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格陵蘭海豹或因冰量減少而滅絕

2020-11-24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白鯨」計劃副負責人、俄羅斯科學院謝韋爾佐夫生態與進化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德米特裡·格拉佐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近幾年來,俄羅斯格陵蘭海豹棲息地的冰量有所減少,這可能導致相關的整個物種在俄羅斯境內消失。

格拉佐夫稱,「幾年來,白海的冰環境都不穩定。根據過去的觀察,當冰很少時,格陵蘭海豹幼崽的死亡率很高。這樣的年份對於海豹來說是很糟糕的。而今年,實際上就沒有冰。這一代海豹可能會消失,因為這樣的冰量發展趨勢會持續下去。目前尚不清楚,海豹會如何適應這種情況。等待它們的是什麼?它們會在我們的水域中完全滅絕,還是會以某種方式適應?也許在加拿大還會有它們的身影,那裡還有冰。」

他解釋稱,格陵蘭海豹歷史上一直在適應著過去的環境,可以在冰上繁殖。

格拉佐夫明確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崽出生在冰上,溺水的可能性就會減少。問題在於,它們在剛出生的前幾天甚至幾周,還不會遊泳。冰也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它可以凍結血液或胎盤,以阻止細菌繁殖。另外,小海豹出生在冰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躲避天敵的侵襲,畢竟它們一般還是在岸上捕獵。俄羅斯的格陵蘭海豹棲息在白海水域。在該地區,聚集著數萬頭海豹。」

他指出,俄羅斯已經禁止捕撈海豹幼崽,以使該種群能得以恢復。然而,在格陵蘭海豹成為禁止捕撈的物種後,關於它們的清點登記工作也停止了。與此同時,在海豹棲息地對其造成的人為負荷有所增加,氣候也很快發生了變化。格陵蘭海豹是海豹家族中的鰭腳目哺乳類動物,生活在北冰洋水域。成年海豹的體重達到120-140公斤,體長在180至185釐米之間。雄性和雌性海豹的大小几乎相同。海豹的壽命為30至35年,有的可達40年。


 

相關焦點

  • 跨萬年高解析度模擬顯示:格陵蘭三大冰川冰量損失遠超預期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月17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報告稱,1880年至2012年,僅格陵蘭島三個大冰川,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就達8.1毫米。研究顯示,在目前關於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的最壞場景下(RCP 8.5)這三個最大冰川損失的冰量將會遠大於此前預期。
  • 跨萬年高解析度模擬顯示:格陵蘭三大冰川冰量損失遠超預期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月17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報告稱,1880年至2012年,僅格陵蘭島三個大冰川,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就達8.1毫米。研究顯示,在目前關於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的最壞場景下(RCP 8.5)這三個最大冰川損失的冰量將會遠大於此前預期。
  • 南澳神仙企鵝瀕臨滅絕 海豹增加或為主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7月30日報導,澳大利亞南部袋鼠島企鵝中心的經營者艾裡弗(John Ayliffe)認為,若不即時採取補救措施,南澳水域的小企鵝將在5年內滅絕。小企鵝又名神仙企鵝,目前僅在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能看到。小企鵝的數量在整個南澳,包括袋鼠島、格萊奈特島和皮爾遜島都一直在減少。
  • 【國際海豹日特別策劃】海豹與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曾導致南極象海豹大量滅絕  一項研究顯示,在約8000年前的一次氣候變化過程中,南極象海豹獲得了一塊新的棲息地,而約1000年前氣候再次變化時,這一大型棲息地上的象海豹幾乎完全滅絕。由於環境良好、食物充足,象海豹很快遷徙到這裡並形成一個大規模種群。但是,約1000年前,氣候再次變化,冰蓋「捲土重來」,除少數象海豹回到原有家園外,這一地區的大多數象海豹都隨環境變化而滅絕。
  • 俄羅斯訓練海豹當水下奇兵 防止恐怖分子在水下襲擊海軍核設施
    本報綜合報導 據俄羅斯《真理報》6月11日報導,在俄羅斯極地地區有一個被叢林環繞的湖泊,這裡平時水深浪靜,漲潮後,一條狹窄的海灣將湖泊與海洋連接在一起。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海洋生物研究所的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以這個湖泊為基地,專門負責訓練海洋哺乳動物執行水下救援,防止破壞分子和恐怖分子對海軍核設施發動的水下襲擊。
  • 關於加拿大海豹屠宰的謬論與事實
    事實:海豹幼崽是商業性海豹屠宰的主要目標。在加拿大,新生的「白毛」格陵蘭海豹是禁止捕獵受保護動物。 但一等到它們的白毛開始脫落 – 出生後 12 天后 – 海豹捕獵者便可合法捕獵這些海豹幼崽。事實上,在過去五年慘遭商業性海豹屠宰捕殺的海豹中,足足有 97% 的海豹不到 3 個月大—甚至大多數僅出生不超過一個月。
  • 研究發現,即使氣候變涼,格陵蘭冰川仍將繼續萎縮
    這項發現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上,這意味著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一個臨界點,每年的降雪補充了冰蓋,而這些降雪無法跟上流動的冰的速度。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這些遙感觀測,以研究冰的排放和積累如何變化,而且他們發現,排入海洋的冰遠遠超過了積聚在冰蓋表面的積雪。
  • 格陵蘭發生大規模融冰現象,去年共流失6000億噸!
    格陵蘭的冰蓋去年夏天大規模融冰。(網絡圖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團隊指,格陵蘭的冰蓋去年夏天出現大規模融冰,融化速度接近破紀錄的水平。數據顯示,僅在去年7月一個月內,格陵蘭的地表冰量減少1970億噸,相當於8000萬個奧運會遊泳池。
  • 研究稱格陵蘭冰蓋去年融化量創紀錄,平均每分鐘損失一百萬噸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暖,格陵蘭冰蓋2019年融化了近5320億噸,相當於全年平均每分鐘損失100萬噸,每秒可填滿7個奧運會規模的遊泳池。
  • 研究稱格陵蘭冰蓋去年融化量創紀錄,平均每分鐘損失一百萬噸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楊佳吟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暖,格陵蘭冰蓋2019年融化了近5320億噸,相當於全年平均每分鐘損失100萬噸,每秒可填滿7個奧運會規模的遊泳池。研究者發現,格陵蘭冰蓋2019年損失冰量達5320億噸,創下紀錄,而且是2003年以來年平均損失量(2550億噸)的兩倍。報導稱,北極地區的氣候正以接近低緯度地區兩倍的速度急劇變暖。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格陵蘭冰蓋這一融化趨勢是否已不可逆轉。
  • 北極熊真的要滅絕了麼?
    圖/Andy Rouse2019年年初,50多隻飢餓的北極熊闖入俄羅斯新地島尋找食物的新聞瞬間傳遍世界,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的第一感受是:讓這群毛茸茸的傢伙,吃頓飽飯吧。 生活在俄羅斯北部的北極熊,的確更有可能飽受飢餓之苦。
  • 海豹極度瀕危列入紅色名錄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亞洲代表特別助理何勇告訴《北京科技報》,目前,格陵蘭群島大約每年捕殺7.5萬頭海豹,俄羅斯每年捕殺4萬頭,挪威每年捕殺9千頭。照這樣捕殺下去,未來15年,北極地區的海豹數量會減少70%。其實,不僅北極附近的海豹受到威脅,中國沿海的斑海豹也面臨種群日益減少的危險。
  • 盤點12種北極動物:北極熊最愛吃海豹
    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海豹,也正因為如此,它們主要生活在沿海區。  這種令人難忘的動物又名普通雀(common puffin),是以前的幻燈片提到的已經滅絕的海雀的近親,但是帕芬鳥現在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這種海鳥的大部分時光都在水上度過,它們會潛入水中捕捉小魚和魷魚。
  •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他們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他們的皮毛被用作外套的原料;他們的脂肪用於油燈和化妝品:直到十九世紀末,全世界每年都有數百萬隻海豹被獵殺。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題是今天商業狩獵對今天海豹種群的影響。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成功地將幾乎所有物種包括在內。
  • 專家稱20年後地球再無海冰 17種極地動物遭滅絕之災
    然而情況遠比這更為糟糕,根據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最新研究,17種在極地生活的動物和北極熊一樣面臨滅絕的危險。  美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氣候科學主任沙亞•伍爾芙稱:「很多人都知道氣候變暖導致了北極熊生存困境,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包括浮遊生物以及鯨魚在內的各種動物都面臨相似的困境。」
  • 青島動物保護志願者在2014中國漁業博覽會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
    背景資料: 美國於1972年禁止本國的海豹產品貿易;2010年歐盟實施海豹製品貿易禁令;同年,曾以海豹貿易文明的俄羅斯停滯殺戮;2013年中國臺灣禁止海豹活體及製品貿易; 加拿大銷往中國的海豹產品中曾被發現汞含量超標10倍;而海豹油(也稱海狗油)、海豹鞭中的Omega-3,經美國及英國研究發現,會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症的機率增加
  • 格陵蘭冰川發生大面積破裂,流入海洋
    格陵蘭冰川破裂,大面積冰塊流入海中。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機構(Geological Survey of Denmark andGreenland)研究,自1999年以來,格陵蘭冰川有160平方公裡的冰消失,面積相當於紐約曼哈頓的兩倍,且冰層消失的速度,在過去兩年內不斷加速。科學家指出,由於格陵蘭島溫度升高,冰川破裂的情形可預見,但如此大面積的破冰並不常見。
  • 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達5320億噸!光7月就流失一半
    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越趨嚴重,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幾乎一半冰量於7月份流失。CNN報導,20日發表於期刊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研究指出,格陵蘭在2019年流失5320億噸的冰,這比2003年以來的年平均還多出一倍多。去年7月,來自歐洲的暖空氣北移,導致氣溫遠高於正常,造成冰層表面大面積融化。2003年至2016年間,格陵蘭冰層平均每年融化2550億噸冰。
  • 去年格陵蘭冰蓋融化量創歷史新高,抬升全球海平面1.25毫米
    薩斯根目前就職於德國的阿爾弗雷德 · 韋格納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他在研究中提到,「格陵蘭冰蓋不僅是在融化,而且速度越來越快」。而就在出現新紀錄的前兩年,年均融冰量只有 98 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