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技術強勢「殺入」消費級基因檢測藍海: 疾病風險檢測成為新趨勢

2020-11-22 36kr

隨著科學的進步,基因與身體、性格特徵的關係逐漸明晰。如今,基因檢測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通過基因檢測,你可以看到自己患癌症的風險、疾病遺傳風險,還可以看到自己對什麼藥物敏感、吃哪種食物容易吸收、需要補充哪些營養、適合什麼樣的運動。

檢測方法安全而簡單——使用一支拭子,在口腔內部擦試幾次,再將它寄回基因檢測公司,你就能收到一份獨一無二的「解碼生命」報告。

可以說,基因檢測給了人們認識自己的新途徑,並能夠幫助構建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的人口滲透率從0.03%上升到0.08%,在未來五年,預計中國市場滲透率會達到3.70%。這意味著2022年,中國將會有超過5000萬人擁有自己的基因數據。

但是,基因檢測技術的迅猛發展也帶來了行業的良莠不齊,市場上各種打著基因檢測旗號的騙局比比皆是,比如根據所謂的「基因檢測」結果,向老人推銷保健品、向女孩推銷化妝品、向兒童推薦相應的課程。

基因檢測的價格也呈現出明顯的「冰火兩重天」趨勢,一些標註天賦基因、腫瘤風險基因檢測動輒上萬元,另一些減肥基因、皮膚基因、喝酒基因檢測幾百元就能拿下。這樣巨大的價格差異是否合理?又該如何挑選屬於自己的基因檢測?

WES PK晶片,顛覆性技術入局

目前,市場上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基因晶片,應用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作為探針與標記的靶核苷酸序列進行雜交,通過對信號的檢測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

基因晶片技術的優點一是成本較低,一張晶片在百元左右,並且操作簡單,檢測人員門檻很低;二是一張晶片可以一次分析較多樣本。

相應的,基因晶片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一是基因晶片的靈敏度相對低,假陽性率(某項表徵正常的樣本檢測異常的概率)高,準確性有待提升。日前,生物學術論文存儲及發表平臺BioRxiv上,有研究團隊發表成果顯示,基因晶片在檢測罕見變異時,錯誤率超過84%。

研究團隊評估了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49908名參與者的基因晶片檢測數據後發現,基因晶片的整體檢測準確性很高,但陽性結果的可靠性會隨著等位基因頻率的降低而顯著降低。

也就是說,你的基因變異越罕見,檢測結果越不準確。

二是由於晶片是封閉平臺,只能一次性檢測已知、固定的基因位點,無法獲取位置基因序列,也無法實現檢驗結果的動態更新。如果檢測公司使用的基因晶片是十年前的,那麼你基因檢測的結果可能會停留在十年前的研究水平,並且未來也不會有後續更多檢測項目的跟進。

目前市場上99%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均使用基因晶片技術進行檢測。

另一種基因檢測技術是全外顯子測序,即WES,剛剛被應用到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

外顯子是人類基因組序列中直接在人體內發揮生理功能的基因序列,外顯子上的基因位點突變後會引發一系列的生理現象或疾病,WES是將全部基因的外顯子進行測序和分析,邊合成邊測序,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標記來確定DNA的序列,可一次性檢測20000個基因。

WES技術的第一個優點在於全面性,由於測序是開放平臺,它除了檢測已知基因位點,還可以發現新的基因突變,可解讀的內容非常多。將WES技術應用於消費級基因檢測,會使得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質量大大提升。比如應用WES技術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CircleDNA圓基因,就可以為消費者提供500項報告內容,遠遠多於基於晶片技術的基因檢測報告內容。

第二個優點是準確性高。檢測結果是否準確主要由測序深度與測序數據量決定。WES技術能達到90倍測序深度,產生的數據量超過6G,是晶片檢測的100倍。研究表明,WES基因檢測數據準確率大於99.9%。

WES技術的第三個優點是它的動態性和終身性。檢測出的所有基因位點將被終身保留,基於已知的數據研究提供的500項的報告內容並不是終點,未知的數據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會有更多的解讀,檢測結果也會不斷更新,這一點讓晶片技術望塵莫及。

而WES技術的缺點就是成本偏高、操作複雜。此前,它常常被應用於消費者需求度高、付費意願明顯的醫療臨床領域,比如針對中晚期癌症患者進行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但是,隨著技術不斷更新進步,WES的成本實現了大幅下降,現在它被應用到大眾健康領域,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夠負擔得起。

簡單而言,選擇基因晶片便宜快速,但是只能檢測已知基因位點,報告為一次性結果,後續無法更新;WES可以發現未知基因突變,檢測結果覆蓋面更廣泛也更準確,也能實現報告的動態更新,但價格略高於基因晶片。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格不會超過萬元,消費者對於那些打著「天賦基因」、「皮膚基因」檢測幌子,僅檢測一個項目十幾個基因,要價卻高達上萬元的商家需要認真區分鑑別,謹防上當受騙。

疾病風險檢測,WES的最強優勢

WES技術在應用中,有一個顯著的亮點,那就是疾病風險檢測。

由於WES技術主要是對外顯子進行測序與分析,而外顯子部分的基因能夠涵蓋85%與疾病相關的突變。因此,WES技術在進行疾病風險檢測時非常有優勢,也被廣泛用於臨床領域。

首先是腫瘤精準診療,現在很多臨床級基因檢測的頭部公司都推出了基於WES技術的腫瘤用藥基因檢測產品。它可以幫助癌症中晚期患者確定體內的突變,從而讓醫生明確患者服用哪種靶向藥更加有效,助力精準醫療。

還有遺傳疾病檢測。很多疾病會通過基因進行遺傳,檢測相關的基因位點與患者進行對照,就可以預測未來患病的可能性。WES是目前全球公認最適合遺傳性疾病檢測的測序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確診機率,縮短診療時效。

比如遺傳疾病中的罕見病,罕見病又稱「孤兒病」,發生率低,種類繁多,目前國際公認的罕見病有近7,000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導,80%以上的罕見病都是由於基因遺傳缺陷引起的,因此,對罕見病患者而言,通過WES基因檢測明確致病基因突變是進行治療指導、預後及疾病預防的最佳途徑。

比如預警精神疾病風險。精神分裂症最可能來自遺傳,家系調查資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中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血緣關係愈近,患病率也愈高。通過WES技術,可以提示高風險人群,讓他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減少不良刺激,保持身心平靜,降低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和復發率。

此外,中國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還有遺傳性耳聾、杜氏肌營養不良症、地中海貧血、白化病、血友病等,人群綜合攜帶率高達25%。這些都可以通過WES基因檢測來進行預警與風險提示。

數據顯示,中國的慢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癌症、心腦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已經高達3億,佔疾病總負擔的70%。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系列文件的出臺,國家倡導「防重於治」,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基因檢測就是實現疾病預防、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很多做過基因檢測的人群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在營養學專家、遺傳學專家以及健康顧問的指導下,規劃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愛美的女孩子知道了自己為什麼胖,適合吃什麼,應該如何科學減肥。

有年輕的寶媽知道了自己與祖父一樣,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有多高,自己的寶寶遺傳這個病的風險又有多高。

有注重養生的小夥子知道了自己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偏高,他也因此每年有針對性的做一次腸鏡檢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實驗中心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馬禕楠表示,目前,我們已知可應用於基因檢測的疾病數已經超過1500種。通過基因檢測預知我們身體中的疾病風險,就可以對這些風險進行有針對性的早期的診斷、檢測,還有早期的預防、治療等等,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

「通過基因檢測,我們還可以得知一些用藥的風險。比如對某一類藥物過敏。」馬禕楠說。

目前,CircleDNA圓基因是中國唯一一家使用WES檢測技術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他們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最專業、全面的基因檢測服務。在圓基因出具的多達500項的檢測報告裡,涵蓋了癌症風險、疾病遺傳風險、慢病風險、精神疾病風險、藥物指南等內容。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國內外消費級基因檢測企業及產品大盤點
    作為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領跑者,23魔方今日宣布近期完成總額6200萬元人民幣B3輪融資。消費級(DTC)基因檢測市場正在持續走熱中,本文匯總了國內外部分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企業及產品。
  •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基因檢測服務快速發展,但40%的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這份報告顯示,她患食管癌、宮頸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需密切關注,並建議進行該疾病的全位點基因檢測。  隨著直接面向消費者(DTC)基因檢測服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像陳阿姨一樣去做癌症基因檢測。在很多高端體檢中,這甚至是標配項目。
  •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原標題: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這份報告顯示,她患食管癌、宮頸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需密切關注,並建議進行該疾病的全位點基因檢測。
  • 消費級基因檢測,可以信任嗎(新聞現象)
    有怎樣的遺傳風險?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解決之道:基因檢測。隨著人們對自身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不斷攀升,基因檢測開始走向日常消費。短短幾年時間,消費級基因檢測這一新生事物從無到有火爆起來,不僅催生了巨大的市場,也成為一種頗為時尚的消費行為。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受到人們青睞?是否靠譜?看似簡單的消費行為背後又有哪些隱憂?
  • 消費級基因檢測生意經:免費背後的數據「護城河」
    從「娛樂至死」到疾病預防曾經,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產品過於娛樂化,噱頭五花八門,真正對消費者有幫助的卻很少。比如天賦基因、基因相親、抗霧霾基因等,一度引起媒體發文質疑消費級基因檢測背離關注用戶健康的初心,淪為「科學算命」。
  •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未火先衰」
    但在「人們對未來的焦慮有多大,預測的市場就有多大」所編制的美好願景下,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並未創出行業神話,反而,目前來看,在市場尚未規範、技術存在缺陷、隱私保護存疑、價格透明度欠缺的情況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
  • 消費級基因檢測低價攬客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消費級基因檢測不具有醫學診斷價值,也沒有出現清晰盈利模式的背景下,企業希望通過產品降價快速佔領市場,在獲得大量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相關醫學項目研究,證明自身產品有一定醫學價值,從而向醫院推廣商業化檢測產品尋求盈利模式。價格降七成伴隨著23魔方降價消息的發布,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費用從此進入「2字頭」時代。
  • 價格戰「停火」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將迎轉機?
    價格戰「停火」   2017年,頭部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將原價999元「祖源+遺傳健康」的基因檢測產品降至499元。競爭對手微基因緊跟其後,也將999元的基因檢測產品價格腰斬一半。   自此,消費級基因檢測價格戰打響。
  • 這家成都公司被稱「基因檢測變革者」|基因檢測|23魔方|成都|消費...
    公司CEO周坤向記者介紹道,公司依託網際網路 基因檢測,構建生命大資料庫,以「數據化生命,使每個人受益」為使命,希望打造一家值得信賴的基因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獲得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中國、漢王科技、經緯中國、辰德資本等,是已公開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 6大趨勢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6大趨勢
    基因隊列的定義,是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於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觀察兩組或多組成員結局(如疾病)發生的情況,比較各組之間結局發生率的差異,從而判定這些因素與該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程度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基因組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基因組數據研究被越來越多的隊列研究採用,作為作為疾病風險因素、人群細分等分析的重要依據。
  • 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 F155染色體劉姓者或是劉邦後代
    遺傳因素=健康風險?以服務對象檢測的方式和用途不同,基因檢測分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和臨床級基因檢測,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的診斷報告被醫療機構認可,可作為就診的輔助材料。分析機構易觀認為,2022年預計參與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數,將由2017年的30萬人,增長到5000萬人,市場規模達到249.5億元人民幣,佔整個基因檢測行業市場的37.83%。如何爭奪兩百億規模的市場?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進行的第一步,均為基因相關疾病的檢測。
  • 看消費級基因檢測怎麼說
    新的測序技術不斷湧現,使得基因檢測的成本也在不到15年的時間裡直降5萬倍[ 《一文讀懂:基因檢測簡史》]。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公布了十大突破性技術,其中就包括被譽為「科學算命」的基因檢測[ 《MIT Technology Review》]。隨著科學技術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因檢測也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 兩毫升唾液中的祖源與家譜: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百億市場
    -IC photo- 遺傳因素=健康風險? 以服務對象檢測的方式和用途不同,基因檢測分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和臨床級基因檢測,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的診斷報告被醫療機構認可,可作為就診的輔助材料。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未來,基於基因數據的應用價值探索將成為重點。美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簡述2019年美國消費基因滲透率達8.1%,基因數據價值凸顯2019年,美國消費基因檢測用戶規模達到2650萬,滲透率達到8.1%,成為全球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
  • 攜手Ping++搭建支付系統 WeGene加速探索消費級基因檢測技術
    近日,國內領先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公司WeGene與支付解決方案服務商Ping++正式達成合作,Ping++將為WeGene提供包括聚合支付、帳戶系統在內的全流程支付解決方案,助力 WeGene 搭建支付系統,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 消費級基因檢測功能性飽受質疑 行業「虛火...
    業內分析人士表明,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公司獲得融資後可能會短期內讓利消費者,換取更多用戶數量,隨著行業的洗牌,基因大數據也成為消費級基因檢測企業競爭的資本,但目前在商業模式普遍不清晰的情況下,長期通過價格戰模式會給企業帶來不小壓力。
  • 23魔方完成2000萬元A輪融資,專注消費級基因檢測
    【獵雲網(微信:ilieyun)成都】1月3日報導(文/朱珠)今日,消費級基因檢測成立於2015年3月的23魔方致力於數據化生命,希望通過普及基因檢測使大眾受益,23魔方把基因檢測和網際網路化產品思維融合在一起,通過對易感基因的檢測,來測算高發重症的患病風險,為用戶提供指導性服務,從而實現未雨綢繆提前預防。周坤說:「大家不要把基因檢測想的很遙遠,其實在家裡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基因檢測,因為我們只需要你的2ml唾液,僅此而已」。
  • 基因檢測靠譜嗎?基因檢測服務是精準醫療還是「現代算命」?
    ­  憑一點唾液就能檢測出患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的風險是否高過常人,甚至喝酒是不是容易醉……消費級基因檢測技術正在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新「風口」。­  日前,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發布了基因檢測新品:999元就能進行體質特徵、藥物反應、罕見遺傳病等300多項遺傳健康檢測。據透露,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有3.8萬人購買過其基因檢測服務。
  • 國外裁員頻發國內花式求生 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錢燒完了?
    Ancestry的CEO兼總裁Margo Georgiadis發布博客稱,裁員6%是為了應對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需求下降。並強調目前市場正處於拐點,公司要實現未來增長,需要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信任關係,並開發具有更大價值的新產品。據了解,Ancestry的核心業務是祖源檢測,如今,他們也將大力拓展其健康領域業務,比如向消費者進行健康風險提示。
  • WeGene陳鋼: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當時華大開始在消費級基因領域做一些嘗試,陳鋼正好對這一塊感興趣,便被派去負責相關業務。他負責的是一個TO C的社區,很快陳鋼發現這個社區裡的人對基因檢測都很感興趣。有人為了做23andMe檢測費勁周折,在海淘買檢測的產品,再找淘寶的商家人肉把樣本送到美國。不僅折騰,還有違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