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去世母親捐其角膜 生前讀播音系被稱小康輝

2021-01-09 搜狐網
  自從兒子走後,安寶麗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接觸,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呆地坐著。記者 於鵬 /攝  像自己的名字一樣,當時吳玉亮有一雙明亮迷人的大眼睛,學習播音主持的他被老師親暱的稱為「小康輝」。記者 於鵬 /攝

每次看到兒子的相片,安寶麗都傷心不已。記者 於鵬 /攝

安寶麗獨自坐在兒子的房間內。記者 於鵬 /攝

  編者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有上百萬的家庭卻面臨著同樣的不幸:人過中年,家中的獨子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這些人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失獨者。

  二十幾年來,這些"只生一個好"卻遭遇中老年喪子的母親們陸續失去了他們幾乎是唯一的依靠。這些曾享受政策紅利帶來的幸福的家庭,在巨大的現實落差面前,開始失去信念。

  從2014年母親節開始,由齊魯網、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山東商報三家媒體成立的「齊魯公益聯盟」聯合公益夥伴山東紅十字會醫院,開展"關註失獨母親"系列報導。希望發動全社會的力量,給這些母親明亮的希望。

  如果您身邊有「失獨者」,如果您有想聊的故事,如果您想為他們提供幫助,歡迎來電告訴我們:齊魯網0531-81695000、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0531-88881234、山東商報0531-88197600。  

齊魯網濟南5月22日訊

  (記者 張帥 於鵬)兒子去世前,安寶麗的前半生,被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準備讀大學的時候,趕上上山下鄉,作為知識青年被下放到了農村。結婚以後,響應國家生育政策,安寶麗生下了自己的獨子吳玉亮。後來,安寶麗所在的企業破產,自己成了下崗工人。

  2009年前,被大時代的洪流裹挾的安寶麗還能用各種理由安慰自己。但從這年的10月3日開始,「失獨母親」的標籤,給了這個堅強的女人毀滅性的打擊。

  10月31日,學播音主持專業的21歲獨子吳玉亮因為交通事故離開人世,在學校,他被老師稱作「小康輝」。

  安寶麗強忍著痛苦將兒子的角膜捐獻,希望兒子可以繼續看這個世界。  

用兒子生前號碼

  在約定採訪的時間時,安寶麗告訴記者要在九點半以後來。兒子去世後,原本就沉默的老公變得更加封閉,每天在9點以後乘著公交車出門打發時間,每天如此。

  "我們家裡現在就是缺人",丈夫出門以後,安寶麗就獨自一個人呆在自己不大的房子裡,面對齊魯網記者的鏡頭。

  前不久,一位失獨母親因為眼部疾病來濟南動手術,從媒體上知道消息的安寶麗買了水果到醫院去看望了這位「同命人」,也正是這次探望,安寶麗知道了原來在自己的身邊還有那麼多像自己一樣的失獨者。

  在一位失獨者的幫助下,安寶麗學會了上網聊天,開始在各個失獨QQ群裡與大家一起抱團取暖。

  直到現在,安寶麗一直用著自己兒子生前的手機和電話號碼,"這樣我看到手機就好像看到了兒子,仿佛兒子並沒有死去",安寶麗楠楠的說道。

  像自己的名字一樣,年輕的吳玉亮有一雙明亮迷人的大眼睛,學習播音主持的他被老師親暱的稱為"小康輝"。

  一身天藍色的T恤隨意的穿在身上,明亮有神的眼睛昭示著這個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在父母經歷了時代的滾滾洪流之後,他成為了這個家庭全部的寄託。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吳玉亮會用母親下崗時單位補貼的4萬塊錢讀完大學,然後找一個電臺從事自己喜歡的播音工作,也許會像老師說的那樣成為一個像"康輝"一樣的主持人。

  一切都是也許,2013年10月2日下午,兒子被剛認識不久的一位名叫曉月(化名)的姑娘約出去打牌。次日凌晨4點鐘左右,打了一宿牌的吳玉亮跟曉月一起吃了飯。然後騎著曉月剛買不久的新摩託車載著她行駛在回家的路上。

  沒有人知道這個盛夏的清晨發生了什麼,在距離自己家幾百米的地方,吳玉亮駕駛的摩託車發生了事故,被撞到頭部的吳玉亮再沒能醒過來,同行的姑娘腿部受傷。  

「兒子依然在看世界」

  沒有留下一句話,吳玉亮離開了自己的父母。看著兒子已經冰冷的屍體,兒子長長的睫毛覆蓋下那雙曾經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讓這位母親忍住劇痛為兒子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兒子的眼角膜捐獻出去"。

  在徵求丈夫的同意後,安寶麗撥通了紅十字會的電話,隨後工作人員趕到醫院,取走了兒子的眼角膜。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這雙眼睛將給人帶來光明。

  "你不要怪媽媽把你的眼角膜捐獻出去了,媽媽沒有辦法,覺得你來人世走一圈不應該白來,一把火燒成飛灰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每當到兒子墳前,安寶麗會哭泣著這樣告訴自己的兒子。

  按照相關規定,安寶麗無法獲知自己兒子的眼角膜最終捐獻給了誰,但是她相信,這樣自己的兒子會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人來到事件就是為了看這個世界,兒子並沒有死去,而是繼續在天上看著這個繁華的世界,安寶麗不止一次這樣安寶麗慰自己。

  兒子去世後,安寶麗認為當天約吳玉亮出去的女孩子對兒子的意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搞明白兒子去世那天的細節,夫婦二人將對方告上了法庭。

  法院最終沒有完全支持夫婦二人的訴訟請求,只是判決對方在過錯的範圍內給予了4萬塊錢左右的賠償,但是直到今天,這筆賠償也沒有能夠按照判決執行。

  安寶麗執著的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最終都沒有效果。這讓她對兒子充滿了愧疚之情,"不管錢多錢少,我要給兒子一個交代,不然到了兒子墳上我沒有話說啊",安寶麗哭著告訴記者。  

每天抱著兒子照片靜坐

  像每一個失獨者的家中一樣,吳玉亮的房間也保持著生前的狀態,安寶麗會經常給兒子打掃衛生。在兒子去世後,安寶麗把兒子的電子照片衝印了出來,擺在了房間的書櫥上。在每一個思念兒子的日子裡,安寶麗會坐在兒子生前的書桌前發呆,照片中兒子明亮的眼睛看著自己,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兒子小時候比較願意跟我交流,長大了以後就有了很多自己的心事",兒子的突然離開讓安寶麗十分後悔,沒有在兒子生前與他有過更多交流。

  "但是我相信兒子一定也會很掛念我",安寶麗告訴記者,在兒子去世以後,同學曾經告訴她自己夢到了吳玉亮,夢裡的吳玉亮對同學說了很多話,但是同學僅記住了最後一句,「不要讓媽媽去我出事的地方看,那對她的身體不好」。

  安寶麗始終遵守著這個夢中兒子的約定,把他看作是兒子對自己最後的囑咐。

http://news.sohu.com/20140522/n399902935.shtml news.sohu.com false 齊魯網 張帥 於鵬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4/0522/1999089.shtml report 4369 自從兒子走後,安寶麗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接觸,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呆地坐著。記者於鵬/攝像自己的名字一樣,當時吳玉亮有一雙明亮迷人的大眼睛,學習播音主持的

相關焦點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李明波老人說得更樸實:「既然能救人,不捐不就浪費了麼。」  兒孫們支持老人的決定   對於兩位老人的決定,兒孫們十分支持。「媽媽做了好榜樣,我們以後也要像爸媽學習。」老人的大兒子說,媽媽僅初中文化程度,爸爸曾在西安工作,是媽媽一個人在村裡撐起家庭,20多年前就在村裡率先種櫻桃,是遠近聞名的櫻桃帶頭人。
  • 15歲少年撿衣身亡 母親捐雙腎、肝和眼角膜(圖)
    5月16日,為了撿一件衣服,小銀從自家豬圈圈頂不慎跌落,兩輪搶救都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母親忍著巨痛做出一個驚人決定:捐獻兒子器官。  昨(20)日,小銀母親在省醫院籤下器官捐贈協議,捐出了兒子的雙腎、肝臟和眼角膜。這個偉大的善舉,換回的是3名肝腎重病者生存下去的希望。
  • 康輝的故事
    最近康輝老師來到了學校開展「對白」講堂,那大家對康輝老師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和小編一起看看康輝的故事吧!(來源:Google翻譯)康輝,1972年1月17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康輝於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Kang Hui was born on January 17, 1972 in Wuji County,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 播音的英文 播音英語怎麼讀
    如果你想做聲優、播音、主持、配音偽音、電臺主播,請完整的閱讀本文.一篇文章可能解決不了你全部疑問,建議閱讀完加我V【10205505】免費獲取價值上
  • 堅強母親抗癌半生,捐獻角膜留下光明
    在高郵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外的走廊裡,她的兒子陳宇坐在椅子上,悲痛不已。但對於他來說,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母親的心願,捐獻她的眼角膜,給他人帶去光明。「媽媽,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陳宇說:「前來送別母親的人特別多,心裡特別感動。
  • 母親因病去世,頭七飛來一隻蝴蝶落兒子臉上,久久不願離去
    視頻內容很簡單,母親去世後的頭七,不知從何處飛來了一隻蝴蝶,輕輕活在了兒子的臉上……一般而言,生活中的蝴蝶不輕易接近人;落在身上更是少之又少!但偏偏這一隻蝴蝶莫名出現,然後輕輕落在了兒子臉上後,不願離去。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我爸不同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但是近期在網絡上爆出這樣一則新聞,一位母親患白血病,其前夫不同意兒子捐獻骨髓!據悉,王女士因為身患白血病前往北京就醫,為了挽留生命,王女士希望自己的兒子前往北京為自己捐獻骨髓。為此她不惜尋找媒體的幫助,但沒想到兒子最後給出的回覆是,這件事情沒得商量,因為自己老爸不同意,打感情牌也沒有用。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打感情牌沒用!
    01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作為子女的,必須無條件的孝順父母,但是今天一則短視頻登上了熱搜,一位身患白血病的母親因為長期找不到骨髓供體,生命只有幾個月不到的時間了,為了繼續活下去,她發布視頻向兒子喊話,希望兒子能為自己捐獻骨髓,但是兒子卻回復稱:打感情牌沒用!
  • 梅爾·吉勃遜父親去世,生前爭議言論連帶兒子遭殃
    老吉布森生前曾是公開的反猶主義者,諸多極端言論曾連帶兒子梅爾·吉勃遜飽受牽連,尤其是在後者執導的影片《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出爐之後。梅爾·吉勃遜父親赫頓·吉布森赫頓·吉布森1918年8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皮克斯基爾市(Peekskill),父親從商,母親則是出生在澳大利亞的愛爾蘭裔歌劇演員。兩歲時,赫頓母親去世,十五歲時又沒了父親,早早便經歷了生活的艱辛。
  • 母親在母親節病逝為女兒留眼角膜 稱要看其長大
    母親節 病逝母親為了女兒捐獻眼角膜  女兒啊,媽媽要看著你長大  東方網5月9日消息:昨日是母親節,癌症女教師張明卻憾別人世,臨終前,她為10歲的女兒捐出眼角膜,讓它們代替自己留在人世間,照看女兒慢慢長大。
  • 江蘇一名7歲孩子捐出角膜和遺體——這是最美麗的贈予
    和常見的掃墓不同,人們在這裡祭奠的對象沒有墳塋,沒有墓碑,甚至沒有遺骨——他們是捐獻了遺體、角膜和器官的志願者。雖然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們的器官讓生命接力。在他們身上,死亡與新生實現輪迴。3月31日,又有一位7歲的小朋友捐獻了角膜和遺體,名字還沒來得及刻上紀念牆,他叫辛宇。
  • 男子手術前遭骨髓捐獻者悔捐 其母親隨後頂替
    昨天上午,當20歲的吳志輝體內緩緩注入母親吳瓊玲的骨髓時,他並不知道原本同意的捐獻者臨時悔捐。  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吳瓊玲匆忙做了體檢和術前準備,由於她自身和吳志輝的配型屬於半相合,手術的風險和費用都要比完全配型要增加許多。  在空軍總醫院做完手術後,母子二人狀態均良好。
  • 男子回應拒捐骨髓病兒去世
    白血病男童帥帥生前曾狀告父親索要撫養費,法院判決其父承擔責任後不久,孩子過世。  2011年8月,帥帥被確診為白血病。其母李某稱,帥帥的父親胡某拒絕為孩子進行骨髓移植。21日,其父首次對此事回應,稱未捐骨髓因當時已經錯過最佳移植時機。  起訴父親索要撫養費  10月17日零時55分,白血病男童帥帥在人民醫院去世。
  • 難以跨越的瓶頸期:角膜捐獻在中國
    萱萱是一名雙眼先天性角膜白斑和白內障的患者,年僅3歲的她,還未曾看過清晰的顏色、分辨出路途的方向。在今年五月底,她將開始做第三次角膜移植手術,她母親阿華告訴記者,這孩子不但得了比別人更嚴重的眼病,甚至連角膜移植的數量也超出一般人。三次角膜移植,分別是左眼、右眼,以及右眼排斥後重新移植。
  • 白血病男孩遭父拒捐骨髓續:其父稱因風險大拒絕
    在他生前,父親拒絕捐獻骨髓,不支付撫養費及醫藥費,一家人還打了官司。原本家人期待父子能見最後一面,但直到帥帥離世,也未能等到父親來看他。很多網友對此進行譴責,認為「太狠心了」。 事件還原父親拒捐骨髓,兒子只能等死5歲男童帥帥是北京人。
  • 母親改嫁遭兒子拒絕,兒子被氣到發病身亡,婆媳上演爭家產爭奪戰
    照理說這是件好事,可是有個人就不這麼認為了,那就是李群玲的兒子範昌昌,他聽說母親要改嫁,心裡就特不是滋味,可是婚姻自由人家兩廂情願,這個做兒子的也不好多說什麼。不過就在李群玲和老李領取結婚證的當天,他突然聽到了一個消息,他便感覺到事情不妙了。夫妻倆聽別人轉述稱:辦了結婚證,李群玲所有的財產就歸我老李了。
  • 癌症晚期母親怕耽誤兒子中考 求醫生讓其安樂死
    這就是顧秀蓉的兒子、15歲的小輝。  不一會兒,小輝戴著橡皮手套,左手端著放有髒毛巾的盆子,右手拿一瓶洗衣粉,向洗衣房走去。他要將媽媽的毛巾洗乾淨。在晾好毛巾後,小輝回到病房,端著母親的尿盆,走進了衛生間。  「我曉得,我的病莫法治了。孩子的將來,我都安排好了,他爸、他舅,都會照顧他。讓我安安靜靜地走了吧。」她的聲音很平淡,就像在說別人的事一樣簡單。
  • 百歲老軍醫葉惠方去世 傾其所有一生捐獻
    我的遺體,請你們送給病理科……」今天,這位幾乎捐光了家中所有錢物的老人,完成了一生最後一次捐獻:捐出自己。讓我們記住她——葉惠方,我軍著名婦產科專家,一名老黨員,一名心懷善舉的中國軍人。享年100歲。解放軍總醫院百歲專家葉惠方因病去世,生前她要求將遺體捐獻醫學研究——傾其所有
  •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11歲湖北男孩欲捐髓救媽媽 醫生稱手術風險較高 2008年11月23日 14:22 來源:荊楚網 發表評論 蕭顥攝(圖片來源:荊楚網)   為救患白血病的母親,11歲的兒子要給生母捐獻骨髓。今日,這對母子將在協和醫院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昨晚7時30分,在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部8樓血液科的病床上,記者見到11歲的餘頤瑄。他躺在病床上,正在複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