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與嚴重疾病形式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或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的新型潛在療法。在判斷哪種療法能有效治療疾病方面,遺傳學證據是僅次於臨床試驗的第二種方法,當前能靶向作用這些基因活性的藥物或許能夠幫助揭示哪種藥物能被重新定向來在臨床試驗中治療COVID-19。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鎖定了能參與兩種分子過程的關鍵基因,即抗病毒免疫反應和肺部炎症反應這兩個過程,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臨床醫生理解COVID-19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損害肺部功能的。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208個ICU中2700名患者機體的DNA進行了分析研究。他們將ICU中COVID-19患者的遺傳信息與其它研究中健康志願者樣本的遺傳信息進行比較,比如英國生物樣本庫等。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結果研究者發現了ICU中COVID-19患者相比健康志願者樣本中5個特殊基因的關鍵差異,這5個基因分別為IFNAR2, TYK2, OAS1, DPP9和CCR2,其或許部分能夠解釋為何某些人群會更容易感染上COVID-19,而有些人群則不會。在強調了這些基因後,隨後研究人員開始預測藥物療法對患者所產生的治療效應,因為某些基因突變對特定藥物的反應或許會出現相似的情況。比如,研究者表示,TYK2基因活性的降低或能保護機體抵禦COVID-19,而包括藥物巴瑞克替尼在內的一類名為JAK抑制劑的抗炎性藥物或也能產生這種效應。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基因IFNAR2活性的增強或會也能夠產生保護效應,因為其能夠模擬幹擾素療法的效應,幹擾素是機體免疫細胞所釋放的能抵禦病毒感染的特殊蛋白,然而研究人員提醒道,為了能夠發揮有效作用,患者或許應該在疾病早期階段就開始進行治療。目前研究人員進行的臨床試驗重點關注能靶向作用這些特殊抗病毒或抗炎性通路的藥物。研究者Kenneth Baillie表示,這是利用人類遺傳學來幫助理解危重疾病的驚人實現,就好比是敗血症和流感病毒感染一樣,COVID-19所引發的肺部損傷往往是因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所致,而並非病毒所致,我們的遺傳學研究為免疫信號的複雜性提供了一定的路線圖,同時也揭示了關鍵藥物靶點的途徑。
本文研究結果強調了哪些藥物應該被列入臨床試驗清單的首位,研究人員每次只能測試集中藥物,因此做出正確的選擇或將能夠挽救成千上萬的患者;後期研究人員還將繼續深入研究尋找更多有望幫助開發治療COVID-19感染療法的新型基因靶點。(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Pairo-Castineira, E., Clohisey, S., Klaric, L. et al. Genetic mechanisms of critical illness in Covid-19. Nature(2020). doi:10.1038/s41586-020-0306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