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測驗-教招心理學知識點

2020-11-26 中公教師網

關於智力測驗是心理學部分的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出現考題,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題目難度不大。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以及歷年試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一、智力測驗:智力測驗就是評定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常見的智力測驗:

1.個別測驗量表

(1)比納-西蒙智力量表:

地位: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

特點:提出用智力年齡來表示智力水平,簡稱智齡。

(2)斯坦福-比納量表:

當今世界上廣泛流傳的智力測驗之一。簡稱「S-B」量表。

使用公式——比率智商:IQ=智齡(MA)/實齡(CA)×100。人類智力是呈正態分布的。

缺點:隨著年齡的增加,得出的智商越來越小。

(3)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分為三個相互銜接的智力量表。

成人智力量表(WAIS):適用於16~74歲;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適用於6~16歲;

韋氏學齡前及小學生兒童智力量表(WPPSI):適用於4~6歲半。

使用公式——離差智商:IQ=100+15Z=100+15(X-M)/S

優點:對個體智力在同齡人當中相對位置的度量。更加準確。

2.團體智力測驗量表:

瑞文推理測驗

特點:非文字智力測驗。瑞文測驗主要以圖形推理的形式考查人的抽象推理能力。

優點:可以跨文化研究兒童的智商。

二、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1.對中日兒童智力發展的比較研究,比較理想的智力測評工具是( )智力測驗。

A.斯坦福比內量表 B.韋克斯勒

C.比內西蒙 D.瑞文標準推理智力測驗

1.【答案】D。解析:瑞文智力測驗主要以圖形推理的形式考查人的抽象推理能力,屬於非文字測驗又稱文化公平測驗,不受種族、文化、語言、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故比較適合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其他三個測驗都會受到本國文化和語言影響,故本題答案為D。

2.一般來說,人的智力發展是呈( )發布的。

A.負偏態 B.正偏態 C.正態 D.偏態

2.【答案】C。本題考查智力測驗的知識點。在智力測驗當中,韋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為平均值、15為標準差的正態分布,得分在70~130分為正常,得分高於130分為智力超常,低於70分為智力缺陷。

3.一個8歲的小學生通過10歲的測驗他的智商是多少( )。

A.80 B.100 C.125 D.150

3.【答案】C。解析:本題是對比率智商的考查。比率智商:IQ=智齡(MA)/實齡(CA)×100,故題幹中小學生的智商為10/8×100=125。故正確的答案是C。

綜上,從常考試題和歷年試題中可以看出,關於智力測驗相關知識點和題目難度不大,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對於考試來說可以說是「必爭之地」,希望本文對考生們的備考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中常考智力測驗知識點匯總
    心理學中關於智力測驗這部分考點相對來說考查頻率較少,是學生比較容易因大意失分的知識點,其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方式呈現,側重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呈現,接下來關於這部分知識點進行詳細梳理,旨在幫助考生們理清知識點。1.概念智力測驗就是評定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 2014年自考心理學考點:智力測驗與向性測驗、成就測驗的區別
    智力測驗與性向測驗(能力傾向測驗)和成就測驗(成績測驗或教育測驗)同屬於能力測驗範疇,三者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  心理測驗最早開始於為篩選學習困難兒童而編制的智力測驗,一般注重的是表現在認知活動中的穩定的一般能力。通用的智力測驗都可視為對個體的基本能力素質的考察。
  • 瑞文標準智力測驗,專業
    成就卓越者通常在兩種因素上的智力都很高。 那些小時候學習不好,長大後卻獲得了很高成就的偉人,其實,他們的「G」因素智力很高,只是年少讀書時因為缺少學習興趣或沒有得到啟發,因而年少時沒有發展出高度的「S」因素智力。而他們在後來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方法,在相應領域內的「S」因素智力得到了迅猛發展。
  • 兒童智力該怎麼測驗?
    孩子腦發育遲緩,做什麼都比同齡孩子慢半拍,大運動落後,語言落後和理解能力都落後,那麼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會落後。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
  • 2017考研心理學知識點:測驗的實施、計分和誤差
    原標題:2017考研心理學知識點:測驗的實施、計分和誤差 萬學海文 1、標準化是:測驗編制中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技術,測驗實施中要統一步驟和標準,結果解釋時也要統一標準。
  • 「智力測驗題」別說成「intelligence quiz」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智力測驗題,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intelligence quiz」,其正確的含義是:brainteaser 有趣的難題;智力測驗題
  • 智力測驗(一: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
    智力測驗可分為團體智力測驗和個別智力測驗兩類。
  • 孩子的 "能力" 能靠【智力測驗】來確定嗎?
    用智力測驗來確定孩子的能力是不靠譜的做法。為此,我們不妨了解下智力測驗的來龍去脈。智力測驗的鼻祖比奈不無擔心地強調,不應將測試結果視為衡量先天智力或將其永久標記為個人標誌。 不幸的是,後來者在智力測驗上大做文章,試圖找出種族智力存在差異的依據。同樣作為心理學家的特曼於1916年通過其研究結果稱:墨西哥和非洲裔美國人、原住民在心智上低於美國白種人。美國人甚至開發了陸軍入伍用智力測驗用於徵兵。
  • 考研心理學測量知識點小結:成就測驗
    並且桑代克被公認為是教育測驗的鼻祖。  二、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區別:  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測量對象都是認知性特質。這三種測驗都是測量個體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能力。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有相同之處。能力傾向、智力測驗所測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種「成就」。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全球平均智商分布圖」:不誠實的智力測驗,及其血腥往事
    這裡再次說明,測驗工具的文化差異對結果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們採用以文化公平為宗旨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時,兩族兒童的成績無明顯差異,這也進一步說明,本研究出現的言語智商的民族差異是文化差異所致。」⑤ 顯而易見,林恩在這裡做了兩個手腳: (1)砍掉了原論文中的「非文字智力測驗」部分的內容。
  • 韋氏智力量表
    今天帶大家學習智力測驗中較有特色的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韋氏智力量表通常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大多為識記類題目。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分為三個分量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適合16-74歲成年人;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適合6-16歲少年兒童;韋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WPPSI),適合測4-6歲半兒童的智力。
  • 瑞文高級智力測驗專業版:你具備超常的推理能力嗎?
    其實天才也好、高智力人士也好,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開始都只是擁有較好天賦的普通人,從較好水平到卓越離不開興趣推動下的深入訓練。 測評推薦 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針對人們的先天智力因素展開研究,將人們的清晰知覺、信息分析、問題解決、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等先天普遍智力因素作為測量對象,編制出瑞文高級推理測驗( 簡稱 APM)。
  • 智力夠用嗎?測測才知道。
    智力夠用嗎?測測才知道。同學們好!本次我們來看一看教師招聘考試當中心理學部分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智力測驗」。該考點主要涉及智力測驗的名稱、編制人物、適用對象等,考查形式以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形式為主。在現實生活中智力一詞十分流行,我們常說張三聰明、李四愚笨就是對其智力的評價。
  • 卡特爾的智力理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卡特爾的智力理論是心理學部分較為重點考察的一個理論。這個部分往往會從理論定義、兩種不同智力的表現、影響因素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理解考查,簡單點也會涉及人物與理論匹配的識記性考查。此部分由於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且易混淆,所以導致部分考生對該知識點掌握不到位,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會出現錯誤的情況。
  • 考研心理學知識點總結:測驗的常模和分數的解釋
    即   這一詞最早由麥柯爾於1939年提出,是為了紀念推孟和桑代克對智力測驗,尤其是提出智商這一概念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2)標準九:是標準化九分制的簡稱。它是以5為平均數,以2為標準差的一個分數量表,最早時被廣泛應用於美國空軍的心理測驗中。   標準九分數也是一種標準分,它將原始分劃分為9部分,最高是9分,最低1分。
  • 瑞文標準智力測驗結果及分析,你的推理能力有多強?丨多元智能測試
    (SPM),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1938年編制的非言語智力測驗。瑞文標準智力測驗測量的是智力的G因素(一般能力因素),尤其是與人的問題解決、清晰知覺、思維,發現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一般認為該測驗測量的是卡特爾提出的「液體智力」,即智力結構中最一般的因素,一種先天的能力。
  • 瑞文標準智力測試免費版,國際標準推理測驗,你的智商高人一等嗎?丨艾森克人格測試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SPM)是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1938年設計的非文字智力測驗。瑞文測驗的編制在理論上依據斯皮爾曼(C.Spearman)的智力二因素論。該理論認為智力主要由兩個因素構成,其一是一般因素,另一個因素是特殊因素。
  • 筆記|《心測》C10 測驗等值 & C12 能力測驗(上)
    C12 能力測驗(上)簡述智力測驗的局限性1.傳統智力測驗可以對人群進行分類和預測,卻無法對個體真正的內在薄弱點做出精準診斷,從而不能滿足更為精細的需求;2.傳統智力測驗並不能全面反映人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僅以智商高低來判斷人的智愚並不充分;3.智力具有可變性,利用智力測驗來預測個體今後的可能成功程度的效能便有被誇大的可能;
  • 教師招聘之心理測驗必懂考點
    (七)年齡量表:亦稱「年齡當量量表」,以年齡常模或平均數表示測驗分數的量表或系統。受測者將7歲及以下各組的題目都答對了,他的基礎年齡就是7歲。其他年齡組的題目只答對一部分,這部分題目的得分必須先換算成月,累加起來後,加上基礎年齡,再換算為智齡。智齡是年齡量表中用來度量智力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