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人員發明測定鐵蛋白新方法

2021-0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美國同行的協助下,發明了一種用非入侵性磁共振成像(MRI)方法,來跟蹤細胞中攜帶鐵元素分子的技術。這種分子可作為描繪基因性狀的先進工具。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今後可用於基因治療領域,有關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瘤形成》雜誌上。

  以魏茲曼研究院分子遺傳系尼曼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通過為細胞製造基因修飾,使這種攜帶鐵元素的鐵蛋白分子成為基因特徵的表述。他們的技術方法顯示,鐵蛋白對四環素(TET)等抗生素產生敏感性:當TET出現時,鐵蛋白消失;沒有TET時,鐵蛋白出現。研究人員將攜帶修飾鐵蛋白的腫瘤細胞植入到老鼠身上,然後使用MRI進行跟蹤。通過控制使用TET,研究人員在被植入的細胞中控制著鐵蛋白的表達。當停止使用TET時,相當於「開關」打開,鐵蛋白分子的數量增加,因而導致鐵在腫瘤細胞中數量的增加。可以通過MRI(它對於鐵等磁性粒子非常敏感)的方法,將此時的鐵容量與通常細胞周圍的鐵容量對比顯示出來,有效地鑑別出基因被修飾過的細胞。

  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基於10年前發現的一種聯合視覺的方法。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發明的這種方法,已經遠遠超出監控基因治療效果的範疇。如在治療糖尿病時,它可用於激活身體中胰島素的生產,因為基因在注射之前能夠被做上記號,然後,治療基因可以被MRI跟蹤,以確定是否到達目的地,以及希望產生的活化作用是否發生。尼曼教授說,使用鐵蛋白作為一種反應基因特性的信號員,對於許多情況的處理非常有益。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閻錫蘊院士團隊在鐵蛋白載藥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文揭示了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為鐵蛋白藥物臨床轉化奠定了理論基礎。鐵蛋白是天然存在於人體細胞中的儲鐵蛋白,在人體內的鐵平衡和細胞抗氧化中起著關鍵作用。鐵蛋白具有獨特的殼核結構,外殼直徑12nm,由24 個蛋白亞基自組裝形成;內腔直徑8nm,可以裝載治療藥物。在前期工作中,團隊發現人重鏈鐵蛋白識別腫瘤標誌分子轉鐵蛋白受體(TfR1)(Nat. Nanotechnol.
  • 鐵蛋白高是什麼原因 鐵蛋白高肝功能正常
    鐵蛋白高是什麼原因血清中的鐵蛋白升高的原因主要是鐵蛋白的來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礙。一般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會造成這種現象,癌細胞合成的鐵蛋白增加,血清鐵蛋白就會升高了。而且肝病會導致肝細胞受損功能下降,血清中的鐵蛋白也會升高。
  • 鐵蛋白載藥機制研究獲進展
    )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為鐵蛋白藥物臨床轉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前期工作中,研究發現人重鏈鐵蛋白識別腫瘤標誌分子轉鐵蛋白受體(TfR1)(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進而賦予鐵蛋白新型藥物載體功能(PNAS, 2014),並提出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 drug carrier, FDC)新概念(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9)。
  • 生物物理所發表鐵蛋白藥物載體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閻錫蘊團隊在Nano Today上,在線發表關於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 Drug 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鐵蛋白藥物載體表面存在藥物通道,為鐵蛋白藥物臨床轉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鐵蛋白藥物載體
    「經過改造的鐵蛋白納米粒子,與天然蛋白可謂『形似神不似』。」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告訴《中國科學報》,天然鐵蛋白的外殼是輕重鏈混合的,其中只有重鏈能夠識別腫瘤。於是研究人員創造出了更高效的純重鏈鐵蛋白納米粒子。
  • 澳發明20分鐘新冠病毒血液檢測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簡單的新冠病毒檢測新方法,可在約20分鐘內,使用血液樣本檢測出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鐵蛋白藥物載體—新聞—科學網
    「經過改造的鐵蛋白納米粒子,與天然蛋白可謂『形似神不似』。」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告訴《中國科學報》,天然鐵蛋白的外殼是輕重鏈混合的,其中只有重鏈能夠識別腫瘤。於是研究人員創造出了更高效的純重鏈鐵蛋白納米粒子。
  • 生物物理所在鐵蛋白探針精準靶向肝癌研究中獲進展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篩選了多種不同種屬來源的鐵蛋白,最後證明激烈火球菌鐵蛋白探針有三個特性:1)識別肝癌: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在其表面展示肝癌靶向肽SP94,後者特異結合肝癌細胞表面的受體葡萄糖調節蛋白78(GRP78);2)當內腔裝載Co3O4納米酶時,鐵蛋白探針催化過氧化物酶底物,使肝癌細胞可視化。
  • 第二節 免疫鐵蛋白技術
    100ml中加入4~5g硫酸鎘使炎結晶,在室溫或4℃冰箱內使之出現鐵蛋白結晶。此鐵蛋白結晶以2%硫酸銨(pH5.58)溶解後,如上述再用硫酸鎘使之結晶。反覆溶解,結晶六次,達到純化。純化後鐵蛋白在半飽和的硫酸溶液內可保存1~2年。用時以蒸餾水透析除鹽後即可應用,應用前可以用負染色法在電鏡下觀察,了解鐵蛋白的完整性和純度。
  • 「鋁合金鎂含量測定法」獲首個國際發明專利
    經過技術人員4年多的努力,近日,由西南鋁熔鑄廠首創的「鋁合金鎂含量測定法」被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授予發明專利權,該項專利是西南鋁獲得授權的首項國際發明專利。 據了解,在鋁合金生產中,鋁合金中高含量鎂的測定通常採用EDTA絡合滴定法,現有比較成熟的滴定法主要有銅試劑法和氰化鉀法兩種,但銅試劑法操作繁瑣,分析時間長;氰化鉀法分析藥品屬於劇毒藥品,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汙染。所以,實現無毒法快速測定鎂含量成為西南鋁幾代分析技術人員一直努力研究的重要課題。 多年來,西南鋁各級領導對課題的研究給予了極大支持,技術人員也傾注了大量心血。
  • 西南鋁「鋁合金鎂含量測定法」獲國際首個發明專利
    經過技術人員4年多的努力,近日,由西南鋁熔鑄廠首創的「鋁合金鎂含量測定法」被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授予發明專利權,該項專利是西南鋁獲得授權的首項國際發明專利。  據了解,在鋁合金生產中,鋁合金中高含量鎂的測定通常採用EDTA絡合滴定法,現有比較成熟的滴定法主要有銅試劑法和氰化鉀法兩種,但銅試劑法操作繁瑣,分析時間長;氰化鉀法分析藥品屬於劇毒藥品,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汙染。所以,實現無毒法快速測定鎂含量成為西南鋁幾代分析技術人員一直努力研究的重要課題。
  • 研究發明全新單分子測序方法
    近日,來自法國、西班牙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發表了機械法單分子測序平臺的原理論證文章。 Sanger測序技術在DNA測序領域統治了近20年。人們對更快速更廉價測序方法的需求催生了其他技術的發展。近幾年,新一代測序技術蓬勃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它們大規模並行監控DNA聚合酶或連接酶介導的螢光標記核苷酸的摻入。
  • 以色列科研人員研究埃及果蝠 小蝙蝠乖乖蹲手掌
    &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5月27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斯,科研人員在坦哈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實驗室裡研究埃及果蝠。&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5月27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斯,科研人員在坦哈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實驗室裡研究埃及果蝠。&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2019年5月27日,以色列特拉維夫斯,科研人員在坦哈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實驗室裡研究埃及果蝠。
  • 以色列研究發現一種蛋白酶的新功能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29日電(記者陳文仙 杜震)以色列工學院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內蛋白酶「caspase-3」的一種新功能:調控皮脂腺體的發育。  此前研究已知這種蛋白酶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研究建立測定稀土釹同位素比值新方法
    釹同位素在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年代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為準確獲得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傳統方法需要通過兩階段離子交換技術分離出純淨的釹,再採用熱電離質譜儀(TIMS)或多接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進行測試。首先,將溶解後的樣品溶液通過陽離子交換柱(AG50W-X8/12)去除基體,同時回收稀土元素(REEs)。然後,採用萃淋樹脂交換柱(P507/204 or LN)分離出純淨的Nd,再進行測試。
  • 對新冠肺炎過度炎症反應的研究,為精準醫療提供可能
    《柳葉刀-風溼病學》(The Lancet Rheumatology)近日發表Jessica Manson等人[4]的一份重要的觀察性研究結果,該研究通過測定C-反應蛋白(≥150 mg/L,或於24小時內從> 50 mg/L的濃度水平增加一倍)和鐵蛋白(>1500 μg/L)的濃度,定義了一種COVID-19過度炎症亞表型
  •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紅酒助治Ⅱ型糖尿病
    原標題: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紅酒助治Ⅱ型糖尿病  適量喝紅酒對身體有不少益處。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晚餐時來點紅酒,還能幫助控制Ⅱ型糖尿病病情。研究人員找來224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把他們分成三組,分別在晚餐時喝150毫升礦泉水、150毫升紅葡萄酒或150毫升白葡萄酒,為期兩年。
  • NTU研究人員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人工「電子鼻」
    前言: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也從最早的化學分析方法逐漸發展成儀器分析方法,尤其是採用了仿生技術的機器嗅覺時代的到來,對氣體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率也逐漸得到穩步提升。隨著嗅覺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也從最早的化學分析方法逐漸發展成儀器分析方法,尤其是採用了仿生技術的機器嗅覺時代的到來,對氣體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率也逐漸得到穩步提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
  • 十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以色列發明
    說起以色列,你大概會覺得是一塊遙遠的戰火紛飛的地方,大概從來也不會覺得這塊地方跟你會有什麼關係。但是你錯了,從吃飯、上電腦到就醫、旅行,你生活中很多給你帶來驚喜的事物都是以色列人發明的。現在就來看看你可能碰到什麼?1、電腦快閃記憶體優盤:今天幾乎人人都離不開的電腦優盤是以色列人Amir Ban, Dov Moran 和 Oron Ogdan發明的,他們都來自以色列M-Systems公司。他們在美國註冊專利的時間是1999年4月。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