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母親怕耽誤兒子中考 求醫生讓其安樂死

2020-11-27 搜狐網

  為了兒子我希望安樂死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醫生,讓我在娃娃寒假結束前安樂死去吧,我不想再讓惟一的兒子為照顧我影響學業,他馬上要考高中了……」昨日中午,在川大華西第四醫院臨終姑息關懷科的病房裡,骨瘦如柴的癌症晚期病人顧秀蓉發出懇求。

  心願 怕耽誤兒子她想安樂死

  昨日下午1時許,記者推開了姑息關懷科55床的病房門時,靠門的病床上躺著一個瘦弱的中年婦女,她就是顧秀蓉。記者見到,躺在病床上的顧秀蓉用棉籤蘸了水往自己嘴巴和牙齒上塗,「我一吃飯就吐,喝水也吐,但是我口渴。」她看著記者:「你幫我給醫生說說,給我打一針讓我去死吧。我不能吃不能動,活著是孩子的累贅。」

  一個男孩子正趴在旁邊的一張病床上做作業。看見有人進來,男孩抬起了頭,他面無表情地抬頭看了一眼,低下頭又繼續做作業。這就是顧秀蓉的兒子、15歲的小輝。

  不一會兒,小輝戴著橡皮手套,左手端著放有髒毛巾的盆子,右手拿一瓶洗衣粉,向洗衣房走去。他要將媽媽的毛巾洗乾淨。在晾好毛巾後,小輝回到病房,端著母親的尿盆,走進了衛生間。

  「我曉得,我的病莫法治了。孩子的將來,我都安排好了,他爸、他舅,都會照顧他。讓我安安靜靜地走了吧。」她的聲音很平淡,就像在說別人的事一樣簡單。小輝埋著頭,一聲不吭地衝出病房。

  懂事 兒子什麼都知道

  當小輝為媽媽洗衣服時,記者走近他。「我知道,我什麼都知道……」他低著頭說。他的聲音很輕,但讓記者吃驚不小。「那你以後怎麼辦呢?」記者問。「我跟我爸爸,」他故作輕鬆地說,「我的戶口已經轉過去了。」「經濟上有困難麼?」記者再問。他搖頭,「今天早上,附一院送來捐款一萬元,為媽媽交了住院費。」

  小輝簡單地告訴記者他的情況:他在北師大附中讀初三,家住雙橋子白蠟村,1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原來是五冶四公司的管理員,後來下崗,做鐘點工供他上學,沒有再婚。親生父親得知此事後,已同意並將小輝的戶口轉到他那裡。這期間,父親來看過母親一次。

  後事 媽媽安排好兒子的將來

  姑息關懷科的護士站有一隻紅色的捐款箱。護士告訴記者,那裡裝的是科室醫護人員為顧秀蓉捐的錢。「顧秀蓉患子宮頸肉瘤已經6年了。聽說她當年剛做完手術,就去做鐘點工掙錢,每次用藥,都要先問藥貴不貴,貴就不用。」一位醫生說,「她家沒錢請護理人員,那麼小的孩子,一天到晚守在那裡為母親端屎倒尿,擦拭髒身子。孩子開學了,她可能擔心孩子要休學來照顧她,她怕耽誤孩子的學業,天天纏著我們,說一定要在寒假結束前『走』,想『安樂死』。這怎麼行嘛!」

  「我知道外界在為我捐款,但是我的病是治不好的,捐再多的錢有什麼用?」顧秀蓉無限留戀地看著兒子。有醫生告訴記者,「聽病人說,她已經安排好了後事。她走之後,孩子的學費由父親出,生活費由舅舅出。」

  心酸 北京來的考察人員病房灑淚

  前日下午,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李家熙,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在前往川大華西附四院考察時,在病房裡見到了顧秀蓉和小輝母子。見著母子倆令人揪心的一幕,李家熙落淚了。李家熙臨走前,希望該院姑息關懷科主任李金祥儘快整理相關資料,提交一份有關「臨終關懷」事項立法的提案。

  本報記者 汪蘭 劉晉川 實習生 劉坤

(責任編輯:安世者)

相關焦點

  • 徘徊在生死之間——淺談「安樂死」的歷史與將來
    安樂死可分為被動與主動、自願與非自願安樂死。被動安樂死是消極的安樂死,停止治療和搶救措施,任晚期病人自行死亡;主動安樂死又稱積極安樂死,由醫務人員採取給藥加速死亡,結束其痛苦的生命,讓其安然舒服地離開人世。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3月18日醫生根據佛羅裡達州一家法庭的裁決,再次拔除了維持特麗生命的進食管,使其進入「自由死亡」狀態。3月31日,特麗在其進食管被拔除13天之後死亡。  儘管這一案例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但從生命倫理學領域來說,這只是為西方社會長期以來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提供一個新的案例。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安樂死法案發起人行動黨領袖David Seymour說:"作為紐西蘭人,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安樂死公投一旦通過,不需要再經過國會立法程序,因為其國會程序已經完成。只要11月6日最終的結果能夠證明通過,將會在12個月後自動生效。
  • 癌症晚期,治療花錢又受罪,和醫生商量放棄治療,為何子女不同意?
    查出來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並不是患者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也根本不存在患者與醫生約定好,不治療,想舒服的走這回事。如果父母查出來癌症晚期,醫生可能會給出客觀的評價,認為治療好轉或痊癒的可能幾乎沒有。最好的結果就是對症支持治療,簡單說就是減少痛苦,帶瘤生存,儘可能的提高生活質量,讓患者少受罪。 孩子們肯定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放棄治療,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從不接受事實,到慢慢面對事實這樣一個過程。每天看著生病的父母漸漸的消瘦,吃不下飯,狀態越來越差。可是這期間也不能放棄。
  • 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一些案例分析及個人觀點
    關於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有很多說法.我個人觀點:國家應該提倡安樂死。有些病人最後明知搶救不了,像植物人;有些癌症晚期的病人,疼起來要命,親人看著他們遭罪卻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折磨!這個時候實行安樂死,對病人也是一種解脫和尊重!
  • 老人腦幹出血,三個兒子放棄治療,網友:希望能立法「安樂死」!
    這讓三個兒子不堪重負,第十二天的時候,醫生告訴三個兒子,可以採用醫院現有的先進設備搶救老人,但是成功率渺茫,最後的結果可能會人財兩空,於是,呆在重症監護室的三個兒子陷入了沉思。終於,到了面臨抉擇的時刻,三個兒子終於考慮好了,他們找到醫生,決定放棄治療。對此,有人提出支持國內實施安樂死的建議。
  • 安樂死執行到一半,荷蘭腦退化老婦人不想死了站起來反抗
    11月9日,荷蘭公共檢察官辦公室正式起訴了一名為腦退化老婦人執行安樂死的女醫生——這是荷蘭安樂死合法16年來,執行安樂死的醫生首次遭到起訴的案例。檢方稱,老婦人在被執行過程中出現反抗,說明醫生並未搞清楚這名接受安樂死的患者是否一心求死,因此有「越界」嫌疑。
  • 澳洲104歲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曾說:我很後悔活這麼久
    癌症晚期如何才能死得有尊嚴?@劉星星:得了癌症,哪還有尊嚴可言?親眼見過我舅舅患癌,每天躺在病床上,全身插著管,吃喝拉撒全部不能自理,那樣子,別提多慘了。@江南好友:別說尊嚴了,能不痛就千謝萬謝了!@巴斯光年:想死得有尊嚴,只有安樂死了。
  • 趣聊英語|澳大利亞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朋友,瑞士安樂死了解下?
    中國的定義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讓人死的很安詳吧,當然具體感受只有用戶自己知道了。至於這位科學家為什麼要去瑞士尋求醫助安樂死,當然不是說只有瑞士的安樂死最安樂啦。
  • 「謝謝你,讓我快樂地死去 」八旬絕症老人自願安樂死
    2月24號9個月前離世的的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被家人公布了其當時「安樂死」的畫面 視頻中傅達仁在家人的簇擁下正裝以待端起藥杯跟大家笑著說了再見分口喝下一小杯藥含一塊糖而後緩緩躺在兒子肩頭停止了呼吸平靜得像睡著了一樣家人唱起了歌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生的快樂與死的安詳,是人類對於生命的理想追求。  一、安樂死的定義及其實質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Euthanasia,其原意為「沒有痛苦的死亡」。而安樂死的現代含義則是指「對於現代醫學條件下無可挽救其生命的瀕死病人,醫生在患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真誠委託的前提下,為減少病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痛苦而採取適當措施,提前結束病人生命的行為」。
  • 直面死亡,只有安樂死可以解決一切嗎?
    在歷經兒子結婚,併到廣州接受熱心醫師治療後,2018年五月底,他仍決定再赴瑞士,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2018年6月8日,傅達仁的妻子證實他已離世,親手為自己85年的人生畫下句點。過去半年,傅達仁在臉書(Facebook)和公開場合都高調倡導臺灣安樂死合法化,社會大眾十分關注他的病情,每每病情發生變化都會登上新聞版面。
  • 一個美國男孩安樂死全程紀實
    之後,他必須面對癌症、化療、放療、骨髓穿刺……還有,死亡。他的笑容漸漸少去。畢竟,10歲,那還只是一個在父母面前撒嬌、跟夥伴們盡情玩耍的年齡。 身為單親媽媽,辛迪能做的,就是在兒子面前表現得勇敢而樂觀。 為了讓兒子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她放棄了自己的美甲沙龍,把5歲的小女兒寄養到親友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兒子的治療之中來。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安樂死一詞來源於希臘詞彙「euthanatos」,其含義是合適而有尊嚴的死亡,是指通過停止必要治療結束生命(消極安樂死)或採取措施直接快速致死(積極安樂死)的有意識行為。儘管在有些人看來安樂死是有益的,但實際上積極安樂死與消極安樂死是既悖德又違法的,它和流產的性質如出一轍——都是謀殺!
  • 「安樂死」不能成為孝子免除刑責的理由-中國青年報
    所謂他是在應母親的要求幫助母親「安樂死」的說法,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陳述,並沒有其他證言,因為施行「安樂死」現場就兩個人,而他母親已經過世。何況,他在向公安機關報案時還稱母親是「自然死亡」,到底是不是真正施行「安樂死」,我認為這事還很難斷定。
  • 法國植物人安樂死案又反轉!最高法院判安樂死,網友們都咋說?
    自2008年朗貝爾遭遇車禍成為植物人後,家屬、醫療界、法律界就能否對他進行安樂死爭議不休。今年5月,醫院對朗貝爾進行拔管,但12個小時後,巴黎上訴法庭做出裁決,要求醫院立即恢復救治。而如今,最高法院又推翻了巴黎上訴法庭的裁決。事件回顧法國植物人被拔管後再反轉!
  • 這位104歲的科學家,正在直播自己安樂死的過程
    1995年5月25日,澳大利亞北部地區議會以15票比13票通過了《晚期病人權利法》,使安樂死在該地區合法,這也是全球第一部安樂死法案。由於強大的反對勢力,這部法案生效後只有4人獲得了安樂死的權利,兩年後這部法案被推翻。
  • 世界上第一個安樂死過山車,坐上去轉一圈,下來就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正是因為人們有著這樣的思想和態度,安樂死施行起來才困難重重。但是事實上,有些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時候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有些人為了擺脫這些痛苦,懇求醫生給自己注射一些致死的藥物。早在1935年的時候,英國就成立了一個自願安樂死的委員會。三年之後,美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組織。這些民間的組織都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迫使政府改變對安樂死的看法。
  •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怎麼引起的 4歲女童求安樂死
    核心提示:4歲女童求安樂死,因患上眼癌痛苦不堪。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疾病?據了解,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俗稱「眼癌」。多發生於3歲以下,常發生於單眼,亦可雙眼發病,確切的發病原因不明,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眼球摘除是早期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最主要的方式。
  • 100片安眠藥、23小時的等待……我目睹了哥哥的安樂死
    你們捨不得我,我也捨不得你們。但是我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安知天命之人必有死,我選擇了正確的安樂死。」 去世兩天後,傅達仁的家人公布了1分鐘多的視頻,鏡頭裡的他已喝下安樂死藥物。生前,傅達仁就希望把自己離世的過程公布於世,意在推動亞洲地區安樂死的合法化。但家屬深思熟慮後,決定只放出一小段,其他部分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