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胃腸道間質瘤精準療法被「放行」

2021-01-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肝癌「噩夢」!基石藥業啟動PD-L1抑制劑聯合FGFR4抑制劑的臨床試驗

基石藥業(CStone Pharmaceuticals)和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共同宣布,啟動其PD-L1抑制劑CS1001與fisogatinib聯合治療局部晚期和轉移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1b/2期臨床試驗,評估靶向治療和癌症免疫療法聯合,在局部晚期和轉移性HCC患者中的抗腫瘤活性。目前,雙方已完成該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

Fisogatinib是由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一款高選擇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4(FGFR4)抑制劑。2019年10月1日,在Cancer Discovery上發表的一項正在進行的1期試驗數據表明,fisogatinib單藥在用於具有多次治療史的晚期HCC患者中表現出臨床療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CS1001是一款由基石藥業開發的針對多個癌種的在研抗PD-L1單克隆抗體。在第二十二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上公布的1期研究試驗數據表明,CS1001在包括胃癌、食管癌、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細胞錯配修復機制缺失實體瘤等多個適應症中均表現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此外,臨床前研究還表明,fisogatinib可以刺激T細胞浸潤到腫瘤微環境中,這表明fisogatinib聯合抗PD-L1抑制劑將有潛力在FGFR4驅動的晚期HCC患者中展現出更強的療效。

「重拳出擊」小細胞肺癌!Keytruda與化療聯用顯著提高PFS

默沙東(MSD)宣布,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與化療聯用,在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3期臨床試驗中,達到顯著提高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終點。在這項研究中,Keytruda與依託泊苷+順鉑或卡鉑聯用,與化療相比,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25%(HR=0.75,95% CI,0.61-0.91)。

名為KEYNOTE-604的隨機雙盲,含安慰劑對照的3期臨床試驗納入453名ES-SCLC患者。該試驗具有雙重主要終點,分別為PFS和總生存期(OS)。Keytruda和化療組合達到顯著提高PFS的主要終點,同時這一組合療法與化療相比,提高患者的總生存期,但是OS結果沒有達到統計顯著水平(HR=0.80,95% CI,0.64-0.98)。

靶向血液罕見病!創新補體抑制劑達到3期主要終點

Apellis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其在研C3補體抑制劑pegcetacoplan(APL-2),在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的3期研究PEGASUS中,表現優於獲批療法,顯著改善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達到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

▲Pegcetacoplan的作用機制(圖片來源:Apellis官網)

Pegcetacoplan旨在調節許多疾病中過度的補體激活。Pegcetacoplan是與聚乙二醇聚合物偶聯的合成環狀肽,可以特異性結合C3和C3b。目前,Apellis正在多項臨床研究中評估pegcetacoplan治療PNH、地理萎縮(GA)和C3腎小球病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此前,美國FDA已授予pegcetacoplan治療PNH和GA患者的快速通道資格。Apellis認為,pegcetacoplan有潛力解決現有療法的局限性,成為「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的治療方案。

名為PEGASUS的試驗是一項隨機、多中心、含活性對照組的3期臨床研究,共有80名PNH成人患者參與其中。這些患者先接受為期四周的eculizumab和pegcetacoplan的治療,而後再隨機分別接受eculizumab或pegcetacoplan的治療。試驗結果顯示,治療16周後,接受pegcetacoplan治療患者的平均血紅蛋白水平較活性對照組中患者改善了3.8g/dL。此外,pegcetacoplan治療組中患者在慢性疾病療法功能評估(FACIT)-疲勞評估量表得分等關鍵性次要終點方面也有較好的表現。該試驗的詳細數據將在未來的醫學會議上公布。

開發創新RNA療法!阿斯利康「握手」MiNA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MiNA Therapeutics聯合宣布,雙方將基於MiNA的小激活RNA(saRNA)開發平臺,共同開發治療代謝疾病的新型藥物。此次合作將MiNA在發現和開發saRNA藥物方面的專業知識與阿斯利康在識別代謝疾病和為代謝疾病患者帶來突破性療法方面的經驗相結合,為患有代謝疾病的患者開發新一代療法。

代謝疾病是指身體正常代謝過程紊亂而引起的一類病症。最常見的代謝疾病包括因胰島素抵抗而導致的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NASH)等。此前,saRNA已被證實可以激活特定基因的轉錄,從而上調具有治療潛力蛋白質的表達。

▲MiNA Therapeutics的技術平臺(圖片來源:MiNA Therapeutics官方網站)

MiNA的開發平臺利用基因活化的先天機制開發新藥物,以恢復患者細胞的正常功能。根據協議條款,MiNA和阿斯利康將共同進行所開發藥物的體外和體內研究,以確定saRNA分子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無法達到的通路,治療代謝疾病。在得到臨床前研究數據後,阿斯利康將有權決定是否進一步開發候選藥物。

高危膀胱癌患者福音!Keytruda獲批治療新適應症

美國FDA宣布,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治療特定高風險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MIBC)患者。這些患者攜帶原位癌(CIS),對卡介苗(BCG)療法沒有響應,不願或不能接受膀胱切除術。默沙東公司的新聞稿指出,這是獲批治療這類患者的首款PD-1抑制劑。

Keytruda已經獲批治療20多項適應症,其中包括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將Keytruda的應用範圍擴展到早期癌症患者是默沙東的重要研發策略之一。Keytruda治療NMIBC也是這一策略的體現。Keytruda治療NMIBC的監管申請也獲得了FDA的優先審評資格。

這一批准是基於名為KEYNOTE-057的多中心單臂臨床試驗的結果。它包含148名高風險NMIBC患者,其中96名攜帶對BCG沒有響應的原位癌。試驗結果表明,在96名對BCG無響應的高危患者中,Keytruda達到41%的完全緩解率(95% CI:31,51),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6.2個月。46%的患者完全緩解時間超過12個月。

「圍捕」KRAS陽性實體瘤!雙雄聯手構建靶向療法組合

Verastem Oncology公司宣布,與日本Chugai Pharmaceutical公司達成一項全球獨家許可協議,Verastem獲得Chugai開發的RAF/MEK抑制劑CH5126766(CKI27)的全球開發和推廣權益。目前,CH5126766正被開發治療攜帶KRAS突變的實體瘤患者。

此前有臨床前研究表明,FAK抑制劑可通過減少免疫抑制細胞,增加細胞毒性T細胞,以及降低基質密度,來增強免疫反應,從而使殺死腫瘤的免疫細胞進入腫瘤。而Verastem開發的defactinib正是一種FAK和PYK2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目前,合作雙方根據defactinib和CH5126766分別在2期試驗中單藥治療攜帶KRAS突變的低級別漿液性卵巢癌(LGSO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試驗數據,開展了一項治療攜帶KRAS突變的LGSOC、NSCLC,以及結直腸癌(CRC)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驗證CH5126766與defactinib聯合療法的治療效果。該試驗的詳細數據將於今年上半年公布。

根據協議條款,Verastem將負責CH5126766的開發和全球推廣,並向Chugai公司支付300萬美元的預付款,以及CH5126766在未來的銷售額分成。

新年好禮!FDA批准首款治療胃腸道間質瘤的精準療法

美國FDA宣布,批准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開發的Ayvakit(avapritinib)上市,用於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成人患者。這些患者攜帶PDGFRA外顯子(exon)18突變,其中包括攜帶PDGFRA D842V突變的患者,這是最常見的外顯子18突變。Blueprint公司的新聞稿指出,這是首款獲批治療具有特定基因組特徵GIST患者的精準療法。

Ayvakit(avapritinib)是一款強力的高特異性KIT和PDGFRA突變激酶抑制劑。Ayvakit已經表現出抑制與GIST相關的廣泛KIT和PDGFRA突變體的效力。這款新藥曾經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快速通道資格、孤兒藥資格和優先審評資格。

▲Ayvakit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PubChem)

FDA的批准是基於名為NAVIGATOR的1期臨床試驗的療效結果,以及多項臨床試驗的安全性結果。在攜帶PDGFRA外顯子18突變的GIST患者中,Ayvakit達到84%的總緩解率(95 CI: 69%,93%),7%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患者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達到。

裡程碑!23andMe雙特異性抗體授權Almirall

23andMe與Almirall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將就23andMe開發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達成一項研發許可協議。Almirall公司將獲得23andMe開發的靶向IL-36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發和推廣權益,以加強Almirall公司皮膚病學早期研發管線。IL-36是IL-1細胞因子家族的一部分,該家族的細胞因子與多種炎性疾病有關,包括各種皮膚病。該款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可阻斷IL-36細胞因子的所有亞型。這是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測試和分析公司23andMe首次將基於該公司的基因組資料庫開發的在研療法授權給醫藥公司進行進一步開發。

23andMe的療法研發團隊成立於2015年,其目標是利用人類遺傳信息來改善目前藥物的開發方式。他們使用23andMe的基因組資料庫識別新的靶標,為這些靶標生成先導化合物,並進行臨床前研究以支持其未來的臨床開發。目前,23andMe擁有涵蓋多個疾病領域的一系列研究計劃。基於其強大的開發平臺,23andMe開發了一種雙特異性抗體,該抗體可阻斷IL-36細胞因子家族所有成員的信號傳遞。此前,它曾與葛蘭素史克(GSK)達成合作,利用23andMe的大規模基因組學數據,幫助發現更安全有效的精準藥物,並為靶向療法發現最合適的患者群,協助臨床試驗募集患者。

根據協議條款,Almirall將獲得23andMe開發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全球開發和推廣權益,並利用其在皮膚病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加速該臨床前項目的開發。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原標題:FDA「放行」首款胃腸道間質瘤精準療法,Keytruda獲批治療特定高危膀胱癌

相關焦點

  • 胃腸道間質瘤(GIST)靶向新藥!
    胃腸道間質瘤(GIST)靶向新藥!avapritinib將於9月在歐盟獲批,已提交中國上市申請!來源:麻省醫療國際在中國,每年約有 2~3 萬患者被確診為胃腸道間質瘤(GIST)。GIST 是一種罕見腫瘤,約佔所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的 0.1%~3%,以胃和小腸最為常見。
  • 胃腸道間質瘤(GIST)精準治療!強效激酶抑制劑avapritinib申請上市...
    2019年06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精準醫療公司,專注於開發新一代靶向和強效激酶藥物,用於具有特定基因特徵的疾病。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靶向抗癌藥avapritinib的新藥申請(NDA)。
  • CSCO首次發布胃腸道間質瘤診療指南,基石藥業阿泊替尼片入選一線...
    近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了首版《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下稱《指南》)。這是CSCO針對胃腸間質瘤(GIST)推出的首部指南。此前數年,中國GIST臨床診療主要遵循由CSCO編寫的《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與《共識》相比,《指南》的推薦等級更高,更強調權威性和實用性。
  • 胃腸道間質瘤靶向藥阿泊替尼療效積極 上市申請獲優先審評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發生於胃腸道的軟組織肉瘤(肉瘤主要是來自間葉組織的腫瘤),起源於胃腸道壁中的Cajal間質細胞,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胃和小腸,是一種罕見間葉源性腫瘤。胃腸道間質瘤的每年發病率約為10%-20%,無性別差異,好發於40歲以上人群。
  • 胃腸道間質瘤近 10 年研究總結(Surgery 綜述)
    胃腸道間質瘤產生於卡哈爾間(Cajal)質細胞或共同的前體細胞,兩者均表達 III 型酪氨酸激酶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 c-KIT(CD117)或相關的酪氨酸激酶受體的突變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和間質瘤形成。胃腸道間質瘤屬於非上皮、間葉細胞腫瘤。是最常見的腹部軟組織惡性腫瘤。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胃腸道間質瘤貧困患者免費治
    任勇  本報訊(記者任勇)由中華慈善總會管理實施的「尋找『一千零一個』新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和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援助項目,昨日在津正式啟動。本市這兩種腫瘤的農村貧困和城鎮低保患者,無社會醫保、公費醫療和商業醫保患者,均有望得到免費藥物治療。
  • 專家:胃腸道間質瘤無特異性症狀 計劃推出新治療指南
    中新網廣州6月3日電 (蔡敏婕)胃腸道間質瘤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中國每年發病人數約為2至3萬例。目前,靶向治療是不可切除或復發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外科主任周志偉近日在廣州介紹,隨著對胃腸道間質瘤疾病機制研究的深入,發現靶向治療對胃腸道間質瘤有效,這引發臨床醫生對這罕見癌種的關注。「早期來說沒有症狀,到了中晚期會有一些臨床表現,包括腹塊、腹痛、消化道出血和腸梗阻等。」周志偉稱,胃腸道間質瘤臨床症狀沒有特異性,導致誤診率高。
  • 胃腸道間質瘤(GIST)精準醫療新時代!Ayvakyt(阿泊替尼)歐盟獲批,在...
    2020年09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石藥業(CStone)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專注於基因定義的癌症癌症、罕見疾病和癌症免疫治療的精準醫療公司。
  • 間質瘤是癌症嗎 預防間質瘤的方法
    什麼是間質瘤?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那麼間質瘤是癌症嗎?為什麼會患上間質瘤呢,間質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間質瘤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間質瘤是癌症嗎間質瘤它是胃腸壁上的一種腫瘤。
  • 東西方胃腸道間質瘤的比較和思考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由基因組異常驅動的消化道的間葉組織腫瘤,主要由酪氨酸激酶受體(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A)突變所致[1]。雖然GIST的總體發病率比較低,但是對於後線治療患者和罕見類型,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療,迫切需要突破困境。
  • 關於胃腸道間質瘤,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腫瘤,最常見的部位為胃和小腸。研究表明,GIST起源於卡哈爾氏(Cajal)間質細胞,卡哈爾氏(Cajal)間質細胞與食物消化過程中的腸道運動相關。
  • 研發| 胃腸道間質瘤(GIST)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發格局一覽
    作者 | 腙嗪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腸道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起源於 Cajal 間充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佔軟組織肉瘤的1/5。
  • 我不是藥神:伊馬替尼拯救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故事
    伊馬替尼在血液科的豐功偉績不必多說,但請注意,伊馬替尼並不是血液科的專利,它同樣是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特效藥。本期,就讓Frank蹭著電影的熱度,帶你看電影,長知識,說說伊馬替尼拯救GIST的故事,揭開GIST的神秘面紗。
  • 胃腸道間質瘤(GIST)靶向新藥!avapritinib將於9月在歐盟獲批,基石...
    2020年07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石藥業(CStone)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專注於基因定義的癌症癌症、罕見疾病和癌症免疫治療的精準醫療公司。
  • 揭示SDH缺陷型胃腸道間質瘤產生機制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種軟組織癌(肉瘤)。大多數GIST病例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人們可以利用藥物高效地靶向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來抑制它們編碼的促進癌症產生的酶的活性。
  • 胃腸道間質瘤(GIST)靶向藥!Ayvakit四線治療被美國FDA拒絕批准...
    2020年05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石藥業(CStone)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專注於基因定義的癌症癌症、罕見疾病和癌症免疫治療的精準醫療公司。
  • 新型TKI藥物治療胃腸間質瘤的優勢分析
    高志冬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科室主任助理 博士,碩士生導師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器官功能保護專委會 秘書長 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外科學專家委員會 秘書長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胃腸間質瘤診療專委會
  • 揭示SDH缺陷型胃腸道間質瘤產生機制
    2019年10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種軟組織癌(肉瘤)。大多數GIST病例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人們可以利用藥物高效地靶向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來抑制它們編碼的促進癌症產生的酶的活性。
  • 什麼是胃腸間質瘤?再三忠告:飲食上,別再犯這些錯
    工作繁忙、學業繁重,人們的生活,仿佛忙到按時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飲食上的怠慢也成了現代人的毛病,而這種壞習慣實則已暗中在一步一步摧毀著胃腸道的健康。如今,胃腸道疾病問題可謂是急劇攀升。胃腸道間質瘤是胃腸道疾病中的較為嚴重的一種,是一類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佔消化道間葉腫瘤的大部分。近年來,其病發率越來越高,人們對其預防、治療等方面的關注也是日漸上漲。胃腸間質瘤如何預防?飲食不健康是當代人的通病,其是胃腸道疾病出現的主要導火線。因此為預防胃腸間質瘤的出現,飲食方面的調整不可或缺。
  • 中國胃腸道間質瘤(GIST)新藥!再鼎醫藥瑞普替尼(ripretinib)被國家...
    2020年08月05日訊 /生物谷BIOON/ --再鼎醫藥(Zai Lab)近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授予KIT/PDGFRα激酶抑制劑瑞普替尼(ripretinib)的新藥上市申請優先審評資格,該藥用於治療已接受過包括伊馬替尼在內的3種或更多種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