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2020-12-01 生物谷

 

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卻在一般性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即使對於那些關注工作記憶容量的早期訓練研究,由於往往採用測量工作記憶容量的任務進行訓練,因而無法確認訓練效應到底來自於練習效應還是真實能力的提升。近年來,研究者們試圖對工作記憶中的執行成分進行訓練,其中工作記憶更新能力是最受關注的一種執行過程。記憶更新和工作記憶容量被認為受相同機制的影響,然而目前研究者對記憶更新內在機制的認識仍十分有限,有效的神經指標也非常缺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韓布新研究組副研究員陳天勇近期指導研究生開展了一項記憶更新的訓練研究,重點探討了記憶更新這一重要執行過程在老年階段的可塑性,以及記憶更新訓練對老年人工作記憶容量等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首先,該研究對記憶更新的內在機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工作記憶是一個動態的認知系統,需要根據任務需求對相關信息進行實時的更新。工作記憶中記憶更新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機制是,在克服其他信息幹擾的情況下對目標信息的主動提取。對記憶更新的這一新認識與工作記憶領域的權威Engle等人的觀點不謀而合,即認為工作記憶的實質是「面對前攝抑制情況下的主動提取」,並發現個體的工作記憶容量與抑制能力關係密切。在此基礎上,該研究提出現有的兩類記憶更新任務(running memory和n-back),只有running memory範式反映了工作記憶的實質。此外,該研究也對事件相關電位(ERP)研究中的傳統running memory範式進行了重要改進。

研究採取隨機對照實驗設計,將33名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被試隨機分配到訓練組和對照組。訓練組老年人參加每周三次,為期四周的記憶更新能力訓練;對照組老年人則參加每周一次,為期四周的心理健康講座。為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採用自適應的方式調節訓練任務的難度,並通過指導語鼓勵被試採用「主動提取」的積極策略。為實現對訓練效應系統深入的考察,訓練前後一周所有被試均參與了多層級、多指標的行為和ERP測試,具體的層級包括訓練的直接獲益、近遷移效應和遠遷移效應(工作記憶容量和其他一般性認知能力)。為考察訓練的保持效應,訓練結束15周後還進行了行為指標的追蹤測試。

研究發現,經過為期四周的記憶更新訓練,老年人的記憶更新效能有了顯著提高,具體體現為: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各項更新訓練任務的成績均不斷提高;ERP指標上也發現後測時訓練組在更新條件額-中央區N2的波幅顯著增強且潛伏期縮短;在與訓練任務相似的更新任務上表現出顯著的近遷移效應;這些訓練效應在3個月後的追蹤測試中仍有部分保持。關於訓練的遠遷移效應,雖然在工作記憶容量的行為指標(simple/complex span任務)以及其他一般性認知能力(圖形推理、加工速度、情景記憶)上未顯示出顯著的提升,但在更為敏感的電生理指標(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 CDA)上卻發現了顯著的訓練效應,並且與工作記憶容量相關的CDA波幅的增加與老年人在記憶更新效能上的提高相關顯著(r = 0.56)。

研究結果提示,通過短期的實驗室記憶更新訓練,老年人的記憶更新效能表現出較強的可塑性,更新效能的提高雖然沒有在工作記憶容量的行為指標上產生影響,但在與工作記憶容量相關的神經指標上已開始展現出積極的作用。Psychology and Aging副主編Cindy Lustig認為,該論文將對工作記憶訓練及相關神經指標的研究領域作出實質性貢獻。

該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的資助。文章已在線發表於美國APA老年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and Aging。(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心理所揭示記憶更新訓練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容量
    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卻在一般性認知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訓練提升工作記憶容量將對人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影響。然而,以往研究更多地關注工作記憶訓練對一般性認知能力的影響,忽略了工作記憶容量本身是否可以擴展這一更為基礎的科學問題。
  • 學術進展(三)| 心理學系錢潔慧等發現知覺困難的訓練可以提升視覺工作記憶
    心理學系錢潔慧副教授(通訊作者)及其學生王凱悅(第一作者)等提出了一種新的視覺工作記憶訓練方法,通過對訓練刺激進行外觀上的簡單變形大幅提升了視覺工作記憶訓練的效率和增益效果——具體表現為用更短的訓練時間得到了工作記憶容量和精度的雙重增益。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並於心理學領域重要期刊Psychological Research上發表。
  • 工作記憶訓練 對提升小學生英語成績的作用
    在英語學習中,視覺、聽覺負責信息的輸入,大腦負責信息的存儲、加工;那麼工作記憶中,與之對應就是語音環路(聽覺)、視覺空間模板(視覺)、中央執行系統(存儲和加工)三個功能。英語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亦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語文、英語學習的比較,來找到英語學習中的難點。上海就曾經做過類似的對比實驗。
  • 通過腦刺激調節相關腦波互作 老年人工作記憶成功恢復
    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8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通過同步腦區節律——按特定節律刺激顳葉和額葉前部,成功恢復了老年人的工作記憶,實現了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工作記憶衰退。  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短時存儲信息以備後用的能力,這是一個「容量有限」的系統,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青年人群中,工作記憶與腦區內部以及腦區之間的特定神經互作有關。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
    再認記憶的雙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s)認為,個體的再認記憶系統具有兩個相互獨立的工作機制(回想與熟悉性),在進行記憶決策時既可以基於回想(對與記憶項目關聯的特定細節信息的提取),也可以基於熟悉性而不進行細節信息的提取。相比之下,回想被認為是一個需要更多關注的主動控制的過程,而熟悉性則被認為是一種更加自動化且容易的過程。
  • 滬科學家揭示「工作記憶」新發現
    (B)存在爭論的兩種工作記憶信息存儲機制。(C)頭部固定的小鼠行為訓練裝置。(D)一個基於嗅覺刺激的工作記憶行為範式。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供圖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
  • 大腦記憶容量有多大?
    在人的一生中,大腦儲藏了大量的數據,那麼大腦的容量相當於多大硬碟呢?為什麼我們留不住嬰兒時期的記憶?
  • 認知訓練有助改善個體長時記憶提取能力_中國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感覺記憶指保留時間只有幾秒,瞬間完成感覺登記,信息容量極少的記憶系統;短時記憶指保留時間在1分鐘左右,信息容量較少的記憶系統;長時記憶指保留時間多年甚至終生,信息容量無限的記憶系統。在三種記憶系統中,長時記憶系統一直受到心理學家的忽視。然而,近15年來,研究者們逐漸開發出了一種系統的認知訓練程序,以提高個體的長時記憶能力。
  • Cell:研究揭示大腦工作記憶新圖譜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70年代和80年代的開拓性研究將工作記憶的神經基礎追溯到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在那裡,神經元似乎可以通過集體觸發數秒至數分鐘來保存信息,這比單個神經元的毫秒級標準要長得多。但是,僅靠這種機制並不能解釋工作記憶的複雜性。
  • 進行工作記憶的訓練真能讓我們變得聰明?
    如果這種訓練方式能夠讓我們變得聰明,那麼這對社會的意義將會是非常重大的,其同時或許能夠幫助揭示人類大腦的奧秘,如今研究人員回顧了和認知訓練類型(工作記憶訓練)相關的大量研究來尋找答案;認知訓練會將大腦視為一種類型的肌肉,即利用合適的訓練方法能夠將其變得更加強壯,這種方法包括進行任務或者遊戲,通常是在電腦上、智慧型電話中完成的,儘管研究人員投入了大量研究,但目前關於這種訓練方法的效果仍然沒有達成一致
  • 是什麼限制了工作記憶的容量?
    是什麼限制了工作記憶的容量?輸研究者發現當工作記憶過載時,大腦有三個腦區會失去原本的協調同步。該發現亦為大腦工作原理的另一個更普適理論提供了新支持。自從米勒的時代,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都一直在研究工作記憶和它小得驚人的容量。他們發現這個容量可能並不到7,而是更接近4或5。他們還研究了人們如何在工作記憶的容量限制下變通,例如將電話號碼的數字組合起來記憶(把1,4作為單一的「14」來記憶)、或者創造記憶技巧,從長期記憶中提取π的小數序列。
  • 新研究發現電流刺激 無助提升老年人認知能力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預防認知衰退的研究越來越多。此前有研究證明大腦功能訓練疊加電流刺激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認知能力,但新研究發現該訓練方式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提升不大。據研究人員之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保羅·杜克斯介紹,最新的研究是對131名年齡在60歲至75歲之間的實驗對象展開的,並衡量訓練前後受試者完成問卷調查等任務的程度,觀察這種訓練是否對老年人的注意力、判斷力、記憶力等認知能力有積極影響。
  • 「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對於這類運動控制相關的工作記憶信息,大腦通常會調用更多的持續性神經元存儲信息。又比如,當人們在進行快速的語言交流時,大腦需要短暫地存儲並不斷地更新對方的談話內容,瞬時性神經元可能發揮主導性作用。而非編碼性神經元則可能在任何條件下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其作用還有待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進一步驗證。」通常認為,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
  • 研究發現丘腦底核在新發帕金森病序列工作記憶中的作用
    10月24日,Movement Disorders在線發表了題為《丘腦底核在新發帕金森病序列工作記憶中的作用》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葉錚研究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張英爽團隊與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周曉林研究組合作完成。該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認知心理檢測和神經心理評估等技術,發現丘腦底核的異常激活是新發帕金森中序列工作記憶損傷的神經基礎。
  • 提升孩子的「工作記憶」,從此不用再羨慕學霸
    老師經常在上課的時候強調我們對於知識點要理解性背誦,很多時候,記憶力強的人並不會比平常人智商高出多少,只是他們懂得掌握方法進行背誦和記憶,提高孩子的"工作記憶",那麼孩子的記憶力也就會有所提高,也不會吃完飯就忘記所記憶的內容知識點。那麼,什麼是"工作記憶"呢?"工作記憶"可以訓練的嗎?什麼是"工作記憶"?
  • 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
    【考情分析】工作記憶這一名稱在心理學中不常出現,但是有時會在題目當中出現,而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的含義也是常常令人混淆的,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不一樣的說法,故對於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需要有所了解。【知識梳理】根據記憶內容保持的時間長短劃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通常認為,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研究表明,工作記憶容量的數值取決於以下因素:首先是「塊」的類型。如果是數字,數值通常為7;如果是字母,大約為6;若是詞語,大約為5。而且更取決於「塊」的特徵。長的詞彙其記憶容量要比短詞彙的容量小。同時還取決於這些內容的語義學狀態,即記憶者是否了解這一內容的含義。如何測量一個人的工作記憶容量呢?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通常認為,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研究表明,工作記憶容量的數值取決於以下因素:首先是「塊」的類型。如果是數字,數值通常為7;如果是字母,大約為6;若是詞語,大約為5。而且更取決於「塊」的特徵。長的詞彙其記憶容量要比短詞彙的容量小。同時還取決於這些內容的語義學狀態,即記憶者是否了解這一內容的含義。如何測量一個人的工作記憶容量呢?
  • 記憶宮殿訓練好玩嗎?記憶宮殿訓練遊戲介紹
    記憶宮殿訓練好玩嗎?記憶宮殿訓練遊戲介紹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5-11-04 04:00:52手機訂閱 導讀:期待已久的熱門手遊記憶宮殿訓練火爆來襲啦!
  • 專家:工作記憶從小訓練,學業成績更優秀
    從上面可以看出,工作存儲器對於隨時間推移進行的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您需要將獲取的信息存儲在工作存儲器中,並將其與以後獲取的信息連接。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工作記憶可以比智力更好地預測學習成績,並且具有良好工作記憶的孩子具有更強的語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