狀結構中吸收積累了氫,以緩慢而穩定的速度製造新恆星,其恆星誕生速率約為銀河系的一半。事實上,該星系的超大質量中心黑洞也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因為該星系似乎並不吞噬比它小得多的衛星星系,從而缺乏流入的氣體。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再立奇功 NASA發現外太空類地行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說到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天文愛好者都不會覺得陌生。2018年,NASA正式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耗盡燃料,正式退役,永遠的留在了茫茫宇宙之中。然而近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又立下一大奇功。
  • 暗物質突破!哈勃望遠鏡如何發現證明暗物質存在的「關鍵證據」
    暗物質可能是肉眼看不見的,但是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種神秘物質的存在。在我們看似無限的宇宙中,暗物質約佔所有物質的85%。其他所有的東西,包括星星和我們自己,加起來只佔我們能直接觀察到的東西的5%。
  • 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大氣層中發現 「奇怪」的碳基分子
    NASA的科學家在土衛六泰坦(Titan)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從未在其他星球大氣層中發現的分子。事實上,許多化學家幾乎沒有聽說過,也不知道如何拼寫這種分子:環丙烯亞基(cyclopropenylidene)或C3H2。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簡單的碳基分子可能是更複雜化合物的前體,這些化合物可以在土衛六上形成或供養潛在的生命。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地球堂兄」
    這是美國航天局公布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效果圖。克卜勒望遠鏡主體大致呈圓筒狀,直徑2.7米,長4.7米。新華社發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3日宣布,一顆1000多光年外的行星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   這顆行星由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命名為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它的體積比地球大60%,「年齡」60億歲,甚至比太陽還大15億年。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新發現10個可居住類地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Engadget網站6月2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新發現了219個太陽系以外的候補行星。NASA推測,其中有10個與地球幾乎同等大小,星球上有液態水的存在,或許適合人類居住。
  • 關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10個迷人的發現!
    關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10個迷人的發現!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發射,用於識別我們銀河系外的與地球大小相匹配的行星。當2013年保持望遠鏡在太空中精確傾斜的四個「反應輪」中的兩個停止正常工作時,許多人認為望遠鏡的任務已經結束。儘管遭遇挫折,望遠鏡仍在繼續工作。
  • 從初生恆星到古老黑洞:這15大神奇發現原來全是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
    2003年,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如期發射,在沿著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它已經逐漸遠離我們的星球,慢慢向廣袤的宇宙飄去。斯皮策是NASA發射的4架太空望遠鏡中,最後一個進入太空的,最初僅計劃工作2.5年,但它的壽命遠遠超過預期。截至今年8月25日,斯皮策已經工作了15年。
  •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流浪星球
    "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幾顆流浪星球,但為了得到更宏大的圖景,我們寄希望於羅曼望遠鏡,」詹森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羅曼望遠鏡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發射,它將使用一種叫做微引力透鏡的技術來尋找流浪星球。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想像圖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這種技術依賴於通過恆星的光線會受到來自恆星和行星的引力而偏折角度的特性來判斷流浪星球的存在和位置。
  • 科學家發現「綠色」星球也可能適合居住,移居太空會成真?
    在太空中,太空人們看到的地球是一顆藍色星球,這與其表面大約有71%的部分被海洋覆蓋有關,儘管肉眼觀測到的藍色可能沒有圖像處理之後那麼強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30年前旅行者一號拍攝的一張地球照片,照片背景是廣闊的宇宙空間,而地球不過是畫面中出現的一個相對比較明亮的藍色像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將這幅圖稱為淡藍色圓點。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而那些由第一扇窗戶觀察到的星球、恆星以及星系,通過第二扇窗戶,我們可以觀察得更細緻。美國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任務,完成長達16年的探索之旅。:「由於斯皮策帶來的新發現,我們對太空產生了許多新疑問,所以很高興能有韋伯望遠鏡這麼強大的後續項目會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而那些由第一扇窗戶觀察到的星球、恆星以及星系,通過第二扇窗戶,我們可以觀察得更細緻。 美國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任務,完成長達16年的探索之旅。斯皮策發現了許多超出其設計者想像的新事物,例如位於太陽系外的系外行星以及形成於宇宙早期的星系。而預計在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會對這些發現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 盤點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13個重要發現,這顆太空望遠鏡終於退役了
    ,下面來看看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所取得的13個重要發現。4、宜居帶有7顆行星的恆星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體積只比木星稍大的低溫恆星系統TRAPPIST-1,這顆小型恆星的表面溫度只有不到太陽的一半,科學家在其宜居區域內發現了至少7顆大小與地球相似的行星,科學家估計這顆低溫恆星能存在的時間遠超過太陽,在這個體系中行星完全有時間出現生命
  • 浩瀚太空中並不平靜,這兩顆星球正在相互「吸引」或將成為超新星
    導讀:浩瀚太空中並不平靜,這兩顆星球正在相互「吸引」或將成為超新星浩瀚的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太空中存在成千上萬顆星球,而大家都知道宇宙中的星體並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時刻在運動過程中,月亮圍繞著地球運轉,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在銀河系運轉著,在銀河系外可能還存在更大的主體,隨著不斷的運動星體碰撞或許就會產生龐大的能量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據悉,為了慶祝這樣的歷史時刻,NASA推出了「生日天文圖」,你只需要輸入自己的生日時間(月份/日期),那麼NASA就會公布哈勃30年來在該日期最重要的天文發現,這些圖片可以自由下載和在社交網站分享。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你曬不出你的「生日天文圖」的話,那麼很抱歉,你暴露年齡了。
  • NASA又一天文突破!哈勃望遠鏡發現了新天體,它本不應該存在
    美國宇航局日前宣布,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個黑洞周圍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質量粒子,這一質量粒子似乎在挑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在一個幾乎無限小的空間裡塞滿了數量明顯不可能的物質,這就為黑洞提供了難以想像的強大引力場,任何東西都無法逃逸。
  • 泰坦星發現奇異物質,NASA:有助於生命體存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近期在泰坦星(Titan)的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亞環丙烯基自由基分子(Cyclopropenylidene
  • 宜居星球一抓一個準,NASA找到新方法,只需用到一面「鏡子」
    科學家在研究一顆星球是否存在宜居的環境時,不僅要探索該星球上是否存在液態水,還要了解其大氣層中的成分。一顆星球需要像地球這樣擁有濃厚的大氣層才能夠阻擋住宇宙低溫的侵襲,同樣需要足夠的臭氧、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來營造適合生命生存的大氣環境。那麼科學家如何知道一顆行星的大氣中含有什麼成分呢?
  • 被NASA看好的克卜勒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或早有生命存在
    當然,雖然霍金的預言也存在著一些紕漏,不過,地球環境正在越來越糟這確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溫室效應已經為人類敲響了警鐘。特別是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就曾經為人類在1400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度高達98%的克卜勒45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