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控制權究竟交給算法還是人腦?

2020-10-18 優質職場作者

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人工智慧可以被稱作人工智慧的時候,決定權已經不在人類手裡了

這裡不是我危言聳聽,我這裡所說的人工智慧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是人造智能體,而非咱們手機上能安幾個app的智慧型手機的那種智能,也不是按一定規則去判斷應該左拐或右拐的智能汽車。

原創內容源自我的公眾號:網際網路吧  (ID:hulianwanba)

現在的人工智慧咱們可以定義為人工智慧的初級階段,看起來好像很聰明,但還是由機器語言進行規範

中級可能就是鋼鐵俠中賈維斯的那種程度,仍然受到三定律的約束

而高級……終結者吧

可能,你又覺得我開始危言聳聽了。

回看一下前幾天的新聞,谷歌讓兩臺人工智慧對話,在一小段時間後,這兩臺人工智慧創造了他們自己的語言進行對話……

而每日心思從今天開始就結合美劇《疑犯追蹤》來解讀人工智慧,歡迎關注大家關注。

在劇中有一段劇情讓我感觸非常深刻:但人類決定關閉人工智慧時,人工智慧已經提前預知,從運行系統中逃逸並在全球做備份……

現在的人工智慧的控制權屬於人類,但真正的人工智慧只屬於它自己

我是全網優質作者,職場問題+生活感悟,原創內容都在這裡,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院士說丨戴瓊海院士:人工智慧——算法·算力·交互
    到資訊時代就發生一些變化,很多人很幸運,在資訊時代享受到了計算機、晶片、網際網路的力量。在這個時代裡,實際上人工智慧也在不斷地發展。在這個發展中最大的特點是,我們把大腦一部分的力量也交給了計算機,比如一些解析和計算於是推動了更多的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發展。比如大家看原子能技術、空間科技、生物工程和基因技術都在發展,使得我們人更加認識到自己。
  • 虛擬與現實,人工智慧時代的倫理真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陳根近年來,在大數據、算法和計算機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慧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從智能推薦到語音助手,從人臉識別到健康跟蹤,不得不承認,我們時下所感知到的世界正在朝曾經想像的科幻裡加速實現。
  • 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原標題:從人腦本質看人工智慧:人造突觸創紀錄   人工智慧是關於人腦的科學和科技。   事實上,人腦的本質,就是一個由神經元構成的網絡。
  • 為什麼我們無法依靠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來製造人工智慧?
    想要人工智慧像人腦般聰明,他的運算能力至少要比人腦相當用來描述運算能力的單位,也就是靠collection process and每秒計算次數前面提到人腦的c ps,大約是每秒一億億次運算按也就是十的16次方。當然了還有一個說法是十的27到30次方,光是讓我算道數學題比如說67減45是多少?
  • 都別嗶嗶人工智慧毀滅論了,李彥宏說AI永遠不可能達到人腦水平
    「網際網路是開胃菜,真正的主菜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堪比工業革命 。」「人和物的對話變成一種自然語言的對話,這是未來幾十年可能代表人工智慧發展的最大方向。」2017中國IT領袖峰會今天在深圳舉行,今年的主題是「邁進智能新時代」。在上午的高端對話環節,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和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就人工智慧的主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 薦書 | 當人工智慧照進現實:《如果末日無期》
    王十月在小說《如果末日無期》的後記中這樣寫道:「作家要有勇氣、有智慧面對我們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問題」。  在今天的世界,人工智慧、機器人、量子力學等前沿科技時時刻刻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未來。
  • 人工智慧和算法已在象棋和圍棋等領域上擊敗人類
    人工智慧和算法已在象棋和圍棋等領域上擊敗人類 讀芯術微信公眾號 發表於 2020-11-16 14:16:34 世界西洋棋冠軍賽始於1886年。
  • 焦點科普: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究竟什麼樣
    原標題: 原標題:焦點科普: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究竟什麼樣  東方網3月9日消息:人工智慧「與人類決戰智慧之巔的「阿爾法圍棋」究竟什麼樣?  讓我們從名字開始來了解它。AlphaGo由兩部分組成,Alpha對應希臘語的首字母,也就是常說的「阿爾法」,Go是日語中對圍棋的稱呼。因此,許多人稱之為「阿爾法圍棋」,還有人根據發音親暱地叫它「阿爾法狗」或「阿狗」。  它出生在英國。
  • 人工智慧足彩23連中賺20萬倍 逆天算法創競彩奇蹟!
    人工智慧足彩23連中賺20萬倍 逆天算法創競彩奇蹟!說起人工智慧,大家都不陌生。2017年12月,人工智慧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我國人工智慧的進一步加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活在未來?
    因為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學習」把人工智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度學習」技術,就是在機器上建造一個模擬人腦的神經網絡,能讓機器像人腦一樣通過數據學習,識別規則。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不僅能取代人類做一些簡單重複性的工作,比如機器流水線上的工作,基礎的會計工作。還能做一些需要靈活處理的工作,甚至能夠勝任一些有創意性的工作。
  • 陳根:機器時代下,生存的真相是什麼
    文/陳根近年來,在大數據、算法和計算機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慧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從智能推薦到語音助手,從人臉識別到健康跟蹤,不得不承認,我們時下所感知到的世界正在朝曾經想像的科幻裡加速實現。屆時,人類還是世界的主導嗎?生存的真相是什麼?
  • 淺談人工智慧時代民航業務改造
    我們該如何應對AI時代的各種改變和挑戰?筆者認為,AI時代對民航業務流程的改造是一種技術進化的必然,也是每家航司業務發展的必需,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現在就準備起來,直面挑戰!藉此,筆者想圍繞人工智慧的兩大領域:神經網絡和進化計算,談幾點思考。  思考一,關於人工智慧的分類進化。
  • 擊敗了李世石九段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究竟是什麼?
    就像人腦,是由 50-100 億個神經元所組成的,這也是為什麼這種機器學習架構被稱為神經網絡。你可以將 AlphaGo 理解為《超驗駭客》(Transcendence) 裡約翰尼·德普飾演的人工智慧,而它所控制的超級計算機,就像影片裡被人工智慧心控的人類一樣,共同為一種蜂群思維 (Hive Mind) 服務。
  • 人腦究竟能夠存儲多少東西?人腦的信息存儲容量有多大?
    大家都一定很好奇,如果參考電腦的存儲能力,人腦究竟能存儲多少東西。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這是因為:第一、人類對自己的大腦的研究只能算是剛給起步,對於大腦的精確運轉機制還不能完全掌握,所以也無法拿出一個準確的數值出來,於電腦進行比較。第二、目前人的大腦的功能也遠比電腦多,遠不是電腦所能比擬的。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人工智慧「時代之問」要靠年輕人作答
    「量子計算會如何影響人工智慧(AI)?」「我們如何信任那些機器學習的算法?」在11月1日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人工智慧會議Ⅱ上,面對年輕科學家的困惑與提問,在場的AI大咖們似乎有點「招架不住」,不時以「要靠你們年輕人去探尋」來作答。的確,這些涉及人工智慧未來幾十年發展的思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探索。直面未來,年輕「後浪」們需要承擔起更多開荒拓土的責任,從技術發展、社會倫理等多個角度為人工智慧「時代之問」作答。
  • 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意義,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
    當今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時代,近代兩百年的發展已經超越過去幾千年的發展,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網際網路發明,不過44年;從網際網路誕生到如今的「全球互聯」,不過40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又產生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爆發。那麼網際網路在社會發展中貢獻了什麼力量?火熱的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
  • 鄭戈:機器算法時代,如何定義「人的尊嚴」?丨燕京書評
    一個人臉識別的小小魚鉤,到底能夠牽出多少時代的問題?很多。從人工智慧機器算法、商業邏輯、國與國的競爭到被技術定義的「個體的尊嚴」。 在大數據技術和個人隱私權保護之間,機器算法有哪些灰色地帶?正在制訂中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在何種程度上保護個人信息?
  • 人工智慧中的11個悖論(誤區)預示了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正確道路
    程序的算法是指在有限步驟內求解某一問題所使用的一組定義明確的規則。通俗點說,就是計算機解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形成解題思路還是編寫程序,都是在實施某種算法。前者是推理實現的算法,後者是操作實現的算法。通俗地講,電腦程式軟體的算法是指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符合一定規範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
  • 人工智慧時代,給設計師的 3 個建議
    人工智慧說到底是一個技術概念,它需要產品來落地。AlphaGo 打敗再多高手,也只是一個圍棋大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它背後的深度神經網絡和樹搜索算法——你可能會問「這東西和設計有半毛錢關係嗎?」有,不止半毛錢。
  • 馬斯克預測人腦植入晶片技術可對抗人工智慧篡權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29日報導,科技富豪馬斯克發布講話,稱在人腦內植入人工晶片的技術將於2021年5月正式面世,這意味著2021年或許是更為混亂的一年。拜新冠病毒所賜,2020年已經留給了人們太多痛苦的回憶,在新年之際,未來十二個月我們又將見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