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經常看電視,容易在這幾個方面掉隊,上小學時就會顯現

2020-12-06 母嬰參考

「如果能讓你的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這一生都將受益。」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現在的家長普遍比較忙,對於子女的教育也不是那麼上心,不少家庭都是開著電視來哄娃,殊不知這種行為可能正在「毀」掉孩子。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下面幸孕姐給大家分享一個堂姐家的故事:

堂姐家教很嚴,對孩子更是嚴格,從小就鍛鍊他獨立做事的能力,更是不讓小孩看電視。

而她對門鄰居家也有一個小朋友,由於兩個孩子是同班同學,所以兩家平時走動的比較近,時不時會串個門,鄰居家父母認為堂姐的做法有些「殘忍」。

他們推崇「快樂童年」教育,小孩子的童年怎麼能少了追動畫片的快樂,完全不讓小孩看電視就是在壓抑娃的天性,無法使他們獲得快樂感,所以就放任著自家娃看電視。

但堂姐聽完只是擺擺手,稱孩子這會真是最重要的時候,不能讓電視毀了娃。

鄰居還嘲笑堂姐是「讀書讀傻了」,結果在一同參加的夏令營中,堂姐家的娃記憶力、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一騎絕塵,而且不像鄰居家才上幼兒園就戴上眼鏡,堂姐的孩子視力一直特別好。

這才讓周圍人意識到堂姐的用心良苦,原來3歲左右的寶寶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差距這麼大。

孩子3歲前經常看電視,在這些方面容易掉隊

英國很早就有專家提出建議:應該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過:「如果能讓你的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們這一生都將受益。」在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也有一句臺詞是:「千萬、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靠近電視,最好不要購買這最最愚蠢的東西。」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不僅是12歲之前,3歲以前就不適合看電視,因為0-3歲是生命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孩子應該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而沉迷與虛擬的電視屏幕上,只會讓家長感到安逸,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1、視力發育上掉隊

嬰幼兒的視力發育並不完善,一直到6個月時,才能發展到0.2,2歲約有0.4,3歲的時候在0.6左右。

而對本來視力就比較弱的孩子而言,如果長時間面對電視的強光源刺激,很容易對其視力造成損傷,出現用眼疲勞、近視、黃斑病變、斜視等問題。

研究證明: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超過1小時,對眼睛的傷害就會多1分。

2、想像力上掉隊

幼兒時期的兒童是形成想像力的最佳階段,對其未來的影響也比較深遠,如果3歲就開始看電視,畫面連貫且直接,上一個畫面剛進來,下一個就又到了眼前,就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聯想能力,時間一長,他就會習慣被動接受知識,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想像力也會更加貧乏。

科學家就做過實驗,兩組孩子,一組看動畫片白雪公主,一組聽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後讓其畫出心中的白雪公主,聽故事的孩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想像,而看動畫片的都是千篇一律,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也就喪失了想像的空間。

3、大腦發育上掉隊

孩子的天性就很容易受到強刺激的影響,如果你長期讓他看一些聲光奇特的動畫片,那麼這些豐富的畫面就會烙印在孩子腦海裡,讓他在做一些需要注意力,比如看書、畫畫、寫字的時候也很容易分心,無法專注眼前相對枯燥的事物,久而久之,專注力也記憶力都會下降。

且人體大腦需要等到25周歲以後才能完全發育成熟,孩童時期,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若過度沉迷於電子產品,可能會影響腦結構的正常發育。

而且在以上三個方面掉隊都是雖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看不出來,可是上小學之後就會慢慢顯現。

延伸閱讀:各國家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定

1、美國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兒童每天觀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需要按照年齡差異化規定,2歲以下兒童明確禁止看電視或者使用電子設備的屏幕;2-5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1小時;5歲以下兒童在睡覺前1小時不能使用電子設備。

2、日本

日本相關法規明確禁止手機帶入校園內,家長也會相應地禁止其非周末晚上使用手機的頻率,周末使用電子產品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

3、英國

英國發布了電子產品防沉迷指南,幫助父母根據科學研究的數據來監控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保健學院也提供了相應的指導。

4、中國

2018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控制電子產品使用」。

按照現在電子產品的普及程度,其實讓孩子完全不使用非常困難,但家長需要做的正確的引導和限制頻率,2歲以下孩子視力尚在發育,不適合使用電子產品,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可以儘量控制在1-2小時,非周末晚上適當禁止。

相關焦點

  • 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很少看電視的孩子,在這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如今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生活水平也逐漸提升,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比以前要幸福很多,時不時還能玩一些電子產品。孩子其實從小就喜歡看電視,因為這是他們每天生活的樂趣所在,可小朋友們本身自制力差,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也容易因此而廢寢忘食。
  • 科學研究: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易傷到大腦
    科學研究表明:3歲前看電視的孩子,7歲時大腦變化明顯,易傷到大腦。當明明三歲的時候,他的家人發現他的專注力很差。只有在看電視時才能長時間的坐下來,平時就算玩最愛玩的玩具時,過不了多久也會轉去做別的事情。他的父母認為等孩子長大之後專注力應該會自然而然的提升。然而,當明明進入幼兒園後,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其他的孩子可以聽從老師的指示安靜地坐在位子上,但是明明卻到處亂跑。
  • 孩子看電視時很認真,可以鍛鍊專注力嗎?答案恰好相反
    孩子喜歡看電視,導致上課不能注意聽講閨蜜婷婷在孩子五個月的時候,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一直都是婆婆在家裡幫忙照顧孩子,孩子現在已經7歲了,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1、為了自己省事照顧孩子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孩子活潑好動,沒有老實的時候,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特別老實,所以就會經常讓孩子看電視,家長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導致孩子對電視上癮。
  • 禁止孩子3歲前看電視,你可能會扼殺他的天性,毀了孩子
    不過,在0歲至3歲期間,這個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時期裡,應當將孩子放入真實的時間裡完成對世界的認知以及構建自我,而不是通過虛擬的時間,否則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小侄子今年才2歲,就已經對電視非常的痴迷。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幾乎都耗在了看電視上面。不管是吃飯還是休閒時間,哪怕是上廁所也要求嫂子拿著手機讓他看著。
  • 李玫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3方面差距顯著,家長要在意
    姚女士的兒子今年10歲,經常和父母在一起看電視。一次和兒子看電視時,出現了一個接吻的鏡頭,姚女士發現兒子的表情極其不自然,眼睛盯著屏幕,雙腿不斷摩擦,這把劉女士嚇壞了,此後便關注兒子一言一行。她發現兒子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盯著漂亮女生看,尤其是穿裙子的,兒子說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
  • 看電視竟然對孩子好處多多?家長這樣做讓孩子看電視時也在健康成長!
    家長這樣做讓孩子看電視時也在健康成長!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原來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畫片,一看就停不下來,現在都上一年級了,是不是應該節省時間多學習少看電視;孩子經常喜歡看成人的電視劇,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既享受電視的樂趣,又不傷害他的眼睛和心靈。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不止影響專注力
    給孩子看電視,擔心影響孩子的視力和專注力;不給孩子看,又擔心孩子沒人陪會無聊。 奇幻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有句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最好是別購買、安裝,這最最愚蠢的東西。 孩子的大腦發育有80%在3歲之前完成,而剩下的20%在6歲以前完成。
  • 孩子3歲前看不看電視有什麼影響?神經科學家:7歲後有明顯差異
    而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這個東西,變成了手機迷、平板迷、電視迷等等。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安靜就給孩子玩手機。家長們還悻悻地覺得,這個方法並不錯。但是就是這種方法容易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孩子受傷的例子不勝枚舉:江蘇淮安,1歲多把寶寶用視頻早教,近視100多度。江蘇揚州,2歲半女孩看手機太長時間,近視900度。
  • 孩子記憶力好,有這3個特點,你家孩子有嗎?
    可就在前不久,媽媽再次帶圖圖回老家時,他卻剛一進村就衝奶奶家方向跑去,這不禁讓媽媽感嘆:這孩子記憶力真強啊!對於圖圖這類擁有超強記憶力的孩子來說,如果父母能在後天加強培養和引導,那孩子日後很有可能成為學霸哦!想知道你的孩子是否也有超強記憶力嗎?那就先看看他是否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吧。
  • 研究發現:孩子5歲前能預測智商高低,三方面衡量水平家長要重視
    有時候,哪怕一個孩子智商再高,若是從出生開始,就被關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那麼天才也會隕落。 因此,關注三方面的衡量水平,家長加以重視,不僅能夠預測孩子的智商,說不定,還能給孩子提上幾分。 1、令人驚訝的專注力 通常情況下,小朋友是沒有什麼專注力的,只要周圍有那麼點風吹草動,就會被吸引了過去。
  • 小學到底幾歲上合適,幾個問題要注意,千萬不要錯過關鍵時期
    文|全文共166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閨蜜孩子樂樂今年6歲了,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全家人都著急,覺得孩子可以上小學了沒必要再讀個大班,可是閨蜜堅持己見,「孩子太小,自制能力不行,就算去上小學也跟不上,再緩個一年就差不多了。」
  • 資深教育專家:以下孩子最容易被「三年級效應」盯上,父母要警醒
    哪些孩子容易掉入「三年級效應」的坑?專攻幼兒學前教育的錢志亮教授說過,在入小學前,以下孩子最容易被「三年級效應」盯上,父母要警醒。◆提前學習小學內容、過度搶跑的如今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上小學前報個學前班,專攻孩子拼音、識字和數學內容,為上小學打下基礎。這樣的好處是,孩子上了小學後,發現很多內容自己都會,大大緩解了上學的焦慮,但壞處是,很容易敗壞孩子的求知慾。為什麼呢?
  • 美國兒科研究:5歲前孩子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會影響大腦這些功能
    John Hutton博士對一群3-5歲長期接觸電子屏幕的孩子進行研究。 在對這些孩子的認知能力進行測試後,接著用儀器掃描了這些孩子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大腦中的腦白質結構完整性相對較低。這些部位的腦白質主要與以下幾種大腦功能有關。
  • 孩子專注力穩定性不足!是孩子的問題?家長更應該注意這4點
    下面聽程老師來分析造成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一、大腦發育尚不完全 當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時候,大腦神經不斷被打斷、重塑,加之承擔大腦CEO角色的前額葉發育不完全,就導致孩子對自身能量調用、情緒管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智力發展是現代父母最為重視的教育之一,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想方設法地想讓孩子更聰明。聰明的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相對會更輕鬆。 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進行智力檢測,想知道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兒童。其實孩子聰不聰明,6歲以前就能看出來了。
  • 父母身上這幾個部位越大,孩子越容易遺傳,網友:我想重新投胎!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寶媽在一起時候的話題都是圍繞著孩子。經常能夠在公園裡,看到鄰居家的寶媽一直都誇別人家的小孩長得真漂亮,或者是說著小鼻子小眼睛的跟你媽媽一個樣!而別人家的媽媽總會說:「你家兒子笑起來也是跟你一樣呀,看看這大眼睛,不就是你的「迷你版」嗎」?
  • 兒科醫生:孩子至少得到了這個歲數才能看電視,如果早了危害大
    文|西紅柿媽媽我們父母那代人,電視是個稀罕的電器,因此那代人的近視眼非常少;我們這代人的成長過程中,電視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這代近視眼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孩子這代,電視已經微不足道了,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了,很多孩子學齡前就成了「小眼鏡兒」。「我辛苦了一天,連個電視都不能看,這日子沒法過!」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巨大
    自從電子產品出現之後,很多家長發現不管怎麼哄都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把手機遞過去、電視打開,孩子立刻就安靜了,自此「電視帶娃」成為新型育兒方式。所以總是能看到很多還不到3歲的孩子,趴在沙發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玩手機。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比如能體會到父母不容易的孩子,他們在日常中更善於發現父母的辛苦,並樂於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後,幫助父母分攤一些家務。 而有的孩子情商比較低,他們不僅經常在公共場合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而且也不善於與人相處。
  • 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
    關於看電視的幾個原則為什麼放心給孩子看電視?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覺得,家長應該自己想明白:不給娃看電視,你到底在擔心啥?是視力下降?耽誤學習時間?沉迷電視節目,無法培養出其它興趣愛好?想清楚了自己的擔心,就可以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