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紅酒助治Ⅱ型糖尿病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紅酒助治Ⅱ型糖尿病

  適量喝紅酒對身體有不少益處。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晚餐時來點紅酒,還能幫助控制Ⅱ型糖尿病病情。研究人員找來224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把他們分成三組,分別在晚餐時喝150毫升礦泉水、150毫升紅葡萄酒或150毫升白葡萄酒,為期兩年。研究對象的年齡在45歲到74歲之間,之前不喝酒。結果,喝紅葡萄酒的那一組血脂、血糖都控制得更好,且血液中含有的「好膽固醇」水平更高。但喝白葡萄酒的人卻沒有這種變化。研究人員在美國《內科學紀事》月刊上發表報告說,估計發揮作用的是紅葡萄酒中的化合物,比如苯酚和白藜蘆醇,前者在紅葡萄酒中的含量比白葡萄酒中多7倍,後者存在於製作紅葡萄酒的葡萄皮中。不過,研究人員依然提醒大家,不可忽視飲酒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新華社微特稿】(喬穎)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與Ⅱ型糖尿病有關
    新華網倫敦2月6日電(記者 劉石磊)英國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刊登報告說,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小核糖核酸與胰島素耐受性相關,該發現或為開發Ⅱ型糖尿病新療法提供思路。
  • 以色列國家糖尿病委員會:2 型糖尿病治療指南
    基層醫生是 2 型糖尿病綜合管理的主力軍。隨著降糖藥物數量的日益增多,加之新的臨床數據不斷湧現,基層醫生需要藉助臨床指南來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 英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豌豆"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超級豌豆"以預防糖尿病,這項研究發現它有助於防止血糖升高。發表在《自然食品》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皺褶的豌豆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和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說,以整個豌豆種子或麵粉的形式將"超級豌豆"加入食物中,可能幫助解決全球2型糖尿病流行。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天然的皺紋豌豆,雖然在基因上與超市冷凍食品通道中通常發現的普通光滑豌豆相同,但由於自然突變,含有更高數量所謂的抗性澱粉。
  • 納米技術助1型糖尿病早診早治
    □本報記者 王瀟雨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翁建平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閔元增教授課題組,針對1型糖尿病的治療,總結了納米技術在磁共振成像、納米免疫療法和胰島移植中應用的研究進展。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納米醫學與納米生物技術》上。
  • 這種1型、2型都能治的糖尿病新藥,效果超過兩種公認好的老藥
    這種1型、2型都能治的糖尿病新藥,效果超過兩種公認好的老藥  黃琨 • 2020-07-30 10:02:09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突變的致病機制
    該研究發現SLC16A11基因編碼區的2型糖尿病易感突變會產生功能獲得性突變蛋白,導致肝臟脂滴不正常積累增多,進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生。該研究結果對之前報導的認為此類易感突變導致蛋白功能缺失的研究結論提出了質疑。
  • 我國科學家完成腸道微生物與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組關聯分析
    本報訊 (記者劉傳書)由華大基因和深圳第二醫院等單位主導完成的「腸道微生物與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成果,9月27日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該研究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礎,為通過DNA序列的微生物分類提供了新方法。
  •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潛在發生指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4:13 德國蒂賓根大學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與代謝疾病研究所Robert Wagner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高風險個體的基於病理生理學的亞表型
  • 以色列研究發現:一個好的食譜有可能完全取代胰島素...
    以色列研究發現:一個好的食譜有可能完全取代胰島素治療  Winnie Lee • 2019-12-04 22:40:36 來源:前瞻網
  • 華大基因主導完成腸道微生物與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組關聯分析
    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可能與腸道菌群存在相關性,但是一直缺少全面系統的研究成果來支持。目前糖尿病還無法根治,而現有的治療方法也需要大力改進。本研究從分子層面上,明確了在中國人群中的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在腸道微生物組成上差異。
  • 【愛達健康】關於Ⅱ型糖尿病用藥的4個問題
    首先,沒有不適症狀不代表血糖就恢復了正常,檢測數據顯示在正常範圍內也不能說明糖尿病治好了。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療法,糖尿病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一旦用藥都是需要終身用藥治療。 這個Ⅱ型糖尿病發病因素有關,基因、環境等因素引起機體出現胰島素的分泌減少和或者是胰島素在對血糖起降糖作用出現障礙。
  • 盤點2017年1型糖尿病研究新進展
    【1】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發作的新型生物標記物,將助力糖尿病早期診斷近日,來自都柏林城市大學、埃裡克西大學和愛爾蘭皇家外科學院的3U糖尿病聯盟有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一些可能預測1型糖尿病發展的生物標記物。研究人員發現了血液中一種叫做12-HETE的物質可用於診斷1型糖尿病病人,如果病人沒有發病,就無法在血液中檢測到這個物質。
  • 以色列研究人員發明測定鐵蛋白新方法
    以色列研究人員在美國同行的協助下,發明了一種用非入侵性磁共振成像(MRI)方法,來跟蹤細胞中攜帶鐵元素分子的技術。這種分子可作為描繪基因性狀的先進工具。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今後可用於基因治療領域,有關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瘤形成》雜誌上。   以魏茲曼研究院分子遺傳系尼曼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通過為細胞製造基因修飾,使這種攜帶鐵元素的鐵蛋白分子成為基因特徵的表述。他們的技術方法顯示,鐵蛋白對四環素(TET)等抗生素產生敏感性:當TET出現時,鐵蛋白消失;沒有TET時,鐵蛋白出現。
  • Cell:阻斷VDAC1 可助力2型糖尿病藥物開發
    在近日的一項臨床前實驗中,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通過阻斷蛋白質VDAC1,可以恢復患者正常功能,助力2型糖尿病藥物的開發;不僅如此,該研究小組還發現了VDAC1與阿爾茲海默症的關係以及二甲雙胍如何通過影響VDAC1發揮效用的。
  • 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如何導致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PKA ——快科技...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一個健康科學家和醫生團隊發現,糖尿病與其主要併發症之一血管變窄之間存在著細胞聯繫,這會增加一些嚴重影響健康狀況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中風。
  • 研究發現細菌細胞壁成分對2型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意義!
    【細菌細胞壁移植劑能治療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糖尿病】細菌可能是我們懷疑的對象。
  • 研究人員在兒童模型小鼠中確定了1型糖尿病發病前的促炎脂質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1型糖尿病,簡稱T1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由炎性巨噬細胞引起;攻擊並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試圖解開引發這種攻擊的信號。研究較少的一種信號形式是炎症性脂質。
  • 富含花青素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巧克力、茶和漿果類食物含有包括花色苷(又名花青素)和其他化合物在內的豐富黃酮類物質,最新研究認為,這類飲食減少慢性炎症的功能或許能夠降低我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由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他們的研究重點調查香芹、百裡香、芹菜所含有的黃酮以及常見於紅葡萄、紅酒和巧克力當中的花色苷給人體帶來的好處。
  • 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
    坎格列淨的心血管獲益根據日前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ACC )上公布的CANVAS研究結果,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坎格列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心衰住院風險降低相關
  • 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新藥特普珠單抗,有助於延緩1型糖尿病發作
    最新研究表明,特普珠單抗可延緩家族增加1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特普珠單抗如何在新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發揮作用,現在將在研究中進行調查。保護-新研究在新的PROTECT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調查研究用藥物特普珠單抗是否還能減緩最近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8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β細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