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野生動物和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2020年3月10日晨,拍於盤錦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予分享,敬請指正!
斑海豹,Phoca largha,也叫大齒斑海豹、大齒海豹,哺乳綱食肉目鰭足亞目海豹科海豹屬,是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國的渤海、黃海北部。它們有洄遊的繁殖習性,為肉食性動物,食物主要為魚類和頭足類。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渤海遼東灣是全球斑海豹8個繁殖區之一。
冰排來客
警惕性高
頑皮可愛
作為唯一在中國海域內繁殖的鰭足目海洋哺乳動物,每年12月至來年5月,大批斑海豹會來到位於遼東灣北端的遼河口產崽過冬。遼東灣海水冬季結冰形成的冰排,是斑海豹的天然產床。2、3月份斑海豹乘著融化的冰排進入遼河口,這裡梭魚、蝦豐富,能為其繁育提供充足的養料,是天然的「育嬰房」和「搖籃」。直到5月中旬前後,斑海豹才會離開這裡,踏上返回西北太平洋的漫漫徵程。
斑海豹在登陸後只能依靠前肢和上體的蠕動,像一條大蠕蟲一樣匍匐爬行,步履艱難,跌跌撞撞,十分笨拙可笑,活動的範圍也不大。在海岸上群棲時,它們的警惕性很高,就是在睡覺時也經常醒來觀查四周的動靜,如果發現敵情則迅速從岸邊高地或礁石上滾入水中,逃之夭夭,強壯的北極熊是它最大的天敵。
遠處是海南3
懷孕的母斑海豹正常情況下在冰上產仔,斑海豹幼崽基本在浮冰上接受哺乳,胎毛脫落後才能遊泳捕食。今年春早,遼東灣結冰期溶解較往年提前大約兩周,致使部分斑海豹幼崽失去被哺乳的冰排而擱淺,得到盤錦漁民的救護。
成年的斑海豹約1.2米到2米,體重在100公斤以上,由於背部布有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點,因而取名為斑海豹。在東北地區,它們被稱為「遼東灣斑海豹」,冬天在遼東灣添丁進口後,就會成群結隊地棲息在遼河口。
今年氣溫回暖較早,斑海豹洄遊到盤錦海域的時間也早於往年,2月下旬就有漁民發現它們的身影。
棲息在遼東灣域內的斑海豹自古就有不與別處斑海豹通婚的習俗,至今保持著純正的遼東灣血統,與世界上其他繁殖區的斑海豹有遺傳差異,屬於獨立的類群,因此被命名為「遼東灣斑海豹」,具有重要的科學、生態、社會、經濟價值。
遠處是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
觀豹亭前
右邊這隻的脖子下不知怎麼受的傷
爬上冰排
早起的攝影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