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學學渣

2020-08-18 溫州抽屜

摘要:距今5億多年前,因為環境的變化,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難以置信的生物,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許多年以後,恐龍統治了這顆星球,又過了許多年,人類主宰了藍星……

李世石0-2谷歌AlphaGo

距今5億多年前,因為環境的變化,地球上 突然 出現了許多難以置信的生物,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許多年以後,恐龍統治了這顆星球,又過了許多年,人類主宰了藍星。

在層層疊疊的巖石中,寒武紀的化石們,倔強地表示,我們來過。

在中國,一家來自象牙塔的晶片公司橫空出世,起名叫寒武紀。

2020年7月20日,寒武紀完成科創板上市,這個成立僅4年的公司市值馬上進入千億俱樂部。

公司創始人陳天石在35歲這年,身家接近300多億元,上演了一個驚人的財富神話。

天才兄弟

陳天石有個天才哥哥,叫陳雲霽。

陳雲霽1983年出生於江西南昌,9歲入中學,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歲進入中科院計算所碩博連讀,並成為當時首個國產通用CPU 龍芯 的研發成員。25歲成為8核龍芯3號的主任架構師,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術天才。

小時候,兄弟倆都屬於調皮搗蛋型,喜歡打遊戲。

後來,哥哥上了大學,卻告訴陳天石: 上大學後可以隨便打遊戲。 哥哥的 引誘 ,成了陳天石考中科大少年班的直接動力。喜歡打遊戲的少年多如牛毛,能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鳳毛麟角,這兩個天才兄弟的智力水平無疑極高。

考上少年班後,陳天石在大學裡最喜歡的,是打遊戲和閒逛。

大二光學和原子物理課,陳天石一節沒去過,期末時求老師破例單獨考試,靠著臨時抱佛腳的70多分躲過留級。

一開始,陳天石學的是數學,臨畢業時,對著一塌糊塗的成績單,陳天石慌了,懷著 以後可能會沒飯吃 的悲壯心情,決定換個專業考研。

換哪個專業他心裡也沒想法,於是決定 抓鬮 。

命運就是這麼神奇,他 抓鬮 的最終結果是計算機。在計算機這條路上,陳天石最終遇到了讓其痴迷的人工智慧。

陳天石考入中科大計算機系讀研究生,並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其間,他遇到了同是少年班出身的導師姚新。姚新發現了陳天石在人工智慧方向的天賦,並成功 忽悠 陳天石學習人工智慧(AI)。

曾經沉迷於打遊戲的陳天石,從此開始沉迷於人工智慧,並很快完成了 學渣 的逆襲。

因為愛人在北京的關係,陳天石讀博的最後一年,經常跟導師找藉口說去北京計算所做基礎研究。一來二往,陳天石漸漸了解了哥哥所負責的龍芯項目,並且得到龍芯項目首席科學家、哥哥的老師胡偉武的賞識。

博士畢業後,在胡偉武的盛情邀約下,陳天石跟隨哥哥,加入龍芯,從事晶片版圖繪製的工作。

在2010年時,人工智慧尚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方向,絕大多數計算所都是在做著晶片相關的研究。陳天石無用武之地,鬱郁不得志。

當你手裡有槍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想射點什麼。最後的靶向,往往是你身邊的事。陳天石拎著 人工智慧 這把槍,瞄準了晶片。

當時,中國晶片設計技術落後於發達國家幾十年,人工智慧也同樣落後。但命運推著陳氏兄弟走向了 AI+晶片 的交叉研究,並在該交叉領域一躍成為先行者。

2016年3月,北京中科寒武紀科技有限公司在中關村註冊成立,陳天石擔任公司CEO,陳雲霽則選擇繼續在計算所搞科研,擔任寒武紀的首席科學家。如今,陳雲霽逐漸淡出寒武紀,選擇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陳天石則以33.19%的持股份額,在公司上市後,成為身家300多億的富豪。

華為加持

大多數人對於寒武紀到底是幹什麼的,並不了解。

在普通人看來,AI、人工智慧這樣的字眼,充滿了科幻色彩。市面上已然可以實現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前沿技術,也讓人們感覺這些機器似乎具有了 靈魂 。

在這樣的認知下,AI晶片更是充滿神秘。與傳統晶片相比,AI晶片是如何讓生命的力量、認知的能力在矽基半導體中產生萌芽的?

真相只有一個: 算力。

從製造工藝角度來看,AI晶片與傳統晶片之間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晶圓塗膜,光刻顯影、集成電路那一套。但在性能方面,AI晶片則有著質的飛躍。

所謂 性能 ,便是運算速度。AI晶片的認知能力,全然蘊含在強到不可思議的運算能力當中。

2016年,谷歌研發的阿爾法狗一戰成名,給全球普及了 深度學習 。其實在此之前,深度學習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發展了十餘年。搞深度學習的人經常調侃說,這件事非常像煉丹:他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是加點這個看看效果,不行就換點那個看看效果。最後的結果是,模型越聰明,可用性越強。從某種意義來說,該模型便是具有認知能力的 靈魂 。整個深度學習的目的,便是為了訓練出一個成熟的算法模型。

在計算機科學中,UNIX 系統的發明人之一肯 湯普森有一句名言: When in doubt, use brute force. (遇到問題,就用蠻力)。

AI晶片,則正是這種蠻力的賦能者。

2017年9月華為通過與寒武紀的合作,率先推出了內置獨立AI晶片的麒麟970,搶佔了 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智慧型手機AI計算平臺 名號,使其成為華為手機的一大賣點。

寒武紀也在這次合作中露足臉面,正式走進硬體發燒友的視線中,成為 中國芯 陣營中最受矚目的 網紅 。

2017年、2018年,寒武紀的收入全部來自IP授權,就是賣自己的AI晶片技術授權,其背後的支撐產品便是終端智能處理器(AI晶片的一種,主要用於手機終端)。

這兩年,華為佔其營收的98%和97%,是寒武紀最重要的衣食父母,沒有之一。

遺憾的是,2019年6月,華為發布了麒麟810,這次內置的NPU不是來自寒武紀,而是華為自研的達文西架構。

現實與夢想

電信行業有一句話,專門用來形容華為 滅霸 般的競爭力: 華為學誰,誰死;誰學華為,誰死。 2019年,華為帶給寒武紀的收入驟降一半。更糟糕的是,華為也開始力推幾乎同質化的全套AI晶片板卡和模組,與寒武紀形成了直接競爭。

為了自救,寒武紀相繼開拓了雲端、邊緣端和智能計算集群系統,試圖通過雲、邊、端全覆蓋,來打造 一體化智能晶片設計平臺 。2019年,寒武紀與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達成合作。再加上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的訂單,政府訂單開始撐起了寒武紀的半壁江山。在 國產替代 的風口之下, To G 生意成為了寒武紀的救命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市場中,華為海思與英偉達等巨頭目前所推出的業務線,也同樣與寒武紀相重合。

對此,寒武紀在招股書中坦言: 華為海思未來與本公司在終端、雲端、邊緣端人工智慧晶片產品領域均存在直接競爭。

在此前寒武紀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中我們可以看到,就智能處理微型架構而言,寒武紀的單核計算能力相比於英偉達並無明顯優勢。

與其說寒武紀是一家晶片公司,倒不如說它是一家AI企業。

一直以來,陳天石都在對外強調寒武紀的 墊腳石 定位。乍一看這是一種很謙虛的說法,但仔細品味,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野心。寒武紀所處的晶片行業作為最底層土壤式的上遊企業,若真的可以充當所有人工智慧公司的 墊腳石 ,便意味著與該業態中所有的企業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結。未來,機器人、自動駕駛設備、智能攝像頭、安防系統等眾多應用領域,都將為晶片這一底層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商業空間。

對寒武紀來說,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絕不是一句簡單的正能量口號,而是其身家性命之所系。

目前來看,對寒武紀的唱空依據無外乎來自 常年虧損 營收市場稀缺 競爭業態殘酷 等理由。但將時間維度放長遠,我們便可以看到,整個行業生態的構建,才是寒武紀能否活下去的關鍵因素。

理想是很美好的,在那個想像中的、人工智慧百花齊放的新世界裡,寒武紀縱使無法成為最強的頭部廠商,但由於需求市場的巨大體量,也有著充足的騰挪空間來找尋差異化競爭的生存空間。

然而,放眼當下,真正用得著AI晶片、與廣大消費者有著足量關聯的需求市場,只有智慧型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少數消費品。

遙遠的彼岸會有星星上的金子落下。但彼岸究竟有多遙遠,沒人知道。

虛擬實境(VR)是前車之鑑。

2016年前後,大量創業公司進入VR行業。在VR頭盔方面有銀河數娛、小鳥看、深圳虛擬實境科技等公司;一體機、VR眼鏡產品領域有睿悅信息Nibiru、焰火工坊等;在內容領域,有暴風魔鏡APP、贊那度 旅行VR ;在周邊設備領域,也出現了Virtuix的Omni 體感跑步機、蟻視體感槍等公司。

四年後,這個賽道的創業者,大都死掉了。

人工智慧是一個更宏大的世界,晶片也是一個更為堅實的基座型領域。

對寒武紀來說,找到得以盈利的需求市場,哪怕只有一點點,先撐下去,然後等待人工智慧大廈落地,等待著同行者將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機器伴侶等科幻世界照進現實,那個光明的未來才會到來。

躍過龍門的力量,不只在寒武紀自己手中。

資本市場給予寒武紀的千億市值,實在是令人驚嘆的技術樂觀。來自:市界

來源:溫商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考研「不用考」數學的6類專業,適合數學「學渣」報考!
    一、哲學類專業哲學類專業主要包括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性、倫理學、宗教學等專業,對數學的要求非常低,因而吸引了很多數學「學渣」的報考。二、法學類專業法學類專業是考研的熱門專業,尤其是法學碩士,考研報考人數非常多,一方面是法考的通過率較低,法學類專業本科畢業就業面窄,沒有通過法考只能考研,另一方面便是法學碩士不用考數學,吸引大學非法學專業的數學「學渣」報考。
  • App今日免費:學渣快來用數學拍照解題器
    如果你是數學學渣,而且還在上學,那麼這款PhotoMath絕對可以幫你快速的解決難題,它的功能很簡單也很神奇,你只要打開手機攝像頭,它就可以向識別二維碼一樣識別這道題,然後把這道數學題解出來 ,更厲害的是它還支持解題步驟,正是生不逢時啊。
  • 四年級「學渣」的數學作業,自己狂草錯題多,老師:硬著頭皮看!
    四年級「學渣」的數學作業,自己狂草錯題多,老師:硬著頭皮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四年級「學渣」們的數學作業:首先看到這頁作業本,似乎總是由種不想看下去的感覺,字跡實在是太潦草了,加之還出現了很多的錯題,連老師都表示自己是硬著頭皮批完的,無奈之給了「乙」級別!
  • 韓擬在所有學校設置「虛擬實境」科學教室,用AI消滅「數學學渣」
    韓國《中央日報》5月27日援引韓國學生在國際學生學業成就評估項目(PISA)和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比較研究(TIMSS)中得到的評價。報導稱,為改變令學生感到無趣且困難的數學、科學課程,韓國政府頒布了新的計劃,準備利用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等先進技術開設科學教室,並通過人工智慧對「數學學渣」進行診斷。
  • 說數學的是學渣,這個科目讓學霸瑟瑟發抖!
    說數學的是學渣,這個科目讓學霸瑟瑟發抖!其實英語成績比較差的話,花大量的時間去背誦單詞就好,最好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這些對於學渣來說有點困難,但是只要把英語和語文一樣看待,也是可以提高成績的。 數學 之前網上有這樣的一個段子
  • 4個適合「數學學渣」考研的專業,考研優勢大,就業前景好薪資高
    本期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這4個專業適合「數學學渣」考研。 4個適合「數學學渣」考研的專業 1.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性難題,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3位院士聯名寫信
    當然,教育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學霸和學渣就是優勝劣汰的產物。人們對學霸的印象通常都是學習好,文質彬彬的;而對於學渣的印象普遍是不好好學習,整天遊手好閒,插科打諢的那種。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大家眼中的學渣,但是卻憑藉自己的努力,一舉摘掉學渣的標籤,在20歲的時候攻克世界性難題,獲得3位院士聯名推薦,成為最年輕的大學教授。說起學渣這個稱號,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他畢竟還是有長處的,但是學渣這個稱號他還是擔得起的。他就是劉路。
  • 「學渣」中的天才:只活了32歲,卻留下3900個公式
    拉馬努金,一個被稱為"學渣"中的天才人物,一生致力於數學研究,在被發現之前一直是眾人眼中毫無作為的學渣,在"伯樂"出現以後,硬生生地改寫了數學領域的歷史。後來勉強考上大學,卻因為多次掛科被學校勸退,甚至連畢業證書都沒能拿到,不過他所掛的學科都是文科,而和數學相關的科目成績都非常優秀。就是這樣一個世人眼中的學渣,卻在離開學校之後展示了自己過人的數學天賦。
  • 數學不好,不能報這6個專業!否則學霸變「學渣」!
    研究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是具有超越具體科學和普遍適用的特徵,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如果數學不好,很可能會掛科。所以在報考的時候要慎重考慮。金融學:這是一個熱門學科,不要以為女生沒什麼好讀的去讀讀金融學,以後出來當會計比較好,要知道,公司財務、證券投資、保險精算、風險管理與控制等這些都是金融學的範疇。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
  • 學生黨「最頭疼」的3科作業,學霸輕鬆應對,學渣欲哭無淚
    這眾多的科目作業之中,三個科目被學生譽為最難完成的作業 ,學霸做起來輕鬆應對,而學渣做起來欲哭無淚。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哪3門作業?話題是"努力學也不一定學好的科目",我們的數學科目就拔得頭籌,獲得冠軍。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對於學生黨來說,數學是一個恐怖的存在。數學科目非常的深奧。不僅限於有很多的公式,還需要解題者擁有良好的解題思路和邏輯思維。對於學霸來說,不斷的學習數學,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已經了解到數學解題的規律。擁有了好的解題思路和思維能力。這時數學作業,對於學霸來說就可以較輕鬆的面對。
  • 32歲印度「學渣」,死後留上千數學公式,如今生日成印度數學日
    不過他終究是難見的天才,一年之後伯凱亞帕學院錄取了他,可惜他無法放棄自己對於數學的執著,再次忽略了文科的成績,因而被再次勸退,淪為眾人眼中的「學渣」。但他也沒有放棄數學,繼續從圖書館中借來數學書研究。根據印度習俗,1909年在家人的安排下,22歲的拉馬努金迎娶了一個9歲的妻子。婚後,作為一個丈夫,又是家中長子,他不得不拼盡全力工作以養活這個家。幸而這個時候朋友推薦他去找富有的官員奧拉,這位官員賞識他的數學才能,每個月給他一筆錢讓他得已專心做研究。
  • 20歲學渣攻克了世界級難題,三名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最年輕教授
    不過隨著教育的發展,優勝劣汰是不可避免的,「學渣」和「學霸」這兩個網絡用語是現在人們最常用來劃分不同成績的孩子的標籤。 「學渣」劉路是他以前生活中大多數人對他最普遍的看法。因為這實在是無可厚非,劉路從初中開始成績就並不能算優秀,甚至可以說是差勁至極,多個科目的飄紅,甚至連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都是不及格,這怎麼說都夠不上現代人口中的「學霸」,但也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學渣」級差生劉路,卻在自己20歲那年一舉攻克了當時很多人窮極一生都無法破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隨後更是直接實現了從學生變成教授的跨越性的轉變!
  • 我國20歲學渣逆襲之路,攻克世界難題,破格提升為教授!
    天才很多,但「後起之秀」更甚,即便是一個學渣,在後天努力之下也可能「一鳴驚人」。出生於小康之家的劉路,在父母的薰陶之下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無論是在小學還是初中,他的數學成績都不突出,並且由於痴迷於研究數學理論,忘卻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導致學習成績極差,是別人眼中的學渣。
  • 一個學渣的吶喊:ü跟jqx,兩點不省略礙著誰啥事兒了!
    摔就摔了吧看看有點無奈,不過也只能罷了,但是作為一個曾經的小學一年級語學渣,一個曾經的一年級學生家長,不由就想起學漢語拼音的噩夢。沒事脫什麼帽!小時候老師說啥就是啥,老師說小ü見到jqx,脫帽敬個禮,咱就得脫帽敬個禮。一直到為人父母,長給孩子輔導語文我才生出了疑問「咱要是不脫帽行了禮,到底礙著誰啥事兒了!」
  • 孩子愛和學渣玩,如何防止被「帶偏」?
    在《好父母養出好孩子》一書中,我倡導的一個原則就是:讓孩子勇敢坐第一排,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有家長訴苦:你說得沒錯,可我孩子不按這個路子來,對「學霸」敬而遠之,偏偏喜歡「學渣」;本來成績不錯,時間長了,會不會被「帶偏」?這很正常,但處理起來,不能草率。
  • 別讓智商背鍋,學渣和學霸的差距在於這四種品質,走上社會都有用
    坐在學渣區的孩子,家長也會失落無比。但是,坐進學霸區就能成為學霸嗎? 老師坦言,並非如此。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別不是一星半點,不能單看成績,還要看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一些家長毫不猶豫甩鍋,「孩子智商低,比不過智商高的孩子。」
  • 「學渣」中的天才:只活了32歲,卻留下3900個公式!穿越?
    「學霸」就是指那些智商高、學習能力強的人,在他們面前,「學渣」們只有瑟瑟發抖的份。然而,印度的一位「學渣」,卻成功的實現鹹魚翻身,讓眾多世界級「學霸」膜拜不已,他就是數學界的鬼才,被上帝偏愛的男人——拉馬努金。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級難題,三院士聯名推薦,破格提為最年輕教授
    曾經我國就有一個二十歲的學渣攻克了世界級的難題,最後他被三院士聯名推薦,被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從學渣到教授,這個二十歲的男孩是如何做到的?劉路生於1989年的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國企員工,母親是企業的一名工程師,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使得劉路非常喜歡學習數學,但是自小學開始,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理想。
  • 班主任:數學「拔尖」的學生,多半會有三種共性,學渣是學不來的
    學生從小到大,學霸和學渣一眼就能分辨出來,而數學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好數學?也許很多人認為數學是一個函數,微積分,各種公式和定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根本用不上啊?其實,學習數學並不是讓你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鍛鍊你的大腦思維能力,小到買賣算帳,你需要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的任何方面。
  • 20歲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為中國最年輕教授
    這位就是學渣劉路,劉路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在高考後,通過自己的入路,考進了985學府,中山大學。但是劉路的成績一直處於中等,不高也不低,就是這樣成績的劉路,卻解開了世界難題,讓數學界的泰鬥都眼前一亮,新鮮血液來了,數學界的新鮮養分來了,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