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讓你的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這一生都將受益。」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現在的家長普遍比較忙,對於子女的教育也不是那麼上心,不少家庭都是開著電視來哄娃,殊不知這種行為可能正在「毀」掉孩子。
案例
下面幸孕姐給大家分享一個堂姐家的故事:
堂姐家教很嚴,對孩子更是嚴格,從小就鍛鍊他獨立做事的能力,更是不讓小孩看電視。
而她對門鄰居家也有一個小朋友,由於兩個孩子是同班同學,所以兩家平時走動的比較近,時不時會串個門,鄰居家父母認為堂姐的做法有些「殘忍」。
他們推崇「快樂童年」教育,小孩子的童年怎麼能少了追動畫片的快樂,完全不讓小孩看電視就是在壓抑娃的天性,無法使他們獲得快樂感,所以就放任著自家娃看電視。
但堂姐聽完只是擺擺手,稱孩子這會真是最重要的時候,不能讓電視毀了娃。
鄰居還嘲笑堂姐是「讀書讀傻了」,結果在一同參加的夏令營中,堂姐家的娃記憶力、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一騎絕塵,而且不像鄰居家才上幼兒園就戴上眼鏡,堂姐的孩子視力一直特別好。
這才讓周圍人意識到堂姐的用心良苦,原來3歲左右的寶寶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差距這麼大。
孩子3歲前經常看電視,在這些方面容易掉隊
英國很早就有專家提出建議:應該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過:「如果能讓你的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這一生都將受益。」在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也有一句臺詞是:「千萬、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靠近電視,最好不要購買這最最愚蠢的東西。」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不僅是12歲之前,3歲以前就不適合看電視,因為0-3歲是生命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孩子應該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而沉迷與虛擬的電視屏幕上,只會讓家長感到安逸,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1、視力發育上掉隊
嬰幼兒的視力發育並不完善,一直到6個月時,才能發展到0.2,2歲約有0.4,3歲的時候在0.6左右。
而對本來視力就比較弱的孩子而言,如果長時間面對電視的強光源刺激,很容易對其視力造成損傷,出現用眼疲勞、近視、黃斑病變、斜視等問題。
研究證明: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超過1小時,對眼睛的傷害就會多1分。
2、想像力上掉隊
幼兒時期的兒童是形成想像力的最佳階段,對其未來的影響也比較深遠,如果3歲就開始看電視,畫面連貫且直接,上一個畫面剛進來,下一個就又到了眼前,就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聯想能力,時間一長,他就會習慣被動接受知識,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想像力也會更加貧乏。
科學家就做過實驗,兩組孩子,一組看動畫片白雪公主,一組聽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後讓其畫出心中的白雪公主,聽故事的孩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想像,而看動畫片的都是千篇一律,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也就喪失了想像的空間。
3、大腦發育上掉隊
孩子的天性就很容易受到強刺激的影響,如果你長期讓他看一些聲光奇特的動畫片,那麼這些豐富的畫面就會烙印在孩子腦海裡,讓他在做一些需要注意力,比如看書、畫畫、寫字的時候也很容易分心,無法專注眼前相對枯燥的事物,久而久之,專注力也記憶力都會下降。
且人體大腦需要等到25周歲以後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孩童時期,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若過度沉迷於電子產品,可能會影響腦結構的正常發育。
而且在以上三個方面掉隊都是雖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看不出來,可是上小學之後就會慢慢顯現。
延伸閱讀:各國家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定
1、美國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兒童每天觀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需要按照年齡差異化規定,2歲以下兒童明確禁止看電視或者使用電子設備的屏幕;2-5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1小時;5歲以下兒童在睡覺前1小時不能使用電子設備。
2、日本
日本相關法規明確禁止手機帶入校園內,家長也會相應地禁止其非周末晚上使用手機的頻率,周末使用電子產品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3、英國
英國發布了電子產品防沉迷指南,幫助父母根據科學研究的數據來監控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保健學院也提供了相應的指導。
4、中國
2018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控制電子產品使用」。
按照現在電子產品的普及程度,其實讓孩子完全不使用非常困難,但家長需要做的正確的引導和限制頻率,2歲以下孩子視力尚在發育,不適合使用電子產品,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可以儘量控制在1-2小時,非周末晚上適當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