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越是偉大越是謙卑,在完美的理論也終究被更完美取代!

01這裡所說的宗教
這裡所說的宗教主要是指基督教,這裡簡單介紹幾句,未經考證,僅供參考。
1、基督教誕生於耶路撒冷附近而非現在的羅馬。
2、基督教從猶太教發展而來,因為猶太教不接納非猶太人。
3、基督教與猶太教都信奉舊約,基督教也信任新約(主要講述耶穌誕生之後的事),當然還有好多其他經文。
4、基督教分為:天主教(代表:羅馬教皇),新教和東正教。我們國家所講的基督教主要是指新教。
02這裡所指的地心說
地心說是指由亞里斯多德建立,經過託勒密充分論證而形成一套宇宙觀主要包括:
1、地球為球形
2、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
3、其他星體均按照圓形或者組合圓形軌道圍繞地球旋轉

是的,就是那個我們熟知並且被批判得一塌糊塗的地心說。現在看來除了第一條,另外兩條看上去有點可笑。但地心說作為亞里斯多德世界觀或者古典哲學核心觀點,其每一條都是經過了嚴密的論證,都可以用我們日常隨處可見的經驗事實來加以證實。
現在閉上眼,暫時把課本交給我們的「真理」放到一邊,如果地球不穩定的處於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事物都有著歸向中心的趨勢,我們該如何解釋的地球另一邊同胞不會掉到太空中呢?在我們日常所能經驗到的萬事萬物不都向著地球運動嗎?從地球的局部看來,這個觀點與牛頓的萬有引力也是吻合的。只是亞里斯多德們只描述了現象沒有探求事物向著地心運動的原因,而同時錯誤的把地球局部得到的規律擴展到太空。
如果你能夠做到「時間自由」,而且有足夠耐心的話,找個沒有燈光的郊外對著天空記錄下月亮或者星星夜空中的軌跡,總會發現漫天繁星無不步調一致圍繞著天空繪畫著完美的圓弧。更不用說你根本不會注意到所謂的星星逆行現象,因為天空中的行星太多了。當然一般人很難整晚的觀察記錄,而亞里斯多德們不僅觀察了整夜,還夜以繼日地觀察以期待得到統一的規律。
03地心說與宗教是如何有了關聯?
亞里斯多德生活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地心說明顯自然早於基督教,因此亞里斯多德肯定沒有也不可能想過通過宗教將他的學說傳播開來,去統治人們的心靈。
亞里斯多德將世界萬物歸結為四元素構成,利用每種元素的固有屬性解釋了地面上多數運動。石頭因為主要由土元素構成,因此天然的就希望落入世界的中心,要把一塊石頭運送送到月球上,離開了土元素天然的位置,它會時刻有著回到地球附近的趨勢。
亞里斯多德認為天空的是由以太(近代的科學家還認真地尋找過)構成的,由這種元素構成的星體用嚮往著「神明」的完美,促使星體按照神明一樣完美的圓周運行著,因此亞里斯多德的神明並沒直接給萬物提供動力,而是提供一種「運動的渴望」,但並不參與運動。
而宗教的基礎則是神明,維護神的存在是一個宗教賴以生存的基礎,就像每個物種要生存下去,必須要通過基因將自己傳遞下去一樣。正是這種維護神存在的需要,宗教人士需要藉助一切力量維護自己的教義。當他們發現亞里斯多德的以地心說為核心的世界觀給神明留下存在的空間而且其本身又廣為接受,於是悄無聲息有選擇地把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融入到宗教神學的體系之中。宗教的傳播效果有目共睹,加上地心說本來就是一個在當時環境下論證嚴密的體系,與人們日常的觀念完美契合,因此地心說深入人心也就情理之中了。
每當任何挑戰亞里斯多德觀點出現,宗教都嚴陣以待為地心說搖旗吶喊,生怕失去了亞里斯多德這種理性的學說的支持。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教會一開始並沒有認真對待,直到克卜勒三大定律的公布,伽利略將望遠鏡對準太空,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宗教人士便開始了無理的、非理性的壓制。一旦這種不擇手段的壓制開始時,也就是舊的理論結束之日,而物理學家們則步調一致地投入了新理論的懷抱。這也是宗教與物理之間的本質區別,宗教總是維護傳統,而理性的科學總是用理性的態度不斷的完善傳統,更新理論並使之慢慢逼近那些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