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航空發動機,東大博士生創業團隊做到了!

2020-12-06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近日,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在讀博士王昊傑,帶領著創業團隊研發出國內領先的低壓真空滲碳熱處理新工藝,實現了對航空發動機軸承用鋼滲層碳化物的精確控制。這一工藝,使高端航空軸承鋼獲得了更高的強度,更好的表面硬度、疲勞強度、磨損強度、壽命以及更優異的綜合性能。此工藝已得到中國航發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的認可。

航空發動機軸承,是飛機的關鍵零部件。發動機的起動系統、燃油系統、滑油系統、液壓系統等主要附件都是由發動機轉子通過齒輪傳動裝置帶動的。軸承材料是保證航空發動機安全可靠的基礎,軸承的加工工藝特別是熱處理工藝則直接影響著航空發動機的整體性能。

讓國內企業都用得起高端熱處理裝備

滲碳熱處理工藝,是大幅度提高機械零件表面硬度、疲勞強度、磨損強度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廣泛應用於齒輪、傳動軸、軸承等關鍵構件的表面硬化處理,對高端機械的升級換代和質量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金屬滲碳熱處理存在的最突出問題是表面質量不過關和環保壓力較大。國外雖然有先進的裝備和技術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但是價格高昂、技術保密,只有一汽集團、上汽大眾等大型企業有實力購買高端熱處理設備,而國內16000家左右的熱處理企業中,大多數無法負擔高昂的進口裝備成本。因此,儘早讓國內企業都用得起這種裝備,成為王昊傑的目標

打造國內低壓真空滲碳第一品牌

攻讀博士的第一年,王昊傑就在導師王昭東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對低壓真空滲碳成套裝備的系統研究。他走訪了全國大部分正在使用這一設備的工廠和正在研發這一設備的公司,很快成了各個企業的「熟人」。從原始的認知出發,再到工藝模型的原理,王昊傑在堅持中突破自己,將完整的成套裝備設計思路整理出來,開始與企業合作進行生產裝配。

在裝配過程中,為了實現自己制定的工藝,王昊傑在摸索中屢敗屢戰。當實驗遇到困境時,只要想到產品研發出來後可以幫助企業解決產品問題,他就幹勁十足,一有時間就去查找國外先進的技術資料,不斷修改設計方案,在他和加工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讓純國產低壓真空滲碳熱處理成套裝備成功問世。

三年多的研發過程,使王昊傑和國內大部分製造真空爐的企業有了交集,很多企業都高薪聘請他做技術顧問,甚至提出給與他股份、邀請他加盟,其中一家上市公司提出要以1000萬的價格買斷他研發的新型熱處理技術。經過幾次合作,王昊傑發現,自己對於合作企業的製造質量無法控制,於是他萌生了自己創辦企業的想法,想通過自己創業把控產品質量,將自己研發的產品打造成國內低壓真空滲碳第一品牌。

面向企業需求,研發更多新技術

2017年6月,王昊傑創立了瀋陽東博熱工科技有限公司,圍繞熱處理行業綠色發展,開發低壓真空滲碳成套裝備。基於王昊傑之前四五年的技術研究和積累,他和團隊先後開發出航發軸承和齒輪、機器人RV減速器擺線輪、高鐵用高端密封件卡套等關鍵部件的熱處理工藝開發的熱處理工藝

打破國外嚴格的技術封鎖,使這些國外壟斷的產品目前都可以實現國內自主製造,並使成本大幅降低,讓國外企業完全失去競爭力。

截至2018年底,王昊傑的團隊已經完成3000多萬的產值。

未來可期

目前,王昊傑團隊已經和航發瀋陽黎明航發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籤訂了協議,又和航發東安發動機中車等單位達成了合作意向,將通過低壓真空滲碳技術突破推動第二、第三代航空發動機軸承、齒輪滲碳鋼的市場化批量生產。與此同時,王昊傑的企業還在積極開展真空氮化、梯度熱處理等新技術的研究,以實現企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辛苦的科研付出

是突破傳統的創新發明

榮譽背後

是遭遇失敗後的堅持

是時間積澱的研發碩果

東大人,一路向前

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華東師大團隊復現航空發動機燃料燃燒機理!
    運用人工智慧算法攻關航空發動機燃料揭秘航空發動機燃料燃燒機制航空發動機是國防、交通等領域的核心裝備,反應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能力。只有掌握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才能使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 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劉永泉
    央廣網瀋陽6月27日消息(記者郭淼 郭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帶領全所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提升,實現了航空發動機動力技術的新發展,助力我國現代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發展邁入新時代,成為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
  • 東大這個博士生團隊厲害了!
    今天,這裡又迎來一支由東北大學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王蘭豪、韓先堯、孫洪碩組成的科研團隊,他們以「自動控制」鍛造「科技利劍」,連續攻克複雜選礦生產線檢測與控制難題,在那曾經英雄輩出的邊塞古地拔劍高歌、揮灑青春,譜就人生精彩,續寫恢弘詩篇。
  • 航亞使命,為中國做最好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專訪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奇
    打造中國航空零部件領域的標杆企業筆者: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生產工程複雜、投資建設周期長,做這個產業不是僅有理想情懷就可以的。航亞科技誕生5年來,它活得好不好,這個創業團隊到底經歷了什麼?雖然現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製造被央企所壟斷,但這個產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盈利模式,需要根據客戶要求,不斷跟隨最先進設計和工藝,「機遇實在是太多了」。 「這個世界上想為中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做點事的人多得是,憑什麼你去做?!」決定創業前,我常常捫心自問。這種零部件,國外很多也都是民營企業在做,我們本身就在業內,不僅有情懷,更知道該怎麼做好產品,如何做好專業化企業。
  • 第四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創業組複賽十強揭曉
    跨界融合發展,共創航空未來。7月24-25日,第四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創業組複賽及首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人才論壇在江蘇省太倉市舉行。進入複賽30強的參賽項目依次上臺進行路演,經過現場20名航空專家及投資評委的現場評審,最終來自北京海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無人直升機系列及雷射雷達應用項目等十個項目進入了創業組全國十強。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原標題:   航空發動機何時能夠實現「中國造」?近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高校展區緊扣工博會主題,體現高校「智能、綠色」的創新理念,推進高校創新創業發展。同時,圍繞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定位,藉助展臺傳遞高科技創新成果,體現高校的科創能力和服務社會實力。  工博會上有哪些亮點?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 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高校展區緊扣工博會主題,體現高校「智能、綠色」的創新理念,推進高校創新創業發展。同時,圍繞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定位,藉助展臺傳遞高科技創新成果,體現高校的科創能力和服務社會實力。工博會上有哪些亮點?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 ...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建「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記者 郭友軍)10月14日,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學校友誼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張駿代表學校致辭,感謝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長期以來對學校建設發展給予的支持。他表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有助於雙方共同把握先機,面向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的未來,瞄準學科前沿,選擇特色課題,集中資源優勢,開展關鍵技術領域內的探索性和應用基礎性研究。
  • 來自GE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的啟示
    1942年,GE成功造出美國第一臺噴氣式航空發動機I-A,助力美國第一架噴氣式戰機XP-59飛上藍天,美國由此進入噴氣時代。儘管在此之前英國和德國已先後研製出自己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並實現噴氣飛行,但隨著美國航空動力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美國作為「後起之秀」一步步實現趕超,成為當今世界航空工業的霸主。
  • 飛機搭載汽車發動機 通用航空裡程碑式探索
    8月5日,南昌航空大學與華晨汽車在瀋陽華晨發動機E2工廠舉行了「中華第一飛」項目啟動新聞發布會。眾多國內權威航空專家、華晨汽車高層領導、南昌航空大學項目組專家、發動機技術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盛會。
  • 人工智慧算法助力燃燒化學研究,華東師大科研團隊...
    跳轉閱讀→  航空發動機是國防、交通等領域的核心裝備,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能力。只有掌握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才能使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掌握燃料燃燒的本質和基礎理論,發現和闡明航空發動機燃燒過程的基本規律和其中涉及的物理化學機制,是我國在發動機設計領域追趕直至超越發達國家的必要條件。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關於大眾創業
    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全流程的創業服務,為航空工業和其它行業的協同發展、跨界融合提供平臺,為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培育全社會創新創業氛圍作貢獻。項目進展:目前已對接創新創業需求團隊和企業30多個。中航聯創平臺與阿里雲棲小鎮開展戰略合作,為智能硬體創客提供設計服務;與中關村、長沙高新區、鄭州高新區、南通高新區等國家級產業園區建立合作,共同構建眾創空間,為創客、創業團隊提供全方位創業孵化服務;與上海市經信委就開展新興產業合作初步達成共識,聯合打造高科技產業矽谷。
  • 航空工業昌飛投入使用基於機器人的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平臺
    機器人精準抓取發動機支架零件。(白歐 攝)中國航空報訊:近日,航空工業昌飛基於機器人的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平臺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主要依託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運用機器人的靈活性及精確定位,通過程序控制實現複雜零件自動調姿、高效完成發動機支架零件焊縫多點自動檢測的目的,打破了傳統手工檢測工藝方法,發動機支架焊縫檢測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為直升機關重件焊縫檢測水平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揭牌成立
    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將以「夯實基礎,引領未來」為宗旨,實施 「軍民深度融合」和「開放合作」發展戰略,探尋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技術路線,為實現下一代「高、遠、快、智」航空發動機提供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力爭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航空發動機理論技術創新基地和高端人才培養基地。
  • 牛娃助力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
    中證網訊 5月28日,由著名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女士發起的「正青春」校園助力成長計劃在國內著名學府清華大學正式啟動,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首席金融合作平臺將為全國高校學子的創業項目提供導師指導和資金助力支持。  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下文簡稱「牛娃」)是首批獲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
  • 姜宗林教授團隊成功測試16倍音速航空發動機
    圖:中國的16倍音速航空發動機拉上窗簾/文據外媒報導,中國最近成功地測試了一款16倍音速的航空發動機「姜宗林」教授帶隊完成了原型機風洞試驗,其成果發表在11月28日出版的《中國航空學報》上。航空發動機不是火箭發動機,它一般用於飛機而不是飛彈。
  • 株洲妹子宋哲:以創業助力國家尖端科技
    【故事】炎炎夏日,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北京如火如荼進行。連日來,宋哲與她的團隊成員在大賽賽場展示衛星網際網路測量領域的中國力量。「有幸參加這次大賽,源於2016年的創業。」宋哲說,當年,懷揣打造「航天夢」,她與人合作創業「星網測通」公司。
  • 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造?F-22發動機圖紙拿出來,都沒人能造出來
    學生、商人想要出國,分分鐘就可以做到,飛機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類提供無限可能。而飛機的飛躍是需要超強大的動力支撐,它就是航空發動機。那什麼是航空發動機呢?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獨立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技能?我國現在發動機發展情況如何?還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嗎?快來跟小魚一起來看看吧!
  • 校長邱勇調研航空發動機研究院
    清華新聞網4月18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石加東)4月16日上午,校長邱勇調研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以下簡稱「航發院」),聽取學院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學術科研、人才培養、建設規劃等方面工作匯報。副校長尤政陪同調研。航發院院長甘曉華,黨工組組長、副院長帥石金以及航發院教職工30餘人參加調研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