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地球上的海豹

2021-01-15 潛水星球EZDIVE

海豹 是海豹科19種動物的統稱,分布廣泛,從南極到北極,從海水到淡水湖泊(貝加爾海豹,是唯一的一種淡水海豹)。海豹的遊泳本領很強,速度可達每小時27公裡,同時又善潛水,一般可潛100米左右,威德爾海豹則能潛到600多米深,持續43分鐘。海豹主要捕食各種魚類和頭足類,有時也吃甲殼類。


北象海豹身體肥壯而渾圓,雄獸具有延長的鼻子,身體主要為褐色,有黃色斑。

生活在太平洋東部,北至阿拉斯加及英屬哥倫比亞,南至加利福尼亞州及下加利福尼亞州沿岸。它們會在南方繁殖、生育及脫皮。雖然它們在遠洋區的棲息處覆蓋甚廣,但它們只會在七個主要的地方繁殖,其中四個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對出的海島。


南象海豹形狀奇特,有一個能伸縮的鼻子,當它興奮或發怒時,鼻子就會膨脹起來,並能發出很響亮的聲音。

目前全球共有約650,000頭南象海豹。研究表明它們分成3個地理亞群,每一個大洋有一個亞群。

跟蹤研究南象海豹行動的路線,從而證明它們主要覓食區在南極大陸的邊緣。雖然象海豹可能偶爾會在南極洲上岸休息,甚至交配,它們大量聚集在亞南極地區。


豹斑海豹分布範圍遍布南極大陸邊緣所有海域,遠及南美洲及大洋洲的亞南極浮冰島嶼。


威德爾海豹主要分布於南極周圍、南極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潛到水下600米,並且在水底逗留1小時以上。據估計目前大約有80萬頭。以魚類、頭足類等海洋中的生物為食。


食蟹海豹是南極海豹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約3000萬頭,佔南極海豹總數的90%以上,也是世界海豹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佔世界海豹總數的85%。以磷蝦為食,把它稱為食蟹海豹是一錯覺,因為南極的蟹類極少,不足供其食用。


羅斯海豹在南極環極分布。它們通常在茂密的綜合浮冰,但也可以在光滑的浮冰在更加開放的地區。以頭足類動物、魚類和浮遊生物為食。


髯海豹呈片狀環極地分布,一般在北極和亞北極的北緯85°以南區域。分布於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寒帶海域,包括白令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格陵蘭、紐芬蘭、庫葉島等地,洄遊時偶爾到達中國浙江平陽、寧波和福建、廣東等地的東海和南海海域。

一般獨居,很少與其他個體登上同一塊流冰。但在春季和初夏時可見到在冰上的小群髯海豹。登到冰上的髯海豹總是面向著水,距離水很少超過一個身位。髯海豹的警惕性很高,在冰上活動時,即使感到有一絲危險,也會立即逃入海水中。


冠海豹,雄性頭上有一個黑色的皮囊,乍一望去宛如戴了一頂黑色的帽子,又似雞冠的形狀,所以得名「冠海豹」。雄性冠海豹長著膨脹的頭骨冠和鼻球,當它們被激怒才會展示這種奇特的徵。

冠海豹分布於北大西洋的北極和亞北極區。大約有65000頭成熟的雄冠海豹,棲息於加拿大、巴井島與丹麥、格陵蘭島之間的戴維斯海峽。


灰海豹是灰海豹屬(Halichoerus)中的唯一成員。它們有另一個名稱——大西洋灰海豹。分布於北大西洋的溫帶沿海,西部大西洋和北美洲東北部為中心,東部大西洋和冰島,法羅群島,挪威,英國和愛爾蘭,以及波羅的海。以鮭、鱈、鯡、鰈等魚類和頭足類、節肢動物為食。


環海豹出沒於北極地區的太平洋部分。在春季和冬季期間,它們會上浮冰上進行繁殖、換毛及生育。在這期間,它們會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冰崖上出現。

成年的環海豹有黑色的皮膚,上有四個白斑紋:一條白條繞著頸部,一條繞著尾部,其身軀左右兩邊各有一條白條,由前鰭作起點,在身軀兩側繞一個大圈子。雄體身上黑白分明顯著,而雌體就相對地沒那麼明顯的對比。新生的環海豹身上是白色的乳毛。


鞍紋海豹,綽號「戀冰海豹」,一生都生活在海冰上或其附近。鞍紋海豹以毛鱗魚等中上層魚和磷蝦等節肢動物為食。分布於大西洋和北極海域,即俄羅斯以北,格陵蘭、紐芬蘭、加拿大北部。蟹殖地主要在白海、格陵蘭東、紐芬蘭北岸。


港灣海豹廣泛分布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從溫帶到北極海域,主要棲息在北美洲東部和西部沿海、亞洲東部和西部沿海、歐洲西北海岸。它們主要獵食魚類,如鯡魚、鯷科、鱸魚、鯡屬、鱈魚、牙鱈及比目魚,有時也會吃蝦、蟹、軟體動物及魷魚。


斑海豹,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國的渤海、黃海北部。它們有洄遊的繁殖習性,為肉食性動物,食物主要為魚類和頭足類。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動物,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渤海遼東灣是全球斑海豹8個繁殖區之一。


裏海海豹,又叫做「裏海環斑海豹」「喀海豹」,分布於裏海。主要吃鯉科、蝦虎魚科及甲殼類。它們會走到河口來吃鯉魚、擬鯉屬及梭鱸屬。 海雕會獵食裏海海豹,造成大量的幼海豹死亡。於1978年,在阿斯特拉罕17~40%的裏海海豹被狼所殺死。它們也會被人類所獵殺。由於工業的發展,汙染物及殺蟲劑等都令它們染病。


貝加爾海豹,是唯一的一種淡水海豹,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小的一種鰭足目動物。夏天分布於貝加爾湖內,冬天遷移到貝加爾湖北部。科學界普遍認為,貝加爾湖海豹應該來自於北冰洋,因為它們與那裡的海豹在血緣關係上最為接近。


環斑海豹分布於北半球寒帶海域,體較小,成體背部深灰,具灰白色環斑,腹面一般銀白,無深色斑。主要以鱈科魚、端足類、磷蝦等節肢動物為食,食物組成隨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地中海僧海豹曾經數量眾多,但是今天已經處於瀕危狀態,以前分布在從黑海至地中海全域,以及非洲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但是由於它會捕食魚類,因此被視為害獸而常被捕殺,有時也會被困在魚網中而溺斃。又由於受到海水汙染的迫害;現在約僅存500頭以下的數目。


夏威夷僧海豹是唯一一種全年都在熱帶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正如名字一樣,該物種僅生活在夏威夷附近的海島和環礁上。主要種群有六個聚集點:夏威夷島西北部的庫雷環礁島、中途島、珍珠港愛馬仕礁、麗莎斯科島、萊桑島以及法屬護衛艦淺灘。


加勒比僧海豹最早被發現是在1494年哥倫布第二次航海期間,數量最多時曾超過25萬隻。然而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很難再尋覓到它的身影。1952年,有人報告在牙買加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之間看到一隻加勒比僧海豹,經證實這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這種瀕危物種的身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相關焦點

  • 冰排上的來客——遼東灣斑海豹
    地球是野生動物和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2020年3月10日晨,拍於盤錦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予分享,敬請指正!斑海豹,Phoca largha,也叫大齒斑海豹、大齒海豹,哺乳綱食肉目鰭足亞目海豹科海豹屬,是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國的渤海、黃海北部。它們有洄遊的繁殖習性,為肉食性動物,食物主要為魚類和頭足類。
  • 海豹日裡說海豹
    為了保護海豹這種珍稀動物,拯救海豹基金會在1983年決定將每年的3月1日定為國際海豹日。今天便是第38個國際海豹日,那我們來認識一下海豹這個新朋友吧。圖片來源見Wikipedia 小小賽 我知道海豹的許多小知識,海豹多數種類都喜歡群居生活,為一夫多妻制,世界上的海豹媽媽平均每次生產一隻小海豹,它們幾乎在每年二三月份同一時間段出生。
  •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誌願者在行動
    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疫情期間,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主任唐在林與多名志願者4次前往斑海豹在我國的棲息地,巡護斑海豹生境。唐在林表示:「實際參與遼東灣斑海豹棲息地巡護,了解斑海豹的生存情況,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的調研,走進漁村進行科普,對於加大加強人們對斑海豹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給海豹戴上「帽子」,希望它們能拯救世界
    最近,美國科學家給海豹戴上了一頂頭盔,記錄它在海洋中的活動,希望通過它的旅行,了解到海洋熱量的變化,從而找出拯救地球的方法。早在2014年,西格曼就曾在印度洋上的凱爾格倫群島幹過同樣的事,當時她選中了一隻雌海象,給它戴上了傳感器帽子1.0版,那隻海象隨後在海裡遊了3000英裡,上浮下潛6300多次。這些特殊的傳感器帽子不會給動物造成生活困擾,當科學家再次登島的時候,會為它取下來,即便科學家無法找到它,隨著每年蛻皮季節的到來,那些黏在皮膚上的傳感器也會隨著死皮脫落。
  • 地球上全新「生命世界」,存在大規模生命體,需要我們重新認識下
    科學家們在《美國地質物理協會》會議上也進行了視頻拍攝公布數據。所以說科學家將繼續進行探索,這完全是顛覆了我們最初對生命存在的一些認識,需要我們重新認識下。,那就是海豹們富含氮的糞便可能是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象海豹...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海象,一對「大獠牙」是他們最醒目的標誌,相信這個特點使得他在「海姓」大家族當中不難被識別出來。▲先來說一說海豹吧,海豹可謂是「海姓」家族中模樣最可愛的一員,尤其是幼年時期的海豹,毛茸茸胖乎乎的小身軀不停在冰面上蠕動著,既可愛又「性感」。
  • 疫情期間4次開展斑海豹巡護,綠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志願者在行動
    編者按: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生態環境對斑海豹生存的影響。隨著近年來地球變暖,也改變了斑海豹的繁殖地及棲息地的生存環境。特別是結冰期的縮短和北移,繁殖期的斑海豹被迫向北遷移。疫情期間,中國綠髮會斑海豹保護地·大連主任唐在林與多名志願者4次前往斑海豹在我國的棲息地,巡護斑海豹生境。
  • 北極熊與海豹的博弈
    《北極熊與海豹的博弈》是今天我講的故事,我叫小清清,很高興認識你,        ---小學生睡前故事---陪您進入夢鄉!
  • 【國際海豹日特別策劃】海豹與氣候變化
    近年來,氣候變化給依賴於冰面的海豹種群帶來嚴重的影響。北冰洋地區變暖,冬末春初的冰越來越薄,母海豹難以如期生產,一些出生不足12天的小海豹,過早地跌進冰海而夭折。地球氣候變暖是海豹面臨的一場災難。  氣候變化曾導致南極象海豹大量滅絕  一項研究顯示,在約8000年前的一次氣候變化過程中,南極象海豹獲得了一塊新的棲息地,而約1000年前氣候再次變化時,這一大型棲息地上的象海豹幾乎完全滅絕。
  • 課例|速寫-海豹
    海豹的前腳相較於後腳短一些,而且鰭腳皆有指甲,指甲為5趾。它們遊泳時大都靠後腳,但後腳不能向前彎曲,所以不能行走,每當它在陸地上活動時,總是拖著累贅的後肢,將身體彎曲爬行,並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痕跡。海豹一般生活在寒溫帶海洋中,除產仔、休息和換毛季節會到冰面上、沙灘或巖礁上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海中遊泳、取食或嬉戲。
  • 為什麼海豹和豹那麼相似?海豹是陸地上的豹演化的嗎?
    海豹憨態可掬的模樣各位應該是很熟悉了,不得不說這種動物長得還真有點像豹,儘管它們一個在陸地,一個在南北極附近,但還是有人認為海豹是陸地上的豹長期在海洋生活演化而成的,真是這樣嗎?萌萌的斑海豹可是吃肉的豹的祖先是誰?它們跟海豹有關係嗎?
  • 海豹是陸地上的豹子演化而來的?
    海豹是陸地上的豹子演變的?這麼說海獅應該是獅子演變的,海象是大象演變的咯?當然不是,無論是海豹和豹子、海獅和獅子、海象和大象它們之間都沒有進化的關係,而且它們的祖先也不是一種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2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斑海豹斑海豹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及其沿岸的島嶼,在我國海海域也有斑海豹的蹤跡。斑海豹體長120-200釐米,體重100-150千克。它們身體肥壯渾圓,呈紡錘形。斑海豹全身生有細密的短毛,背部為灰黑色並分布有不規則的棕灰色或棕黑色斑點。
  • 國際海豹日,雄海豹為啥「性侵」企鵝至今仍是個謎
    今天(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這個日子什麼時候確定的?為啥要單獨為海報設立這個節日?為啥確定在3月1日?有些人為啥要屠殺海豹?海豹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你知道嗎?海豹有些生理特徵竟然與人類很相似。由於濫捕亂獵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
  • 「冰困海豹」理論上不可能(圖)
    小海豹在翻白眼  膠東在線網1月11日訊(記者 趙慶欣)11日,一則題為《煙臺海水結冰 60多隻海豹被困》的報導被各媒體爭相轉載,文中稱「東炮臺景區2000多平方米的全國最大的生態海豹灣出現大面積結冰現象,60多隻斑海豹困在凝固的冰湖中」,小海豹的安危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本網接到了大量網友留言,表達了對海豹的關切。
  • 象海豹:海灘上的土肥圓大叔
    象海豹是一種群居動物,行動緩慢,反應也比較遲鈍,人們輕輕的來到它們身邊,象海豹也會毫無知覺繼續睡大覺,但有一點要注意,象海豹最怕別人切斷它通往大海的退路,所以在觀看它時,不能站在它身後。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象海豹隸屬於海豹科,僧海豹亞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豹沒有之一。
  • 【海豹正說】加拿大捕獵海豹被歪曲,動物保護者在說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格陵蘭地區的豎琴海豹、灰海豹、環斑海豹、髯海豹(Bearded Seal)、港海豹(Harbour seal)均列為其瀕危物種紅色目錄上的"最低關注度物種"(Least Concern),即"
  • 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母海豹霸氣護犢,勇猛對峙王企鵝!
    在食物鏈中,海豹是企鵝的天敵,很多海豹專門捕食企鵝,所以企鵝遇到海豹都會躲避的。但這次,有攝影師在海邊拍攝到一隻落單的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這隻小海豹毫沒有反擊之力,任由企鵝欺負。這隻小海豹已經垂頭喪氣了,被企鵝啄得一身傷,小海豹眼神已露出一絲絕望。
  • 初生海豹被拋棄冰面,海豹媽媽:對不起
    那我們直接把目光放在南極,世界上最冷的大陸上,看看動物是怎麼對抗極寒天氣的。 酷寒,乾燥,烈風,是對南極這個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區最生動直白的描述。 南極的冷是一方面,但南極的烈風可是冠絕地球。
  • 有象鼻的海豹叫什麼?海豹象?象海豹?
    定睛一看,不由得驚嘆這海豹怎麼胖的這麼不像話!!空口無憑,上圖給大家看看。看看這一灘灘的肥肉和懶洋洋的睡姿!近親:南象海豹 The Southern Elephant Seal(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不是同一種動物。此文介紹的是北象海豹,為了方便讀者閱讀,省略為象海豹。)媽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