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新藥特普珠單抗,有助於延緩1型糖尿病發作

2020-12-26 穩糖

最新研究表明,特普珠單抗可延緩家族增加1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特普珠單抗如何在新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發揮作用,現在將在研究中進行調查。

科學家們正在尋找預防1型糖尿病發作或減輕疾病後果的策略。阿內特·加布裡埃爾·齊格勒教授說:「一種方法是防止胰腺中的β細胞死亡。」。

她是慕尼黑赫爾姆霍茲中心糖尿病研究所主任,慕尼黑技術大學糖尿病研究小組組長,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成員。

在與耶魯大學紐哈芬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中,齊格勒及其同事證明,通過特普珠單抗可以減少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對β細胞的破壞。

在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II期研究中,特普珠單抗靜脈內給藥14天可將高危1型糖尿病糖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作平均延遲兩年。

保護-新研究

在新的PROTECT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調查研究用藥物特普珠單抗是否還能減緩最近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8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β細胞損失。

來自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大學醫院、慕尼黑赫爾姆霍茲中心德勒斯登保羅·朗格漢斯研究所和杜德勒斯登醫學院的DZD研究人員也參與了這項國際研究。

總體而言,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研究中心的300名兒童和青少年將被納入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III期研究。

研究藥物治療似乎可以防止細胞(T細胞)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

通過破壞T細胞,接受特普珠單抗治療的1型糖尿病糖友可能能夠繼續生產更多的胰島素,減少對胰島素注射的需求,更好地控制血糖,或減少1型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最終,這將改善1型糖尿病糖友的生活質量和結局。

這就是本研究的結構-兩種劑量的特普珠單抗

參與者通過靜脈輸液接受測試藥物或虛擬藥物。他們在十二天內每天接受相應的輸液,該研究包括兩個周期。

因此,六個月後,測試對象在十二天內每天接受另一次輸液。18個月後,研究人員使用長期血糖值(HbA1c值)和血糖值以及所需的人工胰島素量來確定測試藥物的工作方式。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想知道,在患有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中,雙重使用替普珠單抗是否能減輕β細胞的破壞,並有助於維持更長的胰島素分泌,」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雷因哈德·伯納博士解釋道。

背景:根據目前的知識,1型糖尿病的誘因是由某些白細胞(T淋巴細胞)介導的針對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

β細胞被破壞,胰島素產生減少,特普珠單抗與這些T淋巴細胞結合,旨在預防或減少β細胞的破壞。

研究藥物特普珠單抗是一種蛋白質,旨在修飾人體的免疫反應,以保護其免受1型糖尿病引起的損害。

特普珠單抗之所以被稱為研究藥物,是因為尚未得到監管機構的全面評估,並且尚未在任何國家地區獲得批准。

但是,特普珠單抗已在許多臨床試驗中進行了研究,包括在患有1型糖尿病的兒童中進行了研究。

該研究檢查了受試藥物特普珠單抗的作用。一些糖友接受測試藥物,而其他糖友出於控制目的接受虛擬藥物(安慰劑)。

糖友和醫生都不知道研究中的哪個參與者會收到什麼,兩組均是隨機分組的,即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等以可比較的方式進行彙編。

在一項III期研究中,正在對多個研究地點的一大批糖友進行藥物研究,以查看是否還可以在許多不同糖友中確認療效和安全性。

1型糖尿病和遺傳因素1型糖尿病是兒童中最常見的代謝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每年約有373000名1型糖尿病糖友和大約3100名0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在發展。在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中,免疫系統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1型糖尿病糖友一生都依賴人工胰島素。


激素胰島素調節血糖水平,並使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到達細胞。遺傳因素會增加患該病的風險。


到目前為止,已知有50多個與疾病相關的基因位置,所有這些位置似乎都對免疫反應有影響。

相關焦點

  • 這種1型、2型都能治的糖尿病新藥,效果超過兩種公認好的老藥
    這種1型、2型都能治的糖尿病新藥,效果超過兩種公認好的老藥  黃琨 • 2020-07-30 10:02:09
  • 輪狀病毒疫苗有助於抑制I型糖尿病的發生
    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幼兒第一次出現1型糖尿病的比率下降。雖然沒有最終確定將輪狀病毒疫苗與1型糖尿病保護聯繫起來,但這一發現建立在早期研究的基礎上,表明天然輪狀病毒感染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該研究由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研究所臨床醫生科學家領導,相關結果最近在在《JAMA Pediatrics》雜誌上發表。
  • 1型糖尿病重磅!預防性免疫治療單抗teplizumab將2021年上市:疾病...
    近日,該公司宣布,隨著化學、製造和控制(CMC)及管理信息模塊的提交,已完成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滾動提交teplizumab(PRV-301)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這是一種抗CD3單克隆抗體,用於高危人群預防或延緩發生臨床1型糖尿病(T1D),這裡的高危人群是指體內存在2種或多種與T1D相關的自身抗體。
  • 『治癒』1型糖尿病邁出的一步,研究支持免疫療法
    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研究,在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中,戈利木單抗(golimumab)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並降低其外源胰島素需求量。同樣作為一種自身免疫疾病,1型糖尿病也會受到TNF- α的影響。TNF- α對胰島β細胞有直接毒性。在非肥胖的1型糖尿病動物模型中,TNF- α可促進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而阻斷TNF- α則有保護作用。此外,新發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 α水平通常會升高。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由於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能幹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在體內發揮重要的組織修復與再生作用,且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旁分泌特性,近年來研究證明,幹細胞移植技術在2型糖尿病幹預方面有著積極的效果,為有效幹預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傳統方法幹預2型糖尿病效果不理想目前全球約有4.51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93億。
  • [ADA2016]吡格列酮延緩2型糖尿病進展
    根據第76屆美國糖尿病協會科學年會上公布的卒中後胰島素抵抗幹預(IRIS)試驗最新數據,吡格列酮可延緩伴有腦血管疾病和胰島素抵抗的人群的糖尿病進展。IRIS的主要研究結果為吡格列酮可使胰島素抵抗人群卒中或心肌梗死復發風險降低24%。
  • 盤點2017年1型糖尿病研究新進展
    導語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其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會錯誤攻擊並摧毀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從而導致胰島功能喪失並最終發展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發於青少年,因此也曾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小編整理了2017年1型糖尿病領域的一些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一同學習。
  • 2019上半年中國獲批的16款重磅藥,腫瘤和糖尿病領域有這些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半年裡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超過16個重磅藥品,包括3款中國國產1類新藥和13款能夠滿足臨床需求的進口藥品。其中,有4款為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3款為抗腫瘤藥品。表1 中國國產1類新藥(藥明康德微信團隊製作)表2 進口重磅藥品(藥明康德微信團隊製作)3款中國國產1類新藥1.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
  • I型糖尿病獲突破性療法 Tecentriq+化療膀胱癌III期試驗陽性
    點擊查看 1、十年磨一劍,I型糖尿病藥teplizumab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Teplizumab的核心研發人員Jeffrey Bluestone在禮來放棄teplizumab將近十年後,核心研發人員
  • 1型糖尿病將來可能有疫苗了
    1型糖尿病,幾乎是「與生俱來」,發病年齡較早,患者帶病生存時間長,負擔也因此更重。昨天,江蘇省人民醫院1型糖尿病冬令營在南京舉行。對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江蘇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濤教授帶來了最新消息:1型糖尿病將來可能有疫苗了。
  • 1型糖尿病新藥SGLT雙抑制劑又獲臨床佳績
    這一研究是由Lexicon與JDRF(Juvenile Diabetes Research Foundation)合作的,該機構是資助1型糖尿病研究的全球性領袖組織之一。Sotagliflozin是利用Lexicon獨特基因科學方法發現的,它是領域內首個口服型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1型和2型(SGLT1和SGLT2)的雙重抑制劑。
  • NEJM:保留胰島素分泌 免疫療法向「治癒」1型糖尿病再邁進!
    對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預防或延遲β細胞功能的完全衰竭具有重要意義。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研究,在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中,戈利木單抗(golimumab)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並降低其外源胰島素需求量。
  • 糖尿病相關研究進展
    無論個體是否患有糖尿病,其機體胰腺中存在大量的T細胞似乎都是默認存在的,對此研究者表示很驚訝,當然了,每個供體都是不同的,但總體來講這個數字也是相當高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或許會更糟糕,因為對其組織樣本分析結果表明,T細胞距離浸潤整個胰島組織已經非常接近了。
  • 研究人員在兒童模型小鼠中確定了1型糖尿病發病前的促炎脂質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1型糖尿病,簡稱T1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由炎性巨噬細胞引起;攻擊並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試圖解開引發這種攻擊的信號。研究較少的一種信號形式是炎症性脂質。
  • 全球首創糖尿病新藥獲《藥品生產許可證》
    根據最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作為藥品持有人,即便委託第三方生產,也要取得生產許可證。監管部門除了對受託生產方的產線標準進行核查外,對委託方,也要進行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能力的審核。與現有藥物不同,在張江研發10年的"多扎格列艾汀",作為一個葡萄激酶激活劑,是全球首創、全新機理的藥品,不僅是在重大疾病領域新藥研發的突破,也實現為這類機制的藥物,定下了國際通用名。
  • 國家醫保談判落地:國產PD-1全入局,肺癌糖尿病重磅藥物「爭輝」
    華菁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趙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對此進行了解讀,原先都是截止到上一年的12月31日,「不知道以後都會這樣還是特例,上半年因為疫情很多新藥審批有所延緩。但醫保局響應了社會呼籲。
  • JCI Insight:特殊的免疫B細胞亞群或能有效減緩1型糖尿病的發生
    2018年1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CI Insigh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CD19+IgM+ B細胞(一類免疫B細胞亞群)或能減緩小鼠模型1型糖尿病的發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1型糖尿病的新型療法。
  • 攻克1型糖尿病,我們在路上
    1型糖尿病相對於2型在治療上更加的複雜,患者「三多一少」症狀更為典型,急、慢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腎病等)的發生率更高,病情進展更快,患者的預後和生存質量也更差,且以年輕患者居多。 幹細胞療法正是從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出發,從修復內分泌細胞和免疫細胞兩個方面,試圖恢復患者正常的分泌胰島素功能,改變患者異常的自身免疫狀態,繼而從根本上治癒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他19歲患上1型糖尿病,為什麼還可能恢復?
    患者C肽水平前後變化,這是首次通過原始生酮飲食來控制,甚至逆轉1型糖尿病的病例,胰島素停藥與C肽水平的顯著增加同時發生,表明胰腺「製造」胰島素在恢復。胰腺結構圖這可以說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模擬禁食飲食如果可以逆轉小鼠的1型糖尿病,那麼,人類呢?很遺憾,研究活人胰腺再生的試驗目前還沒有,研究人員對健康人和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進行了體外試驗。
  • 2型糖尿病!諾和諾德現實世界證據:從其他GLP-1 RA轉向Ozempic(索馬...
    2020年0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近日公布了2項現實世界研究的結果:EXPERT研究證實了Ozempic(semaglutide,索馬魯肽,每周一次)在SUSTAIN臨床試驗項目中的療效;PATHWAY研究則支持了臨床指南中的建議,表明啟動GLP-1受體激動劑(GL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