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獲突破性療法 Tecentriq+化療膀胱癌III期試驗陽性

2020-11-2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1、十年磨一劍,I型糖尿病藥teplizumab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Teplizumab的核心研發人員Jeffrey Bluestone

在禮來放棄teplizumab將近十年後,核心研發人員Jeffrey Bluestone成功得讓teplizumab以FDA突破性療法認定(BTD)的身份讓其重新備受關注,並有望獲得FDA加速評審。
Teplizumab是一種能預防或延緩臨床1型糖尿病的發作的實驗性抗CD3單克隆抗體,市場潛力巨大,其研發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十年磨一劍。
在一家名為Provention Bio的小型初創公司收購了長期被MacroGenics遺忘的teplizumab、並將其作為首次公開募股的核心產品的一年後,teplizumab就獲得了FDA突破性療法認定(BTD)。事實上,Jeffrey Bluestone在33年前就開始研究這種療法了,從未放棄teplizumab,不斷開展新的臨床試驗來證明其有效性,說是臥薪嘗膽也不為過了。
據Provention Bio稱,teplizumab能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是基於一項名為「高危(At-Risk)」的研究,該研究證實了其在高危人群中延遲1型糖尿病發病的能力。據Provention Bio的高管們稱,「At-Risk」試驗可為teplizumab的新藥申請(NDA)奠定基礎。這促使Provention Bio股價在周一開盤前上漲8%。
Provention Bio執行長Ashleigh Palmer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說:「有了突破性療法認定,我們計劃利用此次臨床試驗的標誌性數據以及先前Teplizumab積累的安全性數據,進行註冊申請。」
投資銀行SVB Leerink的Pasha Sarraf非常看好這次teplizumab在沉寂了多年後能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後續的新藥申請:「我們正在將技術和監管成功率(PTRS)從41%提高到90%;鑑於製造業管理層缺乏透明度以及CMC(化學、製造和控制)進度的不確定性,我們保留10%的失敗風險,並計劃通過更完善的管理進一步降低風險。此外,我們還仔細研究了Provention Bio針對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的teplizumab III期試驗「PROTECT」,適度地將PTRS增加到50%,比以前增加了約10%。最後,我們將teplizumab的價格預測更新為每一個給藥周期12萬美元,我們認為在這一類亟需有效療法的孤兒群體中,這一估計仍然是保守的。」
 「關于堅持研究一種藥物長達30多年背後的原因,」Bluestone說,「如果你相信一種藥物對病人會有幫助,那你就會堅持下去。」
2、全球首發:Tecentriq+化療III期試驗有效延長膀胱癌患者PFS
在羅氏公司的PD-L1抗體Tecentriq作為膀胱癌單一療法的關鍵試驗失敗兩年後,研究人員又通過IMvigor130的III期試驗,證明Tecentriq聯合鉑類化療可延長未經治療膀胱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據悉,IMvigor130 是癌症免疫治療聯合化療治療未經治療晚期膀胱癌的全球首個III期陽性試驗。
在默克的(「K」藥)把百時美曾經獨領風騷的Opdivo(「O」藥)遠遠甩在後面之後,現在羅氏也進入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激烈賽道。相對而言,市場上其他4種ICI的進展非常緩慢;而近期將有一波全新的競爭對手準備襲擊美國市場,這可能會使ICI二級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羅氏的Tecentriq第二季度收入接近4.5億美元,這使Tecentriq成為羅氏最具前景的明星產品之一。但與此同時,默克的Keytruda在第二季度的銷售額高達26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其他領域。默克還計劃把高峰時期的銷售額提高到170億到200億美元。
「IMvigor130 是癌症免疫治療聯合化療針對未經治療晚期膀胱癌的全球首個III期陽性試驗,晚期膀胱癌具有高度侵襲性,相關藥物研發空間大,」羅氏首席醫療官Sandra Horning說,「此次結果支持我們進一步擴大針對膀胱癌的Tecentriq臨床試驗,以及將免疫療法與化療或其他藥物相結合以改善患者預後的思路,我們期待與美國FDA以及歐洲藥品監督管理局討論此次結果。
3、Guardant血液活檢預測微衛星不穩定準確率高達98.4%

液體活檢因其微創、便捷的內在優勢正在腫瘤診療領域蓬勃發展,但與金標準——腫瘤組織病檢相比,液體活檢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一直是亟待攻克的技術壁壘——畢竟假陽性會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焦慮,而且代價高昂。近日,矽谷的液體活檢明星公司Guardant Health稱其液體活檢設備Guardant360在一項研究中能夠準確地檢測腫瘤的微衛星不穩定狀態(MSI):與金標準腫瘤組織病檢相比,準確率高達98.4%。
MSI是一種用於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的關鍵生物標誌物,與腫瘤類型無關。MSI是指發生在某些細胞(如腫瘤細胞)的DNA中的一種變化,其微衛星(指DNA的短重複序列)的重複次數與正常細胞DNA中的重複次數不同。
根據臨床證據,微衛星穩定(MSS)腫瘤比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腫瘤對抗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的反應顯著降低,包括獲批的納武利尤單抗(「O」藥)和帕博利珠單抗(「K」藥)。一項對361例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的實體瘤患者的回顧性分析顯示,有3%實體瘤患者為MSI-H狀態,與非MSI-H /微衛星穩定組相比,MSI-H患者總緩解率(ORR)顯著更高(70% 對12%,p = 0.001)。
研究人員將1145份Guardant360血液活檢的結果與標準腫瘤組織病檢確定的MSI狀態進行了比對。結果顯示,98.4%樣本的Guardant360結果與標準測試一致。在16名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MSI-H胃癌患者隊列中,Guardant360組預測的ICI治療敏感性與組織病檢組預測的結果一致。
「不幸的是,不到一半的晚期結腸癌患者檢測了MSI這一重要的生物標誌物,」三星醫療中心血液/腫瘤科副教授Jeeyun Lee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所有實體腫瘤中,我們懷疑MSI的檢測率還要低得多,部分原因是腫瘤組織樣本的獲取存在不少挑戰。而兼具微創性以及可靠的一致性和準確性的血液活檢技術的研發,勢必會進一步推廣「MSI」這一重要的腫瘤生物標記物」

相關焦點

  • 膀胱癌免疫治療重大突破!羅氏Tecentriq聯合含鉑化療一線治療III期...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部分盲法、隨機III期研究,對既往未接受過系統療法治療轉移性疾病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Tecentriq聯合化療相對於單用化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羅氏首席醫療官兼全球產品開發主管Sandra Horning醫學博士表示:「IMvigor130研究是評估一種癌症免疫組合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膀胱癌獲得積極結果的首個III期研究,這是一種高度未滿足的侵襲性疾病。
  • 研發日報丨羅氏發布Tecentriq早期膀胱癌3期臨床探索性數據
    【2020.12.11研發NEWS】艾伯維JAK抑制劑治療特異性皮炎達到3期終點;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發布Enhertu治療乳腺癌最新數據;德琪醫藥SVd聯合療法治療rrMM的3期臨床試驗申請獲NMPA受理;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在華獲批一線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我們專注醫藥研發最新動態
  • 乳腺癌新藥DS-8201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日,Daiichi Sankyo宣布美國FDA為其在研新藥DS-8201頒發了突破性療法認定。很多腫瘤會進展到沒有獲批的靶向HER2的療法可用。而且,在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和T-DM1之後也沒有針對HER2陽性腫瘤的標準治療。這一領域還有巨大的醫療需求未被滿足。DS-8201作為Daiichi Sankyo公司的主導ADC產品,是一款充滿潛力的藥物,有望填補這一空白。
  • 羅氏Tecentriq(特善奇)輔助單藥治療III...
    2020年0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公布了抗PD-L1療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單抗)作為輔助(術後)單藥療法治療肌肉浸潤性尿路上皮癌(MIUC)III期IMvigor010研究的結果。
  • 新型2型糖尿病藥物!Poxel/住友imeglimin III期項目成功完成,靶向...
    2019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Poxel SA是一家總部位於法國裡昂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用於治療包括2型糖尿病在內代謝疾病的創新療法。近日,該公司與合作夥伴住友製藥(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聯合公布了新型口服降糖藥imeglimin關鍵性III期TIMES 2研究的陽性頂線結果。
  • ...歐狄沃)輔助治療高危肌肉浸潤性尿路上皮癌(MIUC)III期臨床成功!
    2020年09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百時美施貴寶(BMS)近日公布了抗PD-1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輔助(術後)治療高危、肌肉浸潤性尿路上皮癌(MIUC)患者關鍵3期CheckMate-274試驗的陽性結果。尿路上皮癌(UC)是最常見的膀胱癌類型,約佔所有病例的90-95%。
  • Amicus龐培病療法獲突破性療法認定
    日前,Amic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在研療法AT-GAA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晚髮型龐培病(Pompe disease)。龐培病是由於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缺失而造成的是一種遺傳性溶酶體貯積症。AT-GAA是第一款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定的龐培病在研療法。
  • 首款胃腸道間質瘤精準療法被「放行」
    Keytruda與化療聯用顯著提高PFS默沙東(MSD)宣布,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與化療聯用,在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3期臨床試驗中,達到顯著提高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終點。
  • 百澤安三大肺癌III期研究均曝陽 統領一二線
    這是繼百澤安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NSCLC/晚期非鱗狀NSCLC獲得陽性結果後,在NSCLC二三線上的又一突破。作為國產上市PD1,百澤安手握肺癌一線鱗癌、非鱗癌及二線三大陽性結果,實力追趕盤踞肺癌的一線K和二線O。
  • BMS免疫組合療法「照亮」肺癌患者;吃「沙子」降血糖獲得概念驗證
    BMS免疫組合療法一線表現優於化療 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司宣布,其PD-1抑制劑Opdivo(nivolumab)與低劑量的CTLA-4抑制劑Yervoy(ipilimumab)聯用,結合化療作為一線療法,在治療無論PD-L1表達與否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CheckMate-9LA
  • 靶向癌症幹細胞臨床新藥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天,生物製藥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臨床新藥 SL-401 突破性療法認定。該新型藥物可靶向白介素-3受體(interleukin-3 receptor ,CD123),用於治療急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 DS-8201獲CDE擬突破性療法認定, 治療胃癌或食管胃結合部腺癌
    12月23日,第一三共/阿斯利康靶向HER2抗體偶聯藥物DS-8201a(trastuzumab deruxtecan)獲得CDE擬授突破性療法資格
  • 非小細胞肺癌又添新療法,武田新型TKI在中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10 月 15 日,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藥 Mobocertinib(TAK-788)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首個轉移性膀胱癌靶向療法!強生FGFR激酶抑制劑Balversa(erdafiti...
    (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含鉑化療12個月內)病情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成人患者。之前,FDA分別為在2018年3月和2018年9月授予Balversa突破性藥物資格(BTD)和優先藥物資格。Balversa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FGFR激酶抑制劑,此次加速批准,基於II期臨床研究BLC2001(NCT02365597)的結果。
  • HER2陽性胃癌首個ADC藥物!阿斯利康/第一三共Enhertu獲美國FDA批准...
    Enhertu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顯示在先前接受過化療和抗HER2療法治療的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患者中與化療相比顯著延長總生存期(中位OS:12.5個月 vs 8.4個月)的HER2靶向療法。根據臨床試驗中令人信服的強勁療效,Enhertu將成為這類患者臨床治療的新護理標準。。
  • 創新T細胞癌症免疫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藥明康德/報導日前,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LN-145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在接受化療後的復發、轉移性或持久性宮頸癌患者。宮頸癌在35-44歲的女性中最容易出現。
  • 先聲藥業(02096)管線中這個小分子,為何被FDA認定為突破性療法?
    儘管在中國尚在臨床前階段,但Trilaciclib在美國已經是FDA認定的突破性療法,並很有希望在2021年獲批上市,其首個適應症為減輕小細胞肺癌的化療副作用。該項目的三大硬核屬性不可小覷!全新機制,美國突破性療法認定CDK 4/6(細胞周期蛋白依賴型激酶4/6)為近幾年來全球炙手可熱的抗癌小分子藥靶點。
  • 科學家揭示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化療效果的不同
    此前研究已經表明患有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手術切除膀胱之前從化學療法中能夠受益。但是哪種類型的化療可以在完全緩解率或癌症控制方面獲得最佳結果卻並不清楚。最近,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檢查了來自800多名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數據。在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結果顯示, ddMVAC化學治療組合帶來的完全反應的可能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