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球集運上半年下降6.8%,9月航運聯盟仍有停航計劃!

2021-01-11 騰訊網

據航運分析機構Sea-Intelligence的最新分析顯示,新冠疫情使全球貨櫃船的運輸量大幅減少,導致今年上半年的運輸量下降了6.8%,儘管6月份下降幅度有所減小。

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寫道,最近的趨勢給2020年全年的航運業帶來了希望,人們不會像最初擔心的那樣嚴重。

儘管降幅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70萬標準箱。事實證明,4月份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真正影響到運輸數據,而5月份情況有所改善。到了6月份,降幅有所減少,全球貨運量僅下降了5.1%。

根據這家分析公司的說法,這是好消息,並強調:「我們不應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2020一季度的下降幅度確實非常嚴重。」

這家分析公司寫道,6月的發展以及自6月以來跨大西洋運輸量的意外增長表明,疫情對全年的影響可能不會像最初擔心的那樣嚴重。

該分析公司寫道:「如果把這一點與運價的發展結合起來考慮,就很清楚為什麼貨櫃運輸公司的2020年總體業績看起來對相對合理。」該分析公司還指出,最近幾周貨櫃運輸公司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

▲上半年全球貨櫃吞吐量增長情況

大多數航線在6月都有明顯的改善。然而,北美和南美的出口在6月份下降,甚至比5月份的表現稍差。

在過去的兩周中,大西洋航線或亞歐航線上還沒有出現過任何停航的情況,雖然在春季當時有數百次航班停航。

但是截止目前還是有海運聯盟宣布了9月的停航計劃。

據悉由赫伯羅特,陽明,ONE和HMM組成得到THE Alliance聯盟已宣布9月的服務更新調整,以管理在疫情大流行的航運市場需求。

▍亞洲和北歐

FP1 / FP2 / FE2 / FE3將保持每周航行。

FE4 Extra Loader額外船舶將從第36周持續到第39周,輪換港口調整如下:釜山–上海–寧波–鹽田–新加坡–(蘇伊士運河)–南安普敦–漢堡–安特衛普–鹿特丹–(蘇伊士運河)–新加坡–香港–鹽田–上海–釜山

▍亞洲和地中海

MD3將保持每周航行。

除第37周外,MD1 / MD2將在9月保持每周航行。

THE聯盟的成員將相應地向各自的客戶提供第37周的進一步更新計劃。

▍跨太平洋–西海岸

如8月7日所宣布的,所有PSW和PNW環線將在9月執行。

跨太平洋–東海岸(經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

EC1 / EC2 / EC4 / EC5將保持每周航行。

EC3將在第37周和第39周恢復。

第36周、第38周– EC3停航

▍亞洲和中東

第36周– AG3停航

第37周– AG2停航

AG1將繼續與AG3合併

▍跨大西洋

如7月28日所宣布,第36周– AL1和AL4停航

第38周– AL1停航

第39周– AL4停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全球運力縮減!船公司公布明年1月停航計劃,華南部分駁船暫停
    近期航運公司陸續公布新一輪停航空班計劃,全球運力面臨著進一步收緊,在年前有出貨計劃的注意了亞洲內部集運運力縮減由於檢疫限制、運量高於正常水平,以及海運碼頭缺乏冷藏插頭,亞洲內部的貨櫃運力正顯示出收緊的跡象,原因是一些航運公司暫停服務,並停止接收冷藏貨物。
  • 中海集運更名轉型金融平臺 航運企業如何自救度低迷
    9月8日,中海貨櫃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海集運」,601866)正式更名為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團董事總經理萬敏告訴記者,中遠海運發展的揭牌,意味著公司金融產業集群正式組建完成,將作為集團金融產業的上市發展平臺,圍繞航運產業鏈發展金融產業,打造世界一流航運金融企業。
  • 2020年三季度最掙錢的全球班輪公司top100丨航運界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日,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航運排第一,地中海航運排第二,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貨櫃排第三,達飛輪船排第四,赫伯羅特排第五,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排第六。第七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長榮海運、現代商船、陽明海運、以星航運。
  • 學術|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航運經濟的影響與法律應對
    消費需求降低,復工疑慮重重,經營難以有序進行;可運貨物減少,運輸成本激增,航運企業舉步維艱;貨物大量滯港,費用收取困難,港口企業遭遇新挑戰;保費收取受阻,承保風險加大,保險行業亦深受影響。通過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對航運經濟的影響及其現狀,分析疫情背景下貨、船、港、保險各方可能遭遇的法律風險,並有針對性地從法律風險應對和海事司法保障兩方面提出建議。
  • 受疫情影響,HMM、Hapag-Lloyd推遲新造貨櫃船的計劃
    這家德國貨櫃航運巨頭曾在今年1月透露有意訂購新船,並表示這些訂單最有可能在2021年之前完成。由於赫伯羅特正在計劃未來兩到三年內對其船隊進行現代化改造,這些投資預計將瞄準運力高達23,000 TEU甚至更高的超大型貨櫃船。但是,這家德國班輪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近來證實,最終決定被推遲了。
  • 中海集運全球最大貨櫃船將投入運營 長400米一次可運19100個貨櫃
    據彭博社9月18日報導,中國一家海運公司即將運營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這頭長400米的鋼鐵巨獸比4個足球場還要長,一次能夠運送1.9億臺iPad。目前,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是馬士基3E級18000TEU貨櫃船,全長399米。從塗裝看,這艘船名為「中海環球」號,屬於中海貨櫃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集運」),並將於11月投入運營。
  • 數讀疫情之下,美國音樂產業的上半年
    這份報告詳述了今年上半年美國音樂產業的發展情況,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產業出現的諸多令人關心的變化。 疫情衝擊下,流媒體的逆勢增長 雖然疫情影響範圍非常廣,2020年上半年美國音樂產業整體仍呈現出了增長態勢。 據《報告》統計,上半年美國音樂市場整體消費單位總計36.12億,較2019年同期的33.03億同比增長9.4%。
  • 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山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訊 4月26日,載箱量2.4萬標準箱的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601298,股吧)前灣三期貨櫃碼頭81泊位隆重舉行,標誌著山東港口貨櫃業務邁入24000標準箱「大船時代」。
  • 三大因素帶動航運板塊集體暴漲! 貨櫃一櫃難求 中國成全球貨櫃...
    航運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業績迅速回升  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範圍內遭受疫情打擊下,停工停產停運使得航運公司業績大幅下滑。但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復甦,各國之間大宗商品出口貿易往來頻繁,航運公司業績不斷回升。  中遠海特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1億,淨利潤1.35億,較今年年初均有近80%的回升。
  • 馬士基已宣布取消太平洋沿岸所有停航,其它船公司也將效仿嗎?
    全球最大的貨櫃運輸公司馬士基(Maersk)已宣布,將取消太平洋沿岸所有停航航次。該公司援引北美過去60天出現的強勁進口量(預計至少要持續到11月份)為由,宣布取消所有跨太平洋航線的停航。最近幾周,跨太平洋至西海岸的航運現貨價格創下紀錄,接近每貨櫃4000美元,這引發了航運市場部分恐慌。過去一周,中國政府出手幹預,要求船公司在貿易航線上增加運力,緩解價格上漲,中遠海運集團及其子公司東方海外(OOCL)和馬士基(Maersk)都同意了該措施。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聯合會本周也召開了會議,對形勢進行了研究。
  • 中金交通運輸2021年展望:航空乘風 航運破浪 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航運破周期之浪,因庫存之勢:經過多年的運力消化,當前三大航運細分市場供給端已經明顯優化,在手訂單與運力之比均處於歷史最低位,奠定周期向上的基礎。我們認為經濟復甦是主線,庫存周期是驅動(美國零售業補庫存支撐集運需求,原油去庫存抑制油運短期需求),我們排序為集運優於幹散優於油運(短期一年)。
  • 航運「頭等艙」為何引發軒然大波?
    畢竟,早在2016年,集運公司就已經開始試圖說服託運人為取消訂艙付費。讓達飛輪船處於輿論中心的,是另外一則消息。根據部分媒體對外披露的圖片中顯示,達飛輪船提供了一個「保艙套餐」,也被戲稱為航運「頭等艙」。
  • 港口航運公司股價水漲船高
    招商蛇口稱,11月貨櫃業務完成吞吐量1094.3萬TEU(即國際標準箱單位),同比增長14.2%;1-11月累計11100.6萬TEU,同比增長7%。今年1-11月,舟山港域完成貨櫃吞吐量158.48萬標箱,同比增長21.91%,創歷史新高。北部灣11月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8.43%;前11個月貨櫃累計吞吐量同比增長30%。
  • 疫情衝擊 美國航司擬關閉國內航班 阿聯三大航司全線停航
    民航資源網2020年3月25日消息:3月2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再次更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收入影響的分析。鑑於旅行限制的嚴峻性和預期的全球經濟衰退,航空業客運收入預計暴跌252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44%。  疫情黑天鵝給全球航空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大幅削減航線的航空公司,與航司息息相關的飛機製造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 冬季冷空氣接踵而至 兩岸高速客滾船航班連續停航
    原標題:冬季冷空氣接踵而至 兩岸高速客滾船航班連續停航  中新社福州12月15日電 (記者 龍敏)冬季冷空氣接踵而來,往來海峽兩岸之間的高速客滾船「海峽號」、「麗娜輪」航班深受影響。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15日對外透露,為保證船舶航行安全和保護旅客生命財產安全,「海峽號」臺北至平潭航線18日航班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