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日前,一項新研究可能觸摸到了其始作俑者的神秘面紗。
二疊紀物種滅絕又稱「大滅絕」(Great Dying),大約發生在 2.5 億年前。那時,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當時將近 90% 的生命滅絕。地質學家將這次火山噴發稱為西伯利亞溢流玄武巖(Siberian Flood Basalts),這場災難大約持續了 100 萬年。
法國旺多厄夫爾萊南西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本研究第一作者 Michael Broadley 說:「這場物種滅絕的規模太讓人難以置信了。科學家們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讓西伯利亞溢流玄武巖的威力如此強大,如此與眾不同.」
圖|地幔捕虜體樣本(巖石圈石質的巖漿包體,由火山爆發帶至地表)。 (來源:Michael W. Broadley)
本研究已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諾克斯維爾市田納西州立大學行星地球科學研究所前主任 Lawrence (Larry) Taylor 也參與了此研究。Taylor 供職該研究所 46 載,職業生涯碩果纍纍,於 2017 年 9 月去世,享年 79 歲。
Broadley 說:「Taylor 在提供地幔捕虜體樣品方面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所謂地幔捕虜體,就是在火山噴發的過程中,巖石圈的巖石部分(位於地殼和地幔之間的部分)被巖漿捕獲並帶到地表所形成的包體。此外,在整個研究過程中,Taylor 還提供了不少建議。」
通過對樣本進行分析,Broadley 和其團隊力圖確定巖石圈的組成。他們發現,在西伯利亞溢流玄武巖發生之前,西伯利亞的巖石圈中充滿了氯、溴和碘,這些化學元素均為滷族元素。然而,在火山噴發後,它們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Broadley 說:「我們的結論是,在火山噴發期間,大量儲存在西伯利亞巖石圈中的滷素進入大氣,極大破壞了當時的臭氧層,從而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
-End-
編輯:賀佳
參考:https://phys.org/news/2018-08-geologists-uncover-clues-largest-ma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