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誌願者在行動

2020-11-24 澎湃新聞

原標題: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志願者在行動

編者按: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生態環境對斑海豹生存的影響。隨著近年來地球變暖,也改變了斑海豹的繁殖地及棲息地的生存環境。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

疫情期間,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主任唐在林與多名志願者4次前往斑海豹在我國的棲息地,巡護斑海豹生境。唐在林表示:「實際參與遼東灣斑海豹棲息地巡護,了解斑海豹的生存情況,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的調研,走進漁村進行科普,對於加大加強人們對斑海豹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遼東灣斑海豹棲息地巡護行動旨在推動人們了解斑海豹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普及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群眾保護動物(尤其是斑海豹)的意識。

同一片天空,擁有同一片夢想,保護生物多樣性勢在必行。

按/咚咚 審/Talina 編/Angel

遼東灣斑海豹大連棲息地巡監記

2019年的夏季,席捲世界多地區的高溫,讓人們真實的感受到全球變暖的威力。全球氣候逐年變暖,直接影響到海洋生態環境,使海洋自然環境保護面臨嚴峻的挑戰。海冰的逐年減少已對海洋的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影響海洋哺乳動物的生存環境,由於海冰退縮,失去賴以生存和捕食場所的不光是北極熊,還有斑海豹。

2019年的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大連市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暖溼氣候顯著,平均氣溫為-1.3℃,比平常年度高1.9℃,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值,為2007年以來同期最高值;與常年值相比,高1.7-2.3℃,比2018年冬季高0.8℃-1.7℃,是一個暖冬年。  

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世界上斑海豹八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一個。每年的1月末至2月末,是遼東灣斑海豹的繁殖期。在遼東灣數十公裡的海上冰排,曾是斑海豹的天然產床。

隨著近年來地球變暖,也改變了斑海豹的繁殖地及棲息地的生存環境。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

2020年1月9日,農曆臘月十五(三九第1天)大連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的斑海豹保護項目例行海上巡監活動。難得的好天氣,項目組一行七人驅車前往旅順北海,往年這個時間,北海近岸海域過了「三九天」後漸漸一片雪白,然而今年沒有見到冰排的跡象,還是一片蔚藍的大海。

巡監活動分海上巡查和陸地調研,第一組志願者登船出海後,第二組對當地漁民進行宣傳調查走訪,志願者在海上巡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大約八九隻斑海豹,不時的從水面露出小腦袋,非常的可愛。因為是海上高潮期,沒有見到更多的斑海豹。陸地宣傳組的志願者們,走街串戶地發放保護斑海豹宣傳畫和年曆,隨機圍繞斑海豹話題進行調查探訪,目的是讓每一個村民漁民都能認識到保護斑海豹的重要性。堅決遏制盜獵斑海豹的現象發生,讓斑海豹安全過冬。

2020年1月17日,(三九第9天)斑海豹保護項目組例行巡監活動。根據天氣預報,陸地的風力是4-5級,我們準備海上搜索斑海豹的蹤跡,當趕到海邊碼頭時候海面的風力卻增大了,向海面望去,已見白花花的海浪一片片湧起,海上是出不去了。志願者們分兵多組,繼續進入漁村家庭,進行斑海豹保護的宣傳和調查活動。加強斑海豹保護工作的最根本的就是對漁民的教育,尤其是對漁民子女的普及教育。

原計劃,大連斑海豹項目組還將赴長興島斑海豹保護區對當地漁村村民和當地中小學冬令營的漁民孩子們進行的保護斑海豹宣傳教育系列活動,也因冠狀病毒的防控工作而無限期的停止了,2020年2月11日,去年的今天,有群眾舉報在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老虎屯鎮一處養殖場內發現大量斑海豹幼崽,大連長興島公安民警在此查獲100頭被偷盜藏匿於此的斑海豹,當時有37隻斑海豹幼崽死亡。 被安置之後又死亡10頭。倖存斑海豹幼崽被送往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老虎灘極地館、聖亞海洋世界等機構進行救助。於4月11日,5月10日,61頭倖存的斑海豹分兩批在渤海海域全部放生。

 

此時的渤海,已臨近最冷的季節,大連南部近岸島礁正在棲息的已到分娩期的斑海豹,在分娩期內沒有冰排的情況下,已經習慣在島礁或沙灘上分娩了。

2020年2月29日,農曆二月初七,斑海豹保護項目組例行巡監活動,因為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經過了岸上和港口的重重檢測關口,終於登船離港。四十分鐘的航程,我們的快艇在距「沙脊 」(在海中突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沒的一段沙灘)500米左右的時候發現了斑海豹,聽到快艇掛機的聲音,斑海豹們紛紛鑽進海裡,還有幾隻斑海豹沒有入水,在緊張的觀望著我們。快艇在離沙丘200多米的距離,關閉了發動機,發現沙灘上有兩隻斑海豹幼崽靜靜的趴在那裡,兩隻大海豹可能是它們的媽媽,沒有下水,遠遠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通過鏡頭觀察幼崽好像出生只有兩三天的樣子,渾身的胎毛被沙土染成了土黃色。見沒有什麼危險,沙灘周圍的海裡不斷有許多大海豹上岸,但,它們一靠近幼崽,海豹媽媽就大聲嚎叫著 讓它們離自己的孩子遠些。

初生在海冰上的小海豹全身披白色胎毛,很好的一種保護色,在自然界冰雪環境中, 不容易被敵害發現,而出生在礁石或沙灘上的小海豹,身上的胎毛很快就會變成灰土色。

繁殖期的斑海豹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小海豹生活在一起,無論在冰排上、島礁上或者沙灘上,小斑海豹在哺乳期間特別喜歡曬太陽和睡覺,而這時最容易被捕捉。

這些剛出生不久的小海豹的胎毛在水中能吸收大量水分,對遊泳不利,容易溢水。小海豹出生後第9天-21天胎毛開始稅落,在即將脫掉胎毛的前幾天, 儘管它們不是很會遊泳,但也會被迫下到水中,只是遊速很慢,遊水時間很短,海豹媽媽伴其左右遊動。胎毛全部脫掉後,換上戎毛短而粗, 光亮而有斑塊的皮膚。小斑海豹一經吃母奶後,海豹媽媽就幾乎離不開幼崽,平均間隔2分鐘就要照看一次。這種護崽行為,直到海豹媽媽停止幼崽哺乳開始發情後,才逐漸減少。小海豹從出生到自己開始獨立生活,要經歷24-30天。斷奶後的一個月,小斑海豹就可以潛到至少 80 米的水下覓食了。

遼東灣的北部海濱一帶的結冰期短,冰層不厚,冰排不結實,生下不久小斑海豹,因還沒有退完毛不能下水的,只能隨冰排漂流向南,有時也在冰融化時上岸。所以今年的繁殖期內,從大連和盤錦等地均有小海豹獲救消息,通過照片或視頻大多是胎毛沒有退盡的。

斑海豹的壽命大約為35年。雌斑海豹在4歲左右進入成熟期,雄海豹則在5歲左右時進入成熟期。

第一年斑海豹幼崽的死亡率大約為 45%。大多是因脫毛前受盜捕驚嚇等人為活動幹擾或冰排融化漂移落水溢亡等自然因素影響造成的。

斑海豹最好的獵食區仍然是遼東灣南部海域。脫去身上皮毛的斑海豹,它們大都集中在島礁上或沙灘,泥沼地上歇息著。這裡沿海多淺灘,有內陸河流的注入,在鹹淡水混合區內,非常適宜棲息期的斑海豹生長。本應在5月上中旬就離開、繼續洄遊到其他海域的斑海豹,近年來卻在大連南部的虎平島海域「留連忘返」。每年在這一海域棲息繁殖的斑海豹有100餘頭,數量最多時達200餘頭,其中,約1/3的斑海豹選擇「留下」,不再洄遊。

近幾年來,大連市政府和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虎平島建立了斑海豹養護基地,加強對保護區內海域、海島的管理,禁止人為登島、垂釣,禁止漁民在周圍海域捕魚。當地漁民的生態保護意識普遍提高,很少來虎平島周圍海域打魚,當地漁業資源恢復很快,為斑海豹棲息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使斑海豹種群不斷增大。

遼寧海科院鹿志創博士說,作為生態環境指示性物種,如此大數量的斑海豹群體選擇虎平島海域,甚至到夏季也依然留連忘返,表明這裡食物豐沛,環境適宜,能夠滿足種群生存需要。

2020年3月30日,斑海豹保護項目組在虎平島海域例行巡監活動,遠遠望去,隱約可見斑海豹肥碩巨大的身軀,有的呈灰白色,有的呈現淡淡的棕黃色,慵懶的躺臥在起伏不平的礁石上,有一塊不大的礁石上居然停歇著二十多隻,幾乎擠滿了整塊礁石,不僅讓人心疼的想著,如果能給予這些可愛的生物更多的棲息空間,如果它們能夠隨心隨意的選擇生存之地,或許不會如此擁擠吧!

春夏季相交的5月,遼東灣斑海豹帶領新出生的小斑海豹開始遷徙,遷徙路線由北向南遊離我國海域,繞過朝鮮半島再向北遷徙到西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鄂霍次克海、楚科奇海、白令海等海域及其沿岸和島嶼過夏。在秋冬季相交的11月,斑海豹再由北向南進行遷徙,經入中國的黃海回到渤海生兒育女。遼東灣斑海豹就是這樣,在它35年的生命旅途中一年年的遷徙,來來往往。

在此感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地球自然基金會支持本項目。

(圖片來源:張奉祥 鄒德秀 葉鵬)

唐在林 劉仁沿

2020年4月19日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志願者在行動
    編者按: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生態環境對斑海豹生存的影響。隨著近年來地球變暖,也改變了斑海豹的繁殖地及棲息地的生存環境。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疫情期間,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主任唐在林與多名志願者4次前往斑海豹在我國的棲息地,巡護斑海豹生境。
  • 第5天|政民聯合2020年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與巡護圓滿...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斑海豹保護區生態環境,實施可行的保護策略,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的志願者們,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斑海豹管理局)、聯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海科院)共同開展了為期5天的渤海灣及斑海豹保護區周邊水域生態監測、巡航調研活動。
  • 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原標題: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進入冬季,根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監測,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逐漸進入繁殖季節。
  • 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2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斑海豹斑海豹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及其沿岸的島嶼,在我國海海域也有斑海豹的蹤跡。斑海豹體長120-200釐米,體重100-150千克。它們身體肥壯渾圓,呈紡錘形。斑海豹全身生有細密的短毛,背部為灰黑色並分布有不規則的棕灰色或棕黑色斑點。
  • 中國斑海豹繁殖地保衛戰:人類逼其至無路可退
    短短3個月,環保組織「盤錦市保護斑海豹志願者協會」通過微博,與遼寧盤錦市政府三度協商,終於將原本計劃建在斑海豹棲息地上的濱海公路,移開棲息地 2公裡。這樣一來,斑海豹家園被保住了。近日,本報記者前往遼寧盤錦遼東灣的灘涂,那裡是斑海豹在中國唯一繁殖地。長滿紅色鹼蓬草的「紅海灘」,留下兩個二三十米深的大坑,那是挖掘機留下的痕跡,現在破壞斑海豹棲息地的挖掘機已被撤走。
  • 疫情期間海洋公園的動物們咋樣了?斑海豹家族迎來新生命!
    景區閉園防控疫情期間,園區裡的小動物們怎麼樣了?飼養員們可是沒有停下過他們的工作哦。 近日,長喬極地海洋公園迎來了一個好消息:2020年3月16日凌晨2:00,住在海豹館的斑海豹家族誕生了一位新成員,海豹寶寶出生啦!
  • 斑海豹洄遊遼東灣「添丁進口」 胖乎乎萌態十足
    【解說】被稱作海洋精靈的斑海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從2月份到5月份,它們都會在遼河入海口處活動。  【解說】隨著全球氣溫變暖、濫捕濫殺、汙染等問題,斑海豹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這也使斑海豹的上岸地點發生了變化。為了留住斑海豹,中國在遼寧省的大連、盤錦以及山東省建立了保護區。在斑海豹繁殖休養期間,當地邊防派出所出動執勤隊在斑海豹棲息地周邊巡邏。邊防、漁政、志願者通力合作,對可能發生盜捕斑海豹的地段「死看死守」。
  • 第3天 | 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記要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斑海豹保護區生態環境,實施可行的保護策略,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的志願者們,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斑海豹管理局)、聯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
  • 遼寧大連: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中國漁政        瀏覽量: 387 次 我要評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遼寧省斑海豹保護行動計劃(2019-2026)》要求,按照遼寧省「2020-2021
  • 遼寧省不斷加強執法力度 全力保護斑海豹資源
    &nbsp&nbsp&nbsp&nbsp&nbsp4、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入研究保護工作&nbsp&nbsp&nbsp&nbsp&nbsp2013年、2014年4月省海洋與漁業廳組織有關專家、領導、學者、執法人員、志願者在盤錦召開了保護斑海豹資源座談會,交流管理經驗
  • 斑海豹產子期100隻幼崽遭盜獵,37隻死亡
    來自環保公益組織中國生物多樣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消息,2019年春節期間,遼寧大連長興島100頭斑海豹幼崽在遼東灣北部自然繁殖區被陸續偷走,目前已有共計37隻斑海豹幼崽死亡。100隻斑海豹幼崽被盜 37隻受驚死亡2月11日,有群眾舉報在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老虎屯鎮一處養殖場內發現大量斑海豹幼崽,大連長興島公安民警接警後在瓦房店老虎屯查獲100頭被偷盜藏匿於此的斑海豹,被發現時已有29頭斑海豹幼崽受驚而死。據舉報志願者介紹,後來又有8隻死亡,目前已有共計37隻斑海豹幼崽死亡。
  • 海豹日裡說海豹
    斑海豹,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北部和西部海域及其沿岸和島嶼,包括黃海、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和朝鮮等海區。斑海豹在全世界共有8個繁殖區,我國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最南端的繁殖區。斑海豹是一種越海區遷徙的海獸,但目前對遼東灣斑海豹的遷徙路線尚不十分清楚。它們每年11月左右進入渤海灣越冬產子,翌年3-5月匯集廟島群島,5月後回到鄂霍茨克海、日本海。
  • 我市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遼寧省斑海豹保護行動計劃(2019-2026)》等法律法規,依據遼寧省「2020-2021冬春季節斑海豹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相關工作安排,即日起,我市各相關地區、部門將開展今冬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及宣傳行動。
  • 團夥遼東灣盜獵斑海豹 割性器官當壯陽藥賣
    近日,大連市公安局長興島公安分局打掉一個非法獵捕斑海豹的犯罪團夥,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繳獲10隻活體、1隻死亡的斑海豹幼仔,以及兩隻被獵殺的成年雄性斑海豹生殖器等器官。2月5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由於斑海豹幼崽人工繁育困難,目前10隻獲救斑海豹幼崽已死亡5隻。據盜獵者交代,獵取的成年斑海豹生殖器用來當壯陽藥賣。
  • 春暖長島又現洄遊野生斑海豹
    4月2日,記者與當地漁民林克武及長島邊防大隊民警一同乘船出海,探訪這些憨態可掬的「海洋精靈」——太平洋斑海豹。>  據了解,在長島洄遊的海豹屬於西太平洋斑海豹,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國家II級保護動物。
  • 走進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覆蓋大連市沿渤海岸線的大部分海域,其主要保護對象為斑海豹及其生態環境。斑海豹保護區是全國第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2002年1月,保護區被列入《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保護區在國內、國際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斑海豹的特性西太平洋斑海豹(Phocalargha)又叫斑海豹。
  • 第4天:雨中巡航,期待遇見 | 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政民聯合監測調研...
    第4天:雨中巡航,期待遇見 | 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政民聯合監測調研記要 2020-09-1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動物保護志願者在2014中國漁業博覽會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
    我們歡迎中加兩國正常的漁業貿易往來,但拒絕食品安全無保障、違背人類文明進步、對健康無助甚至要害的加拿大海豹油、海豹鞭、海豹皮等產品的對華兜售。 現場的動物保護志願者觀察到,本次加拿大代表團的現場展柜上並未實際展出加拿大海豹製品,也沒有看到任何介紹海豹製品的宣傳品。這或許是近五年來中國動保團體不懈宣傳反對海豹製品的結果。
  • 大連聖亞「斑海豹節」來了
    當下對斑海豹的保護已到了非常重要的時期,建立國家級斑海豹野化訓練基地更是迫在眉睫。 長期以來在物種保護,繁育和救助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也為該領域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聖亞表示:希望通過「斑海豹節」,讓更多的人認識斑海豹,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知識,共同「守護蔚藍」。 「斑海豹節」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令人期待。
  • 海豹極度瀕危列入紅色名錄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亞洲代表特別助理何勇告訴《北京科技報》,目前,格陵蘭群島大約每年捕殺7.5萬頭海豹,俄羅斯每年捕殺4萬頭,挪威每年捕殺9千頭。照這樣捕殺下去,未來15年,北極地區的海豹數量會減少70%。其實,不僅北極附近的海豹受到威脅,中國沿海的斑海豹也面臨種群日益減少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