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標準智力測驗結果及分析,你的推理能力有多強?丨多元智能測試

2021-02-25 多元智能測試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SPM),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1938年編制的非言語智力測驗。它的主要任務是要求被試根據一個大圖形中的符號或圖案的規律,將某個適當的圖案填入大圖形的空缺中。

瑞文標準智力測驗測量的是智力的G因素(一般能力因素),尤其是與人的問題解決、清晰知覺、思維,發現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一般認為該測驗測量的是卡特爾提出的「液體智力」,即智力結構中最一般的因素,一種先天的能力。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的優點是:適用的年齡範圍寬(6歲到70歲),測驗對象不受文化、種族和語言的限制,因此具有文化公平性。該測驗既可個別施測也可團體施測。

本測評系統採用的瑞文標準推理測驗是我國當前通用的由張厚粲教授於1985年修訂後的中國城市版。SPM包括60道題,分為A、B、C、D、E這5組,每組12題。A、B、C、D、E這5組題目難度逐步增加,每組內部題目也由易到難排列,所用解題思路一致,而各組之間有差異。各組所測查內容及題數如下:

A:反映知覺辨別能力(共12題)

B:反映類同比較能力(共12題)

C:反映比較推理能力(共12題)

D:反映系列關係能力(共12題)

E:反映抽象推理能力(共12題)

通過五個方面得分的結構,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了解被測者智力結構。SPM施測無嚴格時限,一般可用40分鐘左右完成。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瑞文標準智力測驗(智力測驗)共計60道題,大家一定要認認真真的作答,相比之前發表的測評,這套測評題需要耐心,一定要仔細審題哦!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SPM)是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1938年設計的非文字智力測驗。瑞文測驗的編制在理論上依據斯皮爾曼(C.Spearman)的智力二因素論。該理論認為智力主要由兩個因素構成,其一是一般因素,另一個因素是特殊因素。SPM主要通過圖形的辨別,組合,系列關係等測量智力組成中的一般性因素,即完成所有智力活動都需要的能力,該因素與人們問題解決,清晰知覺和思維,發現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

適用範圍:5歲半至70歲,因為是圖形測試,不受文化、種族、語言的限制。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簡稱 SPM)是國際上廣受認可的智力測驗工具。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於1938年創製,在世界各國沿用至今。它是一種純粹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所以廣泛應用於無國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測試。

 

瑞文的推理測驗是測量「G」因素的有效工具,尤其與測量人的問題解決、清晰知覺和思惟、發現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

 

本測驗一共由60張圖組成,分為5個單元,分別考察了知覺辨別、類同比較、比較推理、系列關係推理、抽象推理運算這五個方面的思維能力。

本測驗不受文化水平和語言的限制,看圖作答即可測出您的智力水平。此外,您還會得到相應的提升指導建議,通過訓練讓自己成為更聰明的人。

【長按二維碼進入】

瑞文標準智力測驗

您的喜歡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就請「轉發」本文,或者擊「在看」謝謝!

相關焦點

  • 瑞文高級智力測驗專業版:你具備超常的推理能力嗎?
    而後,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智者以超強的洞察力和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世界帶向新的時代。天才頭腦正是在較好天賦的基礎上投入訓練的結果。如此看來,你我都可能具有高智力人士的先天條件,經過開發和訓練都可以更加聰明。
  • 瑞文標準智力測試免費版,國際標準推理測驗,你的智商高人一等嗎?丨艾森克人格測試
    關鍵字:瑞文標準推理測驗,智力測驗,瑞文測驗,智商、智力、圖形,SPM,瑞文標準智力測試,圖形推理評測時間:一般不限制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簡稱 SPM)是國際上廣受認可的智力測驗工具。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於1938年創製,在世界各國沿用至今。它是一種純粹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所以廣泛應用於無國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測試。
  • 瑞文標準智力測驗,專業
    「G」因素和「S」因素共同構成的,其中「G」因素是普通因素,它可以參與到所有的智力活動中,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只是水平上有所差異;「S」因素是特殊因素,這類因素種類很多,且與相關的訓練有很大關係。 測評推薦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簡稱SPM)是國際上廣受認可的智力測驗工具。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於1938年創製,在世界各國沿用至今。它是一種純粹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所以廣泛應用於無國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測試。
  • 《最強大腦》都在用——瑞文標準智商測驗(附答案及智商對照表)
    瑞文標準智商測驗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創製,用以測驗一個人的觀察力及清晰思維的能力。它是一種純粹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所以廣泛應用於無國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測試,屬於漸近性矩陣圖。《最強大腦》中採用的就是這種智力測量標準。
  • 智力測驗-教招心理學知識點
    關於智力測驗是心理學部分的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出現考題,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客觀題,題目難度不大。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以及歷年試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一、智力測驗:智力測驗就是評定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 筆記|《心測》C10 測驗等值 & C12 能力測驗(上)
    測驗等值的條件主要有:1.同質性:被等值的不同測驗形式所測的必須是同一種心理品質,測驗的內容與範圍也應該基本相同;2.等信度:被等值的不同測驗形式必須有相等的測驗信度;3.公平性:指考生參加被等值的不同測驗形式中的任何一個,等值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4.可遞推性:如果測驗x與測驗y之間有等值轉換關係f(x)=y,測驗y與測驗z之間有等值轉換關係
  • IQ測試 - 智商測試 - 智力測試
    ,其中「G」因素是普通因素,它可以參與到所有的智力活動中,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只是水平上有所差異;「S」因素是特殊因素,這類因素種類很多,且與相關的訓練有很大關係。成就卓越者通常在兩種因素上的智力都很高。那些小時候學習不好,長大後卻獲得了很高成就的偉人,其實,他們的「G」因素智力很高,只是年少讀書時因為缺少學習興趣或沒有得到啟發,因而年少時沒有發展出高度的「S」因素智力。而他們在後來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方法,在相應領域內的「S」因素智力得到了迅猛發展。
  • 美國西北大學新系統在智力測試中超越75%民眾,人類的推理能力也不...
    你聽過瑞文氏標準推理測試(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麼?上面這張圖就是一道標準的瑞文氏測試題目,是不是很眼熟?在公務員考試、一般的智力測試中我們經常看到它。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圖中這道題的答案麼?如果不知道,也用不著沮喪,因為有75%的美國人大概也不知道。但壞消息是:計算機可能知道。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個全新的計算模型,在瑞文氏標準推理測試中達到或超越了75%美國普通大眾的表現。被媒體譽為人工智慧史上的又一裡程碑。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的數值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最好還是帶小孩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因為韋氏智力量表必須是在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測試,每一個測試智商的量表根據不同的地區還需要進行修正。你自己在家裡進行,你測出的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這個你需要多注意啊。
  • 「全球平均智商分布圖」:不誠實的智力測驗,及其血腥往事
    例如,有一篇研究報告報導了兩項對非洲黑人的智力測試結果,一項低於白人,一項高於白人,林恩便只選取前一項。更有甚者,在6項有關非洲黑人的測試結果中,林恩只從中選符合自己的結論的1項。《科學美國人》在1995年2月發表的一篇書評曾尖銳地指出:『林恩對數據的歪曲構成了真正惡毒的種族主義行為,以及對科學客觀性的可恥蔑視。』」
  • 擊敗水哥王昱珩還不算最強,有個人工智慧已經通過人類的智商測試了…
    解決複雜視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智力的標誌之一。開發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不僅為視覺推理中的符號表示和類比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證據,而且可能縮小了計算機和人類認知之間的差距。Forbus和Lovett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不單可以通過建模解決一般的視覺問題,他們還特別用瑞文標準推理測驗來測試這套系統的觀察及思維能力。
  • 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10)智力
    1.1 斯皮爾曼g因子理論斯皮爾曼認為個體在智力所有領域中的表現都受到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這種普適智力叫做g因子,它是一種先天的一般性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也支持斯皮爾曼理論,g因子的確存在於大腦額葉中的相關部位。1.2 卡特爾流體和晶體智力卡特爾通過一些數學技巧發現智力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
  • 如何測智商的30題,韋氏智商測試在線測試
    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只是水平上有所差異;「S」因素是特殊因素,這類因素種類很多,且與相關的訓練有很大關係。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簡稱 SPM)是國際上廣受認可的智力測驗工具。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於1938年創製,在世界各國沿用至今。它是一種純粹的非文字智力測驗,所以廣泛應用於無國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測試。
  • 智商測試IQ專業版
    事實上,經常會有人把能力和智商混淆。他們總覺得別人能力差,就是因為智商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智商(英語:IQ),即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不同的心理學家,對「智力」有不同的定義。
  • 孩子的 "能力" 能靠【智力測驗】來確定嗎?
    智力測驗的鼻祖比奈不無擔心地強調,不應將測試結果視為衡量先天智力或將其永久標記為個人標誌。 不幸的是,後來者在智力測驗上大做文章,試圖找出種族智力存在差異的依據。同樣作為心理學家的特曼於1916年通過其研究結果稱:墨西哥和非洲裔美國人、原住民在心智上低於美國白種人。美國人甚至開發了陸軍入伍用智力測驗用於徵兵。
  • 你朋友圈曬的智商測試有多不靠譜?
    但是,因為他的智商測試結果是59,低於死刑最低智商標準———70,僥倖保命。讓人疑惑的是,2005年,阿特金斯再次測試,結果卻顯示,他變聰明了,智商達到了74-76。這就很尷尬了,智商真的可以被測量嗎?這些年風生水起的智商測試,到底靠譜嗎?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中,關曉彤智力驚人,分分鐘列出一大堆XY,那一刻,她就是女神本神。
  • IQ每年上漲0.3,人類不斷突破智力極限?
    矛盾1:因素分析矛盾WISC測試中,IQ分數的增長模式與g負載量關係甚微。智力怎麼可能同時是一元的(如因素分析中所體現的)和多元的(每項測試都有各自的增長趨勢)?此矛盾的關鍵在於,因素分析採用的是靜態設定,將個體與恆定的社會變化作比較。
  • 智力測驗(一: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
    團體智力測驗在同一時間內測驗許多被試,省時、經濟,但結果不如個別測驗準確可靠;個別智力測驗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測量一個被試,其優點在於測量形式多樣,手段精密,反饋及時,但與團體測驗相比,較費時費力,不適於大規模測試。目前,在我國較為流行的個別智力測驗是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
  • 你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嗎?
    高智商不只意味著擁有更大的信息存儲和調用能力,還意味著高智能人士能從眾多信息中找到準確的內部規律。這樣的人其實智力很高,只是小時候缺少學習興趣,沒有發現自己的優勢。沒有人對他有很好的啟發。 年少無知學無所長,後來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學習辦法,在一個領域智力得到迅速發展的人也很多。
  • 人腦的IQ值每年上漲0.3,人類不斷突破智力極限?
    矛盾1:因素分析矛盾WISC測試中,IQ分數的增長模式與g負載量關係甚微。智力怎麼可能同時是一元的(如因素分析中所體現的)和多元的(每項測試都有各自的增長趨勢)?此矛盾的關鍵在於,因素分析採用的是靜態設定,將個體與恆定的社會變化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