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又添新療法,武田新型TKI在中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2020-12-05 騰訊網

10 月 15 日,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藥 Mobocertinib(TAK-788)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武田中國指出,Mobocertinib 是首個外資企業在中國獲得「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 認定的創新藥。

Mobocertinib 是由武田研發的一款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靶向作用於 EGFR 和 HER2 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用於治療攜帶 EGFR 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 NSCLC 患者。據了解,這是武田首個中國與全球同步開發的藥物。

Mobocertinib 獲得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 主要基於一項針對其的 1/2 期臨床試驗(AP32788-15-101)。這項試驗評估了先前接受過治療的 EGFR 20 號外顯子插入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 Mobocertinib 治療的療效合格安全性,服用劑量是 160mg,一天服用一次。試驗數據顯示,接受 Mobocertinib 治療兩個月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7.3 個月,確定的客觀緩解率是 43%。同時,研究人員發現,該藥的安全性也是可控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腹瀉(85%),噁心(43%),皮疹(36%),嘔吐(29%)和食慾下降(25%)。

2019 年,Mobocertinib 獲得 FDA 孤兒藥物資格認定,並於 2020 年 4 月獲得 FDA 突破性療法認定。當時,武田腫瘤治療領域部門負責人 Christopher Arendt 表示:「Mobocertinib 獲 FDA 突破性療法認定是我們努力改變這一病症患者治療標準的第一步」。獲得 FDA 突破性療法認定後,武田開啟了大型 III 期臨床實驗。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一種肺癌類型,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新增約 180 萬肺癌病例,其中 NSCLC 患者佔所有肺癌病例的 85%。EGFR 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屬於一種罕見病變的 NSCLC,約佔 NSCLC 的 2%,而中國 EGFR 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發生率佔比是 2.3%。

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針對 EGFR 20 號外顯子靶點獲批上市的治療藥物。當下,針對這種類型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是 EGFR-TKI、化療和免疫療法,但是這些療法治療效果有限,大部分患者深受病痛折磨。該領域存在極大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亟待開發新療法。武田中國官方通稿稱,Mobocertinib 是一種針對肺癌的全新治療方案,將為患者帶來突破性的治療效果。據悉,Mobocertinib 除了針對 NSCLC 適應症以外,還有望擴展到其他腫瘤類型中。

近年來,隨著經典 EGFR 突變藥物市場日趨飽和,越來越多的製藥公司將視線轉向了存在大量未滿足臨床需求的 EGFR exon20 插入突變的 NSCLC 領域。

韓美藥品株式會社研發的 Poziotinib 對 EGFR exon20 顯示出一定的效果。2020 ESMO 公布了關於 Poziotinib 治療 EGFR 或 HER2 外顯子 20 突變的臨床試驗 ZENITH20-2,試驗數據顯示,本試驗達到了主要療效終點 ORR,治療反應持久,安全性可控。

強生研發的 Amivantamab 也加入了這一領域,不過 Amivantamab 是一款 EGFR 和 MET 雙特異性抗體。在一項代號為 CHRYSALIS 的臨床 I 期試驗中,服用 Amivantamab 後,在 39 名 EGFR Exon20 插入突變的患者中,ORR 達到 36%,中位 PFS 達到 8.3 個月。2020 年 3 月,美國 FDA 授予 Amivantamab 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攜帶 EGFR 外顯子 20 插入突變的轉移性 NSCLC 患者。

參考: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94947-1.shtml

-End-

相關焦點

  • 武田在研創新藥物Mobocertinib獲批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
    上海2020年10月15日 /美通社/ -- 武田中國今日宣布,其在研創新藥物Mobocertinib(TAK-788)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武田在研新藥Mobocertinib正式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
    10月15日,武田宣布,其在研創新藥物Mobocertinib(TAK-788)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隨著近年來的醫學水平逐步提升,以靶向治療為代表的精準治療手段得到更多的運用。拿肺癌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仍是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有兩個主要的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為例,2015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手段僅有針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的,為數不多的靶向藥物。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RET-TKI治療的耐藥機制
    研究背景RET融合於2012年被發現,1%~2%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攜帶 RET融合,且主要見於不吸菸或輕度吸菸的腺癌患者。攜帶RET融合的患者,對RET-TKI類藥物敏感,因此,其定義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的RET-TKI為多靶點藥物,包括卡博替尼和凡德他尼,但這兩款藥物療效有限且有較大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應用。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肺癌治療傳來新消息,國產新靶向藥可用於罕見突變基因治療
    關於靶向藥,最近獲悉一個好消息:2020年10月15日,上海-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創新藥物Mobocertinib(TAK-788)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顯著...
    該研究在腫瘤表達高水平PD-L1蛋白(腫瘤比例得分TPS≥50%)的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KEYNOTE-024是一項隨機、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Keytruda(pembrolizuma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相對於含鉑化療標準護理(SOC)的療效和安全性。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2019年1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英飛凡),用於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同步放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同時,多項權威診療指南(NCCN、ESMO、CSCO指南)均將度伐利尤單抗按1A類證據強烈推薦。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喜大普奔,肺癌罕見突變基因有藥可用,國產新靶向藥重磅來襲
    2020年10月15日,上海-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創新藥物Mobocertinib(TAK-788)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 TKI治療失敗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試驗信息分享
    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NSCLC的PFS。 二、入排標準 1.18歲(最小年齡)至75歲(最大年齡)的女性 2.籤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3.根據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和美國癌症分類聯合委員會第8版肺癌TNM分期,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若混有多種腫瘤成分,則應對其主要細胞類型進行分類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TKI靶向作用機制二、非小細胞肺癌的著名靶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階段,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化療藥物成為一線藥物。現在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做基因檢測,來看看是否有適用的靶向藥。
  • Nat Metab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惡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新型潛在療法
    2021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一種高度侵襲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代謝弱點(metabolic vulnerability),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療法治療攜帶KRAS和LKB1基因突變的癌症患者,腫瘤中攜帶這些突變
  • 晚期肺癌一線治療 武田Alunbrig成功擊敗輝瑞克唑替尼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其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一線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ALTA-1L在首個預先指定的中期分析時已達到了主要終點。
  • 速讀社丨諾華反義RNA療法擬納入突破性療法 醫藥代表備案制度實施
    (新浪醫藥新聞) 諾華反義RNA療法擬納入突破性療法 11月30日,CDE公示,諾華的TQJ230注射液擬納入突破性療法,其擬定適應症為:通過降低脂蛋白(a)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該藥是諾華2019年2月以1.5億美元從Ionis子公司Akcea獲得的一款反義寡核苷酸療法。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NEJM揭示tepotinib治療METex14跳躍突變的非...
    2020年6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MET外顯子14 (METex14)跳躍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tepotinib治療的客觀響應率達到46.5%。這項研究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完成。
  • 默沙東Keytruda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健康一線(vodjk.com)5月12日訊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製藥巨頭默沙東發布公告稱,該公司PD-1免疫療法KeytrudaKeytruda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根據FDA的加速批准法規,此次批准是基於腫瘤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