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abol: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惡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新型潛在療法

2021-01-13 生物谷

2021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一種高度侵襲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代謝弱點(metabolic vulnerability),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療法治療攜帶KRAS和LKB1基因突變的癌症患者,腫瘤中攜帶這些突變(俗稱為KL腫瘤)的患者往往預後較差,且通常並不會對免疫療法產生反應。

醫學博士Ralph DeBerardinis說道,我們過去認為,大多數腫瘤都時依賴相同的幾條代謝通路來生長的,但在過去十年裡我們研究發現,這或許是一種過分簡單化的表現。相反,不同的腫瘤亞群會因關鍵基因的突變而產生特定的代謝需求;理解這些特定的突變組合如何促進腫瘤生長和轉移或能幫助患者開發新型個體化抗癌療法。

圖片來源:Elizabeth Lieu

KRAS或LKB1的突變會單獨改變細胞的代謝狀況,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在相同腫瘤中這兩個基因都發生突變時癌細胞的代謝需求到底是怎樣的;為了揭開細胞新型的代謝弱點,科學家們將遺傳工程化小鼠機體的KL腫瘤的代謝特性與攜帶不同突變的腫瘤及正常肺部的細胞代謝特性進行比較;研究者發現,氨基己糖通路(HBP,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在KL腫瘤中處於激活狀態,相關研究發現與此前科學家們得到的結果一致,即KL細胞能夠重編程細胞的碳代謝和氮代謝,而這會促進細胞的生長並增加其對特定代謝抑制劑的敏感性。

HBP能促進細胞通過一種稱之為糖基化的過程來修飾蛋白質,從而就會促進蛋白質的運輸和分泌,促進KL腫瘤生長的高比率蛋白質的產生被認為需要激活HBP;為了能夠開發新方法來抑制HBP,隨後研究人員識別出了GFPT2酶類或能作為KL腫瘤中的關鍵弱點;遺傳性地沉默或化學抑制該酶類能夠抑制小鼠機體中KL腫瘤的生長,但對僅含有KRAS突變的腫瘤的生長似乎並沒有什麼影響;此外,本文研究結果還揭示了KL腫瘤中HBP的選擇重要性,而且GFPT2酶或能作為抵禦非小細胞肺癌惡性亞型的新型有用的靶點。

最後研究者Jiyeon Kim博士指出,由於目前並沒有抵禦GFPT2的特殊抑制劑,我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就是觀察是否阻斷糖基化通路中的特定步驟就能產生一定的治療性益處;最終研究人員或有望尋找新的選擇來幫助阻斷這些惡性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Kim, J., Lee, H.M., Cai, F. et al. The 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 is a targetable liability in KRAS/LKB1 mutant lung cancer. Nat Metab 2, 1401–1412 (2020). doi:10.1038/s42255-020-00316-0

相關焦點

  • 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家開發出治療惡性腦瘤的新型療法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5年11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 科學家識別出新型潛在的生物標誌物,有望幫助開發抗癌新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方法能夠預測哪些患者會對阻斷Wnt信號產生的癌症療法產生反應,比如一種在新加坡開發的新型藥物ETC-159,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新型個體化的癌症療法。
  • PNAS: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新型藥物療法
    2020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的新藥,艱難梭菌會引發腹瀉、噁心、內出血和潛在死亡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
  • Nat Comm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調控的新機制
    ,進而提高PD-1抗體對非小細胞肺癌小鼠模型治療效果的重要功能。,趨化因子CCL7的mRNA表達水平和蛋白質表達水平相較於正常組織顯著升高,且CCL7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組織表達水平與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呈正相關。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默沙東Keytruda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健康一線(vodjk.com)5月12日訊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製藥巨頭默沙東發布公告稱,該公司PD-1免疫療法KeytrudaKeytruda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根據FDA的加速批准法規,此次批准是基於腫瘤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
  • 非小細胞肺癌又添新療法,武田新型TKI在中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10 月 15 日,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藥 Mobocertinib(TAK-788)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非小細胞肺癌首個輔助療法Tagrisso,復發風險降80%
    近日,美國FDA宣布批准第三代EGFR-TKI靶向藥奧希替尼(Osimertinib,商品名:Tagrisso)新適應症,作為首個輔助療法,治療腫瘤攜帶特定類型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肺癌患者早期用上靶向藥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細胞肺癌約佔肺癌總數的80%以上。其中,約20%的NSCLC患者會攜帶EGFR突變。這種蛋白質上的突變,可引起細胞快速生長,幫助癌症擴散。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
  • 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顯著...
    該研究在腫瘤表達高水平PD-L1蛋白(腫瘤比例得分TPS≥50%)的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KEYNOTE-024是一項隨機、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Keytruda(pembrolizuma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相對於含鉑化療標準護理(SOC)的療效和安全性。
  • ...療法Keytruda(可瑞達)獲批,一線治療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2019年04月02日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治療巨頭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宣布,抗PD-1療法Keytruda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有條件批准,聯合培美曲賽(pemetrexed)和含鉑化療,用於無EGFR或ALK基因組腫瘤畸變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無論
  • 科學家們在癌症亞型研究上的新進展!
    肺癌的譜系開關會對一些癌症療法產生耐藥性,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具體檢測了這種譜系開關發生的機制。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並不清楚成年人肺部中哪種細胞是引發非小細胞肺癌兩種主要亞型的細胞起源,這兩種主要的肺癌亞型分別為腺癌和鱗狀細胞癌;同樣地,研究人員也並不清楚這種不同肺癌亞型之間DNA組裝的差異所在。
  • 強強聯手,O藥+Y藥聯合化療有望躋身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已被納入一線治療,且成績斐然。 百時美施貴寶腫瘤開發負責人Fouad Namouni博士表示:「我們對於CheckMate -9LA的結果感到非常興奮,這表明Opdivo與低劑量Yervoy聯合一定療程的化療,能夠在一線治療中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這一獲益建立在Opdivo與低劑量Yervoy的基礎之上,此前,已在包括黑色素瘤、腎細胞癌以及近期的肺癌一線治療中有所展現。
  • 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PD-1/CTLA-4免疫組合療法優於化療
    日前,百時美施貴寶(BMS)宣布,PD-1抑制劑Opdivo(nivolumab)與CTLA-4抑制劑Yervoy(ipilimumab)聯用,在治療腫瘤PD-L1表達≥1%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的3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227)中,達到了試驗1a部分共同主要終點。
  • 科學家識別出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療法的新型關鍵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與嚴重疾病形式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或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的新型潛在療法。在判斷哪種療法能有效治療疾病方面,遺傳學證據是僅次於臨床試驗的第二種方法,當前能靶向作用這些基因活性的藥物或許能夠幫助揭示哪種藥物能被重新定向來在臨床試驗中治療COVID-19。
  • 武漢大學等多單位揭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潛在的治療靶標
    大約85%的被診斷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50%以上的腺癌和30%的鱗狀癌。免疫檢查點療法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微環境(TME)。這些發現表明,CCL7可能作為非小細胞肺癌檢查點免疫療法的生物標誌物和佐劑。
  • Nature:TIPRL,肺癌又一潛在有效靶點,與自噬相關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進化保守中對細胞內物質進行周轉的重要過程。該過程中一些損壞的蛋白或細胞器被雙層膜結構的自噬小泡包裹後,送入溶酶體(動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進行降解並得以循環利用。雖然自噬機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進展,但新型自噬調節因子的鑑定仍然是開發抗癌療法的主要障礙。
  • Nat Commun:一種新型的分子策略有望抑制機體腫瘤的形成
    FASN是否能作為一種開發新型癌症療法的潛在靶點。癌細胞的確需要FASN來幫其進行繁殖,研究者發現,FASN對於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的過程(非依賴性生長)非常重要;當研究者對會產生惡性乳腺癌的轉基因小鼠模型進行研究後,他們發現,消除FASN後腫瘤就不會出現了。
  • 科學家開發出RAS基因突變引發的癌症療法
    近日,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療法,這種療法能夠有效治療因RAS基因突變誘發的療法耐藥性癌症,RAS基因突變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研究者表示,這項臨床前研究結合了能夠將靶向作用PARP及MEK(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