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金鎖記》:人性的醜陋,從一個美女到性格扭曲的施暴者

2020-12-06 草民愛文史

張愛玲《金鎖記》:人性的醜陋,從一個美女到性格扭曲的施暴者

我昨夜把張愛玲的《金鎖記》看完了,心情很難去平復好,這部書真的是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醜陋的嘴臉,原來有些人是真的不配為人父母啊。

張愛玲的《金鎖記》跟她以前的寫作風格不太一樣,她比較喜歡真善美的主人公,但是這次的主人公,並不是這樣的。

主人公是曹七巧,雖然她是一個受害者,即便她一開始並不想去作惡,但是她被現實逼得無路可走,最後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主人公是一個麻油西施,嫁給了一個殘疾的丈夫,同時還遭受到了錢財的壓迫,她本身是一個很溫和的女人,但是最後變成了一個性格扭曲的人份,為了自己的私信和控制的心理,最後還殘破了自己的兒女。

因為嫁給了一個參加的丈夫,所以作為一個女人該有的權利,她都沒有,她把自己的愛慕的心思都放在了姜季澤的身上,但是被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封建傳統禮教束縛著,曹七巧註定是單相思的。

曹七巧也知道,金錢的重要性,在分家後,她就像是一個瘋子一樣,成為了一個惡毒的母親和一個惡毒的婆婆。

她本身就是不幸福的,她的性格的扭曲在這裡也體現了淋漓盡致,因為自己是不幸的,那麼別人也不能幸福,這就是一個扭曲的變態心理。

她對自己的身邊下手了,第一個受害人就是自己的兒女們,當時裹小腳已經不流行了,但是曹七巧還是讓自己的女兒裹了小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了別人的笑柄,找了各種的理由讓自己的長安放棄上學。

甚至當長安有了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故意讓長安染上了大煙,敗壞了長安的名聲,自己親手把自己的兒女們推向了社會的懸崖。

曹七巧還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談論兒媳婦的閨房的秘密,最後,兒媳婦被婆婆逼到了絕境,很絕望,最後也是悽慘的離世了,即便是後來被扶正的一個姑娘,也吞了鴉片自殺了。

這些醜事都是來源於曹七巧的扭曲的心理,就是因為自己的不幸福,所以也讓身邊的人不幸福,她一開始也是一個有美好心願的女人啊,性情溫順,但是因為現實的殘酷和人性的醜陋,把一個受害者變成了另外的一個施暴者。

其實我認為,曹七巧是一個惡人,但是她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她只是想要抓住身邊的人,不想讓身邊的人都遠離自己,所以最後用鴉片來控制子女。

愛而不得,像一個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的時間,她也不想變成一個吃人者,她被逼成了一個壞人,被自己的兒女嫌棄,她只是想要有一個人關心她。

這本書寫進了人性的醜惡的嘴臉,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可悲、可恨、可嘆、可憐的女人。

相關焦點

  • 《金鎖記》|張愛玲的奇特女性文學體驗,母性的消解,人性的顫慄
    而在張愛玲眼裡,卻不是這樣的,「『翩若驚鴻,宛若遊龍』的洛神不過是個古裝美女,世俗所供的觀音不過是古裝美女赤了腳,半裸的高大肥碩的希臘石像不過是女運動家,金髮的聖母不過是個俏奶媽,當眾餵了一千餘年的奶。」也許受幼年時期母愛缺失的影響,這尖刻的言辭之下是張愛玲對女性神話的消解,是對母性仁愛言說的解構。
  • 張愛玲《金鎖記》|一個舊式女人身上的「枷鎖」有多重?
    這就是張愛玲《金鎖記》中的上海,主人公曹七巧就生存於這樣一個浮華洋場之中。《金鎖記》圍繞曹七巧30年前後兩個時期的生活變遷,描述了一個被財欲和情慾所操控、性格逐漸扭曲的「瘋」女人形象。她是小商人家的女兒,受婚姻買賣制度殘害被迫嫁與名門殘疾少爺。
  • 張愛玲《金鎖記》:一個女人,嫁入豪門後的心理扭曲之路
    若沒有嫁到姜家,七巧本該也會有著一個平凡的人生,喜歡她的人很多,有肉店的朝祿,哥哥的結拜兄弟,裁縫的兒子…… 但她的哥嫂貪財,把一個懵懂白淨的姑娘,送給了一個眼看著活不了多久的男人為妻。 她恨自己的哥嫂,但他們又是自己唯一的娘家人。
  • 從張愛玲《茉莉香片》,聊聊「天才作家」的寫作藝術和悲美人性
    張愛玲用華美悲涼的語言風格,詮釋了主人公聶傳慶在原生家庭荼毒下扭曲與陰暗的人性,我們來看看張愛玲語言「華美風」與性格「扭曲風」的交織。她把對現實父愛的鞭撻以及對嚮往父愛的期許,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在了她的文章裡,我們透過張愛玲的作品會深刻體會到,她一生都缺少家庭的愛,造成了沒有安全感的孤僻性格,這影響了她的愛情觀,以致她會愛上大他14歲的渣男胡蘭成和大她30歲的美劇作家賴雅,她的第一次婚姻被磨得粉碎,她的第二次婚姻也很悲情。
  • 張愛玲:用文化透視女性心理屏障的女人,如何在22歲就享譽文壇?
    張愛玲,中國著名的現代女作家,擅寫小說,其作品精彩絕倫,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她的作品震驚文壇,打造了一個屬於張愛玲的時代。那麼,1943年,年僅22歲的張愛玲,是如何著名文壇的?1943年,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心理學實驗,揭露了醜陋的人性
    對於人性的看法,個體的社會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
  • 心理扭曲有多可怕,8歲男孩慘遭毒打,施暴者母親:他心情不好
    8歲正是每一個孩童陽光燦爛的美好年齡,但是誰也想不到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會慘遭暴打。施暴者的內心究竟是有多麼的扭曲,多麼的表態。事情是這樣的,在成都某小區內一8歲的男童在乘坐電梯的時候被一名17歲的男子擄走至地下室進行暴打。
  • 經濟學是張愛玲小說的致命誘惑?
    這時距離她的死亡已有一個星期了,屍體開始腐爛。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裡,這個地球上竟然沒有一個人需要過她的存在,察覺到她的離開。固然幸福的一生有多種詮釋的方式,但無親人收屍的下場肯定不屬於其中任何一種。「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臺詞就像在說張愛玲。去世時,張愛玲躺在房間裡唯一的一張行軍床上,家徒四壁。誰曾想,「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 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
    原標題:斯坦福監獄試驗揭露醜陋人性:為什麼人類要作惡?或許,人類在一定的環境中,往往會變得盲目而醜陋。 斯坦福監獄實驗在1970年的時候進行的一場非常著名的實驗,監獄內部進行的實驗主要對象是一群大學生,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實驗過程,但是由於中途有一些同學提出退出這個實驗,因為實驗內容嚴重的使得部分學生出現了心靈扭曲的現象,後來實驗不得不被終止了,其實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內容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性實驗,其實在歷史上還出現過很多很多的人性試驗,有的人性實驗非常的讓人感到人性的可怕,但是有的人性實驗非常的可怕
  • 我看是人性的扭曲與喪失吧
    那些視頻不管是譁眾取寵還是博人眼球,但我卻看到了動物們飽受折磨後慘絕人寰的死於人類之手和人類那一顆顆扭曲的人性。據統計,截止目前,每天都有高達75個物種面臨滅絕,每一個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瀕臨的標籤。人類的貪婪和過度的索取,已經讓動物們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而某些人類,竟然還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動物們的痛苦之上,各種虐殺、虐待現象不僅層出不窮,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其行徑和手段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 深度解讀《紅玫瑰與白玫瑰》:時代女性的不幸與悲哀,包括張愛玲
    1943年,23歲的張愛玲更是出色,憑藉《沉香屑第一爐香》嶄露頭角,隨後也繼續發表《沉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多篇著名作品。不容置疑,張愛玲是一位天才作家,在20多歲的年紀就已經響徹文壇。
  • 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心理學解析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心理學實驗
    對於人性的看法,個體的社會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心理學家或是社會機構進行過人性實驗,下面為大家選取了三個歷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其中揭露了黑暗的人性。一、嘉士伯社會實驗丹麥嘉士伯啤酒公司曾進行過這樣一次社會實驗,研究人員讓一些毫不知情的情侶們進入預先準備好的電影院中。
  • 心理學:3個展示人性之惡的心理學實驗,原來人性如此醜陋
    下圖是米爾格拉姆設計的實驗場景:實驗者要求兩名志願者一人扮演教師,另一人扮演學習者,如果出現錯誤,則要進行懲罰,給學習者逐漸施加增強的電擊。研究者告訴教師,學習者每答錯一次,就提高15v。而學習者其實是研究人員假扮的,如果教師服從研究者的要求,那麼他會在75伏時聽到學習者的哼哼聲,在120伏時聽到學習者大喊太疼了,150伏時學習者會咆哮到,超過270伏抗議聲會變成痛苦的尖叫。米爾格拉姆在教師詢問和要求停止實驗時會說,學習者不回答就被視為回答錯誤,並嚴厲的要求其繼續進行下去。你會將實驗進行到什麼程度,實驗前,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會在135伏左右不服從命令。
  • 揭露人性的黑暗面《黑暗迷宮》就是讀天堂和地獄
    01七種人格和七種人性意識的地方是一個公交車,上面有七個人,他們是司機,雙胞胎妹妹,美女,保險人,工程師和孕婦。在路上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堵車,這起事故也是在潛意識裡發生的,因為兇手是在車禍中被抓的。孕婦是兇手的超我人格,這種人格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兇手渴望拯救一個表現,希望有一個新的生命。美貌是基於殺人犯母親的人格,她為了食物而出賣自己,然後回到「爸爸」找食物。雙胞胎姐妹和兄弟是兩個非常有趣的性格,姐姐看起來溫柔可愛,但他是「統治者」所有性格中的「統治者」,她才是真正的罪犯。
  • 震撼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當學生被關進監獄,有人崩潰,有人人性扭曲...
    事後,津巴多教授評價道:「這項囚禁體驗,讓人將一生所學,儘管短暫,但確實棄之如敝屐;人性價值被摒棄,自我認知受到挑戰,人性中最醜陋、最底層、最病態的一面浮出水面。」試驗一直持續......此時,「囚犯」和「看守」完全適應了自己的角色設定。
  • 戀愛需謹慎,北大自殺女生包麗母親再次發聲,望能懲戒施暴者!
    直到包麗的老師告訴她才得知包麗生前所遭受的施暴真相。近日據包麗的母親劉秀珠在騰訊網發布動態,稱「主動電話問了警方,被告知牟某確實被批捕了,案件已經送到檢察機關審查了」。但「牟某被批捕的消息並沒有讓我感到一些欣慰,畢竟又是一條鮮活生命被這樣被施暴者精神上,肉體上摧殘致死。而摧殘的不是一個家庭是代表著很多的家庭。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當美麗成為原罪,人性的醜惡黑暗展露無遺
    瑪蓮娜為了活下去迫不得已變成賣淫女,一瞬間她變成過街老鼠,每一個男生都想有著她,卻會在暗地裡高聲嘲笑她的性感;美女們則妒忌她的美麗,吸引住了老公的視野。美麗變成瑪蓮娜的原罪,但在變成賣淫女以前她從沒叛變過老公,鎮子住戶卻謠言她連拘泥於不一樣男人之間。
  • 一個特殊作用,徹底揭示了人性的醜陋
    一個特殊作用,徹底揭示了人性的醜陋提到奴隸二字,可能很多人既陌生又感到熟悉。陌生是因為對這個詞語沒什麼概念,熟悉是因為在歷史書上或者影視劇中看過。何為奴隸呢,就是除了會言語,其他的同牲畜沒任何區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古羅馬時期的奴隸!
  • 8歲男童電梯內被拖走暴打,施暴者母親稱: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
    卻被拖走施暴,兩個小時後在地下停車場被找到,已經渾身是血。目前,打人者已經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施暴者母親道歉:希望給孩子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打人者母親道歉:「像這樣我們沒有進行溝通,怎麼能夠解決這件事情。他提出什麼要求,我們都能盡最大的努力去補救他」。
  • 張愛玲的愛情哲學,飛蛾撲火的愛情,到頭來只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如果說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表達的是一個女子通過徵服男子的精神世界,獲得物質滿足的話,那麼,她的《第一爐香》,表達的就是一種幻滅,一種單純美好的幻滅,一種利益享受至上的幻滅。愛情,親情,尊嚴,人性,在物質利益面前通通不堪一擊的幻滅。就像聖經上說的那樣愛如撲風,一切都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