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殺死」小白鼠!這些毒物常在我們身邊...

2021-02-19 梅州日報

一隻體重20克左右的小白鼠體內被注射一溶液,剛開始顯得異常興奮,在大燒杯裡不停地竄來竄去,不停用頭撞擊玻璃,甚至一躍而出20多釐米的燒杯壁。但不到三分鐘,小白鼠無力倒地,身子不停發抖,四肢也開始抽搐起來……


可憐的小白鼠……


究竟是什麼東西那麼厲害?

實驗人員使用模擬吸菸裝置提取一支捲菸所產生的毒物,溶解於試管內的蒸餾水中,一支煙全部燃燒完,蒸餾水變成了深黃色的油性溶液——這就是注入小白鼠體內的溶液。


實驗人員介紹,這個溶液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菸鹼、亞硝胺和焦油等多種致癌物。雖然注射和吸入毒素的染毒方式有區別,人體也比小白鼠要重得多,一支煙的毒素並不會讓人體立馬死亡,但長久的蓄積,也會危害到各個臟器。


這還不夠說服力?


再來看看下面這50個

與吸菸有關的疾病和問題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所有人都知道

所有杭州人都知道抽菸不好

可是不少人還是很愛抽菸

都說飯後一支煙

賽過活神仙

吸菸的過程是美好的

可是你們抽了這麼多年煙

這其中隱藏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你肯定不知道

很多朋友每天吸至少一包煙

拿一個普通男性朋友舉例

給你們算一筆帳

假如你每天吸一包煙

每包煙的價格為10元

一年吸菸的費用就是3600元

如果你的煙齡是

10年就是36000元

20年就是72000元

30年就是108000元

40年.

咱們先不算那麼遠的,如果

一年不吸菸你能換臺很好的電視機

兩年不吸菸你能換臺很好的滾筒洗衣機

三年不吸菸你能換臺很好的對開門冰箱               

四年不吸菸你能換套歐式豪華真皮沙發

五年不吸菸你能換一個歐式高檔床

                       

 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細思極恐的問題:

假如你20歲開始吸菸,你的壽命80歲,

那麼,你的煙齡就是60年,

60年每天1包煙,每包煙10元,

那麼,你一輩子吸菸的花費:

60年 × 每年5040元 = 216000元,

20多萬元,能買一輛寶馬或奧迪了!

如果你每天吸2包煙,

那你一輩子吸菸的花費就是432000元,

40多萬買啥都夠了,

隨隨便便買輛捷豹!

去朋友親戚聚會倍兒有面子!


不是說吸菸就是有錢、任性

而是說吸菸花的錢太不值得了

而且還有害健康


你想讓你的家人悲痛嗎!


據科學統計,

絕大多數百歲老人,

都不抽菸!


被動吸菸的危害更大,

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菸

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

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

患肺癌的機率比常人多出6倍!

我們完全可以用吸菸花的錢

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去旅遊,去健身去運動,

或者每年為家裡添置些先進家電,

其實戒菸只是

為了你的家人,為了你的身體!


不要在公眾場合吸菸!

不要在親人面前抽菸!

為了你和家人!明天開始戒菸!同意的點!不抽菸的,轉給身邊抽菸的!

內容綜合自你好杭州(ID:hihihangzhou)、揚子晚報、醫學美圖

網編:春春

▶警惕!安徽殺2人疑犯可能潛逃至梅州!警方懸賞10萬元

▶離開梅州就吃不到的味道!看完好想哭...

▶藏在梅州的中國傳統村落,有千百種你想不到的美!

▶省紀委暗訪曝光!梅江區這些單位為官不為被點名批評

相關焦點

  • 一條就能毒死6250隻小白鼠!當黑曼巴登上世界頂級毒物的舞臺
    自然界物種繁多,在我們看不到的原始環境中,各種生物星羅棋布,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就不得不探尋自然界的奧秘,對未知的生物進行探索,了解它們才能更好地與之相處。很多的動物對我們人類還是十分有殺傷力的,相對比較危險。
  • 盤點「潛伏」在我們身邊的那些致命毒物
    其實,很多有毒物質,就藏在我們身邊,藏在各種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裡,下面就為大夥盤點一下,那些「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毒物……常見毒物之一—鉛中毒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就死於鉛中毒。在全球範圍內,鉛中毒每年可造成數十萬人死亡。而我們每天要接觸到的含鉛物質很多,比如化妝品、裝修塗料等等,少量的超標鉛,就有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停止發育,及永久性神經損害等惡劣後果。
  • 【科普】修正液毒死小白鼠 揪出身邊潛伏的「毒」物
    實驗人員拿出了4個燒杯,在其中三個中倒入不同品牌的修正液,另外一個不倒修正液作為對比用。為了避免修正液和小白鼠直接接觸,實驗人員在修正液上方放置了棉花。隨後實驗人員將四隻小白鼠放入燒杯中。剛開始幾隻小白鼠還很好奇在燒杯中轉圈。但不到1分鐘,小白鼠就開始掙扎,不斷嘗試爬到瓶口的透氣處,似乎想趕快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不到三分鐘,前兩個燒杯中小白鼠的身體出現抽搐,很快就一命嗚呼了。第三個燒杯中的小白鼠相對活潑一些,但是不到五分鐘也死去了。
  • 2ml香菸浸泡液4分鐘殺死小白鼠
    這個月,我們將迎來世界無菸日,吸菸危害必須再老生常談。一支煙究竟有多大殺傷力?濟南市民當下抽菸行為如何?本報通過實驗和調查告訴你。□本報記者 李永明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關注:外地到泉州務工的林傑(化名)20歲出頭,閒來無聊便和朋友比賽抽菸,一開始兩人還一根一根地抽,到後來為了贏得比賽,林傑甚至五根煙捆綁著一起抽。不到半小時,僅他一人便抽了5包煙。
  • 公認的十大毒物,最強3分鐘之內死亡!萬毒之祖毒性為何這麼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萬毒之祖」我們可以理解為毒性最強的生物,首先我們看一則數據,那就是由《世界野生生物》雜誌精選出來的十大毒物,澳洲方水母、澳洲艾基特林海蛇、澳洲藍環章魚
  • 《有毒》為你揭開毒物世界的奧秘
    瘧疾每年會帶走超過60萬條生命,加上黃熱病殺死的3萬人,登革熱的1.2萬人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的2萬人,除此之外,因淋巴絲蟲病而受到傷害的人多達4000萬之多......那我們的夏天該多幸福。《Nature》期刊就曾思考過同樣的問題,可見我們思考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問題。但其實,蚊子如果真的滅絕,影響的不只是我們人類。蚊子的幼蟲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數量龐大,還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以蚊子為食的物種比如魚、蛙和蝙蝠等,就會失去一大部分食物。
  • 科學家拿小白鼠做實驗,但是小白鼠也是生命,這樣做好嗎?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小白鼠屬於鼠科老鼠種下的白鼠亞種,因此,小白鼠作為小家鼠的變種,同樣是「四害」之一它除了一身白色的毛髮外,與其他老鼠其實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小白鼠基因組和人類相似且遺傳穩定:小白鼠的染色體和人類非常接近(小白鼠是20對,人類是23對),一些醫學的科研和臨床實驗都是由小白鼠來完成的。
  • 這些劇毒植物就在你身邊--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些劇毒植物就在你身邊2017-08-28 10:40:00
  • 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物是什麼?
    毒物可以是無色無味的。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皮膚滲透、食物攝入、或者釋放到空氣中,通過人體呼吸道進入體內。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物。毒物的致死率由LD-50決定(在毒理學中,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LD-50數據是通過動物實驗而得出的結果,當運用到人體上,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偏差。一個人的體質,對毒物的耐受性,以及新陳代謝,影響著這個人對某種毒物的易感性。
  • 為什麼科研大都會拿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動物?
    小白鼠是我們常聽卻不常見的一種動物,而且一旦提起小白鼠,我們就不免跟「實驗」聯繫到一起。事實上上,小白鼠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主要的用途就是當作實驗對象,而且通常是用在醫學實驗上。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他們把這些分泌物收集起來,經過乾燥提純,然後通過尾靜脈注射到小鼠體內,結果小鼠竟很快中毒死亡了。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雲說:「實驗中,根據小鼠體重,通過尾靜脈注射每公斤20微克毒素,就可以致死。這跟蝰科蛇毒的致死毒性在同一個數量級。」  毒性不會因高溫而消失  不僅是臺灣盤古蟾蜍,不同蟾蜍物種,以及一些蛙類都可產生致命毒素。
  • 實驗室探秘:「保姆」機器人獨自照顧3萬隻小白鼠
    眾所周知,一些研究機構,尤其是製藥公司,需要用大量的小白鼠來做藥物試驗,但你知道這麼多的小白鼠是被怎麼養大的嗎?如果採用人工方式的話,一方面會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另一反面,也是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這些實驗對象需要高清潔度的生活環境,人工養殖有可能會把人體疾病傳染給這些小白鼠,從而影響最終的測試結果。
  • 毒物史話|世界上有毒的動物不含蝙蝠?
    由動物產生或本來具有的用來捕食或自衛的有毒物質稱為動物毒素(Animal Toxin),這些毒素多數為大分子量的類似蛋白質的物質,通過身體接觸、咬傷或者經口腔進入而發生中毒。自有人類以來,有毒動物就和人們的起居飲食、勞作活動密切相關。
  • 見到這些毒物,唐三和獨孤博都要懼怕三分
    其實毒不僅是在小說或動漫中讓人望而生畏,在現實中有些毒物的毒性甚至比文學作品中想像的毒物還要誇張。一、 肉毒桿菌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極其恐怖,1克純肉毒桿菌毒素就足以殺死100萬人,如果把獨孤博的蛇毒換成肉毒桿菌毒素並且讓肉毒桿菌毒素變成氣體,我覺得他可以一個人挑戰全鬥羅大陸上的魂師了。肉毒桿菌很容易在過期的瓶裝食品中產生,大家在吃罐頭類瓶裝食品前一定要看看是否過期。
  •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原標題: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有過鄉間和城郊生活經歷的小夥伴,大多對蟾蜍有所了解。蟾蜍通常出沒在夏秋之夜的路邊草叢,雖說蟾蜍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還是不少害蟲的天敵,可看它滿身的疙瘩,就讓人不敢輕易招惹。   但近日據臺灣媒體報道,在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有人不但招惹了它,還鬥膽吃了它的肉,結果釀成了1死5中毒的慘劇。
  • 科普一下: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物是什麼?
    毒物可以是無色無味的。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皮膚滲透、食物攝入、或者釋放到空氣中,通過人體呼吸道進入體內。 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物。
  • 哪種「毒物」每年殺死的人比毒蛇、毒蜘蛛還多?
    到底哪種有毒動物每年會殺死成千上萬人(比其他有毒動物高出幾個數量級),甚至比人類自相殘殺殺死的人還多?答案是蚊科(Culicidae)動物,或者說,蚊子。瘧疾每年會帶走超過60萬條生命,加上黃熱病殺死的3萬人,登革熱的1.2萬人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的2萬人,還得算上基孔肯雅熱、西尼羅熱、裂谷熱和其他腦炎;除此以外,因淋巴絲蟲病(象皮病)而受到傷害的人多達4000萬之眾,雖然這種疾病不會致命,但很多患者永遠地告別了正常的生活。蚊子傳播的新疾病還在不斷湧現,例如寨卡病毒。
  • 用小白鼠做轉基因研究並不嚴謹
    大鼠因適應力較強,容易飼養,且對外界刺激反映敏感等特點,常被選作生物醫學研究的實驗哺乳動物,僅次於小鼠,約佔總用量的20%。再到1880年就已培育出白化型、黑色非野生色和斑駁色等3種隱性毛色基因的純合子,也就有了為後人所常稱呼的小白鼠。大約到19世紀末,這些隱性株系即被引進美國加以培育,並在20世紀逐漸擴大了使用範圍,現在已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醫療衛生等方面的研究。對小白鼠的研究更易獲得撥款,並非疾病研究最合適動物。
  • 小白鼠害處明顯,為何被稱為"過街老鼠"還要保護?科學家告訴你
    人們常說&34;還有就是&34;、&34;,似乎這些詞彙都在說老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並且人們也經常把那些膽小、沒眼光的人比喻為&34;。其實人們討厭老鼠不是沒有原因的,它的確有很多的害處,比如會偷食家裡的大米糧食,也會啃食你的被子、衣服自然惹人討厭了。
  • 世界上10大毒物排名,眼鏡王蛇只能排第十,遇見千萬要躲開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都知道,這個地球上除了我們人類外,還生活著成千上萬的各類生物,而這些生物中,有的美麗,有的可愛,有的…卻含有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