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人員稱發現首個無氧呼吸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耶路撒冷2月27日電(記者尚昊 陳文仙)一般認為,有氧呼吸是多細胞動物的基本特徵。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了地球上首個不需要氧氣就可以生存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

        這種名為鮭生粘孢子蟲的動物是一種生活在鮭魚肌肉中的寄生蟲,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

        特拉維夫大學動物學家多蘿泰·於雄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對鮭生粘孢子蟲基因進行檢測和測序時發現,與其他所有已知動物不同,這種寄生蟲不具有與呼吸作用相關的線粒體基因組,而且丟失了幾乎所有參與線粒體基因組轉錄和複製的核基因,這意味著它們不具有進行有氧呼吸的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有氧呼吸是細胞產生能量的過程,這一發現意味著鮭生粘孢子蟲不需要氧氣即可產生能量。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從周圍的鮭魚細胞中吸收能量,或者可能進化出了類似單細胞真核生物的生存方法。但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研究人員認為,生物進化一般是朝複雜的方向發展。但鮭生粘孢子蟲卻通過消除與多細胞動物相關的許多特徵而得以生存,其已經失去了組織、神經細胞、肌肉和有氧呼吸的能力,成為一種更加簡單的動物。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證實了對厭氧環境的適應能力並非單細胞真核生物獨有,多細胞寄生動物也可以通過進化獲得,這為了解生物從有氧代謝到無氧代謝的進化提供了可能。

        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研究員發現首個無氧呼吸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
    一般認為,有氧呼吸是多細胞動物的基本特徵。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了地球上首個不需要氧氣就可以生存的已知多細胞寄生動物。這種名為鮭生粘孢子蟲的動物是一種生活在鮭魚肌肉中的寄生蟲,由不到10個細胞組成。
  • 顛覆教科書,科學家發現首個不需呼吸氧氣的動物
    2月24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文稱發現地球上已知的首個不呼吸氧氣動物「鮭居尾孢蟲」。這一研究成果將打破對地球生命探索的固化模式。這種寄生蟲沒有線粒體基因組——這是已知的首個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
  • 科學家發現首個不用呼吸的動物:形似長著外星人「眼睛」的蝌蚪
    圖片來源:Stephen Douglas Atkinson 此前的研究認為,線粒體與呼吸作用是所有動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但現在,這句話可能要被《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改寫了,因為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線粒體、不需要呼吸的動物。它們不僅在演化過程中丟掉了神經和肌肉細胞,如今連線粒體已經成為了它們的負擔。
  • 首次發現「不需要氧氣的動物」!挑戰人類對進化論和生命的認識
    但是,目前發現的厭氧生物以厭氧細菌為主,幾乎都是單細胞生物。2010年,科研人員曾在地中海底部沉積的淤泥中發現"厭氧多細胞生物",當時就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最近,比"厭氧多細胞生物"更高級的厭氧生物出現了。
  • 距今約5.12億年 中外合作研究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寄生關係
    張志飛 供圖自然科研旗下國際綜合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中外學者在雲南東部寒武紀關山動物化石種群中,發現約5.12億年前的舌形貝型腕足動物被一種生物寄生,後者或能將腕足動物的食物轉為自身食物,這是迄今已知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的最古老寄生關係的證據。
  • 以色列研究發現一種蛋白酶的新功能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29日電(記者陳文仙 杜震)以色列工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內蛋白酶「caspase-3」的一種新功能:調控皮脂腺體的發育。  此前研究已知這種蛋白酶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地球上的生命為什麼需要呼吸,有沒有不呼吸的動物?
    通常我們把呼吸作用分為兩大類: 一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氣的參與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一個過程,這個是大部分動物、昆蟲以及一些細菌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在一個細胞內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就是線粒體。
  • 地球上唯一已知不會呼吸動物,長著類似外星人眼睛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8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目前,科學家首次發現地球上不需要呼吸、並且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動物。這種寄生蟲叫做「鮭生粘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它的孢子可以植入美味的鮭魚體內,令人驚奇的是,它是地球上唯一已知不會呼吸的動物。
  • 不依賴氧氣的動物被發現,搜尋外星文明的思路,是時候重新設計了
    >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發現一種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水母狀寄生蟲,這是已知的第一種沒有線粒體基因組的多細胞生物。直到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Dayana Yahalomi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一種常見的鮭魚寄生蟲進行研究,爭議有了進展。
  • 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該論文稱,這種裝甲在海洋生物中大量存在,但在一種切葉蟻身上發現這種盔甲或對科學家理解盔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並能拓寬人們對自然世界利用生物礦物的認知。
  • 科學新發現:地球上首個無氧也能活的生物
    在我們的認知中,所有動物都需要氧氣才能存活,但科學界日前有了新發現。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有一種已存活5.5億年的鮭居尾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沒有氧也能活。它們寄生於鮭魚,只靠吃現成的養分就能維持生命。這是地球上已知的首個不呼吸的生物。
  • 研究人員稱寄生蜂會對蟑螂屍體進行抗菌處理
    如果蟑螂會做噩夢的話,綠寶石蟑螂寄生蜂在其中肯定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這種色彩豐富的微小寄生蜂會用蜂刺刺美國蟑螂兩次,一次在上腹部來阻止它們跑掉,第二次直接刺中大腦來讓它變得遲鈍。隨後寄生蜂就會拖動蟑螂的觸鬚把它拖到一個隱秘的角落,然後在蟑螂身上產卵。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乾貨丨三個方面了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我們從三個方面來比較一下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仔細分析呼吸作用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兩種呼吸類型也是有共同點的。1、從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看,兩者都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從反應過程來看,這兩種呼吸類型的第一步反應,都是在細胞質基質中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3、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原始地球的大氣不含氧氣。所以,那時候的生物的呼吸方式都為無氧呼吸。當藍藻等自養型生物出現以後,大氣中有了氧氣,才出現了有氧呼吸。
  • 人類衰老逆轉,實驗:3個月衰老細胞減少37%
    而逆轉的兩個關鍵指標是端粒長度和衰老細胞蓄積,以色列科學家通過對35名志願者進行了該實驗的實施。報告指出,隨著人類端粒的長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變短,衰老的衰老細胞增多。這樣人類的壽命將會更短,而我們改變了這一過程,這意味著壽命將會出現增長的情況。
  • 人類衰老逆轉,實驗:3個月衰老細胞減少37%
    而逆轉的兩個關鍵指標是端粒長度和衰老細胞蓄積,以色列科學家通過對35名志願者進行了該實驗的實施。報告指出,隨著人類端粒的長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變短,衰老的衰老細胞增多。這樣人類的壽命將會更短,而我們改變了這一過程,這意味著壽命將會出現增長的情況。
  • 癌症與無氧呼吸
    於是生物通過某些生化途徑——比如葉綠體中的葉綠素的生化反應——將其降級為化學能,轉化為三種攜帶能量的化合物儲備在細胞內,我們稱其為產能營養素,或者儲能營養素。細胞內的生化反應需要的能量,都是這三種化合物燃燒後提供的。什麼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又稱有氧燃燒和無氧燃燒。指的就是三種儲能營養素為細胞供能時的燃燒方式。
  •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明測定鐵蛋白新方法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美國同行的協助下,發明了一種用非入侵性磁共振成像(MRI)方法,來跟蹤細胞中攜帶鐵元素分子的技術。這種分子可作為描繪基因性狀的先進工具。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今後可用於基因治療領域,有關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瘤形成》雜誌上。   以魏茲曼研究院分子遺傳系尼曼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通過為細胞製造基因修飾,使這種攜帶鐵元素的鐵蛋白分子成為基因特徵的表述。他們的技術方法顯示,鐵蛋白對四環素(TET)等抗生素產生敏感性:當TET出現時,鐵蛋白消失;沒有TET時,鐵蛋白出現。
  • 以色列月球探測器墜毀 「打翻」地球最強生物樣本
    法新社7日報導稱,地球上存在一種「堅不可摧」的生命,它們可以承受極端輻射,酷熱,宇宙中的極寒,甚至可以幾十年都沒有食物地存活。而現在,它們很可能已經「定居」於月球之上。  報導稱,這種聽起來似乎很可怕的生物並非外星人,而是一種被稱為「緩步動物」的地球微生物,俗稱:水熊蟲。  地球生物為何會「跑到」月球上?事情要從4個月前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