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鞏固(新數據 新看點)

2021-01-20 人民網

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比2019年增長1.9%,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長27.4%。

「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32.16萬億元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得益於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不斷提升的企業競爭力。

近日,江蘇蘇州的最低氣溫接近零攝氏度,而位於蘇州城南的吳中綜合保稅區內仍是一派火熱景象。蘇州海關的數據顯示,2020年,該綜保區分類監管進出區貨值49.7億元,與2019年相比增長95%。

「2020年,我國外貿在經歷了一季度震蕩後快速回穩,全年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新高。」李魁文介紹,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測算,2020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12.8%、14.2%和11.5%,比歷史最高值分別提升0.8、0.4和0.7個百分點,我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擴大進口提供了有力支撐。」李魁文說,在疫情影響下,全球貿易大幅萎縮,而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進口需求穩定。2020年,我國原油、金屬礦砂等資源型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7.3%和7%。與此同時,我國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全年機電產品出口10.66萬億元,增長6%。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0.4%、24.2%、41.5%。

——32.16萬億元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得益於外貿主體活力的持續增強。

「北京海關的專家現場指導我們按照歐盟要求改善生產加工工藝,確保腸衣生產加工全部符合歐盟要求。」北京秋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劉長芳說,2020年公司外貿實現逆勢增長,累計出口腸衣1.8億元,同比增長10%。

2020年,各地各部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統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穩外貿工作,在全力保住外貿市場主體的同時,推動外貿主體活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擁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3.1萬家,增加6.2%。全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4.98萬億元,增長11.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6%。

——32.16萬億元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得益於外貿新業態的蓬勃發展。

1月10日,山東海外購貿易有限公司一批價值約15萬元的出口貨物從青島前灣港順利裝船出海。「青島海關推出24小時預約加班制度,為我們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提供了便利。」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海關創新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試點,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市場採購出口增長25.2%。新業態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2021年,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不斷形成,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李魁文說。

(相關報導見第二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5日 02 版)

相關焦點

  • 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記者從國新辦昨天舉行的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這是1月14日在江蘇連雲港港拍攝的貨櫃碼頭。
  • 我國每分鐘進出境貨物價值幾何?6000萬元!
    原標題:每分鐘就有6000萬元貨物進出境 商務部:「十三五」時期我國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天的中國,平均每分鐘就有6000萬元的貨物進出境。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有望達到32萬億元左右,較2015年增長30%。
  • 我國2020年外貿同比增長1.9%,中國成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
    李魁文表示,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去年中國貿易順差增加27.4%,前五大貿易夥伴為東協、歐盟、美國...
    每經編輯:姚祥雲1丨2020年中國貿易順差增加27.4% 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海關總署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 大國關係「新常態」及良好外部環境營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十四五」規劃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第一,世界經濟普遍下滑,對我國經濟貿易環境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各國內顧傾向明顯上升,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可能出現重大變化。
  • 新冠疫情對貿易的影響機制
    文 /理察·鮑德溫(RichardBaldwin) 富浦英一(Eiichi Tomiura)* 【提 要】無論從供給側還是需求側的角度來看,新冠肺炎疫情都將影響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本文試圖用歷史和經濟的邏輯來預測此次疫情對貿易的影響。
  • 經濟觀察:中國外貿「全球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國外貿「全球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14日,中國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績單:全年進出口總值超過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口總值達17.93萬億元,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用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的話說,2020年中國外貿
  • ​三安光電:新領域產品滲透率逐步提高 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投資要點:1、行業周期逐漸觸底 公司新領域產品滲透率逐步提高2、公司從LED 到化合物半導體 產業鏈垂直化整合布局 鞏固行業龍頭地位3、持續加速研發 高端產品主要應用新能源汽車、5G等領域行業周期逐漸觸底 新領域產品滲透率逐步提高
  • 穩固世界最大貿易口岸城市地位,上海三大產業要儘快形成出口能力
    11月5日發布的這份名為「上海市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將新的目標定在了2022年——實現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貿易功能更加完善、貿易效益顯著提升、貿易實力進一步增強,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規模保持全國城市首位,貿易營商環境達到世界海運經濟體前列水平,世界最大貿易口岸城市地位更加穩固。
  • 內地與香港《CEPA貨物貿易協議》在香港籤署
    經國務院批准,2018年12月14日上午,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與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籤署了《CEPA貨物貿易協議》。協議自籤署之日起生效,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等見證了籤署儀式。
  • 技經觀察 | 英國發布《研究與發展路線圖》,以鞏固其科學大國地位
    此舉是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公布的鼓勵研發舉措的一部分,而BEIS則是首相鮑裡斯開展廣泛疫後經濟復甦「新政」的組成部分,路線圖表明了保守黨在脫歐後將優先考慮發展科學的雄心壯志,將有助於為經濟復甦提供動力並鞏固英國作為科學超級大國的地位。
  • 外匯局發文支持貿易新業態 放寬跨境支付限制
    二、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可將出口貨物在境外發生的倉儲、物流、稅收等費用與出口貨款軋差結算,並按規定辦理實際收付數據和還原數據申報。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出口至海外倉銷售的貨物,匯回的實際銷售收入可與相應貨物的出口報關金額不一致。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按現行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規定報送外匯業務報告。
  • 我國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我國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2020年10月27日 14
  • 盤和林:外貿新優勢需重視企業「異質性」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4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雙雙下滑,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4%;進口下滑16.2%,為連續第四個月以兩位數速度下滑;1-4月出口同比增長1.6%,進口下降17.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進貿易強國進程。
  •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2020年1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的正式籤署,為中美兩國和世界經濟注入了穩定因素,有利於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為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02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短期內疫情對出口貿易有一定負面衝擊 從出口結構上看,當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工業品,佔比高達94%。
  • 「宇宙第一大國」 韓國終於承認自己是發達國家了?
    文/七隻小狼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10月24日召開對外經濟部門長官會議,決定放棄在世貿組織(WTO)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圖源:韓聯社)韓國政府表示,在將來世貿組織新談判達成協議前,韓國可繼續享受世貿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優惠,由於日後的談判耗時較長,因此韓國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政府將靈活行使談判權,儘可能對大米等農業領域加以保護。
  • 去年全國航班平均延誤14分鐘&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仍將大幅下滑
    民航局:去年全國航班平均延誤14分鐘民航局官網昨天發布《2019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3.5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6.9%;2019年,全國客運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4分鐘,同比減少1分鐘。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38個。
  •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
    中國成為2020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外交部回應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吳汶倩 楊弘楊  2021-01-15 1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 【重磅】新絲綢之路對貿易產生的影響 ——引力模型分析
    二、利用網絡分析法估算貿易時間為了估算兩個「一帶一路」沿線地點之間的運輸時間,我們在一個國家的運輸網絡上採用地理相關數據和GIS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網絡分析的主要目標是量化「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前後首都、港口和主要城市(人口多於10萬)之間的連通性。本文利用2013年71個「一帶一路」經濟體的1818個城市數據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