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斑海豹保護區生態環境,實施可行的保護策略,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的志願者們,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斑海豹管理局)、聯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海科院)共同開展了為期5天的渤海灣及斑海豹保護區周邊水域生態監測、巡航調研活動。
拓展閱讀:
第3天 | 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記要第2天 | 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記要第1天: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紀要 | 綠會融媒「生態文明科學傳播計劃」來稿刊發8月31日早晨4點半,一聲轟鳴把我從睡夢中驚醒,運輸船又起錨航行。
站在船尾,太陽在遠處的雲層中時隱時現,緩慢升起,海面上波光粼粼,在太陽的映射下,形成一條金黃色的玉帶,光芒四射。
一天的海上考察監測又開始了。大師傅站在甲板上,突然興奮的朝我呼喊「快看,一隻江豚」,我快速來到大師傅身邊,朝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視線漸漸遠離了江豚出沒的地方,偶爾能夠看見魚兒在平靜的水面上躍起。
船老大喬師傅一直坐在甲板上,朝海中瞭望,我說:「喬師傅,你怎麼不回房間休息休息」,喬師傅說:「咱得對得起老闆給的工資,機器在運轉我哪能睡覺」,喬師傅是一個負責任的人,雖然船體比較老舊,喬師傅,經常拿起水管衝洗甲板上的雜物,有什麼活也主動上前幫忙。在運輸船航行的過程中,喬師傅又發現水面上,有兩隻江豚躍出水面,喬師傅說:「以前經常可以看到江豚成群結隊的身影」,這次考察可能是因為季節的原因,只看見兩三隻。
早晨7點鐘,大家在船尾的夾板上共進早餐,主食是大米粥和饅頭,就著昨天晚上剩下的土豆芸豆、酸菜和西紅柿炒雞蛋,一頓早餐就這樣簡簡單單填飽肚子。不浪費飯菜也是我們的一種境界。
運輸船一直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9點30分,天空下起了小雨。明天就是休漁期結束開海的日子,漁民們爭分奪秒準備捕撈螃蟹、海螺等各種海鮮美味。與漁民們閒聊得知,他們的漁船一次下蟹籠子三千隻,看見漁民們冒雨在作業,我能夠體會到他們的辛苦,都是為了生活。
中午時分,大師傅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因為下雨,我們只好站在船艙裡,填飽肚子。中午12點,運輸船繼續航行,雨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的跡象,一會兒功夫,雨水就從窗口掃了進來,因為窗戶關不上,只好用毛巾、塑膠袋進行封堵,床上的被褥被漏進來的雨水滲溼了,期待雨早點停下來。
今天運輸船在海上航行了一整天,從早晨起床手機就一直沒有信號,運輸船抵達豬島、虎平島附近才開始斷斷續續有了時有時無的信號。晚上運輸船停泊在虎平島水域,這一帶是斑海豹經常出沒的地方。何船長說,今晚有九到十級大風,但願平安無事,明天早晨能夠看到斑海豹的身影。
圖片來源: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 志願者 張奉祥、鄒德秀
文/鄒德秀 審/唐在林,Talina 編/劉仁沿,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