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神秘X行星 或是地球物種大滅絕元兇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西媒稱,天文學家麥可·布朗今年1月推測稱,在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遙遠的行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X行星或第九大行星。人類從1個多世紀以前就開始探尋這顆行星,它已成為科幻小說和流行文化中的一個傳說。這項研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甚至連美國航天局都難以保持冷靜,但他們清楚,那只是初步的估計,而不是直接觀測的結果。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3月31日報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假說非常吸引人。研究員丹尼爾·惠特邁爾就是這樣認為的,而且這種假說也使他自己的設想變得更加可信。1985年,惠特邁爾作為天體物理學家在路易斯安那大學工作,他與同事約翰·馬泰塞一起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發表了一份大膽的研究報告,將地球物種大規模滅絕與X行星的存在聯繫在了一起。

現在,惠特邁爾在阿肯色大學講授數學,但他依然在關注自己的研究。根據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的文章,可能正是這顆X行星導致了地球上的周期性物種大規模滅絕。X行星可能每隔約2700萬年就會引發彗星雨,而後者則會造成全球物種大滅絕。

1985年,當惠特邁爾的第一份研究報告出現時,科學家為周期性彗星雨的出現提出了3種解釋:X行星、太陽的「姊妹星」或太陽在其繞銀河系轉動的軌道上出現的垂直振蕩。後兩種解釋此後因與古生物學記錄不符而被排除。只有X行星這種解釋繼續作為可能的理論存在,而現在它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根據惠特邁爾和馬泰塞的理論,在X行星繞太陽公轉時,其傾斜的軌道會緩慢地發生轉動,而X行星每隔2700萬年就要穿越一次形成彗星的柯伊伯帶,衝擊太陽系內的彗星。被衝擊出來的彗星不僅會與地球發生碰撞,也會在靠近太陽時分解,從而降低到達地球的太陽光照量。

1985年的古生物學記錄顯示,周期性彗星雨可以追溯到2.5億年前。而新研究發現的證據表明,這種現象甚至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

惠特邁爾和馬泰塞在最初的研究報告中發布了他們對X行星體積和軌道的估計。他們認為,X行星的質量應是地球的1到5倍,距離太陽比地球遠100倍。而最新的估計認為,X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距離太陽比地球要遠1000倍。

不過,惠特邁爾表示,真正讓人感興趣的是,一顆遙遠的行星可能對地球上生命的演變產生過重要影響。(編譯/蘇佳維)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小行星飛掠地球想像圖。

相關焦點

  • 探索 天文學家發現神秘X行星 或是地球物種大滅絕元兇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西媒稱,天文學家麥可1985年,惠特邁爾作為天體物理學家在路易斯安那大學工作,他與同事約翰·馬泰塞一起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發表了一份大膽的研究報告,將地球物種大規模滅絕與X行星的存在聯繫在了一起。現在,惠特邁爾在阿肯色大學講授數學,但他依然在關注自己的研究。根據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的文章,可能正是這顆X行星導致了地球上的周期性物種大規模滅絕。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地球生物滅絕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近期有消息報導聲稱,科學家在一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中挑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它們的星球環境可能要比地球更加適合生命的發展。很多多朋友評論道「地球不再完美了!」
  • 地質學家發現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元兇」新線索
    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 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小行星只是導火線,真正的元兇在地球!
    目前有關於恐龍滅絕最官方的說法,就是當時地球上發生了行星撞擊,導致恐龍全部滅絕,但是話說回來小行星真的是讓恐龍全部滅絕的元兇嗎?目前地球的年齡大概在45億歲左右,至少經歷了5次的物種大滅絕,而人類是目前第6代生物,目前地球數百萬年的發展史,和上一代的生物,這之間的時間差也是非常的大,雖然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非常棒,但是人類哪怕有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探究物種之間消失又出現的時間差,人類通過研究恐龍的化石,也能夠探究地球背後的秘密,近日有科學家研究了一塊巨大的恐龍骨架。
  • 地球生物每三百萬年滅絕一次,原因或許與「行星X」有關
    有研究表明,從古至今地球已經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生物滅絕每三百萬年發生一次。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周期性?這應該是地球上大量未解之謎中的一個。至於生物滅絕產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種可能,其中一種被認為與「行星X」有關,對,就是那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卻未被發現的大行星。為什麼說「行星X」可能是造成生物滅絕的原因呢?這要從太陽系中的那些矮行星說起。
  • 涅墨西斯的天譴:地球物種的滅絕與神秘的復仇女神星
    縱觀地球漫長的演化歷史,考古學家對各個時期的古生物化石分析的結果證明,人類目前所知的很多曾地球上生活過物種都在某幾個集中的時間點,同時因不明原因集體滅絕。針對這一周期性現象,1985年,古生物學家賽普科斯基提出了一項毀滅理論,理論認為,在地球過去的2.5億年間,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包括白堊紀的恐龍滅絕在內,目前可以推想的出生物種群大滅絕事件共有五次,這些滅絕事件都與地球生態以及氣候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 「X行星」很可能就是造成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雖然天文學家仍未直接觀察到這顆第九行星,但隨著海王星軌道外的小行星帶「古柏帶」被發現,以及今年初天文學家發表,透過計算「6個軌道特殊的古柏帶矮行星」所得出的軌道參數證據,在在顯示了「X行星」極有可能存在!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和地球相似的「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中最神秘的成員被發現。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流浪行星屈指可數,且幾乎全是巨大的氣體行星,有些因為自身質量巨大,能夠產生紅外輻射,所以才被觀測到。最近波蘭華沙大學的天文學家通過微引力引力透鏡巡天觀測,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流浪行星,其質量和地球相仿,可能還沒有地球大。
  • 百慕達事件元兇或是海底金字塔
    百慕達詭異事件 元兇或是海底透明金字塔百慕達詭異事件 元兇或是海底透明金字塔。百慕達是世界上最恐怖海域之一,沉船無數,飛機失蹤,甚至還有時空穿越。最近人們發現,在這一危險海域的海底,竟有一座十分神秘的金字塔,它由玻璃建成通身透明,在其周圍還發現了神秘的能量場。
  • 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或是超新星爆發所致
    泥盆紀景觀8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文稱,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地球物種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地球巖石記錄中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泥盆紀-石炭紀界線的巖石中含有成千上萬代的植物孢子,它們似乎被紫外線曬傷了,這是長期的臭氧消耗事件的證據。「以地球為基礎的災難,如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和全球變暖,也可以破壞臭氧層,但是無法持續這麼長的時間。
  • 科學家預測2100年地球將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警告稱,最早到2100年,地球將迎來又一次物種大滅絕。這種擔心的出現是基於這樣一推測,到本世紀末,會有大量的碳被排放到海洋之中,超過地球的承受極限,從而導致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意味著2100年,世界可能會進入「未知領域」。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神秘的「X」行星,徘徊在太陽系外圍,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這個沒有被發現的行星,被稱為x行星,在科學家的研究中,這顆行星可能距離太陽很遠,以它的軌道圍繞太陽還繞一周,需要整整三萬年,可能正是因為它距離太陽足夠遙遠,在中間還有很多宇宙塵埃,以及各種各樣的小行星隕石作為阻隔,才讓我們沒有發現這顆行星。
  • 令人困惑的X行星,它究竟有哪些神秘故事?答案你不會想到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人們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探測到超過1600顆行星,你肯定覺得我們也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離地球更近,對吧?其實並不一定!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動蕩的歷史,包括最近一項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尋找神秘遙遠的X行星。我們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24顆超級宜居行星,就在100光年外,預言要成真
    ,避免在地球上遭遇物種大滅絕事件。雖然地球長期有生命存在,但從來沒有哪個物種可以長期存在。過去5億年,地球上經歷過大大小小數十次物種滅絕事件,已經有99%的地球物種走向滅絕。有些威脅來自地球本身,比如超級火山爆發;還有些威脅來自太空,比如小行星撞擊和超新星爆發。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巖石行星 是地球39倍大
    外媒稱,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有地球39倍大的巖石行星正在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飛速運轉,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顆曾比木星大的失去了大氣層的行星的殘存核心。據路透社華盛頓7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當地時間周三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巖石行星,也是首次發現的行星核,同時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去更好地了解土星這樣的氣體巨行星的內部,土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巖石行星 是地球39倍大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外媒稱,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有地球39倍大的巖石行星正在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飛速運轉,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顆曾比木星大的失去了大氣層的行星的殘存核心。據路透社華盛頓7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當地時間周三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巖石行星,也是首次發現的行星核,同時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去更好地了解土星這樣的氣體巨行星的內部,土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顆名為TOI-849b的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稍小也稍涼的恆星運轉,距離地球730光年。
  • 2100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近5.5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短時間內從地球上集群性消失。而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植物生存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以及汙染和氣候變化,物種正以比過去快千倍的速度滅絕,專家們預言稱,人類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