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博會參觀的觀眾人很多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青島漁博會門口合影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加拿大展臺前抗議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漁博會門前個人抗議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漁博會現場路口抗議海豹製品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加拿大展臺前抗議海豹製品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學生志願者個人抗議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前拉橫幅抗議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1月6日,來自青島多所高校的二十多位大學生志願者在2014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展會入口前拉開宣傳橫幅「加拿大:停止強暴海豹!停止對華兜售罪惡的海豹製品!Canda , Stop Seal Hunt ! Stop Cruel Seal Product Sale to China!」。表明我們作為中國動保的志願者代表反對血腥殘忍的加拿大海豹製品的鮮明態度,正告加拿大的海豹業者不要在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身上做文章,中國人民不歡迎海豹製品!
我們歡迎中加兩國正常的漁業貿易往來,但拒絕食品安全無保障、違背人類文明進步、對健康無助甚至要害的加拿大海豹油、海豹鞭、海豹皮等產品的對華兜售。
現場的動物保護志願者觀察到,本次加拿大代表團的現場展柜上並未實際展出加拿大海豹製品,也沒有看到任何介紹海豹製品的宣傳品。這或許是近五年來中國動保團體不懈宣傳反對海豹製品的結果。
本次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活動結束後,大學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紛紛發表感言。 「此刻,我覺得我和小海豹站在一起了!」。中國海洋大學孫文景說:「覺得我們在做正義的事情,阻止殺戮,沒有什麼比這更神聖的了」。青島農業大學馬宇萌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希望小海豹們不再受人類殘忍的殺害」。青島理工大學代表說每一個生命都該被慎重地對待,希望我們能儘自己微博之力保護海豹,還他們一個家園!青島科技大學於夢婷說:「我們追逐的只是生活上的無用的奢華,卻令海豹失去生存的權利,我們獲取了一時的滿足,卻讓小小的海豹們失去了一輩子。被做成皮衣他們真的一點也不美麗,相反,那是對人性醜陋的最大展現。」
最近加拿大海豹業者準備加大在中國大陸的海豹皮的銷售,甚至準備在年輕的中國消費者中推出海豹皮做的手機外套。我們要警告加拿大海豹產業,這種用殘酷產品推銷給年輕中國消費者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是在年輕人中推銷野蠻和冷漠。我們呼籲加拿大政府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不要做本國海豹獵人的吹鼓手。
中國內地反對加拿大海豹貿易的活動將繼續下去。「只要加拿大海豹獵人不放下屠刀、不停止對中國大陸推銷海豹產品,我們就不會停下我們抗議的腳步」。動物保護志願者周小波表示。
歷年活動:
2010年11月,在北京,中國動物保護團體向全國公眾公布了加拿大殘殺海豹、海豹產品有安全隱患以及海豹業遭遇全球唾棄的情況。
2011年1月和3月,全國近50家動保組織分別兩次聯名向加拿大海洋與漁業部長及駐華大使館寫信,呼籲停止向中國兜售血腥產品——海豹製品。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抗抗更是專門為此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 「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拒絕加拿大海豹產製品」,中國動保記者沙龍聯合發起人張丹稱。
2011年3月,中國各地動保組織及各界代表齊聚北京,一場「小海豹Baby」世界首唱會拉開了當年全國反對海豹貿易的活動序幕。
2011年11月19日,「中國人民拒絕海豹貿易海報設計大賽」海豹!海報!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2年,北京、上海、香港、廈門、大連都有市民自發宣傳海豹製品的殘酷本質。山東、廣東、福建等地的大學生陸續發起抵制海豹製品的籤名抗議活動。
2013年4月8日,七代志(七代志是我國一個旨在推進社會責任大眾化的民間組織)向加拿大大使館發出了公開信,抵制加拿大政府向中國兜售海豹製品。隨後,還發起了「百城萬人抵制加拿大海豹製品」活動,號召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的約10000名公眾郵寄明信片到加拿大大使館,表達他們對加拿大海豹捕殺的關切。
2013年7月17日,加拿大駐華大使館開展了一場政府與民間的對話,大使趙樸先生與中國非政府組織代表就加拿大對華銷售海豹製品一事表達各自觀點。迄今為止,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海豹製品貿易,然而,加拿大始終對華銷售海豹製品並未動搖,這引起了中國動物保護人士的強烈不滿。
2013年10月10日,在第八屆上海國際漁博會上,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向加拿大參展商展櫃的現場負責人遞送了一份公開信,信中明確表達了中國人不歡迎加拿大海豹製品貿易的態度。
2013年11月,在大連國際漁博會上,各地的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在加拿大的展商展櫃前拉出橫幅,表達中國不歡迎加拿大海豹製品!
2014年9月4日,在第九屆上海國際漁博會上,來自北京、上海、蘇州、青島等地的動物保護志願者們上書「加拿大:停止強暴海豹!停止對華兜售罪惡的海豹製品!」的橫幅。
背景資料:
美國於1972年禁止本國的海豹產品貿易;2010年歐盟實施海豹製品貿易禁令;同年,曾以海豹貿易文明的俄羅斯停滯殺戮;2013年中國臺灣禁止海豹活體及製品貿易;
加拿大銷往中國的海豹產品中曾被發現汞含量超標10倍;而海豹油(也稱海狗油)、海豹鞭中的Omega-3,經美國及英國研究發現,會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症的機率增加70%;
海豹幼崽是商業性海豹屠宰的主要目標。在加拿大,新生的「白毛」格陵蘭海豹是禁止捕獵受保護動物。 但一等到它們的白毛開始脫落– 出生後12 天后– 海豹捕獵者便可合法捕獵這些海豹幼崽。事實上,在過去五年慘遭商業性海豹屠宰捕殺的海豹中,足足有97% 的海豹不到3 個月大—甚至大多數僅出生不超過一個月。被屠宰時,許多海豹幼崽還處於哺乳期或還沒學會遊泳。海豹幼崽成為捕獵目標的原因是它們的皮處於「最好」狀態,可售得最高價。
獸醫們說海豹捕獵本質是不人道的。2007 年,一個由獸醫和動物學專家組成的專門問題小組對商業性海豹捕獵進行了研究。研究報告詳細說明:加拿大海豹捕獵者普遍無視有關條例、加拿大當局監管不力、被槍擊或棒打的海豹受傷率高、受傷的海豹長期備受煎熬,以及在66% 的屠宰案例中,海豹捕獵者未能確保海豹已經死亡。報告總結得出:棒打和槍擊海豹都是不可接受的。2001 年,一個獨立的獸醫小組對那些被丟棄在浮冰上的死後海豹屍體進行了研究。報告總結得出:在42% 案例中,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海豹的顱骨損傷能確保讓它們在被剝皮時處於昏迷狀態。這些報告獲得了獨立新聞記者、國會議員和科學家們所提供證明的支持,他們每年都對商業性海豹捕獵進行觀察和記錄。一段拍攝商業性海豹捕獵的影片顯示:神志清醒的海豹幼崽被釘在鉤竿上、在浮冰上被拖走、受傷的海豹幼崽流血窒息而亡,以及尚有知覺的海豹幼崽被開膛破肚。
格陵蘭海豹數量正從歷史最低水平逐漸恢復。海豹捕獵擁護者企圖為海豹捕獵行為辯護,時常聲稱格陵蘭海豹的數量在過去30 年中增加了兩倍。但是他們隻字不提上世紀50 和60年代過度捕獵海豹使得海豹數量減少了近三分之二這一事實。上個世紀80 年代海豹捕獵程度明顯下降使得海豹數量開始恢復,但是今天的屠宰程度已經達到並超過了半個世紀前的水平。格陵蘭海豹有許多天敵,包括鯊魚、鯨魚和北極熊—而如今海豹又需要應對新的威脅—氣候變化。隨著格陵蘭海豹賴以孕育和撫養它們後代的海上浮冰的消失,海豹將面臨毀滅性的死亡。近年來,加拿大政府估計,如果冰面在海豹幼崽還未生長成熟到可以在開放水域生存之前就融化,在主要海豹分娩區域的海豹幼崽死亡率最高可達100%。
據加拿大政府科學家們的研究,導致底棲魚群滅絕的是人類過度捕撈,而不是海豹捕食。毫無疑問,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證明殺戮海豹有利於魚群生長恢復。顯然海豹成為了漁業的替罪羊,分散了人們對於今天仍在繼續的毀滅性商業捕撈方式的注意力。事實上,像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一樣,海豹是西北大西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有助於所有魚類種群的茁壯成長。加拿大漁業與海洋部明確聲明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殺戮海豹有利於魚群生長恢復。
加拿大商業與環境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CIBE) 在2001年的一份報告發現:在1995 年至2001 年的7 年時間內,有超過2 千萬政府補貼被劃撥給海豹獵捕行業。加拿大政府近年一直在資助海豹屠宰,將數百萬美元的納稅人金錢投入到海豹獵捕行業– 以海岸警衛隊的形式支持海豹獵捕船舶、政府代表海豹獵捕行業的利益四處進行遊說、向加工公司和營銷協會提供貸款以及大量其他的隱性補貼。
國內民調顯示壓倒性多數的加拿大人反對商業性海豹捕獵。將近70% 的加拿大人對商業性海豹捕獵持反對意見,而對於某些具體方面的反對尤為激烈,如殺戮海豹幼崽(Environics Research, 2005)。66% 的加拿大人支持禁止海豹產品貿易的其他國家,同時67% 的加拿大人反對政府花費公款為了獵捕海豹行業的利益去遊說外國政府(Pollara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