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科普 | 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光學鍍膜人轉起

2020-09-21 博頓光電

博頓導讀

聚焦離子束(Focused Ion Beam, FIB)憑藉其獨特的微/納尺度加工製造能力和優勢,已成為多領域科技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近年來FIB系統在我國的安裝數量逐年攀升,從事FIB的科技人員也逐年增加。今天帶來離子束(FIB)技術科普,推薦每個光學鍍膜人閱讀並交流探討。

聚焦離子束( FIB)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化要歸功於液態金屬離子源的開發。

1970 年代初期美國Argonne 國家實驗室的V.E.Krohn 和G..R.Ringo、英國Cluham 實驗室的R.Clampitt 和美國Oregon 研究中心的J.Orloff 和L.W.Swanson 等人先後開發了不同類型的液態金屬離子源, 並嘗試應用於FIB 系統。

1978 年美國加州休斯研究所的R.L.Seliger 等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臺Ga+ 液態金屬離子源的FIB 加工系統, 開創了FIB 實用化的先河。該系統的離子束斑直徑為100 nm, 束流密度1.5 A/cm2, 束亮度達到3.3×106 A/cm2·sr。

到1980 年代和1990 年代, 在機理研究、裝備研製和應用技術研究方面, FIB 技術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不同用途、多種結構的商品型FIB 系統批量投入市場, 配備到各類研究實驗室, 一部分也進入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廠。

聚焦離子束技術在微電子行業的廣泛應用, 大大提高了微電子工業上材料、工藝、器件分析及修補的精度和速度, 目前已經成為電子技術領域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之一。


FIB系統的工作原理


FIB 技術是利用靜電透鏡將離子束聚焦成極小尺寸的顯微切割技術,目前商用FIB 系統的粒子束是從液態金屬離子源中引出。


FIB技術在晶片設計及加工過程中的應用


1)IC晶片電路修改   

用FIB對晶片電路進行物理修改可使晶片設計者對晶片問題處作針對性的測試,以便更快更準確的驗證設計方案。 若晶片部分區域有問題,可通過FIB對此區域隔離或改正此區域功能,以便找到問題的癥結。FIB還能在最終產品量產之前提供部分樣片和工程片,利用這些樣片能加速終端產品的上市時間。利用FIB修改晶片可以減少不成功的設計方案修改次數,縮短研發時間和周期。


2)Cross-Section 截面分析

用FIB在IC晶片特定位置作截面斷層,以便觀測材料的截面結構與材質,定點分析晶片結構缺陷。


3)Probing Pad   

在複雜IC線路中任意位置引出測試點, 以便進一步使用探針臺(Probe- station) 或 E-beam 直接觀測IC內部信號。


聚焦離子束技術在微納加工技術上的主要應用


FIB 技術是當今微納加工和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業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由於它集材料刻蝕、沉積、注入、改性於一身, 有望成為高真空環境下實現器件製造全過程的主要加工手段。

目前, FIB 技術主要應用在: ① 光掩模的修補; ② 集成電路的缺陷檢測分析和修整; ③TEM 和STEM的薄片試樣製備; ④ 硬碟驅動器薄膜頭( TFH) 的製造。

同時, FIB 其他一些重要應用還在開發中,它們是: ① 掃描離子束顯微鏡(SIM); ②FIB 直接注入; ③FIB 曝光, 包括掃描曝光和投影曝光; ④多束技術和全真空聯機技術⑤FIB 微結構製造( 刻蝕、沉積) ; ⑥ FIB/SIMS( 二次離子質譜儀) 技術。


基於聚焦離子束技術的微刀具製備方法


將FIB技術的應用擴展到微型刀具的加工中,在設計組建的聚焦離子束系統與高精度的旋轉器相結合的實驗平臺上,利用聚焦離子束的銑削功能對不同材料的刀具毛坯進行複雜三維結構的微刀具加工。通過設定恰當的聚焦離子束加工參數以及精確控制刀具毛坯與離子束入射方向之間的方位,輸入不同的灰度圖像精確控制FIB銑削,能夠加工各種複雜幾何形狀的微刀具。與其他傳統的刀具加工方法相比,本發明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重複性強、應力應變小、可在線觀測、適用於各種材料和幾何形狀等優點。


可以想像,FIB 像一把尖端只有數十nm 的手術刀。離子束在靶表面產生的二次電子成像具有數nm 的顯微分辨能力,所以FIB 系統相當於一個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操作的微加工臺它可以用來在任何一個部位濺射剝離或沉積材料。用FIB在一個微球上挖了一個環形坑。這種微細加工操作是任何其他一種微加工手段所無法做到的。


FIB 這種微切割能力已用於量產,現代計算機的讀寫微磁頭就是用FIB 加工的。傳統光學曝光方法製作的讀寫磁頭比較大,所以在傳統微加工工序之後,利用FIB再對磁頭部分改形,通過FIB切割可以將磁頭部分縮小到只有100nm 左右,大大提高了磁頭的解析度,提高了硬碟的讀寫密度。用FIB對一個磁頭改形只要,整個定位和加工都是自動化的。


聚離子束技術及組合系統顯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它的精確定位、顯微觀測和細微加工功能使其在微電子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相信, 隨著我國微電子工業的發展, 聚焦離子束設備及應用技術也必將被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END>


內容來源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

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博頓君,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於博頓光電

「博頓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新型離子源及離子束裝備關鍵技術研發、設計和製造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2019年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核心團隊在光電技術與微納加工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具備國內頂尖的專業技術研發與設計能力,在國內離子束技術與裝備產品領域處於第一梯隊,已開拓和積累了上百家行業典型客戶。公司主營業務與產品為:

各類高端離子源設備產品:RF射頻離子源、中空陰極霍爾離子源、IBF 專用離子源、其他特種離子源

離子束微納加工裝備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離子束薄膜沉積、刻蝕及表面處理

納米薄膜器件、光柵器件等納米光電元器件的工藝方案開發與服務 面向光電細分行業的物聯網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

博頓光電致力於通過高端離子源核心技術及離子束裝備的國產化,在離子束微納加工核心部件與整機裝備細分領域取得突破、成為行業「單打」冠軍,打破國外壟斷,解決國內在高端離子源及離子束設備領域「用不上」和「用不起」的行業困局,從上遊核心部件解決精密光電行業的「卡脖子」問題,有力支撐我國精密光學、光通信、OLED、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升級,帶動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能力與價值提升。

相關焦點

  • 聚焦離子束(FIB)技術
    聚焦離子束技術在微電子行業的廣泛應用, 大大提高了微電子工業上材料、工藝、器件分析及修補的精度和速度, 目前已經成為電子技術領域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之一。FIB 技術是利用靜電透鏡將離子束聚焦成極小尺寸的顯微切割技術,目前商用FIB 系統的粒子束是從液態金屬離子源中引出。
  • 【技能】聚焦離子束(FIB)技術
    聚焦離子束技術在微電子行業的廣泛應用, 大大提高了微電子工業上材料、工藝、器件分析及修補的精度和速度, 目前已經成為電子技術領域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之一。FIB 技術是利用靜電透鏡將離子束聚焦成極小尺寸的顯微切割技術,目前商用FIB 系統的粒子束是從液態金屬離子源中引出。
  •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機臺和測試方法簡介
    若結合場發射式電子顯微鏡進行實時觀測,即所謂的雙粒子束FIB(Dual Beam FIB) 加速電壓:FIB:1~40kV,SEM:0.5~30kV解析度:FIB:5nm,SEM:1nm (at 15kV)放大倍率:FIB:60~250,000倍,SEM:70~2,000倍(低倍率模式),250~800,000倍(高倍率模式)
  • 行業科普|《阿凡達》也有「生物光學」?(光學應用學習者必看)
    而現如今,藉助基因技術的進步,讓植物發出可見光已不再是一個幻想。博頓君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生物光學的話題。較短的波長(或較長波長加上光敏劑)可以殺死植物和其他生物,並使人患上癌症和其他衰弱的病症。生物光學是對光的有益和有害影響的研究,研究範圍從原子水平一直到生物群落水平。生物光學是一個激動人心且具有挑戰性的科學領域,光生物學家使用所有的科學工具來研究光的化學和生物學效應。
  • 每天學一點:FIB聚焦離子束
    據說關注我們能發好paper哦~              FIB即聚焦離子束,具有兩大功能,一是將液態金屬離子源產生的離子束經加速、聚焦後用於轟擊樣品表面,使之產生二次電子信號以獲得樣品表面的電子像(類似於SEM);二是利用強電流離子束對表面原子進行剝離,以完成微、納級別表面形貌加工
  • 納米技術研究的新工具:聚焦離子束
    但在這篇報導中,聚焦離子束(FIB)顯微鏡採用離子束為光源,其不僅具有電子顯微鏡分析材料的功能,還能夠對材料進行解剖分析,從而得到三維圖像。總的來說,離子束顯微鏡更具有優越性。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科學家們採用一種全新的「納米手術刀」來合成具有納米精度的樣品或材料,同時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跟蹤這一過程。
  • 鍍膜應用中常見離子源簡介
    20世紀60年代,美國Kaufman教授主持研製的寬束低束流密度的離子轟擊電推進器為帶柵網的離子源,被稱為考夫曼離子源(Kaufman);而蘇聯則以霍爾離子源(End-Hall)為主。●    光學鍍膜領域可用於電子束輔助沉積以及磁控濺射輔助,主要是後氧化及後氮化太陽能行業可用於 PECVD沉積減反層、鈍化層、吸收層和阻擋層等●    顯示行業可用於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系統(FIB-SEM-EDX)安裝完成
    )型號:FEI-Scios 2 Hivac主要參數:離子束分辨小於3nm@30KV電子束解析度:workspace<1nm@15KV,workspace<1.6nm@15KV樣品XY方向移動範圍不低於100nm,Z方向不低於50nm,可繞Z軸旋轉任意角度傾斜角度T範圍不小於-4o到70o
  • 行業科普|光學原理: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雷射直寫
    博頓導讀雷射直寫是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之一,今天博頓君為大家科普這一簡明的光學原理。技術簡介雷射直寫是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之一,它利用強度可變的雷射束對基片表面的抗蝕材料實施變劑量曝光,顯影后便在抗蝕層表面形成要求的浮雕輪廓。雷射直寫製作衍射光學元件(DOE)是把計算機控制與微細加工技術相結合,為DOE設計和製作的方法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製作精度可以達到亞微米量級。
  • iCEM 2016特邀報告: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在微納米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聚焦離子束(FIB)技術在微納米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彭開武 高級工程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檢測技術室報告摘要:  聚焦離子束技術原理和功能,並圍繞其在微納米材料表徵方面,介紹幾個具體應用,包括:透射電鏡樣品製備
  • 金鑑材料分析 聚焦離子束顯微鏡(FIB-SEM)可靠性LED檢測
    設備型號:Zeiss Auriga Compact 聚焦離子束 以及/或者配備原位清潔裝置(可使用所有的標準探頭) c)只有一個前驅體的單通道氣體注入器系統(Pt氣體) d)全自動和氣動式可伸縮氣體注入器系統,可用作局部電荷中和或原位樣品清潔裝置 (可以使用所有的高真空標準探測器)
  • ...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定位於中高端半導體工藝和真空鍍膜...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5日訊,有投資者向新萊應材提問, 董秘好,請介紹一下公司控股子公司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儀的異同點,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蚌埠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定位於中高端半導體工藝和真空鍍膜設備的設計、加工製造、工藝開發以及系統集成。
  • 一文看懂電子束與離子束加工工藝
    文 | 傳感器技術電子束加工和離子束加工是近年來得到較大發展的新型特種加工。他們在精密微細加工方面,尤其是在微電子學領域中得到較多的應用。通常來說,電子束加工主要用於打孔、焊接等熱加工和電子束光刻化學加工,而離子束加工則主要用於離子刻蝕、離子鍍膜和離子注入等加工。
  • 聚焦離子束系統知多少?
    1.1離子柱離子柱是聚焦離子束系統的核心,位於樣品室的頂部,由液態離子源、聚焦、柬流限制、偏轉裝置及保護和校準部件等組成。由於液態離子源的電流較強,離子柬的能量色散較大,一般大於5 eV,因此,影響聚焦離子束系統解析度的主要因素是離子束的色差。為了提高系統的解析度,必須降低離子束柱體的色差,可通過對光學柱體的特殊設計來實現。
  • 光學元件及其測量技術
    引言 近年來,高功率雷射、深紫外/X射線學等領域的發展,不僅延伸了光學材料的選擇,也對光學元件提出了極精密面型和超光滑表面的加工要求,其表面粗糙度在亞納米,即埃級( )。另外,雷射損傷閾值大於40J/cm2的鍍膜技術以及吸收率低於0.15%的高功率元件有效提高了千瓦級以上的雷射器的可靠性。
  • 光學行業之光 | 長春光機所研製高分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作為光電人,為我國航天腳步又向前邁出一大步而振奮的同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閃光點應該銘記: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製高分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是光學行業的自豪。長春光機所研製的火星高解析度相機(簡稱「高分相機」)作為火星環繞器上的有效載荷之一,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 離子束加工原理
    離子束加工原理 離子束加工(ion beam machining,IBM)是在真空條件下利用離子源(離子槍)產生的離子經加速聚焦形成高能的離子束流投射到工件表面,使材料變形、破壞、分離以達到加工目的。
  • 聚焦離子束-掃描電子顯微鏡應用
    納米科技的發展引領納米尺度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而納米加工就是納米製造業的核心部分,納米加工的代表性方法就是聚焦離子束。
  • 聚焦離子束加工中的主要缺陷
    聚焦離子束(FIB)是一種微納米加工技術,其基本原理與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類似,採用離子源發射的離子束經過加速聚焦後作為入射束
  • 卡爾·蔡司AURIGA COMPACT聚焦離子束電鏡全球首發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8月29日,在北京國際材料工藝設備、科學儀器展(CIAMITE 2012)召開之際,卡爾·蔡司舉行了AURIGA COMPACT聚焦離子束電鏡系統新品全球首發儀式。來自科研院所高校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新品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