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火得不得了
自行車出行停放難常遭竊,二手車來歷不明供銷成一體
餘俊傑 梁尹星 餘海洪
洪湖立交橋下,泥崗東路與文錦北路交會處地下通道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自行車,黑市交易火爆。
路旁警方設立的禁止倒賣非法車輛的告示牌形同虛設。
這名男子一聽說警察來了,驚慌地推起擺放的兩輛自行車拼命地逃。
深圳晚報記者 餘俊傑 梁尹星/文 餘海洪/圖
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宣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其中表示,將開展公務自行車試點。深圳也正研究出臺公共自行車發展政策,推進「軌道交通+自行車」出行模式,並新增150公裡以上的自行車專用道。在深圳,騎自行車出行日益深入人心,但除了地鐵站與目的地「最後1公裡」接駁等問題外,有不少市民反映自行車出行存在停車難,頻繁失竊等問題,自行車的安全環境亟須改善。
記者日前走訪了市內多個二手自行車黑市場發現,這些車輛銷售火爆,絕大多數來歷不明,供銷自成體系,黑市附近更形成了一條產業鏈。黑賣主在售賣點最多只擺放三五輛車子,更多的庫存通常藏身附近城中村的出租屋內。
市民反映
車輛無處停放頻繁失竊
隨著深圳5條地鐵線路全部開通並聯網運營,地鐵已成上班族出行首選。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也適時推行「軌道交通+自行車」出行模式。但記者日前走訪多個地鐵站發現,深圳現在還沒有普遍設立與地鐵對接的自行車停放點。僅在白石洲、香蜜湖站、景田站等幾個地鐵站設有供自行車停放的鐵架,而且所有停放點都沒有專人管理。一方面,深圳從2010年開始大力建設自行車專用綠道,另一方面,自行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不少市民反映,自行車頻繁失竊是他們放棄騎車出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先生是一位自行車愛好者,他有一輛價值2000餘元的山地車。住在福田的他步行上班需20分鐘左右,但他上班一般選擇走路或者坐公交車。「騎車上班是很方便,但到了單位後車子怎麼辦?」劉先生說,「單位樓下沒有自行車停放點,很容易被盜。」王女士曾在一個月內連丟3輛自行車,而且都是在有監控錄像的單位大院內。「我一氣之下不再買自行車了,上班都坐公交車。」王女士表示,沒有安全的自行車停放點,她不會再考慮買車。
記者在路上隨機採訪了13位騎車出行的市民,其中有7位市民表示平時不會騎車上班,因為無處停放;有6位市民表示會騎車上班,但車子一般都放在辦公樓裡面,停在外面怕被偷。另外,有6人的自行車都是在路邊的二手市場買的,他們對於車輛的來源也說不清楚,只是覺得價格便宜,還有2人有車子失竊的經歷。
黑市購車
異地販賣是潛規則
「我聽說在洪湖立交那裡有很便宜的車子賣。」市民張先生只花了400元就買到市場價1500元的山地車,車子九成新。「那裡絕大多數是黑車。」張先生說,他一到那裡,黑賣主就一路打招呼拉生意。在選車時,賣主都會問他同樣的問題:「你是在哪裡騎?」在張先生詢過價的車子裡,有東莞的、惠州的,也有在平湖等原特區外的,而賣主出於「安全」考慮,一般不在失竊地販賣,以免被失主認出,這是黑車市場的潛規則之一。
據張先生介紹,在黑市裡,很多賣主並沒有把真正的好車擺出來,一般都是擺幾輛充門面,「有警察來查,也可以很快走掉」。張先生的車子就是在賣主重新從庫存裡挑出來的。「他們在附近的城中村有專門的車庫,裡面有不少的好車。」
近日,市民黃小姐也在崗廈的黑市買了一輛二手的女式自行車,她告訴記者:「賣主告訴我,『我們都賣了很多年了』。」
調查
二手黑市生意火爆
根據知情人士指點,記者分別來到崗廈、洪湖立交、園嶺等地調查,發現二手自行車黑市生意異常火爆。在崗廈彩福大廈公交站臺旁邊,記者剛下公交車,一位中年女子便招呼道:「買單車嗎?看,九成新。」記者看到,這裡擺有8個攤檔,賣主就站在一邊招攬來往的行人。每個人身邊都停放著三五輛不等的車子,其中有中高檔山地自行車摺疊小自行車,還有電動車,這些車子新舊不一。
「專賣店賣2000多元,我收你1000,怎麼樣?」,記者看到一輛九成新的捷安特山地自行車,該車在專賣店的價格在2500元左右,賣主看記者便熱情地介紹,並稱價格可以再商議。記者詢問這些車輛來源時,賣主直言不諱地表示是別人偷來後再轉手賣給他們的,一天能賣出三四輛。記者表示擔心被賣主認出,賣主解釋:「這些車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在福田儘管放心騎!」在再三追問下,記者得知是從南山運來的。
在洪湖立交橋下的橋洞裡,聚集著更多的黑車賣主,路旁警方設立的禁止倒賣非法車輛的告示牌形同虛設。記者在周末和工作日兩次到達該地,發現周末時人氣特旺,起碼有四五十名賣主,擺出的自行車幾乎堵塞了橋洞和兩邊的輔道,而光顧的市民也不少。即使在工作日,也有二三十名賣主,在周邊甚至出現賣車鎖、修車、換配件等配套攤檔。
探訪
黑車庫藏身城中村
在崗廈,記者表示想買一輛更高檔的車。賣主表示高檔車也有,只是怕被警察抓所以沒有擺出來,如果真心想買可以去存車的地方看。隨後,記者跟隨賣主在崗廈村的小巷子內七拐八繞,最後到了東二坊某棟樓二樓的出租屋門外。出租屋被鐵門緊鎖,記者進去後發現,大約十多平方米的屋子擺滿各種檔次的自行車,粗略估算,有近20輛車。賣主向記者推薦了一輛價值5000元左右的高檔山地自行車,九成新,開價2000元,最終記者以價格過高拒絕購買。
黑車市場專人望風
記者在洪湖立交下的橋洞調查時,忽然聽到「走了」的一聲高呼。賣主們一聲呼嘯,在30秒內紛紛推著自行車逃離現場,橋洞及附近輔道立刻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一兩個賣新車的檔口。「聽說是便衣(警察)來了。」記者後來在一名賣車的中年婦女處得知,警察有時會來清理一下。而在黑市附近,賣主們會有一些同鄉的老人在望風,一遇檢查,他們立刻便逃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