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天|政民聯合2020年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與巡護圓滿...
為了進一步了解掌握斑海豹保護區生態環境,實施可行的保護策略,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及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的志願者們,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斑海豹管理局)、聯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海科院)共同開展了為期5天的渤海灣及斑海豹保護區周邊水域生態監測、巡航調研活動。
-
第4天:雨中巡航,期待遇見 | 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政民聯合監測調研...
第4天:雨中巡航,期待遇見 | 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政民聯合監測調研記要 2020-09-16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3天 | 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記要
第3天 | 政民行動,渤海灣斑海豹保護區聯合監測調研記要 2020-09-14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東灣斑海豹僅剩1000隻 保護瀕危動物刻不容緩
面對遼東灣斑海豹數量急劇下降的現實,有關專家在大聲呼籲。 在我國,它們只在盤錦繁殖 遼東灣斑海豹又叫西太平洋斑海豹,主要棲息在渤海遼東灣一帶,它們對棲息環境要求極高,有時,哪怕是船隻發動機的轟鳴聲,都能迫使它們離開原有的棲息地,去尋找安靜的棲息場所。
-
圓滾滾的小海豹,為什麼要去吃石油?
圖片:Alexander Yakovlev / inaturalist渤海,我國少有的會形成連片海冰的海域,遼東灣,渤海中冰期最長、冰情最盛的典型。在靠海為生的當地居民看來,堵塞海港的海冰無疑是個麻煩,但對另一群生靈來說,凍結的海面為孕育生命提供了可能——斑海豹,唯一在中國境內形成穩定繁殖種群的鰭足動物,此時此刻,它們正陸續穿越渤海海峽,靜待遼東灣徹底凍結。
-
遼寧省不斷加強執法力度 全力保護斑海豹資源
     三是擬出臺《遼東灣斑海豹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現進入研討、論證階段,力爭2015年發布。已經對斑海豹在渤海的分布、棲息環境、種群結構、生態習性和資源現狀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為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
大連當地100頭斑海豹幼崽被盜!導致29隻受驚而死!
斑海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愛的外星加上瀕臨滅絕更是讓我們愛上了這個可愛的動物,而在瀕臨滅種前夕中國國家和地方相繼立法禁止捕殺斑海豹,該種群數量有所恢復。但目前也是僅有一千隻左右。別名大齒斑海豹,它們有洄遊的繁殖習性,還是肉食性動物,食物主要為魚類和頭足類。
-
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原標題: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進入冬季,根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監測,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逐漸進入繁殖季節。
-
大連百頭斑海豹幼崽被盜:29隻受驚而死!我們真需要那麼多水族館嗎?
遼東灣斑海豹約有2000隻據了解,斑海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在全球,共有8個斑海豹繁殖區,而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8個繁殖區中最南端的一個。斑海豹每年11月份以後穿越渤海海峽,陸續進入渤海的遼東灣,在冰區進行繁殖,次年二三月份隨流水從遼東灣北部向南漂移,5月離開渤海。1992年,大連市在渤海沿岸建立了我國唯一的以保護西太平洋斑海豹為主的自然保護區。當年大連斑海豹自然保護區成立時,遼東灣的斑海豹數量還不到1000頭,經過這些年的保護,遼東灣的斑海豹數量基本穩定在2000隻左右。
-
給斑海豹一個安全的「家」(美麗中國·深度)
每年11月後,斑海豹穿越渤海海峽,陸續進入遼東灣冰區繁殖,次年2、3月隨水流從遼東灣北部向南漂移,主要分布於渤海幾個棲息地,5月後大部分離開渤海。上世紀30年代,遼東灣斑海豹有7100多隻,到上世紀末銳減至1000餘只,經過近些年的保護,目前數量增至2000隻左右。
-
大連放流斑海豹將與野生種群會合 兩隻下落不明
這一個月裡,王勤國經常望著斑海豹馴養池發呆。 23日上午,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鹿志創下載了最新的斑海豹位置的地理坐標。自從6月18日放流了斑海豹後,每隔三天左右他都會從國外的網站下載更新的數據,分析六隻放流斑海豹的位置和狀態。 大連聖亞海洋世界的海豹馴養師王勤國偶爾打電話給鹿志創詢問斑海豹放流的進展。
-
冰排上的來客——遼東灣斑海豹
2020年3月10日晨,拍於盤錦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予分享,敬請指正!斑海豹,Phoca largha,也叫大齒斑海豹、大齒海豹,哺乳綱食肉目鰭足亞目海豹科海豹屬,是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國的渤海、黃海北部。
-
被忽視已久的渤海,究竟有多美?
(環渤海景觀群範圍示意,以渤海海域為核心,同時也包含遼東半島東部、山東半島東北部緊鄰黃渤海分界線的部分黃海景觀,製圖@陳志浩&鄭伯容/星球研究所)▼你沒有理由、真海豚等在渤海海域遊弋而遼東半島和廟島群島更是斑海豹最南端的棲息地它們喜歡趴在礁石上慵懶地曬著太陽(礁石上曬太陽的斑海豹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中新網拉薩7月27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27日,記者從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由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委託綿陽師範學院生態安全與保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對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綜合考察項目已圓滿告終,保護區生境明顯改善,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今年10月以來,我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
-
走進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系列展示之: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渤海遼東灣內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市西部沿岸、海域以及島嶼,由5~40m深的海底巖基和幾十個大小島嶼組成,有巖石性海岸和海底巖礁,是斑海豹跨海洄遊路線上的重要位置之一
-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誌願者在行動
2019年的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大連市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暖溼氣候顯著,平均氣溫為-1.3℃,比平常年度高1.9℃,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值,為2007年以來同期最高值;與常年值相比,高1.7-2.3℃,比2018年冬季高0.8℃-1.7℃,是一個暖冬年。
-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志願者在行動
編者按: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生態環境對斑海豹生存的影響。隨著近年來地球變暖,也改變了斑海豹的繁殖地及棲息地的生存環境。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疫情期間,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主任唐在林與多名志願者4次前往斑海豹在我國的棲息地,巡護斑海豹生境。
-
全球珍稀的「小青腳」,種群觀測數量首次破千!
2020年9月數以百萬計的遷飛候鳥如約陸續抵達中國黃(渤)海沿岸近日黃海溼地一線志願者監測團隊傳來喜訊世界級瀕危物種小青腳鷸種群數量破千超過全球學界目前公認的2020年9月16日,黃海溼地世界遺產地誌願者李東明在東臺條子泥一處高潮位區域,監測到小青腳鷸數量967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