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別慌,從宋朝到解放前歙縣有據可查的地震有5次,都沒啥事!
司馬狂/文
今天一大早,刷朋友圈的時候,猛然發現在老家的很多微信好友都在說地震了!旋即,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布微博,測定今天早上9點55分在黃山市祁門縣附近發生4.1級地震。至此我確定朋友圈的好友們發的地震一事是真實的。
歙縣民眾之所以如此驚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們徽州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非常低,難得出現一次地震,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惶恐。其實,徽州地區並不在我國的主要地震帶上,發生中強級地震的可能性很低。2017年4月12日凌晨臨安的4.2級地震和此次祁門的4.1級地震都屬於有感地震,都未曾達到中強震的等級,但人類卻能夠感受的到。僅僅今天凌晨開始截止下午2點45,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關於地震的微博就有5條(含祁門那條),所以大家不用驚慌,地震只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為了佐證我的觀點,特別向方有正老師求證歙縣地震的相關記載,結果資料顯示,自宋代元符三年(1100年)始自解放前,歙縣誌書記載的地震共有五次,均未造成災害。五次地震的時間分別為:1100年2月18日—3月19日;1475年;1560年2月、4月3日;1668年6月17日;1757年11月16日。在古人眼中,地震是極其重大的事件,所以志書一般都會有相關記載,以此可見,古代歙縣的地震並不多發,且幾乎都不會造成大的災害。
(以上圖片為1995年版《歙縣誌》正文)
建國以後,國家監測地震的相關部門成立,弱震亦能夠監測到,這期間,歙縣被監測到的地震為三次,一次是1976年3月,地震等級為2.4級。一次為1976年9月,地震等級為2.9級。第三次是1999年發生的3.2級地震,歙縣民眾多有震感,卻也未造成大的災害。
跟我一樣,大多數人對這次地震有恐慌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2017年4月12日臨安發生4.2級地震,歙縣有震感。兩次地震前後相差時間不過一年多,似乎頻率有些高。其實按照上面史料記載不難看出,地震間隔時間短也是正常的現象,更何況這兩次的震源一在臨安,一在祁門(中國地震臺網二次發布消息說的震源在浮梁),相隔還是有幾百公裡的,大家放心吧。
其實每次地震我都沒有真正感覺到那種震感,但內心多少還是有些忐忑的,所以一個上午就查閱各種資料,最終給自己吃下一顆定心丸。第一時間把相關資料給大家,也是希望大家能夠安心,不過,我們還是應該要多學一些地震逃生的方法,有備無患嘛。
(這段動畫片是地震逃生小技巧,大家可以看一看)
喜歡我的文章,點點這個大拇哥