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丹 文/圖
樹上帶著花蕾的枝條極似毛筆,一個個毛茸茸的黃褐色花苞像筆尖,豎在枝頭,指向天空,像要以藍天為紙,盡情書寫對春天的渴望。只待靈感一來——春風一吹,立刻筆下生花。
這花,就是木筆花,又叫望春花,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紫玉蘭——中國特有的樹種,古代園林中就廣有種植。《楚辭》有詩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辛夷車兮結桂旗」,這裡的「木蘭」、「辛夷」也都是紫玉蘭。早春時節,紫玉蘭大朵大朵的紫與白玉蘭大朵大朵的白,在先花後葉的樹上凌空綻放,是中原大地最明豔耀眼的風景。
小寒節氣已過,無葉的木筆樹「唯見枝柯縱橫,千百木筆,咄咄書空」。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每個節氣分為三候,共七十二候,每候對應一種花,小寒三候正是「木筆書空」。古人竟然留意到這麼小的花蕾,還能看到裡面潛藏著春天,對細微之處感知的敏銳,透過表面對內裡的探究,真是非同一般。
站在寒風中,映著藍天看木筆密密麻麻的花骨朵,仿佛看到了被毛茸茸的外衣緊緊包裹著的花瓣,仿佛望見了暖陽下春天的來臨——望春花之名,也很形象貼切。
望著,望著,就會看到枝頭「毛筆尖」慢慢綻開,吐出一點帶著紫色的白,接著,紫色從包裹中掙脫出來,變成一片又一片外紫紅、內粉白的花瓣,直至整個花朵大如蓮花、豔麗怡人。再想「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之句,形象地明白了什麼叫「妙筆生花」。看樣子,將木筆花贈人,應該是很好的禮物,可以表達對一個人才華的欣賞與讚美,也可以表達一份期許和祝願。
木筆花掛滿枝頭時,會用大片的紫色描繪出一片祥瑞之氣。喜歡遠遠地映著依依的垂柳看它,也喜歡對著藍天望它——喜歡它枝椏密集地畫出熱鬧,也喜歡它旁逸斜出地寫出疏離。不管哪一種,都美得讓人心動,美得讓人害怕錯過,害怕早一點兒或是晚一點兒,都趕不上它最好的時光。花開得有多美,落得就有多驚心。冬日裡漫長的蘊蓄,似乎只為短暫的「紛紛開且落」。好在,伴隨著花落,新葉開始萌生,讓人看到寂滅的同時,也看到新生。
這匆匆的花期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一個故事,忘了大部分情節,卻對一棵花樹的印象很深:一對戀人鬧了點小彆扭,不想爭吵,又不想分手,男孩說一星期後去找女孩。傷心的女孩回家路上看到一棵樹上開滿燦爛花朵,同時也瞥見地上散落的幾片花瓣。她想,一個星期之後是不是應該花落滿地了?一個星期,不是很長,但又足以讓含苞的花朵盛開,讓盛開的花朵衰敗;一個星期,可以讓心事飄散,讓情感零落;一個星期,足以憔悴一顆本就脆弱的心;一個星期,也許恰恰是一樹花開最美的時刻。錯過了,也就錯過了。還好,當天晚上,她又見到了男孩,他們重歸於好。幾天後,花已零落,女孩慶幸,他們彼此沒有無視地走過。現在想來,如此大手筆的盛放與凋零,只能是木筆的書寫。
木筆不僅會在天空上筆下生花,筆樣的花蕾還可以入藥,冬末春初花未開時採收、陰乾,就擁有了一個美麗別致的藥名:辛夷。名字的來源,李時珍這樣解釋:「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指其味,「夷」即「荑」,這裡指花的嫩芽。
木筆書空,不懼小寒的冷。小寒雖冷,還未到極點。看似乾枯的枝椏還要懷揣著一朵朵希望,走到大寒,走過寒冷的頂點,才能走向溫暖。木筆在書寫著世間一種輪迴:花到盛放會衰,月至圓滿會虧。同樣,花兒會醞釀下一季盛開,月兒會守候下一次圓滿。最寒冷的時刻,往往有溫暖在悄然滋生。那就站成一棵木筆,站在一個寒冷又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眺望著春天的來臨,守望著一份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