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進展(三)| 心理學系錢潔慧等發現知覺困難的訓練可以提升視覺工作記憶

2021-02-21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

心理學系錢潔慧副教授(通訊作者)及其學生王凱悅(第一作者)等提出了一種新的視覺工作記憶訓練方法,通過對訓練刺激進行外觀上的簡單變形大幅提升了視覺工作記憶訓練的效率和增益效果——具體表現為用更短的訓練時間得到了工作記憶容量和精度的雙重增益。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並於心理學領域重要期刊Psychological Research上發表。

工作記憶是人們在處理當下任務時依賴的一種認知功能,它與很多高級認知功能息息相關,比如視覺工作記憶的容量可以穩定預測人的智力表現。但工作記憶又是一個資源有限的系統,研究表明記憶視覺信息的容量僅為4個物體左右,因此很多研究者希望可以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從而提高一般高級認知功能的表現。以往工作記憶的訓練集中在老年人或認知受損的特定人群,且經常使用大量的訓練材料和多種訓練任務以期獲得對工作記憶信息保持過程的提高,但是未有研究針對工作記憶中的信息編碼效率進行訓練。

基於以往研究的局限性,錢潔慧副教授提出「對知覺上具有高難度的刺激進行訓練可以提升一般信息編碼效率,從而提升視覺工作記憶表現」的可能性。課題組認為,在對知覺困難的刺激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大腦會通過提高信息編碼效率來彌補知覺困難帶來的障礙,以達到與記憶正常知覺難度的刺激相當的表現。通過長期訓練,一般信息編碼效率得到提升,而視覺工作記憶的表現也因此得到提高。

本研究中的知覺高難度刺激是利用高斯濾波函數對刺激(帶有朝向的線條,圖1)模糊化得到。模糊的線條和清晰的原始線條相比,朝向的不確定性更高,因此被試在對其進行朝向知覺和辨別時更困難。被試進行了為期三周共9次的訓練,其中實驗組使用了模糊化的刺激材料,積極控制組使用了清晰(非模糊化)的刺激材料。研究發現,實驗組和積極控制組在視覺工作記憶的精度測試上都有所提升,但積極控制組的精度增益在記憶項個數較多時消失,而實驗組的精度增益依然穩定存在;此外,只有實驗組的容量得到了提升(圖2)。這說明通過訓練模糊化刺激提升工作記憶編碼效率的方法是有效的,訓練後不僅提高了能夠記憶的物體項數(容量)且對每一項也記得更好(精度)。相比單純的重複練習,該訓練方法增益效果更好,時間成本更低,且針對正常人和認知障礙人群都適用,是一種更有效且普適性更高的訓練方法。

相關焦點

  • 工作記憶訓練 對提升小學生英語成績的作用
    在英語學習中,視覺、聽覺負責信息的輸入,大腦負責信息的存儲、加工;那麼工作記憶中,與之對應就是語音環路(聽覺)、視覺空間模板(視覺)、中央執行系統(存儲和加工)三個功能。英語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亦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語文、英語學習的比較,來找到英語學習中的難點。上海就曾經做過類似的對比實驗。
  • 研究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即使對於那些關注工作記憶容量的早期訓練研究,由於往往採用測量工作記憶容量的任務進行訓練,因而無法確認訓練效應到底來自於練習效應還是真實能力的提升。
  • 心理所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卻在一般性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
  • 客體特徵在視覺工作記憶中的加工時程
    與短時記憶相比,它更強調在當前活動或任務中對信息進行策略性的加工。典型的工作記憶模型包括三個基本成分:語音迴路、視覺空間模板和中央執行系統。其中,語音迴路又稱為言語工作記憶,負責以聲音為基礎的信息儲存與控制,包含語音儲存和發音控制兩個過程,能通過默讀重新激活消退的語音表徵以防止遺忘,還可以將書面語言轉換為語音代碼。視覺空間畫板也稱為視覺工作記憶,主要負責儲存和加工視覺信息。
  • 學能注意力訓練
    學習能力提升訓練不能只用單一的訓練方法,因為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有生理、心理、環境等方面,同時學習能力訓練又與注意力訓練密不可分,因此啟樂園學能訓練專家姚老師認為既要視、聽、觸、前庭覺等感官統合,進行全腦開發,又要培養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啟樂園學習能力提升訓練採用雙管齊下:一是選用配套的教材,如老師念一組數字,讓孩子聽、讀、寫、算。
  • 題集|05 機能主義心理學及其貢獻;認知學習的特點;進化心理學的...
    評價:機能主義大大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發展道路,促進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認為學習使人的適應性得到提高;同時還推動了工業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對工作環境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高原現象布賴恩等人用實驗的方法揭示高原現象的存在。
  • 視覺懸崖(VisualCliff)與吉布森的直接或生態知覺理論
    視覺懸崖(VisualCliff)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進行了一項旨在研究嬰兒深度視覺的實驗--"視覺懸崖"(如圖所示)實驗,後來被稱為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如果是在移動,我們是在向哪裡移動?我們如何知道事物的長處在哪裡?我們如何知道怎樣處理事情?  為了正兒八經地重起爐灶,吉布森排除掉了大多數基本的假設,這都是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在視知覺方面一向採用的假想。
  • 心理學:比短期記憶更深一步的工作記憶
    這個系統被稱為工作記憶,可見短期記憶的概念涉及儲存系統的被動部分,而工作記憶涵蓋主動的過程。工作記憶至少有三個部分組成,一個音符條塊,一個空間視覺記事簿 和一個中央執行機構。音符調快,早期研究已經表明,短期記憶首先,將信息轉換成音符條塊,系轉換成聲音,比如人在看過一個電話號碼後,將數字轉化成語音,輕聲默念,在頭腦中重複試圖暫時記憶,通過分析記憶錯誤可以獲得音符音號的線索,每個人都可以輕鬆的重複。人們將感覺到的刺激轉換成音符音號,大多是語言符號之後,就能夠重複。這種轉換就叫做音符條塊。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記憶 | Memory
    左側額葉的言語運動區受損,將造成言語記憶的缺陷。右側額葉受損,非言語刺激的記憶發生困難。可見,無論是左腦還是右腦,都有負責記憶的腦區。記憶是一項複雜的大腦機能,除了對其生理基礎的研究之外,對記憶的定義和看法,現代心理學也有著不同的觀點。
  • 5~6歲潛在數學學習困難兒童數學和工作記憶的4週遊戲訓練效果
    語音工作記憶還能夠保持數學問題中的言語編碼,支持從長期記憶中回憶數學事實等[6]。9歲以下的兒童依賴於視覺空間資源,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在早期兒童的數學表現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為使用心理模型時需要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資源[6]。工作記憶可能為兒童提供一個心理空間,這個心理空間可以用來進行信息的轉換和操作關鍵的數概念[22]。數學學習困難兒童記憶容量不夠,也無法有效地運用這些工作記憶空間[23]。
  • 專家:工作記憶從小訓練,學業成績更優秀
    因為心理學研究表明,工作記憶水平是真正影響兒童智力和學業的關鍵因素。 工作記憶是一個控制系統,負責在完成認知任務的過程中臨時存儲和處理信息,因此它也稱為短期記憶。 例如,記住要撥打的一系列電話號碼,做飯時是否加了鹽,以及我倒了醬油。
  • 【發現】北大麥戈文腦研所方方教授課題組:知覺訓練可以增強外側膝狀體的神經活動
    大腦在一生中會受到知覺經驗的影響而產生不斷的變化。而知覺學習即是一類通過訓練,以提高被試知覺能力的行為範式。該範式已廣泛應用於研究成人大腦的可塑性。丘腦是感知覺信息處理的中樞,視、聽、觸與運動信息都需要經過它換元。而以往對成人視覺系統可塑性的研究只停留在視覺皮層,而認為皮下核團在發育的關鍵期後已不具備可塑性。
  • 我們的大腦與記憶機制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一旦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就可以迅速提取並給出正確的答案。不管是學生,還是出來社會工作了,都是對記憶有要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記憶。比如說,公司領導交代你一件重要事情,你把它忘記了,導致公司損失了一個大客戶;你跟領導在開會,會議結束後你既然不知道領導講了什麼,布置了什麼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現象。
  • 2016心理學考研大綱【官方版】
    1.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 2.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四、感覺 (一)感覺概述 1.感覺的含義 2.感覺的種類 3.感覺測量 4.感覺現象 (二)視覺 1.視覺的含義 2.視覺現象 3.視覺的生理基礎 4.視覺理論
  • 什麼是視覺短期記憶?
    我們從視覺短期記憶中保留的信息可以通過工作記憶來處理,可以繼續創建長期記憶,也可以簡單地被遺忘。雖然視覺短期記憶為各種各樣的感知和認知功能的執行所需要,並且由一個較為廣泛的腦區域的網絡所支持,但其存儲容量受到嚴重的限制。通過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發現頂葉後皮質的活動與可以存儲在VSTM中的有限的場景信息緊密相關。
  • 心理學考點-知覺的概念與特性
    (一)知覺的概念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應,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二)知覺的特性1. 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
  • 2018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一)感覺概述1.感覺的含義2.感覺的種類3.感覺測量4.感覺現象(二)視覺1.視覺的含義2.視覺現象3.視覺的生理基礎4.視覺理論(三)聽覺1.聽覺的含義2.聽覺現象3.聽覺的生理基礎4.聽覺理論2.記憶的過程3.記憶的種類4.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二)感覺記憶1.感覺記憶的含義2.感覺記憶的信息加工3.感覺記憶的特徵(三)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1.短時記憶的含義2.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3.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與提取4.短時記憶的特徵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
    無論何種記憶都包括編碼、存儲、提取三個加工過程,長時記憶也不例外。在這三個過程中,研究者認為提取過程困難是造成長時記憶能力低下的原因。正如著名的遺忘理論——提取失敗理論所介紹的那樣,我們產生遺忘的原因並非記憶信息的丟失,而是由提取過程的失敗所導致,即我們不能有效地從已有長時記憶系統中對目標信息進行提取,從而造成了遺忘。
  • 獨家|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全解讀
    >核心課程加以解析 (以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為例) 心理學導論 對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存在問題,研究方法,現代心理學的發現。強調動物學習和行為主義心理學。 感覺和知覺的介紹 人類和動物感官體驗的心理學、生物學和物理學基礎。強調感官視覺/聽覺。 認知心理學入門 對表示和處理信息的思維的科學研究。在認知能力方面的研究和理論,如如感知,注意,記憶,語言及推理。還有計算機建模和神經系統方面的。
  • 21年心理學考研312大綱原文及問題解讀
    感覺的含義2.感覺的種類3.感覺測量4.感覺現象(二)視覺1.視覺的含義2.視覺現象3.視覺的生理基礎4.視覺理論(三)聽覺1.聽覺的含義2.聽覺現象3.聽覺的生理基礎4.聽覺理論(四)其他感覺4.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二)感覺記憶1.感覺記憶的含義2.感覺記憶的信息加工3.感覺記憶的特徵(三)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1.短時記憶的含義2.短時記憶的信息加工3.短時記憶信息的存儲與提取4.短時記憶的特徵5.工作記憶(四)長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