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金鎖記》:人性的醜陋,從一個美女到性格扭曲的施暴者
我昨夜把張愛玲的《金鎖記》看完了,心情很難去平復好,這部書真的是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醜陋的嘴臉,原來有些人是真的不配為人父母啊。
張愛玲的《金鎖記》跟她以前的寫作風格不太一樣,她比較喜歡真善美的主人公,但是這次的主人公,並不是這樣的。
主人公是曹七巧,雖然她是一個受害者,即便她一開始並不想去作惡,但是她被現實逼得無路可走,最後也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主人公是一個麻油西施,嫁給了一個殘疾的丈夫,同時還遭受到了錢財的壓迫,她本身是一個很溫和的女人,但是最後變成了一個性格扭曲的人份,為了自己的私信和控制的心理,最後還殘破了自己的兒女。
因為嫁給了一個參加的丈夫,所以作為一個女人該有的權利,她都沒有,她把自己的愛慕的心思都放在了姜季澤的身上,但是被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封建傳統禮教束縛著,曹七巧註定是單相思的。
曹七巧也知道,金錢的重要性,在分家後,她就像是一個瘋子一樣,成為了一個惡毒的母親和一個惡毒的婆婆。
她本身就是不幸福的,她的性格的扭曲在這裡也體現了淋漓盡致,因為自己是不幸的,那麼別人也不能幸福,這就是一個扭曲的變態心理。
她對自己的身邊下手了,第一個受害人就是自己的兒女們,當時裹小腳已經不流行了,但是曹七巧還是讓自己的女兒裹了小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了別人的笑柄,找了各種的理由讓自己的長安放棄上學。
甚至當長安有了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故意讓長安染上了大煙,敗壞了長安的名聲,自己親手把自己的兒女們推向了社會的懸崖。
曹七巧還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談論兒媳婦的閨房的秘密,最後,兒媳婦被婆婆逼到了絕境,很絕望,最後也是悽慘的離世了,即便是後來被扶正的一個姑娘,也吞了鴉片自殺了。
這些醜事都是來源於曹七巧的扭曲的心理,就是因為自己的不幸福,所以也讓身邊的人不幸福,她一開始也是一個有美好心願的女人啊,性情溫順,但是因為現實的殘酷和人性的醜陋,把一個受害者變成了另外的一個施暴者。
其實我認為,曹七巧是一個惡人,但是她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她只是想要抓住身邊的人,不想讓身邊的人都遠離自己,所以最後用鴉片來控制子女。
愛而不得,像一個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的時間,她也不想變成一個吃人者,她被逼成了一個壞人,被自己的兒女嫌棄,她只是想要有一個人關心她。
這本書寫進了人性的醜惡的嘴臉,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可悲、可恨、可嘆、可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