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修正液毒死小白鼠 揪出身邊潛伏的「毒」物

2021-02-14 無線淮安

  修正液俗稱「塗改液」,若是鋼筆原子筆在紙上寫錯了,只需用修正液輕輕一塗,等液體幹掉就能把正確的寫上。修正液作為文具的一種,十分受學生歡迎。可是,有網帖稱修正液含有超標化學品、毒性很高,可以在3分鐘內把小白鼠給毒死,如此可怕的傳言是真的嗎?


  實驗人員拿出了4個燒杯,在其中三個中倒入不同品牌的修正液,另外一個不倒修正液作為對比用。

為了避免修正液和小白鼠直接接觸,實驗人員在修正液上方放置了棉花。隨後實驗人員將四隻小白鼠放入燒杯中。剛開始幾隻小白鼠還很好奇在燒杯中轉圈。但不到1分鐘,小白鼠就開始掙扎,不斷嘗試爬到瓶口的透氣處,似乎想趕快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不到三分鐘,前兩個燒杯中小白鼠的身體出現抽搐,很快就一命嗚呼了。第三個燒杯中的小白鼠相對活潑一些,但是不到五分鐘也死去了。沒有倒入修正液燒杯中的小白鼠沒有任何反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使用塗改液時,微量的有害成分會迅速在空氣中揮發掉。但是,不排除一些不良廠家違規生產有害成分超標的化工產品,而過敏性體質的人、耐受能力弱的兒童等群體,對這些產品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觸。

事實上,我們的身邊還隱藏著不少「修正液」這樣的生活用品,一旦使用不當會帶來很大危害。對此,我們整理了幾類常見的有「毒」生活用品。

空氣清新劑大多是化學合成製劑,它只是通過散發香氣混淆人的嗅覺來「淡化」異味。還有一些空氣清新劑,因為產品質量的低劣,本身還會成為空氣汙染源。特別是老人、兒童、有呼吸系統疾病或是對某種氣體比較敏感的人群要注意,儘量少用。

  藥物研究專家表示,洗手液的配方大部分是鹼性成分,含有表面活性劑。如果一次擠太多,短時間內不能被洗淨,這些物質就容易留在手上,造成過敏隱患。洗手液氣味如果太濃,則可能含有一些化學合成的芳香劑成分。

不少標著「消毒溼巾」的溼巾其實很有可能不能消毒,而且很多溼巾還存在衛生隱患。專家表示,溼巾等產品禁止標註消毒、滅菌、除菌等內容。很多溼巾產品中添加了酒精、香精和一些防腐材料,如果人們將溼巾當做消毒品來使用,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此外,彩色餐具如果在高溫或者酸性環境下,就容易析出顏料中的鉛、鎘等對人體有害的元素。這些元素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和腎臟造成損害。(記者:劉威)

觀看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

(來源:直播淮安)


相關焦點

  • 修正液有毒! 20秒燻暈小白鼠 孩子最好不要用
    最近,網上關於修正液有毒的話題傳得沸沸揚揚。記者通過「倉鼠實驗」發現,修正液真的有毒,而且毒性很重,20秒鐘就燻暈了一隻小倉鼠。若搶救不及時,一分鐘後,小白鼠可能就會死亡。  【實驗】小倉鼠20秒鐘就被燻暈  記者從寵物市場買來兩隻小倉鼠,另準備一瓶修正液和兩個透明容器。
  • 一條就能毒死6250隻小白鼠!當黑曼巴登上世界頂級毒物的舞臺
    首先說到毒,我們還是科普一下比較毒性的方法,在毒理學中,常常用半數致死量LD50來衡量毒性的強弱,也就是在小白鼠的毒性實驗中,能夠毒死一半小白鼠的毒素的劑量就是該毒素的毒性,聽起來是有點難以理解,所以我們將它換算成1mg可以殺死小白鼠的數量來比較毒性的強弱。
  • 用蛇毒毒毒蛇毒蛇會被毒死嗎?
    用蛇毒毒毒蛇毒蛇會被毒死嗎? 正經 科普
  • 猜你不知道|為什麼箭毒蛙不會毒死自己?
    我們很難說,在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毒的,但是毫無疑問,原產於哥倫比亞的金色箭毒蛙絕對能排得上號。圖自Wikimedia Commons/Micha L.一隻金色箭毒蛙體內的毒素能夠在三分鐘內毒死十名成年人。更可怕的是,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解藥能夠抵抗這種毒素。不過,箭毒蛙自身並不會合成這種毒素。當我們人工圈養這些箭毒蛙,而不是任其在自然環境中繁殖時,它們完全是無害的。這也就是說它們體內的毒素來自於它們吃下去的食物。
  • 猜你不知道 | 為什麼箭毒蛙不會毒死自己?
    我們很難說,在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毒的,但是毫無疑問,原產於哥倫比亞的金色箭毒蛙絕對能排得上號
  • 為什麼箭毒蛙不會毒死自己?好神奇
    我們很難說,在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是最毒的,但是毫無疑問,原產於哥倫比亞的擁有金色皮膚的毒青蛙(又稱金色箭青蛙)屬於其中之一。不過它們的毒素為什麼對自己沒有傷害呢?這種箭青蛙,皮膚呈金黃色,看起來甚是可愛,但在它們皮膚腺體中存在一種生物鹼毒素——箭青蛙毒素。
  • 《怪物獵人:世界》毒妖鳥潛伏荒地介紹
    毒妖鳥潛伏荒地是《怪物獵人:世界》中的一塊區域,但在玩家們口中所說的毒妖鳥潛伏荒地可能並不是其本來的意思。玩家「獨狼Predator」帶來了怪獵世界中毒妖鳥潛伏荒地這個梗的來源與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毒妖鳥潛伏荒地是《怪物獵人:世界》中的一塊區域,但在玩家們口中所說的毒妖鳥潛伏荒地可能並不是其本來的意思
  •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0.006毫克的毒液就可以毒死一隻老鼠
    蜘蛛 說到毒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毒蛇,其實除了毒蛇,其他一些動物也有很毒的毒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蜘蛛,平時所說的「毒蜘蛛」就是指一些攜帶有毒液的蜘蛛,說到蜘蛛這種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猙獰的外形,讓人看了就心生畏懼,恨不得遠離它,目前科學家在世界上已經發現了4.2萬種蜘蛛類型,儘管蜘蛛的數量很多,但是攜帶有毒液的蜘蛛卻很少,大部分蜘蛛都是無毒而且膽小沒有攻擊性的無害蜘蛛,所以蜘蛛雖然長著讓人厭惡的外形,但是對人類的危害比毒蛇要小。
  • 盤點「潛伏」在我們身邊的那些致命毒物
    其實,很多有毒物質,就藏在我們身邊,藏在各種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裡,下面就為大夥盤點一下,那些「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毒物……常見毒物之一—鉛中毒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就死於鉛中毒。在全球範圍內,鉛中毒每年可造成數十萬人死亡。而我們每天要接觸到的含鉛物質很多,比如化妝品、裝修塗料等等,少量的超標鉛,就有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停止發育,及永久性神經損害等惡劣後果。
  • 五毒之首的蜈蚣,為何毒不死大公雞,網友:真是一物降一物
    五毒之首的蜈蚣,為何毒不死大公雞,網友:真是一物降一物在一些深山之中,經常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些動物是有毒性的,我們熟知的蜈蚣就是生存在深山中的生物,而且蜈蚣被稱為五毒之首,因此有著非常強大的毒性,那為何毒不死大公雞
  •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實驗:小白鼠吸菸後很快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3日 23:07 來源: 來源:江南時報  本報訊 (記者 戴潔)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二十個世界無菸日。
  • 【毒蛇網】科普抗蛇毒血清:蛇毒為什麼毒不死馬?
    導讀:科普抗蛇毒血清:蛇毒為什麼毒不死馬?
  • 地表第一毒蛇,毒性是眼鏡王蛇20倍,一口毒液可毒死100人!
    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蛇類是澳洲太攀蛇,據估算,太攀蛇咬一口的釋放的毒液可以毒死100名成年人!太攀蛇(Taipan Snake),學名為細鱗太攀蛇,又叫內陸太攀蛇、內陸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兇猛太攀蛇、大斑蛇等,主要棲息在澳洲北部、紐幾內亞乾旱的平原與草地裡。
  • 菇小毒大,食之要命
    吃上一朵,能毒你個人仰馬翻,不信你試試!要知道此菇信奉的可是「身雖小,毒性大,貪嘴吃,拿命來!」肉褐磷環柄菇曬曬戰績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此菇已在遼寧、山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寧夏、甘肅等多省市製造了15起大案,毒翻了30多人,毒死了3人!
  •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後來他被毒死了嗎?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中藥。」一日而遇七十毒,這神農難道是金剛不壞之身?亦或是他天賦異稟,自身帶有解毒功能嗎?對比,《神農本草經》似乎給了一個解釋: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照這種說法,神農之所以能一天嘗那麼多種毒藥而沒被毒死,似乎是得益於他飲茶的習慣。那麼茶真的能解毒嗎?
  • 2ml香菸浸泡液4分鐘殺死小白鼠
    實驗材料香菸10支、蒸餾水、杯子、注射器1支實驗對象實驗用小白鼠(特別聲明:本實驗純屬求證,請讀者諒解)  準備好實驗用道具  實驗用小白鼠被注入香菸浸泡液  小白鼠呼吸頻率加快,並伴有悸動。  4分27秒後,小白鼠呼吸停止。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哪一種?毒性有多強?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哪種蛇呢?它們分布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最毒的毒蛇在爬行動物中,蛇目是最常見的爬行動物之一。在我國的毒蛇中,毒性最強的是銀環蛇,它的毒液半數致死量為0.108毫克/千克,這個毒性就相當於5-8毫克的銀環蛇毒就能夠毒死一位成年人。它們廣泛地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不過銀環蛇生性比較膽小,所以很少有攻擊人的案例。但是,即使如此毒的銀環蛇在陸地上的毒蛇毒性中僅僅排名第四,可見第一名絕對是極其恐怖的存在。
  • 3分鐘「殺死」小白鼠!這些毒物常在我們身邊...
    一隻體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體內被注射一溶液,剛開始顯得異常興奮,在大燒杯裡不停地竄來竄去,不停用頭撞擊玻璃,甚至一躍而出20多釐米的燒杯壁
  • 地表最毒的蛇,毒性是眼鏡王蛇的20倍,咬一口可殺死100人!
    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蛇類是澳洲太攀蛇,據估算,太攀蛇咬一口的釋放的毒液可以毒死100名成年人! 在毒蛇排行榜中,太攀蛇的毒性屈居于貝爾徹海蛇之下,所以細鱗太攀蛇認定為陸地上最毒的蛇,而非世界上最毒的蛇
  • 【龍雅科普】哪種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
    導致吹出了好幾種海蛇都是世界最毒,他們自己都分不清到底哪個是最毒了。一些看似很專業的文章其實是些半吊子,也就騙騙外行,漏洞百出。比較毒性用半數致死量LD50值,指毒死相同小鼠所用的劑量,LD50值越低則毒性越強。(PS:在毒理學中,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