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拿大海豹屠宰的謬論與事實

2020-12-01 騰訊公益

謬論:在加拿大屠戮海豹幼崽是非法的。

事實:海豹幼崽是商業性海豹屠宰的主要目標。在加拿大,新生的「白毛」格陵蘭海豹是禁止捕獵受保護動物。 但一等到它們的白毛開始脫落 – 出生後 12 天后 – 海豹捕獵者便可合法捕獵這些海豹幼崽。事實上,在過去五年慘遭商業性海豹屠宰捕殺的海豹中,足足有 97% 的海豹不到 3 個月大—甚至大多數僅出生不超過一個月。被屠宰時,許多海豹幼崽還處於哺乳期或還沒學會遊泳。海豹幼崽成為捕獵目標的原因是它們的皮處於「最好」狀態,可售得最高價。

謬論:海豹捕獵是人道的。

事實:獸醫們說海豹捕獵本質是不人道的。2007 年,一個由獸醫和動物學專家組成的專門問題小組對商業性海豹捕獵進行了研究。研究報告詳細說明:加拿大海豹捕獵者普遍無視有關條例、加拿大當局監管不力、被槍擊或棒打的海豹受傷率高、受傷的海豹長期備受煎熬,以及在 66% 的屠宰案例中,海豹捕獵者未能確保海豹已經死亡。報告總結得出:棒打和槍擊海豹都是不可接受的。2001 年,一個獨立的獸醫小組對那些被丟棄在浮冰上的死後海豹屍體進行了研究。報告總結得出:在 42% 案例中,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海豹的顱骨損傷能確保讓它們在被剝皮時處於昏迷狀態。這些報告獲得了獨立新聞記者、國會議員和科學家們所提供證明的支持,他們每年都對商業性海豹捕獵進行觀察和記錄。一段拍攝商業性海豹捕獵的影片顯示:神志清醒的海豹幼崽被釘在鉤竿上、在浮冰上被拖走、受傷的海豹幼崽流血窒息而亡,以及尚有知覺的海豹幼崽被開膛破肚。

謬論:海豹捕獵是可持續的。

事實:科學家們說當前的海豹捕獵程度是不可持續的。布里斯托大學的 Stephen Harris 教授最近的調查斷言:加拿大對格陵蘭海豹的管理制度沒有應用預防原則,並對海豹的生存構成了威脅。因為海豹要到 6 歲才達到繁殖年齡,高捕獵率的後果才剛剛顯現。根據當前的管理計劃,等到加拿大政府決定採取措施保護海豹數量時,很可能為時已晚。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殺戮程度達到甚至超過了上世紀 50 和 60 年代,當時過度的捕獵使得格陵蘭海豹的數量迅速減少了近三分之二。

謬論:海豹數量正在「激增」,因而捕殺是必要的。

事實:格陵蘭海豹數量正從歷史最低水平逐漸恢復。海豹捕獵擁護者企圖為海豹捕獵行為辯護,時常聲稱格陵蘭海豹的數量在過去 30 年中增加了兩倍。但是他們隻字不提上世紀 50 和 60年代過度捕獵海豹使得海豹數量減少了近三分之二這一事實。上個世紀 80 年代海豹捕獵程度明顯下降使得海豹數量開始恢復,但是今天的屠宰程度已經達到並超過了半個世紀前的水平。格陵蘭海豹有許多天敵,包括鯊魚、鯨魚和北極熊—而如今海豹又需要應對新的威脅—氣候變化。隨著格陵蘭海豹賴以孕育和撫養它們後代的海上浮冰的消失,海豹將面臨毀滅性的死亡。近年來,加拿大政府估計,如果冰面在海豹幼崽還未生長成熟到可以在開放水域生存之前就融化,在主要海豹分娩區域的海豹幼崽死亡率最高可達 100%。

謬論:海豹捕獵是重要的經濟活動。

事實:海豹捕獵是利潤極低的經濟活動,並可輕易淘汰。加拿大政府估計有 5000 至 6000 加拿大人的部分收入源於海豹獵捕活動。顯然,海豹捕獵者為商業漁民,通過捕獵海豹所得收入通常不到他們年收入的 5%—其餘的收入來源於漁業。即使在大多數海豹捕獵者生活的紐芬蘭省,來自海豹捕獵的收入不到全省經濟的百分之一。

謬論:海豹阻礙了魚群的生長恢復。

事實:人類過度捕撈以及其他捕撈方式阻礙了魚群的生長恢復據加拿大政府科學家們的研究,導致底棲魚群滅絕的是人類過度捕撈,而不是海豹捕食。毫無疑問,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證明殺戮海豹有利於魚群生長恢復。顯然海豹成為了漁業的替罪羊,分散了人們對於今天仍在繼續的毀滅性商業捕撈方式的注意力。事實上,像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一樣,海豹是西北大西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有助於所有魚類種群的茁壯成長。加拿大漁業與海洋部明確聲明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殺戮海豹有利於魚群生長恢復。

謬論:加拿大政府沒有資助商業性海豹捕獵。

事實:數百萬美元的納稅人金錢被用於資助海豹獵捕行業。加拿大商業與環境研究所 (Canadian Institute for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CIBE) 在2001年的一份報告發現:在 1995 年至 2001 年的 7 年時間內,有超過 2 千萬政府補貼被劃撥給海豹獵捕行業。加拿大政府近年一直在資助海豹屠宰,將數百萬美元的納稅人金錢投入到海豹獵捕行業 – 以海岸警衛隊的形式支持海豹獵捕船舶、政府代表海豹獵捕行業的利益四處進行遊說、向加工公司和營銷協會提供貸款以及大量其他的隱性補貼。

謬論:加拿大人支持海豹捕獵。

事實:國內民調顯示壓倒性多數的加拿大人反對商業性海豹捕獵。將近 70% 的加拿大人對商業性海豹捕獵持反對意見,而對於某些具體方面的反對尤為激烈,如殺戮海豹幼崽 (Environics Research, 2005)。66% 的加拿大人支持禁止海豹產品貿易的其他國家,同時 67% 的加拿大人反對政府花費公款為了獵捕海豹行業的利益去遊說外國政府 (Pollara 2007)。

相關焦點

  • 【海豹正說】加拿大捕獵海豹被歪曲,動物保護者在說謊
    加拿大捕獵海豹被歪曲,動物保護者在說謊——加拿大海豹捕獵不是屠殺,而是商業性與生態保護的絕佳結合。‍‍‍‍‍‍‍‍‍‍‍‍導讀‍‍‍‍‍‍‍‍‍加拿大主要捕獵的海豹均不是瀕危物種,加拿大豎琴海豹數量達到730萬隻;海豹過度繁殖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灰海豹過度增長制約了"易危物種"鱈魚資源的恢復,部分導致了鱈魚高死亡率;加拿大海豹捕獵配額逐年增高,卻都遠遠沒有用完;加拿大遵循最高的屠宰動物標準,也有著世界最成功的捕獵管理,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協會認為"加拿大的商業捕獵沒有對海豹種群造成任何危害
  • 「加拿大屠殺海豹」:動物保護者在說謊
    導語: 近日,加拿大進入一年一度的商業海豹捕獵季節。加拿大海豹捕獵往往被動物保護人士稱為「殘忍屠殺」,但實際上,海豹不是瀕危物種,加拿大的海豹捕獵更是商業性與生態保護的絕佳結合。
  • 青島動物保護志願者在2014中國漁業博覽會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
    70%; 海豹幼崽是商業性海豹屠宰的主要目標。在加拿大,新生的「白毛」格陵蘭海豹是禁止捕獵受保護動物。 但一等到它們的白毛開始脫落– 出生後12 天后– 海豹捕獵者便可合法捕獵這些海豹幼崽。事實上,在過去五年慘遭商業性海豹屠宰捕殺的海豹中,足足有97% 的海豹不到3 個月大—甚至大多數僅出生不超過一個月。被屠宰時,許多海豹幼崽還處於哺乳期或還沒學會遊泳。海豹幼崽成為捕獵目標的原因是它們的皮處於「最好」狀態,可售得最高價。
  • 美媒揭秘五個關於閃電的謬論
    美國《地球天空》雜誌網站8月26日發文揭秘了五個關於閃電的謬論。內容摘編如下:雖然閃電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但大多發生在夏季。今年到目前為止,報告有26人被閃電擊中,其中12人死亡。從安全的距離看閃電可能很酷,但在美國,閃電每年導致2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一些倖存者終生遭受神經損傷之苦。有一點是肯定的:雷暴期間,室外沒有安全的地方。
  • 事實、真理與假象和謬論的那一場官司,徹底輸了
    假象說:「假象也是事實的一種,假象只是一種呈現,對於假象的理解和透視,取決於人們自身的立場、經驗、邏輯和理解力。何況,你管得了嗎?」真理和謬論本來一直在旁邊勸架,沒想到,很快真理和謬論又發生了爭吵。事實和真理長期營養不良,因而長得又矮小又瘦弱身子很虛,氣憤之下臉色更顯蒼白然而力氣卻遠不如假象和謬論,一聲打,實際上只有挨打的份,很快他們就被假象和謬論痛扁一頓。事實和真理直接被打得落花流水,隨後兩人不得已大敗而逃。於是,假象和謬論更加盛行於世。
  • 加拿大仍在繼續獵殺海豹的殘忍行為
    發布了有關加拿大2009年商業海豹獵殺的新鏡頭。Mac Harb 是首位提出終結海豹獵殺法案的加拿大議員。觀察員們提供了無數個極端殘忍的案例文件,包括明顯違反加拿大海洋哺乳動物法規 (Marine Mammal Regulations) 的案例。 HSI Canada 主管 Rebecca Aldworth 表示:「我們今年拍攝的殘忍鏡頭證明了屠殺一直是殘暴的和不人道的。
  • 加拿大海豹寶寶的午後愜意生活
    加拿大海豹寶寶的午後愜意生活 野生動物攝影師克仁·蘇最近冒著嚴寒在加拿大東部邊遠的馬德萊娜群島爬冰臥雪,拍攝到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圖片。一頭豎琴海豹寶寶滿面微笑地曬著太陽,時不時在雪地裡打幾個滾,最後眯著眼睛在和暖的陽光下小睡起來。
  • 中國各動物保護組織抗議加拿大傾銷海豹產品
    加拿大的海豹製品,就是這種違背世界文明潮流的中世紀野蠻商品。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的政府官員,Gail Shea 到中國內地推銷這類產品,是不受歡迎的。中國各地動物保護組織將在全國發起抵制加拿大海豹產品的宣傳活動。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蘆荻教授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海豹產品受到包括多數加拿大人在內的歐美民眾的抵制,加拿大政府到中國來推銷這個自己都不要的產品,是對中國人民的侮辱。」
  • 加拿大開展獵殺海豹活動 決定捕28萬隻[圖集]
    加拿大開展獵殺海豹活動 決定捕28萬隻[圖集] 近日,加拿大一年一度的海豹捕殺活動已經開始,許多海豹被用槍射殺或被用棍棒擊中頭部而死,場面極為血腥。據稱,加拿大今年已決定捕殺至少28萬隻海豹。目前,加拿大國內的海豹數量為550萬隻。已有許多動物權益組織對加拿大捕殺海豹的行為提出抗議。
  • 加拿大海域虎鯨獵殺海豹反覆殘忍玩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4日報導,加拿大溫哥華島科威恰灣(Cowichan Bay)一頭虎鯨在享用「晚餐」前殘忍玩弄獵物——一隻不幸的海豹,這一場景恰好被相機拍攝下來。這頭長達23英尺(約7米)的虎鯨在一隻海豹遊經礁石時對其進行伏擊,並將其逐至開放水域。
  • 雙語新聞:加拿大漁業部長稱該國今年將會獵殺27萬隻海豹
    加拿大漁業部長於3月29日宣布,該國漁民將會在今年的年度商業捕獵活動中殺死總共27萬隻格陵蘭海豹,而在一些動物保護組織成員看來,這一行動堪稱「當今世界上對於海洋哺乳動物的最大規模的屠殺」。   據法新社3月29日報導,加拿大漁業部長洛約拉赫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國聖勞倫斯海灣地區的南部是海豹的主要繁殖地,由於目前那裡「海上浮冰的狀況非常糟糕」,所以今年確定的獵殺數量較之去年減少了6.5萬隻。
  • 事實駁斥西方個別國家有關新疆的謬論
    與會專家圍繞「反恐、去極端化與人權保障」「扶貧脫困與人權保障」「中國新疆人口發展與人權保障」三個主題,用紮實的調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圖片還原真相,將天山南北人權發展的真實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有力駁斥了個別西方國家有關新疆的謬論。「55歲的吐孫·艾比布拉是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巴仁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有象鼻的海豹叫什麼?海豹象?象海豹?
    定睛一看,不由得驚嘆這海豹怎麼胖的這麼不像話!!空口無憑,上圖給大家看看。看看這一灘灘的肥肉和懶洋洋的睡姿!近親:南象海豹 The Southern Elephant Seal(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不是同一種動物。此文介紹的是北象海豹,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省略為象海豹。)媽媽去哪了?
  • 冰島屠宰行業在屠宰季面臨人員短缺
    原標題:冰島屠宰行業在屠宰季面臨人員短缺 來源: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冰島新聞評論》7月19日報導,儘管冰島的失業率上升,但冰島屠宰場在屠宰季節來臨之前仍無法為其設施配備足夠人員。冰島的屠宰季通常在9月初開始,因此,屠宰場在夏季開始為工作人員做招聘廣告。冰島最大屠宰場Slauturfelag Sudurlands在往常屠宰季會僱傭一大批來自紐西蘭的專業屠夫,但今年這些工人因疫情無法來冰島。屠宰場執行長Steinthor Skulason表示,很難找到冰島人來從事這項工作。
  • 必須了解的14個邏輯謬論(fallacies)
    這14種邏輯謬論幾乎涉及到了我們生活工作中的全部邏輯錯誤的情況,每個考生都值得好好學習以下,對你的說話,做事,考試都有很大的幫助,不需要記住名字,不需要記住原理,以後遇見類似論證知道是錯誤的就可以了!【考試點撥】考試中偶爾會考到,比如說以下選項中最能支持某個結論的是,然後選項裡可能會出現一些邏輯謬論。這種選項通常不能成為對能支持的。
  • 國際海豹日,雄海豹為啥「性侵」企鵝至今仍是個謎
    今天(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這個日子什麼時候確定的?為啥要單獨為海報設立這個節日?為啥確定在3月1日?有些人為啥要屠殺海豹?海豹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你知道嗎?海豹有些生理特徵竟然與人類很相似。由於濫捕亂獵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
  • 俄羅斯的格陵蘭海豹或因冰量減少而滅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白鯨」計劃副負責人、俄羅斯科學院謝韋爾佐夫生態與進化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德米特裡·格拉佐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近幾年來,俄羅斯格陵蘭海豹棲息地的冰量有所減少,這可能導致相關的整個物種在俄羅斯境內消失。格拉佐夫稱,「幾年來,白海的冰環境都不穩定。
  • 於凡諾說:為什麼事實和真理打輸了官司,還被驅逐了
    假象說:「假象也是事實的一種,假象只是一種呈現,對於假象的理解和透視,取決於人們自身的立場、經驗、邏輯和理解力。何況,你管得了嗎?」真理和謬論本來一直在旁邊勸架,沒想到,很快真理和謬論又發生了爭吵。事實和真理長期營養不良,因而長得又矮小又瘦弱身子很虛,氣憤之下臉色蒼白力氣卻遠不如假象和謬論。一聲打,實際上只有挨打的份,很快他們就被假象和謬論痛扁一頓。事實和真理直接被打得落花流水,隨後兩人不得已大敗而逃。於是,假象和謬論更加盛行於世。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農業、農牧)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  為有效防範非洲豬瘟,進一步規範生豬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我部對《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嚴格遵照執行。
  • 海豹竟對人類分食示好?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3日消息,加拿大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南極洲水下遇到一隻體型巨大的海豹。該海豹如若張嘴,可將攝影師的相機及腦袋一起吞下。但令攝影師意想不到的是,這隻海豹竟友好地送企鵝給攝影師,似乎想與他交朋友。根據消息,44歲的保羅・尼克蘭(Paul Nicklen)來自加拿大溫哥華,是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他根本不知道此次會在南極洲水下遇到什麼樣的生物,所以當他遇上這隻重70英石(445千克),長12英尺(4米)的巨型海豹時渾身戰慄,感到十分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